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了当前高校大学生人文教育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并在图书馆领域如何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提出见解.
关键字:高校;人文教育;图书馆;
中途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3-000144-01
一、当前大学人文教育的现状
整体而言,我国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是欠缺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学生信仰与价值观的迷失
学生中利己主义价值观盛行,大学生价值取向出现严重偏离,缺乏仁爱互助之心,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得与失来评判一切事物,以个人喜怒来决定个人的行为."郁闷","无聊"在学生中流行,抽烟,酗酒,暴力游戏盛行,学习没有目标,没有远大的理想,不清楚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与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毫不相干.很多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定位于"毕业找到一份好工作"或"拼爹"等,造成学生学习不努力,人生态度世俗,举止粗俗,同学间人际关系淡漠.互联网飞速发展,带来了技术革命,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大学生网络犯罪,电脑黑客近几年屡见不鲜,有更多学生沉迷网络,延误学习而最终退学。
(二)学生轻视道德品质的修养
整体情况看,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和健康的,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呈现出一定的下滑。具体表现在思想道德认知不够,部分大学生还是很缺乏对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的正确把握和理解,不能清楚辨别是非曲直,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自由观,道德情感的缺乏。由于年轻,学生很难控制自己行为。他们缺乏同情心和正义感,对同伴缺乏关心,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错误思想的泛滥,造成道德行为失范,高校出现了一系列不该出现的不道德行为,比如大学校园里存在着严重的不诚信现象,逃课成风,论文抄袭和考试作弊,恶意拖欠学费和助学贷款,履历造假、随意毁约,恋爱态度不严肃、对感情不负责任,在网络交往中,欺骗现象更为普遍。
二、现状成因
当前,我国正处于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时期,信息化与网络化最大限度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着剧烈的变动,这使得社会的价值标准变得多元化,这种多元文化以强烈的态势挑战着一元价值文化.大学生处在一个充满了新情况,新问题的社会中,他们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价值取向上的问题.
(一)教育的功利化
长期以来,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存在着“重物质、轻信誉”“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重考分,轻素质是普遍发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事情,学校教育向来注重专业教育而忽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往往流于形式,尤其是忽视包括诚信在内的基本道德素质的培养。家庭教育往往更重视子女的智育教育,对德育缺乏引导,甚至有的家庭从小就向孩子灌输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要孩子做人做事不要太老实,要注重利益等,从而培养出很多知识面窄,高分低能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育模式多有偏颇,不利于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
(二)学校人文教育的缺失
一方面,我国大学人文教育课程的开设具有比较浓郁的功利色彩,课程改革把人文性较强的专业都改成所谓的应用学科,虽然这样改革也培养了大批的应用型人才,但也在无意中扼杀了现代社会急需的创造型和管理型的人才.另一方面,高校人文教育课程内容欠缺,教学方法的单一呆板.在一些理工学院和工程学院,人文教育就更显得先天不足,文化氛围的缺损降低了学生体验文化的蕴涵.这个思维定势甚至在大学教学员工中也普遍存在,并代代相传.
三、图书馆领地上的人文精神的救赎
图书馆是整个大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师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一)利用专业优势,抓住网络时代的新机遇进行学生人文教育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校园里德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部门,这里有优秀的馆藏资源和优良的硬件设施,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利用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全面开展网上人文教育,完成服务育人的任务是新时期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网络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生被网络吸引,網络上充斥着对学生思想产生不良影响的信息和观念,图书馆应严格把关,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尽量减少这些有害信息对青年学生思想的侵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调宣扬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只要我们做好了这个工作,学生自然会被吸引过来,不会沉溺于网吧.
(二)利用新技术,开展多角度的教育影响
加强对数字资源的建设,通过多媒体阅览室发挥人文教育的作用,图书馆将所藏丰富的数字资源和电子读物挂接到内部网上,加强对学生的导读,吸引广大青年学生阅读,还可以利用硬件设施将其他媒体的优秀人文教育课件比如“百家讲坛”等节目放在校园图书馆上,使学生在谈笑中领悟人生的真理.
(三)满足学生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务
我们要根据学生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利用馆内外知识资源,担负起信息的甄别,筛选,整理和传播的责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信息环境,实现个性化检索方式,个性化信息需求及个性化的用户界面和个性化的信息处理方法.
(四)以学生为本,创造和谐的阅读环境
图书馆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建设一个人文环境与物理环境协调,学生与图书馆和谐互动的资源丰富,充满文化感染力的知识殿堂,是当前图书馆人担负的历史使命,它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和研究课题,让图书馆成为高校人文教育的一个阵地,让素质教育之花开遍我们的大学.
参考文献:
[1]张秀芝.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
[2]刘海萍.“馆员--资源人”及其培养.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4.
[3] 贾英阁.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的作用及馆员队伍建设.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11.12.
[4]姜昊.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角色.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2.5.
[5]李旭东.高校图书馆有效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7.
