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岁月

来源 :大众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初中尚未毕业就到漕桥“恒盛丰”南货店当学徒。解放前不久,区委书记史国樟同志到镇上来发展进步势力,组织工会,迎接解放。当时镇工会下面有两个工会:一是搬运工会,二是店员工会,我们大多数人都参加了。工会组织不久,镇子就解放了,工会也更加活跃了。主要是维护社会秩序,查夜;再就是搞一些宣传工作,同时把工会里的年轻人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工会文工团。
  工会文工团中还有振声中学的一批女学生,我在学校就爱好文体,所以也就参加了工会文工团。主要是自编自演一些小节目,还编排了古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当时还到周围几个镇演出,镇工会文工团在当地还有点小名气。
  解放后,我舅舅谢永生在区中队当兵。我去看舅舅,他留我吃饭,大家在一起很开心,我就不想回去了,我说我也要当兵。其实当兵的愿望我早就有了,原来听说“革大”在宜兴招知识青年,我就想去应考,但我母亲不同意,她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因为当时没有接触当兵的,所以我就没有坚持;这次接触了当兵的,我觉得这些好男不是都当兵了吗!有什么不好,所以我执意不回去。
  那时我才十六周岁,区中队领导看我素质还不错,天真可爱,也没有办任何手续就留下了。不久,区中队上升县大队,我就一起跟着上升了。
  当时县大队在常州市白家桥,到县大队正式发了军装,发了枪,就这样算当上兵了。经过一段整训,县大队要上升主力,我记得那时天气很热,背着背包扛着枪行军,不少同志都中暑了。以后又坐上火车北上,那年发大水,洪水把铁路桥冲断了,火车绕道经内蒙到东北,一路上看了不少风景,特别是内蒙的草原和蒙古包,过去只是在书本上得知,那时亲眼看到了,内心非常喜悦。坐了几天几夜火车到了东北的一个火车站,指导员说大家下车,今天吃东北大米。几天来都在火车上吃点干粮,肚子闹饥荒,听说今天吃东北大米,顿时食欲就来了。
  一下车大家都去盛饭,吃得可香呢。第一碗不知不觉就下肚了;当吃到第二碗时,就咽不下去了,心里想这东北大米粒子怎么这么大?车站上的灯光又不亮,只是几个小灯泡装在电线杆上,事后才知道这是高粱米,这是我第一次吃高粱米。
  人在饥饿时吃什么都香。民间有传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慈禧太后移居西安,在途中北方老百姓给她吃窝窝头,当时慈禧肚子闹饥荒觉得这窝窝头好香。以后回到北京在皇宫里天天都是美味佳肴,吃不出什么味来。这时她想到当年农家给她吃的窝窝头很香,要手下给她做,于是手下发出告示,找人进京城给她做,但慈禧已吃不出当年的味道。慈禧认为,这些庶民骗我,因此得给惩罚。最后有一位厨师得知这一消息,主动揭下告示,进宫给慈禧做窝窝头。他想当年慈禧饥不择食,吃什么都香,如今进宫了,天天山珍海味,那能咽得下当年的农家饭。于是他用栗子磨成粉,加上米粉,用糖搅拌,做成慈禧当年在农家吃的窝窝头的形状,慈禧吃了非常满意,这个厨师得到了慈禧的重用。俗话说:人在饥饿时吃什么都香,凡是挨过饿的人都会有这一体会。
  部队到了东北驻在本溪县整训,在整训期间,连里还出了件事。
  有一天晚上,一个战士在站岗,突然几声枪响,连队干部立即出动,到哨位看到哨兵躺在地上,脚上受伤,问他怎么回事,他说刚才有个人从山上下来向我开了一枪就又跑上去了。
  当时山上确实有人走过,有踩倒的草。连里干部一面处理伤员,一面组织人员搜山,结果什么情况也没有。
  到医院后发现这个战士是自伤的,因为自伤枪口离腿部较近,上面喷上火药烟灰。老兵都有经验,一看就知道他是自伤。
