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抵只要专业涉农,就不太被人看好。
记得当初从招生考试信息网查到我被“植物保护”这个专业录取时,我妈登时就皱起了眉头,我爸更是怒不可遏,把桌子拍得震天响,恨恨道填志愿时就不该任由我自作主张,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换来的却是这么个返璞归真(下乡种地)的结果。
别说长辈们觉得这专业没有医学、金融那么可靠体面,连我的高中同学谈论起这个专业时都带着那么一点儿若无意似有意的嘲讽。而我,因为是在一个绿意盎然的边缘小镇长大,所以从小就对植物有着不可言喻的向往,既然是心之所向,那为何不欣然前往呢?只是偶尔在别人问及专业露出的诧异神情时笑着自嘲一句:“请叫我捉虫子的小公举!”
植物保护,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与植物和昆虫脱不了干系的专业,按照官方的说法,我们主要是学习各类植物与昆虫的生活习性,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防治病虫害。原以为学这个专业后就可以摆脱我的弱项数学了,但大一课表上安排的微积分、概率论和线性代数的课程,着实是惊掉了我的下巴,农业气象学、土壤肥料学等课程,更是让我一头雾水。一直到翻开那本厚厚的、目录上全是细胞结构、生物演化内容的植物学书,才让我缓下一口气来,这才符合我心目中“植保”专业的设定嘛!
植物学开设了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门课,上理论课时,我们坐在教室里看老师课前精心制作的PPT,里面有很多他亲自拍摄的生活中常见植物的照片,于是课堂上常有这种惊呼:原来这种路边常见的蓝紫色野花叫婆婆纳啊!好特别的名字!
老师为了加深我们的印象,还会特意讲一些植物名字的由来,以及植物史上关于这种植物的有趣故事。实验课时我们就穿着白大褂(实验服)在植物实验室里通过操作显微镜来观察各种装片中的细胞结构,那些细胞往往被染剂染成了各种颜色,且形态各异,有的像张牙舞爪的章鱼,有的像含苞待放的花蕾。每每从镜中看到这些细胞,就像是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由微小细胞构成的奇妙世界。我们最后要做的就是将这个世界尽数地描绘在实验报告本上,并在结尾写上自己此次实验画图的心得。
当校园中杏桃烂漫之时,植物学老师还会组织我们一起去踏青。踏青的路上会偶遇很多理论课上讲过的植物,老师便会特地停下来考我们。我们实验楼前种了一排开着黄色小花、灰褐色树皮的低矮灌木,有次老师突然指着那排灌木一本正经地问我们它叫什么名字,我们面面相觑,把脑子掏空也搜索不出任何关于它的记忆。老师看我们一脸迷茫的样儿,忍不住笑出声来:“这是木犀科的连翘,我们下个月会学到的。”得!有了这次经历,我们以后想不认识连翘都难。
踏春路上,我们走走停停,看似无意赏春,实则认识了好多植物:紫玉簪、青杨、郁金香、红山杏、葶苈……这些陌生的草木与脑海中的植物名一一对应,与结伴而行的欢声笑语一起,构成了我们独特的绿色记忆。我们的校园生活也多了一项乐趣,在校园里晃荡时我们会突然驻足于一株花树下,通过花的花萼、树皮构向和雄雌蕊来分辨这是桃花还是杏花,会留意脚边的野草野菜,尽量不踩到它们,打心底觉得它们是奇妙且值得尊敬的鲜活生命体。走路时我们也不再是垂头于手机,而是在俯仰之间,欣赏学校那些建筑与花木构成的风景。