[6]王新明,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与服务研究.江西图书馆学刊,2005.5
作者简介:刘建新,女,就职于廊坊市广播电视大学,任馆员。
关键字:高校;人文教育;图书馆;
中途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3-000144-01
一、当前大学人文教育的现状
整体而言,我国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是欠缺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学生信仰与价值观的迷失
学生中利己主义价值观盛行,大学生价值取向出现严重偏离,缺乏仁爱互助之心,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得与失来评判一切事物,以个人喜怒来决定个人的行为."郁闷","无聊"在学生中流行,抽烟,酗酒,暴力游戏盛行,学习没有目标,没有远大的理想,不清楚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与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毫不相干.很多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定位于"毕业找到一份好工作"或"拼爹"等,造成学生学习不努力,人生态度世俗,举止粗俗,同学间人际关系淡漠.互联网飞速发展,带来了技术革命,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大学生网络犯罪,电脑黑客近几年屡见不鲜,有更多学生沉迷网络,延误学习而最终退学。
(二)学生轻视道德品质的修养
整体情况看,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和健康的,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呈现出一定的下滑。具体表现在思想道德认知不够,部分大学生还是很缺乏对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的正确把握和理解,不能清楚辨别是非曲直,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自由观,道德情感的缺乏。由于年轻,学生很难控制自己行为。他们缺乏同情心和正义感,对同伴缺乏关心,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错误思想的泛滥,造成道德行为失范,高校出现了一系列不该出现的不道德行为,比如大学校园里存在着严重的不诚信现象,逃课成风,论文抄袭和考试作弊,恶意拖欠学费和助学贷款,履历造假、随意毁约,恋爱态度不严肃、对感情不负责任,在网络交往中,欺骗现象更为普遍。
二、现状成因
当前,我国正处于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时期,信息化与网络化最大限度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着剧烈的变动,这使得社会的价值标准变得多元化,这种多元文化以强烈的态势挑战着一元价值文化.大学生处在一个充满了新情况,新问题的社会中,他们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价值取向上的问题.
(一)教育的功利化
长期以来,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存在着“重物质、轻信誉”“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重考分,轻素质是普遍发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事情,学校教育向来注重专业教育而忽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往往流于形式,尤其是忽视包括诚信在内的基本道德素质的培养。家庭教育往往更重视子女的智育教育,对德育缺乏引导,甚至有的家庭从小就向孩子灌输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要孩子做人做事不要太老实,要注重利益等,从而培养出很多知识面窄,高分低能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育模式多有偏颇,不利于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
(二)学校人文教育的缺失
一方面,我国大学人文教育课程的开设具有比较浓郁的功利色彩,课程改革把人文性较强的专业都改成所谓的应用学科,虽然这样改革也培养了大批的应用型人才,但也在无意中扼杀了现代社会急需的创造型和管理型的人才.另一方面,高校人文教育课程内容欠缺,教学方法的单一呆板.在一些理工学院和工程学院,人文教育就更显得先天不足,文化氛围的缺损降低了学生体验文化的蕴涵.这个思维定势甚至在大学教学员工中也普遍存在,并代代相传.
三、图书馆领地上的人文精神的救赎
图书馆是整个大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师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一)利用专业优势,抓住网络时代的新机遇进行学生人文教育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校园里德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部门,这里有优秀的馆藏资源和优良的硬件设施,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利用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全面开展网上人文教育,完成服务育人的任务是新时期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网络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生被网络吸引,網络上充斥着对学生思想产生不良影响的信息和观念,图书馆应严格把关,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尽量减少这些有害信息对青年学生思想的侵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调宣扬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只要我们做好了这个工作,学生自然会被吸引过来,不会沉溺于网吧.
(二)利用新技术,开展多角度的教育影响
加强对数字资源的建设,通过多媒体阅览室发挥人文教育的作用,图书馆将所藏丰富的数字资源和电子读物挂接到内部网上,加强对学生的导读,吸引广大青年学生阅读,还可以利用硬件设施将其他媒体的优秀人文教育课件比如“百家讲坛”等节目放在校园图书馆上,使学生在谈笑中领悟人生的真理.
(三)满足学生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务
我们要根据学生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利用馆内外知识资源,担负起信息的甄别,筛选,整理和传播的责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信息环境,实现个性化检索方式,个性化信息需求及个性化的用户界面和个性化的信息处理方法.
(四)以学生为本,创造和谐的阅读环境
图书馆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建设一个人文环境与物理环境协调,学生与图书馆和谐互动的资源丰富,充满文化感染力的知识殿堂,是当前图书馆人担负的历史使命,它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和研究课题,让图书馆成为高校人文教育的一个阵地,让素质教育之花开遍我们的大学.
参考文献:
[1]张秀芝.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
[2]刘海萍.“馆员--资源人”及其培养.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4.
[3] 贾英阁.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的作用及馆员队伍建设.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11.12.
[4]姜昊.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角色.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2.5.
[5]李旭东.高校图书馆有效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7.
[6]王新明,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与服务研究.江西图书馆学刊,2005.5
作者简介:刘建新,女,就职于廊坊市广播电视大学,任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