  经审问,他交待在整训期间,领导说,美帝国主义想要利用台湾作为跳板,侵略中国,现在又发动侵朝战争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毛主席号召我们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他是怕上战场而自伤。
  最后问他山上踩出的那条路是怎么搞的,他交待在他自伤之前,先在山坡上跑了几趟,以造成确实有坏人经过的假象,故意欺骗领导。经审查确实是自伤行为,为纯洁内部,将他遣送返乡。
  不久,连里正式动员抗美援朝,把一些体质不太好和年龄小的列入“另册”,我也在另册的名单中。
  当征求我意见时,我执意要和大家一起入朝作战,领导看我决心很强就同意了。
  当时,我倒不是说有多高的觉悟,也不像那个自伤的战士想得那么复杂,怕死在战场上。我想既然出来了,就顺其自然;而且和大家在一起开心,我自小就喜欢过集体生活,在学校是群体,到镇上工作,在工会文工团也是群体,现在当兵,更是朝夕相处的群体生活,多有意思,所以我不想离开这个群体。
  另外,我想出国作战有什么不好,可以长长见识,看看异国风情,死在战场就算了,不死以后生活中还有故事好讲讲。就这样,我就留队,跟着部队出国。
  当我们走在鸭绿江大桥上时,部队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战歌。
  过了鸭绿江,就到了朝鲜新义州。那时朝鲜不管白天黑夜,都处在战争状态下,美国空军战斗机、轰炸机可以飞到新义州。因那时我们没有制空权,部队都是白天宿营,夜间行军,我们经过咸兴时,咸兴已是一片废墟。朝鲜山高路陡,有时爬一座山就是一晚上,下午五点多钟出发上山,第二天早晨七八点钟才下山。下山就宿营,有时经过封锁线还要跑步前进。因美国是定时封锁,在封锁时间内绝对不能进入封锁区,为争取时间脱离封锁区,必须跑步前进。当时不管多累,只要听到通过封锁线的口令,部队行动非常迅速,没有一个掉队的。
  经过个把月的夜行军,我被分配到二十军五十九师一七六团四连。指导员叫王秀芳,连长是国民党十六兵团起义的留用人员。连长高高的个头,衣着很讲究,军人姿态很好,每天出操他第一个在集合点站着,穿着一身干部服,尽管质量不咋的,但很整洁,腰束皮带,腰间别着小手枪,口令也很洪亮,可能是因为统战政策,起义后还分配到战斗部队任正职。
  抗美援朝期间,主要是生与死、苦与乐的矛盾。这两种矛盾,一年365天,天天陪伴着你。
  朝鲜战争是立体战争,地面不打,空中打,特别是我军没有制空权,美国飞机非常疯狂,发现目标就来轰炸、扫射。有一天,一排长在防空洞里给我们讲课,要求我们在战场上打敌人要打他的“十二环”,意思是要打敌人的头部。下午就遭到敌机轰炸,排长站在防空洞上指挥,不料一枚炸弹落地,弹片正中他的脑袋。事后,我们议论,上午排长还要求我们打敌人的“十二环”,下午敌机就打中了他的“十二环”。
  由于敌机轰炸、扫射比较频繁,有个同志听到飞机声就往地上趴,结果没被敌机炸伤,自己把手趴伤了。
  这个同志是东北人,班里同志跟他开玩笑,说你是不是得了恐惧症。他真有点恐惧,只要听到飞机声就十分紧张,其实飞机离他还远着呢。
  开始,有的老兵给我们讲故事,说在二次战役中,他们用手榴弹打飞机,开始我们不信,手榴弹怎么能打飞机呢?以后,我们也碰到了,有一次我们在东海岸打坑道,敌人飞机来了,飞得很低,我们在半山腰,敌人飞机在山脚下扫射,我们在山上,它在山下,真的可以向它摔手榴弹,但飞机速度很快,用手榴弹打它们只是说说而已。
  那天来的飞机批次多、密度大,每一批都是数十架,在山头上空轮番轰炸、扫射。
  我们连队没有防空武器,手中只有步枪、冲锋枪和轻、重机枪,为抵御敌机低空扫射,连里所有武器都开了火。这一招还真管用,逼得敌机不敢低空扫射。
  朝鲜战争开始时,我军的防空武器很少,有一些也是用在重点方向;我们的飞机也很少,听老兵讲我们的飞机只能在阳德附近执行任务,很少到阳德以南来。一到晚上就热闹了,为了管制灯火,到处都放防空枪,用枪声传递信息,证明敌机已经出动了。
