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常听到这样的语文课:还未进教室的门,耳际就传来阵阵悠扬的音乐;课堂上,教师轻松地点击着鼠标,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扑面而来;座位上,学生聚精会神地盯着老师的表演,一个个新奇而不知所措。45分钟的课堂转瞬即逝,学生获得了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而他们的脑海中却是波澜不惊。
也有这样的一种所谓的传统课: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本备课笔记,整堂课上,教师口若悬河,笔走龙蛇,一部分主动的学生忙得不可开交,另一部分被动的学生则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教师累得气喘吁吁,学生则是一头雾水。
很显然,这两种课堂的教学模式都是不可取的。在信息化时代,教师更应合理地利用好多媒体技术,使其对语文课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该如何利用好多媒体技术呢?笔者认为关键是掌握好一个“度”。视之如猛虎,避之尤恐不及,那势必无法适应新的教学形势;一味地追捧,奉之如至宝,那恐怕也会使语文课越来越没有语文味。笔者之所以这样认为,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在某些情况下,多媒体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堂的重点与难点,但假如一味地使用多媒体,恰恰不但会牵绊住教师的手脚,更使学生如走马观花。如在解析文言文的特殊句型时,教师往往要举一反三,整理归纳,这时如果用幻灯片的形式,那无疑会节约不少课堂时间,更主要的是学生直观明了,便于整理记忆。
又如在学习《鸿门宴》这篇文章时,必然要带领学生探究项羽失败的原因和刘邦成功的原因。假如教师在课件中预设的项羽失败的原因依次为骄傲自大、优柔寡断、不善用人,而在实际课堂操作环节中,学生的探究结果是无法预设的,可能没有按照教师预设的次序,也有可能超出了教师预设的范围却也是言之成理的,那么教师恐怕就会乱了阵脚了。可又假如教师按照课件中已经预设好的结果直接灌输给学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究归纳的时间的话,那学生也就不会对这个问题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因为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思想上没有迸发出一点火星。
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明确在什么样的课堂上用什么样的多媒体手段,以及该如何运用的问题。否则,不但不能给自己的语文课带来帮助,只能是适得其反。
其次,适度的多媒体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情节,但如果只是以多媒体手段来替代语文课堂的话,那学生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将被固化,影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在江苏语文的必修教材中,有许多文章都是选自经典的中长篇文学名著,如《雷雨》《边城》《林黛玉进贾府》《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假如能够结合视频资料辅助教学的话,就能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而且能够更加全面地去了解人物形象。但如果语文课堂仅限于此,那也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带领学生沉浸到文本中去,去细细揣摩品味文本的语言,这样才能走进人物的内心,获得一个丰满鲜活的经典人物形象,而视频资料带给学生的领受只能是浮光掠影的。
如在《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一番话:“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在视频资料中短短数秒,学生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就已经一闪而过,只有仔细品读文本,才可以领悟到王熙凤这番话的“一箭三雕”。再如在观看《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视频资料时,学生对围观者对伽西莫多的诅咒嘲笑这一细节并没有多大的关注,更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思考,只有在回归文本之后,经过了细细的揣摩,才了解到作者这样细致刻画的良苦用心。由此可见,多媒体的运用带给学生的只是一些感性上的认识,而真正能令学生获得精神的养料的还是纸质的阅读,因为纸质的阅读更加的固定,更加的意蕴深远。多媒体运用能够辅助教学,但绝不能替代语文课堂。
第三,多媒体的运用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期望的情境中去,但是过多地使用多媒体也会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僵化,变得像是一潭死水。这一点在进行诗歌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关键。诗歌讲究的是意境,而意境是需要学生在整体把握诗歌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与联想,在脑海中构筑起来的。
一位教师教学杜甫的《登高》,开始使用幻灯片与视频的方式将时代背景和杜甫的生平经历做了一个详尽的介绍,在解析诗歌时又是播放了一段视频,画面展现了一位忧国忧民、老弱多病的诗人在一个萧条肃杀的深秋季节独自登高远眺,诗人的背后是天高云淡,山猿哀鸣,白鸟高飞,落叶纷纷,江水滔滔。可偏偏这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描述诗歌展现的意境。那么试问在当时情境中的学生还需要为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吗?这无疑已经成为看图说话了,因为诗歌意境已经在视频中完全地呈现出来了。笔者想这并不是赏析诗歌的初衷,况且教授的对象是高中学生。因此,笔者认为,这堂课上设计的介绍时代背景和诗人生平的多媒体材料是必须的,这有助于更好地去整体把握诗歌,可后一段视频资料有待商榷,放到课堂的最后似乎比较妥当。
所以,在赏析诗歌时,与诗歌相关的一些资料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手段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得以对诗歌、诗人有一个初步感知,并且拓宽知识面,但是对于诗歌本身,教师还是要引领学生字斟句酌,反复品味,走进诗歌的意境中去,去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教学实际中,对多媒体不当运用的案例还有许多,在此笔者就不再一一加以列举了。那么究竟该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呢?
