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三宝”:福州人最爱送的伴手礼

来源 :福建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koa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在食物界里来个奥斯卡评选,应该给糟菜提名“最佳配角奖”,煎鱼、炒肉、煸菜、煮汤,哪里都用得上它。早上起来一碗白粥,几筷子糟菜,一顿饭就解决了。
  自然发酵的糟菜,比起醋来,那酸爽的滋味真叫人开胃。而糟菜要数闽清的好,不光是名头响亮、历史悠久,关键还在味道上。
  闽清地处山区,溪涧纵横,又有肥沃的冲积盆地,到了冬天,昼夜温差大,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环境。这里的人们有在冬季农闲时候种芥菜的传统,因为芥菜生长周期短,好养活,种过芥菜的地土质肥沃还有利于早稻的生长。
  每年元宵前后,是收芥菜的好时候。新鲜的芥菜去掉烂叶、枯黄叶、虫叶、下脚叶,用水洗干净了晾上一整天,抹上盐巴,稍稍晾晾再抹上红酒糟,然后才绑成三四寸长的一束放进瓮里。
  做糟菜最怕进了水汽,所以放进瓮里时得一层一层码实压紧了,完了还要用黄泥、细沙、石灰做的三合土将盖子密封好,最后倒扣在灶膛里扒出来的草木灰上,草木灰可以起到吸水保温的作用。现在,就等着半年后开瓮流口水吧。
  你相信吗?这么好吃的糟菜,发明它的竟然不是人,而是山猴。
  闽清这地方山连着山,岭接着岭,离县城西南30公里处的白岩山,更是路隘林深,多虫鸟野兽。可怜住在附近的老百姓,田园菜地被这些畜生糟蹋了也没处申冤,只好设下机关诱捕。
  有一回,某山民在芥菜园里安了个张猫机,本想抓野猫山兔的,却误伤了一只猴王。结果猴子们有仇必报,拔光了芥菜,还把吃不完的摊在悬崖上晾晒,也不知道它们哪里来的主意,用带咸酸味的香藤树汁和泥揉搓,把这些芥菜掩藏在断毛竹内,用黄泥将两头密封了,盖上树叶。
  后来呀,又有个砍柴的山民发现了这种特殊处理过的腌菜,吃了后觉得味道独特,以后就按着这方法来加工芥菜了。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做起了糟菜,经过历朝历代的改良,就发展成现在的闽清糟菜了。
  每年冬至这天,闽清人都爱吃“金包银”,这道小吃就是用糟菜炒五花肉、豆丁干、红糖做馅,用薯粉包了蒸熟,味道十分独特。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带去了无数中国特产,其中就有闽清糟菜,东南亚各国人吃糟菜的历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1982年11月4日,胡耀邦到闽清视察农村小水电时,品尝了当地人做的糟菜,赞不绝口。他对随行的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说:“这糟菜不错,外观朴素,内质美味,可以作为一个地方土特产规模开发嘛。”
  就因为这一句话,闽清糟菜一炮而红,成了名牌产品。
  作为“闽清三宝”之一的糟菜,经常与其他“两宝”——橄榄和茶口粉干一起,被福州人当做伴手礼送人。接下来,就来说说糟菜的好搭档——粉干,它当年也是跟着郑和下西洋的“留学党”呢。
  說起茶口粉干的来历,也有一个小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闽清五都茶口村有个财主,妻妾成群、挥霍无度,浪费起粮食来,那是一等一的厉害。他们家每天吃不完的饭,都被倒到房前的一条小溪里。
  这小溪的下游,有户穷苦人家,看着这白花花的米饭就这么被糟蹋了,实在可惜。他就用竹筐把米饭捞起来,搓成米团,晒干了存在缸里。每每日子过不下去了,他就把米团拿出来切成片,下锅煮了吃。
  有一天,他家来了个当厨师的亲戚,他就用这东西请了客。亲戚好奇地问他这是什么,比米饭可好吃多了。知道缘由后,亲戚便想,用大米加工做点心,不失为一条做生意的门路。后来呀,这亲戚就选了上好的米,磨成浆,再压成粉团,搓成粿,用井水煮后挤压成粉丝,晒干了便成了粉干。
  茶口村的粉干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它做工细、原料佳,用的水又好,还是自然风干的,放在锅里煮很久都不会烂,翻炒起来也不粘不碎,配上糟菜,那滋味别提有多好了!