  老兵给我们讲,一晚上打的防空枪集中起来,可以打个战斗了。由此可见打防空枪用的子弹之多。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美国还在朝鲜搞了细菌战,把带菌的苍蝇、老鼠放在炸弹里,然后投放下来。炸弹一落地,弹体分开,苍蝇、老鼠到处跑,到处散发细菌,真可谓惨无人道。
  为了朝鲜人民和志愿军的生存,我们每天都要到山间、地头打苍蝇、老鼠。他们的苍蝇与我们生活中碰到的不一样,是金黄色的;老鼠倒没有什么差别。每天还要向上面汇报情况,打了多少苍蝇,打了多少老鼠。
  上面要数字,用意也很清楚,无非是鞭策我们尽快把美国投下的细菌载体消灭掉。
  在朝鲜期间苦与乐的矛盾也很突出。生活非常艰苦,天气又冷,有时行军就露宿在零下四十度的雪地上。那时,我们每人有一块雨布,一个班下面铺几条,上面用雨布连接起来,撑个三角形,就睡在雪地里。现在想想也不知怎么过来的。
  当时,卫生条件也差,我入朝一年多,只是在阳德洗过一次温泉澡,此外,没有洗过一次热水澡,身上都长了虱子。
  为解决这一问题,不知哪个班想了个办法,用汽油筒烧水,然后一个个轮流到筒里泡泡。连里发现后推广到各班,反正朝鲜水和柴都不缺,就这样算把洗澡问题解决了。
  由于生活艰苦,生死莫测,一些同志在思想上产生了动摇。一班有个战士叫张彪,是国民党部队十六兵团起义的,入朝后学了一些朝语,能简单对话,因吃不了这个苦,想组织几个人逃到南朝鲜去,投奔敌军。
  他选择的对象都是平时表现较差的,开始发展了几个对象,都没有暴露,最后发展到三排机枪班的一个战士,该同志曾在战斗中自伤过。就是这个战士揭发了张彪企图叛逃的问题。营教导员到连里来开军人大会,教导员表扬了揭发张彪的这个战士。教导员说,他的功劳不亚于在战场上消灭敌人一个排。
  社会是个大熔炉。在这个熔炉里有钢、铁,也有废料。这其中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在同一条件下,为什么有的好,有的差,这与主观因素有关,你想到正道就往正路走,你想到歪道就往歪道走。历史是无情的,它会给你一个公正的评断。
其他文献
“打中了,又打中了!”炎炎夏日,黄海滩头某地域,江苏省民兵预备役防空兵实弹射击考核再次拉开战幕。南京市六合区民兵高炮连在实现首发命中后,一举击中3具航模拖靶,在全省参赛民兵连队中名列第一。这个区人武部积极采取多措并举,科学组训,立足自身解决人才短缺和新装备训练难题,后备兵员队伍防空能力连年取得新突破。  该区地处南北交通枢纽,区域内公路网密集,桥梁、码头和石化企业等重要交通、经济目标众多,是城市防
期刊
柳敬亭为明末清初时期人,原籍扬州泰兴,本姓曹,15岁时,因“犷悍无赖,犯法当死”,为逃避惩处,匆匆逃至盱眙,在盱眙以为人说书为生。由于擅长故事,得以“倾动其市人”,后听人劝说来南京说书。当时南京以演史为题材说书的有数十人,而以柳敬亭为最,深受欢迎。不久,那名声大震一时,与先他在南京说书出名的王月生齐名,被并列为南京书场的“两行情人”,走红南京。据说柳敬亭人长得不怎么样,满脸黧黑,又长满了大大小小的
期刊
叶弥的中篇小说《小女人》,每每令人掩卷叹息。  “小女人”的称谓是令人喜欢的。寻常我们所理解的小女人也许仅仅是那些拥有小资情调的女人,喜欢在网上化名梦呀蝶呀云呀媚呀的女人,她们外表楚楚动人,十足的女人味,她们有着浪漫缠绵的梦境,张扬个性,跟踪时尚,把玩物质。与寻常意义的小女人形象截然不同的是,《小女人》中的主人公凤毛只是一个小人物,一个在人海里一闪而过、不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女工。她离婚不到半年又
期刊