学“植保”还有一件好玩的事儿,那就是可以学习做昆虫标本,当然,对于有些女生来说,好玩两字要打上引号。外出实习捕虫时的大太阳很容易将皮肤晒黑,在杂草遍布的后山前行也特别消耗体力。有不少女生会累得喘不过气,额头上全是豆大的汗珠,也会有胆小的女生被一些长相怪异的昆虫吓得哇哇直哭。然而这些对我来说基本不是问题,甚至有种回归童年生活的惊喜。有些昆虫比较难捕,就会用到专用的捕虫器,而有些昆虫,徒手就可以上阵。
每次看到拇指长的小天牛时我就激动得不行,一个箭步上前,在它还未察觉时我就飞快地伸手捏住它微扁的背部,以免被它强劲有力的上颚咬伤。遇见通体碧绿的螳螂时也会直接用手指轻轻捏住它的颈部,观察它美丽的复眼。所以在班里怕虫的女生眼中我简直是战神一样的存在,她们往往会以惊呼和掌声来回应我英勇的行为,但我也会被突然出现在脚边的蚰蜒吓得猛然后退几步,惹得众人鼓掌哄笑:“还以为你啥虫子都不怕,原来你也怕蚰蜒。”
总之,我们是痛并快乐着的,虽然捕虫过程很苦很累,不过昆虫标本制作还是吸引了很多像我这样的标本爱好者。看着自己所做的标本被展示在迎新的昆虫协会上,听着学弟学妹们啧啧称赞的声音,心里真是说不出的喜悦。也会有心灵手巧的同学用死去蝴蝶的翅膀制作精美的蝶翅画,虽然耗时耗力,但也延长了蝴蝶的美丽,算是表达我们对生命与自然的敬意。
尽管现在我只是一个“植保”专业的初学者,虽然还未观到此学科的全貌,但也知晓它的大概。这个专业比较冷门,会听到很多不理解的声音,但既然做了选择,就不要在意他人的閑言碎语,就像刘同在《谁的青春不迷茫》里所说的那样:纵使身边流云无数,也要保持驱马历长洲无暇以顾盼的心情。
如果你也对大自然抱有敬畏之心,如果你也想拥有一段独特的绿色记忆,那希望有一天你也能加入我们的行列,与我们一起,在无尽的绿海中,聆听起风时昆虫合唱的清音与草木间的呢喃细语。
记得当初从招生考试信息网查到我被“植物保护”这个专业录取时,我妈登时就皱起了眉头,我爸更是怒不可遏,把桌子拍得震天响,恨恨道填志愿时就不该任由我自作主张,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换来的却是这么个返璞归真(下乡种地)的结果。
别说长辈们觉得这专业没有医学、金融那么可靠体面,连我的高中同学谈论起这个专业时都带着那么一点儿若无意似有意的嘲讽。而我,因为是在一个绿意盎然的边缘小镇长大,所以从小就对植物有着不可言喻的向往,既然是心之所向,那为何不欣然前往呢?只是偶尔在别人问及专业露出的诧异神情时笑着自嘲一句:“请叫我捉虫子的小公举!”
植物保护,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与植物和昆虫脱不了干系的专业,按照官方的说法,我们主要是学习各类植物与昆虫的生活习性,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防治病虫害。原以为学这个专业后就可以摆脱我的弱项数学了,但大一课表上安排的微积分、概率论和线性代数的课程,着实是惊掉了我的下巴,农业气象学、土壤肥料学等课程,更是让我一头雾水。一直到翻开那本厚厚的、目录上全是细胞结构、生物演化内容的植物学书,才让我缓下一口气来,这才符合我心目中“植保”专业的设定嘛!
植物学开设了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门课,上理论课时,我们坐在教室里看老师课前精心制作的PPT,里面有很多他亲自拍摄的生活中常见植物的照片,于是课堂上常有这种惊呼:原来这种路边常见的蓝紫色野花叫婆婆纳啊!好特别的名字!