  说完了糟菜和粉干,再来说说最后“一宝”——橄榄。
  橄榄入口虽苦涩,却能回甘,可以生食,也可以蜜渍、盐藏、煮饮,可解酒醉,还有生津止渴、治咽喉痛、治疗癫痫等作用。
  闽清有千余年的人工栽培橄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现在,这里的橄榄种植面积和产量,是福建省最多的,有惠圆、长营、檀香、羊矢等10多个品种。
  橄榄虽小,却有好几个别称。它叫“青果”,因为从生到熟,始终青翠;它也叫“忠果”“谏果”,因为先苦后甜,有古代忠臣苦谏的韵味;它还叫“福果”,因为福州橄榄产量多,许多从福州走出去的华侨,对故乡特有的味道恋恋不舍。
  关于华侨和橄榄,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闽清县志》记载,有个名叫池香的老人家,常年往返南洋和闽清之间做生意。每次回国,闽清籍华侨们就会托他捎信带话给家乡的亲友。
  有一次,池香又要从南洋回来了。华侨们送他上船,临别前央求他:“我们离乡久了,真想尝尝家乡风味,下回能不能给我们带点吃的东西?”池香爽快地答应了。
  不过上了船后,他却犯起难来。南洋的乡亲少说也有几千人,他才一个人,路途又远,一趟要走好几个月,有什么东西方便携带呢?
  说来也巧,池香回到闽清的时候,正值橄榄丰收。他心下有了主意,买了好几担小粒的橄榄,又特制了几个大木桶,里面用橄榄叶铺好,倒进橄榄,包装严密,以防海水侵蚀。3个月后,这些装满橄榄的木桶运到了南洋,打开盖子时,芳香四溢。
  华侨们嚼着故乡的橄榄,问这是什么品种。池香说:“叫‘小粒橄榄’,不过这名字实在不怎样,你们来取个新名字吧。”有位华侨就说了:“别看它小,比这里的檀香木还要香呢。”从此,“檀香橄榄”的名字就这么叫开了。
其他文献
你知道吗?我国每年要屠宰20多亿头的猪、牛、羊,造成大量动物血液资源浪费,引发环境污染。而在三明市大田县,有一个医药酶产业基地,运用生物技术从动物血液及脏器中开发医药用酶等系列生化制品,不仅每年能够处理掉上千吨的动物血液,还生产出了一大批凝血酶、超氧物歧化酶等工具酶医药原料产品。  工具酶就是对DNA进行切割、链接、修饰、扩增的蛋白分子。就像机械行业中加工钢材,需要靠机床进行刨、切、割一样,工具酶
期刊
二都珠蚶、三都大黄鱼、六都草莓……大家有没发现,这些宁德特产都产自地名带“都”的地方。这个“都”,不是都城的意思,而是古时候比“村”大一级的行政区域。  现在的宁德市蕉城区,古时共有25个“都”,你知道的有几个呢?  明朝时期的宁德县,划分为3个乡,下辖7个“里”,而在这7个“里”下,又设了25个“都”,并各自统辖若干个村;清代沿之。建县时,宁德境域较大,包括现在的蕉城区、政和县、周宁县及寿宁县的
期刊
为推进企业更好地了解并利用资本市场,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厦门市海沧区近日召开民企、侨企资本市场对接会。  福州市侨联日前举办产业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论坛,为侨商们解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与形势,探讨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的产业发展困境破解之道。  目前,安溪县金谷镇侨联暨威镇庙管委会应新加坡樟宜凤山寺理事会邀请,组团赴新加坡开展广泽尊王文化交流活动。  近日,澳门福州十邑社团总会访问团到闽侯考察访问
期刊