黑沉沉的海面上突兀着一条大船。  这条船灯火璀璨,红红绿绿的光影闪烁着勾勒出船的漂亮外型。  已是深夜十一点钟了。  我随游客们乘渡船去那里观看一场歌舞表演。这场表演有点儿特殊而神秘。  因为这是在泰国的滨海城市——被称为“东方夏威夷”的香艳之都芭堤雅。这条豪华游船就在泰国湾东岸,芭堤雅海滩的一侧锚泊,当然它也不是一个普通角色了,并且有了一个不逊的名字叫“海上璇宫”。  演出是在船舱内进行。  人
期刊
我想,我要死了  我想念我的爱人  我想念我的湖泊    (1)  游艇“嗖”的一声掠过水面。芦苇丛中,寂静得出奇,我闭着眼睛,突然感觉到危险在逼近,起飞。一条大网从天而降,裹住我的翅膀。  我想,现在应该是在一个岛上面。我透过木栅的鸟笼,看到一群衣着华丽的“上流阶层”。  “哎呀,这是什么,从来没有吃过!”秃顶男人喊道。刀疤脸凑到一个秃顶耳边,附身低语了几句。那秃顶脸上笑开了花。  “伊莲。”刀
期刊
创业百事通编辑按:每个人的人生都像一个金字塔,只有往上攀登,才可能享受最大的自由和空间。     一部分人庸庸碌碌,终其一生都在老地方徘徊,另一部分人按部就班、辛辛苦苦地在从E层爬到C层,只有少数人,能很迅速地攀到A层,跻身成功者之列,享受顶峰风光。   杨小华原来的身份是建筑小工,每天在工地挥汗如雨,工资寒碜;仅仅三年,他改写自己的人生,每天西装革履,日进斗金,资产上百万。   站在金字塔的塔峰
期刊
1    林昭这个名字,是在1979年的冬天从张元勋先生那里知道的。那时候,我是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二年级的学生,张元勋先生则刚刚平反落实政策,也来到曲阜师范学院任教。他被安排在一间学生宿舍里,所以经常与我们混在一起。不记得最先是怎么开始的,只记得他经常到我们宿舍来,来了就海阔天空地聊天。张先生虽然历尽坎坷,但显得比年轻人还有朝气,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神采飞扬,使我们感觉不到年龄的差距。记得我曾说他二
期刊
在中央戏剧学院读书的女儿今天给我打电话,声调很低地说:“妈,告诉你一个事,你先不要着急。”然后,又用我经常叮咛她的口吻说:“咳,不是我多说。你呀,啥事儿也不能急,得稳住架。”我急了,忙说:“别开玩笑。怎么了?是不是考研没成功。”只听她慢条斯理地说:“哎,妈,我就说吗,这败家女儿,就不能要。这回咱家还得往外掏三年学费。”我听后乐得操起电话,丁零咣啷告诉她爸爸:“女儿真争气,咱家最大一件事解决了!”只
期刊
盗墓是丑恶的现象    历史是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挖掘出来的人类足迹,是古代文明和重大往事的真实记录,是对人类每一个具体成果、每一个特别事件的还原写真。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忠于史实的中国史官有敏锐的眼光,有直笔修史的优良品德,有记言修书的好传统。中国的史籍浩如烟海,仅仅26部正史就十分详细地记述了中国数千年的文明成果和历史瞬间,让后人得以知道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的人类辉煌和发生在历史关头的重
期刊
军旅作家赵启杰又出新作,“士兵版《亮剑》”——《曾经当兵》2008年6月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长篇小说《曾经当兵》是已出版《农村兵》(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8年1月)姊妹篇。作品从军营五虎兄弟张彪、鲁兵、晁显、郑宏和肖克的一次聚会入笔,骤起波澜:老板娘苏欣的女儿芦荻暗中对鲁兵产生了好感,鲁兵喜欢的却是刘萍;苏欣成功地在芦荻与助理员徐小虎之间牵上了红线;张彪花钱雇服务员小马冒充女友骗取父亲欢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