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了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术前针极肌电图结果与术后拇短展肌(APB)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76只手)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针极肌电图结果进行分组,其中运动单位电位(MUP)阳性组46例(52只手),MUP阴性组22例(24只手)。两组患者术后1年进行随访,复查拇短展肌的手法肌力检查(MMT)分级、拇指功能恢复情况和患者术后满意度。
结果MUP阳性组术后1年MMT分级≥ 3级率、满意和非常满意率明显高于MUP阴性组[100.0%(52/52)比75.0%(18/24)和100.0%(52/52)比66.7%(1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术后1年拇指功能通过硬币拾取测试、钮扣紧固试验和缝纫针夹试验进行评估,结果显示MUP阳性组术后拇指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MU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拇指术后功能恢复与术前拇短展肌针极肌电图检查是否诱发MUP相关,对于MUP阳性患者在术后1年无需二次拇指对掌成形术,针极肌电图对于施行拇指对掌成形术有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