当86版《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响起时,不少福建音乐人都怀念起刚刚病逝的阎肃。“这是他留给大家猴年最美好的新春祝愿。”泉州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王鼎南说。  2013年,停办两年的央视青歌赛重新启动,在福建也设了分赛区。作为青歌赛资深评委的阎肃说:“福建赛区,我看错不了!”  说起福建选手在历届青歌赛中的表现,阎肃特别提到了曾在第十届比赛中一举夺得美声唱法业余组金奖的孙砾,这个奖实现了福建
期刊
在城市的每一个十字路口,除了红绿灯,总少不了交警的身影。而在众多的交警中,谢启明无疑是特殊的。  2015年11月,谢启明拄着拐杖在厦门湖里区蔡塘路口执勤的过程被网友拍成视频上传网络,短时间内就引来了800多万次的点击,无数人为他的公益之心点赞。  一天达到一个月的任务量  清晨6时许,起床洗漱;7时44分,到达协勤点;10时,完成协勤任务。这是谢启明一天早上的行程。  “五通灯塔公园今天有菊花展
期刊
陈澄,1983年生于莆田,2001年移居美国,曾参与阿富汗维和行动,退伍后在美国休斯敦担任警察,后提拔为警队队长。  他参加过阿富汗维和行动,不仅活着回来,还获得了美国陆军最高级的V级铜星勋章。退伍后,他又成为美国休斯敦市鲜见的华人警察,并于2014年被提升为警队队长。作为一个福建人,在枪案频发的世界头号持枪大国当“洋警官”,是一种什么感觉?遭遇险情时,他会不会像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队长”一样拔枪
期刊
“和尚背尼姑”“能补天巷”“祭酒岭”……这些奇奇怪怪的地名,是怎么来的?其实它们背后,都有一段故事。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老地名一个接一个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某某国际”“某某天下”这些没有文化底蕴的“洋地名”。久别的游子们,还能找到回家的路吗?  过北京的人都有一种感受,满城各种“门”与“桥”的地名特别多,宣武门、地安门……三元桥、安慧桥……总会令游客置身于古都的文化氛围之中。  去过上海的
期刊
位于南平政和县杨源乡的杨源村,始建于公元889年,  旧时村中有一片柳树林,因而又称“柳州”。  2013年,乡里投入近千万元用于古村修缮改造,这个  古朴的村庄,在散发“老味道”的同时,焕发出了新生。  走进如今的杨源村,古色古香的老街、清澈的溪流、见证  沧桑的石拱桥,让人恍惚间以为到了云南丽江。  村里147栋古民居,一栋挨一栋,是村民们居住的地  方。这些保存完整的老房子,多建于明末清初,
期刊
当猎人放下了猎枪  1979年初夏,年过花甲的唐瑞干作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会议的特邀代表,又来到了武夷山这个他一家几代都曾为之付出心血的世界著名生物新种模式标本产地。  3天的学术性发言后,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生物学家和科学工作者,分成3组出发到实地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唐瑞干没有和大家结伴同行,而是带着简单的行装,肩背一支西德产的双管猎枪,独自走了。  他来到萦系着家族几代人追寻和思念的
期刊
上个世纪30年代,全面抗战爆发后,由于战乱频繁,再加上沙溪流域盗匪横行,永安的大部分笋商都不愿外出卖笋干。而在永安西门五层阶,有一家“常兴商号”,店主人名叫陈广选,因为勤快、厚道、有胆识,笋农们大都愿意先把笋干赊销给他,等到来年再来收账。  在大伙的信任和支持下,陈广选的生意有了很大的起色。他在西门上桥尾置办了一个仓库,从事闽笋干收购,并把收购来的笋干用龙眼船装载,顺着沙溪运往福州,再通过海运销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