老师为了加深我们的印象,还会特意讲一些植物名字的由来,以及植物史上关于这种植物的有趣故事。实验课时我们就穿着白大褂(实验服)在植物实验室里通过操作显微镜来观察各种装片中的细胞结构,那些细胞往往被染剂染成了各种颜色,且形态各异,有的像张牙舞爪的章鱼,有的像含苞待放的花蕾。每每从镜中看到这些细胞,就像是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由微小细胞构成的奇妙世界。我们最后要做的就是将这个世界尽数地描绘在实验报告本上,并在结尾写上自己此次实验画图的心得。
当校园中杏桃烂漫之时,植物学老师还会组织我们一起去踏青。踏青的路上会偶遇很多理论课上讲过的植物,老师便会特地停下来考我们。我们实验楼前种了一排开着黄色小花、灰褐色树皮的低矮灌木,有次老师突然指着那排灌木一本正经地问我们它叫什么名字,我们面面相觑,把脑子掏空也搜索不出任何关于它的记忆。老师看我们一脸迷茫的样儿,忍不住笑出声来:“这是木犀科的连翘,我们下个月会学到的。”得!有了这次经历,我们以后想不认识连翘都难。
踏春路上,我们走走停停,看似无意赏春,实则认识了好多植物:紫玉簪、青杨、郁金香、红山杏、葶苈……这些陌生的草木与脑海中的植物名一一对应,与结伴而行的欢声笑语一起,构成了我们独特的绿色记忆。我们的校园生活也多了一项乐趣,在校园里晃荡时我们会突然驻足于一株花树下,通过花的花萼、树皮构向和雄雌蕊来分辨这是桃花还是杏花,会留意脚边的野草野菜,尽量不踩到它们,打心底觉得它们是奇妙且值得尊敬的鲜活生命体。走路时我们也不再是垂头于手机,而是在俯仰之间,欣赏学校那些建筑与花木构成的风景。
学“植保”还有一件好玩的事儿,那就是可以学习做昆虫标本,当然,对于有些女生来说,好玩两字要打上引号。外出实习捕虫时的大太阳很容易将皮肤晒黑,在杂草遍布的后山前行也特别消耗体力。有不少女生会累得喘不过气,额头上全是豆大的汗珠,也会有胆小的女生被一些长相怪异的昆虫吓得哇哇直哭。然而这些对我来说基本不是问题,甚至有种回归童年生活的惊喜。有些昆虫比较难捕,就会用到专用的捕虫器,而有些昆虫,徒手就可以上阵。
每次看到拇指长的小天牛时我就激动得不行,一个箭步上前,在它还未察觉时我就飞快地伸手捏住它微扁的背部,以免被它强劲有力的上颚咬伤。遇见通体碧绿的螳螂时也会直接用手指轻轻捏住它的颈部,观察它美丽的复眼。所以在班里怕虫的女生眼中我简直是战神一样的存在,她们往往会以惊呼和掌声来回应我英勇的行为,但我也会被突然出现在脚边的蚰蜒吓得猛然后退几步,惹得众人鼓掌哄笑:“还以为你啥虫子都不怕,原来你也怕蚰蜒。”
总之,我们是痛并快乐着的,虽然捕虫过程很苦很累,不过昆虫标本制作还是吸引了很多像我这样的标本爱好者。看着自己所做的标本被展示在迎新的昆虫协会上,听着学弟学妹们啧啧称赞的声音,心里真是说不出的喜悦。也会有心灵手巧的同学用死去蝴蝶的翅膀制作精美的蝶翅画,虽然耗时耗力,但也延长了蝴蝶的美丽,算是表达我们对生命与自然的敬意。
尽管现在我只是一个“植保”专业的初学者,虽然还未观到此学科的全貌,但也知晓它的大概。这个专业比较冷门,会听到很多不理解的声音,但既然做了选择,就不要在意他人的閑言碎语,就像刘同在《谁的青春不迷茫》里所说的那样:纵使身边流云无数,也要保持驱马历长洲无暇以顾盼的心情。
如果你也对大自然抱有敬畏之心,如果你也想拥有一段独特的绿色记忆,那希望有一天你也能加入我们的行列,与我们一起,在无尽的绿海中,聆听起风时昆虫合唱的清音与草木间的呢喃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