首先还是要在备课上下工夫,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随着网络的普及,现成的教学课件铺天盖地,但也是参差不齐。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绝不能不加甄选地全盘接受,要根据所教的学生的学情来进行修改完善。另外,现在的语文高考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能力考查,包括鉴赏品味语言的能力、归纳整合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等,所以教师在备每一节课时都应该把培养提升学生的能力作为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在选择是否使用以及如何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也应该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能力提升为准则。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多媒体是辅助教学的手段。本文一开始提及的两种课型都犯了喧宾夺主的错误,应该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以提高课堂的效率。
最后,教师的观念也有待进一步的改善。不要误以为用了多媒体就一定会给自己的课堂增色不少,不用就显得平淡无奇,关键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而定。这样,语文课才会更具有语文的味道。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为中学语文教师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困惑。对于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笔者想以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的一句话来作结:“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也有这样的一种所谓的传统课: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本备课笔记,整堂课上,教师口若悬河,笔走龙蛇,一部分主动的学生忙得不可开交,另一部分被动的学生则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教师累得气喘吁吁,学生则是一头雾水。
很显然,这两种课堂的教学模式都是不可取的。在信息化时代,教师更应合理地利用好多媒体技术,使其对语文课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该如何利用好多媒体技术呢?笔者认为关键是掌握好一个“度”。视之如猛虎,避之尤恐不及,那势必无法适应新的教学形势;一味地追捧,奉之如至宝,那恐怕也会使语文课越来越没有语文味。笔者之所以这样认为,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在某些情况下,多媒体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堂的重点与难点,但假如一味地使用多媒体,恰恰不但会牵绊住教师的手脚,更使学生如走马观花。如在解析文言文的特殊句型时,教师往往要举一反三,整理归纳,这时如果用幻灯片的形式,那无疑会节约不少课堂时间,更主要的是学生直观明了,便于整理记忆。
又如在学习《鸿门宴》这篇文章时,必然要带领学生探究项羽失败的原因和刘邦成功的原因。假如教师在课件中预设的项羽失败的原因依次为骄傲自大、优柔寡断、不善用人,而在实际课堂操作环节中,学生的探究结果是无法预设的,可能没有按照教师预设的次序,也有可能超出了教师预设的范围却也是言之成理的,那么教师恐怕就会乱了阵脚了。可又假如教师按照课件中已经预设好的结果直接灌输给学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究归纳的时间的话,那学生也就不会对这个问题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因为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思想上没有迸发出一点火星。
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明确在什么样的课堂上用什么样的多媒体手段,以及该如何运用的问题。否则,不但不能给自己的语文课带来帮助,只能是适得其反。
其次,适度的多媒体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情节,但如果只是以多媒体手段来替代语文课堂的话,那学生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将被固化,影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在江苏语文的必修教材中,有许多文章都是选自经典的中长篇文学名著,如《雷雨》《边城》《林黛玉进贾府》《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假如能够结合视频资料辅助教学的话,就能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而且能够更加全面地去了解人物形象。但如果语文课堂仅限于此,那也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带领学生沉浸到文本中去,去细细揣摩品味文本的语言,这样才能走进人物的内心,获得一个丰满鲜活的经典人物形象,而视频资料带给学生的领受只能是浮光掠影的。
如在《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一番话:“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在视频资料中短短数秒,学生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就已经一闪而过,只有仔细品读文本,才可以领悟到王熙凤这番话的“一箭三雕”。再如在观看《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视频资料时,学生对围观者对伽西莫多的诅咒嘲笑这一细节并没有多大的关注,更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思考,只有在回归文本之后,经过了细细的揣摩,才了解到作者这样细致刻画的良苦用心。由此可见,多媒体的运用带给学生的只是一些感性上的认识,而真正能令学生获得精神的养料的还是纸质的阅读,因为纸质的阅读更加的固定,更加的意蕴深远。多媒体运用能够辅助教学,但绝不能替代语文课堂。
第三,多媒体的运用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期望的情境中去,但是过多地使用多媒体也会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僵化,变得像是一潭死水。这一点在进行诗歌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关键。诗歌讲究的是意境,而意境是需要学生在整体把握诗歌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与联想,在脑海中构筑起来的。
一位教师教学杜甫的《登高》,开始使用幻灯片与视频的方式将时代背景和杜甫的生平经历做了一个详尽的介绍,在解析诗歌时又是播放了一段视频,画面展现了一位忧国忧民、老弱多病的诗人在一个萧条肃杀的深秋季节独自登高远眺,诗人的背后是天高云淡,山猿哀鸣,白鸟高飞,落叶纷纷,江水滔滔。可偏偏这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描述诗歌展现的意境。那么试问在当时情境中的学生还需要为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吗?这无疑已经成为看图说话了,因为诗歌意境已经在视频中完全地呈现出来了。笔者想这并不是赏析诗歌的初衷,况且教授的对象是高中学生。因此,笔者认为,这堂课上设计的介绍时代背景和诗人生平的多媒体材料是必须的,这有助于更好地去整体把握诗歌,可后一段视频资料有待商榷,放到课堂的最后似乎比较妥当。
所以,在赏析诗歌时,与诗歌相关的一些资料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手段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得以对诗歌、诗人有一个初步感知,并且拓宽知识面,但是对于诗歌本身,教师还是要引领学生字斟句酌,反复品味,走进诗歌的意境中去,去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教学实际中,对多媒体不当运用的案例还有许多,在此笔者就不再一一加以列举了。那么究竟该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呢?
首先还是要在备课上下工夫,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随着网络的普及,现成的教学课件铺天盖地,但也是参差不齐。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绝不能不加甄选地全盘接受,要根据所教的学生的学情来进行修改完善。另外,现在的语文高考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能力考查,包括鉴赏品味语言的能力、归纳整合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等,所以教师在备每一节课时都应该把培养提升学生的能力作为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在选择是否使用以及如何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也应该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能力提升为准则。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多媒体是辅助教学的手段。本文一开始提及的两种课型都犯了喧宾夺主的错误,应该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以提高课堂的效率。
最后,教师的观念也有待进一步的改善。不要误以为用了多媒体就一定会给自己的课堂增色不少,不用就显得平淡无奇,关键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而定。这样,语文课才会更具有语文的味道。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为中学语文教师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困惑。对于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笔者想以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的一句话来作结:“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