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其正常运转的基础和动力。资金安全问题一直是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很多资金安全的案例表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出现了问题。本文在解释了资金安全的概念,指出了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角度,在建章立制、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加强对人员的管理、理顺业务流程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内部控制;资金安全;财务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406.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5-0301-01
2004年12月28日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各大媒体披露了惊人消息,因APEX公司的应收账款收回出现问题,按照个别认定法预计要计提3.1亿美元的坏账准备,2007年2月河北邯郸农业银行国库5100万元现金被盗,湘酒鬼42亿元资金神秘失踪,等等类似资金安全的案例很多。以上案例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企业内部控制,特别是内部会计控制措施落实不力,导致了资金安全出现了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以及我国加入WTO,国外资金的投入,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内部分工越来越细,管理越来越严密,企业的资金安全风险不断增强,这就要求企业的内部控制越来越健全,如何通过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来提高资金的安全管理是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
资金安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资金安全指的是资产安全性,即存量资金安全性。所谓资产安全性是指资产能够按照原持有目的正常周转,价值不发生减损之状况。广义上,资金安全性还应包括流量资金安全性和增量资金安全性。流量资金安全性是指企业的现金流入、流出能够按照预期的流量、流速和程序进行,不发生损耗之状况。增量资金安全性是指企业的增量资金能按预期进入企业,保证企业再生产的持续进行。
影响企业资金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有:①财权不独立。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或失效。不完善或失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给有关人员提供了可乘之机,出现了资金管理的漏洞,造成了资金的不安全。③受到材料供应商和产品购买商的挤压。④竞争对手的打压。⑤客户破产或不守信誉。⑥资本获取成本过高。⑦或有事项困扰。⑧决策层素质低下。⑨信息不对称等。
由此可见,造成企业资金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完善与否,落实是否得力,对资金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内部会计控制的角度探讨解决企业资金不安全的方法。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和。对企业来说,保护货币资金、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至关重要。一套适合企业规模和管理状况、低运行成本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于保障企业资金安全、防范贪污、挪用、舞弊、差错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我国由于受长期的法律意识淡薄环境下形成的“制度是人定的”观念影响,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不健全,业务流程不严密,管理粗放,执行力非常差,致使资金安全出现问题。
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强化内部会计控制措施,确保企业资金安全。
1 建章立制,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企业在资金管理过程中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并完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管理办法》、《银行印鉴、银行票据管理及使用规定》、《发票管理办法》等资金管理制度及内控约束机制,保障资金管理有制可依、有章可循。具体做法:一是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企业具体业务流程中的资金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规范,预计资金的流入量与流出量,与企业年度财务预算相比较,并充分考虑企业的现金回款能力和跨年度往来款项的支付能力;二是要严格银行账户开立、变更、撤销的审批制度,如限定银行账户的开立和撤销,避免银行账户开设和撤并的随意性,对防止形成资金沉淀,避免产生不安全因素等有明显效果;三是要通过实施《财务开支管理规定》明确资金使用审批程序与权限,严格按照资金付款审批流程操作,资金支付审批权限公开透明,能有效避免越权审批;四是要通过实施财务预算和物资采购的计划管理,加强对资金的计划管理。企业每年都要制定详细的财务预算,规定各项收支的预算定额,物资采购实行计划管理,每项物资的采购严格按照计划的申请、报批、组织采购、验收入库、财务结算等程序执行。财务部门要根据预算和采购计划合理安排资金,严格按计划和规定的程序付款,确保资金支付的计划性、有序性,同时也能保证资金支付的透明化,有效防止暗箱操作等舞弊行为的发生。
2 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确保资金安全
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法,它要求企业注重管理的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更决定安全。在资金管理中,一个细节的疏忽往往会造成整个管理流程链条上的失控。企业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对具体管理岗位上习惯动作的纠正。树立“习惯的做法不一定都正确”的观念,坚持“大事做细,小事做精”的工作原则,不断强化在岗员工的“资金管理無小事”理念。例如按照企业资金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明确资金管理岗位人员操作流程,不定期对印鉴分管制进行执行测试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员工的日常考核。再如在实际资金管理工作中用反复强化的方式检查和强调“提款必验”“人走柜锁”等细节,努力使这些细节规定转变为企业资金管理人员的习惯动作。又如通过不定期轮岗和不定期检查等方式对财务印鉴、银行票据分开保管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同时,按照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求对企业银行承兑汇票及库存现金实行不定期抽查盘点,并且规定抽查盘点每月至少要进行两次以上并记录检查结果。
3 以人为本,加强对人员的管理
良好的资金管理制度只是为企业资金安全运作提供了安全管理依据,以人为本,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才是资金安全防范的必要管理途径,由“不能为”转变为“不想为”,是资金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在资金管理上,企业要把思想品德好、业务经验丰富、肯于吃苦奉献的会计人员选派到资金管理岗位上来。同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关注业务人员的思想动向,防止员工思想上波动给工作造成不必要的失误。树立先进典型和榜样,充分发挥表率作用,重视团队精神和集体凝聚力的培养。
4 理顺流程,避免资金流失
当前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销售收款多数为银行承兑汇票,为了减少假票、套票的风险,企业要与开户银行签订《银行承兑汇票查询协议》,要求开户行对收到的银行承兑汇票,不分金额大小,逐笔予以查询,因银行不查询而造成的损失由银行承担风险。同时,为了减轻票据管理的工作量和风险,企业可以与开户行签订《银行承兑汇票代管协议》,平时大部分汇票由开户行代管,企业需要汇票时电话通知开户行,开户行派专人送来。同时,在付款过程中严格执行《财务开支管理规定》,做到先稽核后签字,规范签字审批程序,能有效避免超付,错付现象,避免资金流失。
总之,资金安全问题是企业密切关注的问题,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从内部会计控制的角度,降低资金管理风险,确保资金安全,就是要健全控制制度,加强对人员的管理,监督制度的落实,加强检查和考核力度。
参考文献:
[1] 彭志国 《企业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 孙静芹《集体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3] 王浩明《集团企业资金管理》 清华大学大学出版社
[4] 殷文博:《谈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的重要性》,载《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关键词】内部控制;资金安全;财务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406.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5-0301-01
2004年12月28日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各大媒体披露了惊人消息,因APEX公司的应收账款收回出现问题,按照个别认定法预计要计提3.1亿美元的坏账准备,2007年2月河北邯郸农业银行国库5100万元现金被盗,湘酒鬼42亿元资金神秘失踪,等等类似资金安全的案例很多。以上案例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企业内部控制,特别是内部会计控制措施落实不力,导致了资金安全出现了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以及我国加入WTO,国外资金的投入,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内部分工越来越细,管理越来越严密,企业的资金安全风险不断增强,这就要求企业的内部控制越来越健全,如何通过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来提高资金的安全管理是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
资金安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资金安全指的是资产安全性,即存量资金安全性。所谓资产安全性是指资产能够按照原持有目的正常周转,价值不发生减损之状况。广义上,资金安全性还应包括流量资金安全性和增量资金安全性。流量资金安全性是指企业的现金流入、流出能够按照预期的流量、流速和程序进行,不发生损耗之状况。增量资金安全性是指企业的增量资金能按预期进入企业,保证企业再生产的持续进行。
影响企业资金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有:①财权不独立。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或失效。不完善或失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给有关人员提供了可乘之机,出现了资金管理的漏洞,造成了资金的不安全。③受到材料供应商和产品购买商的挤压。④竞争对手的打压。⑤客户破产或不守信誉。⑥资本获取成本过高。⑦或有事项困扰。⑧决策层素质低下。⑨信息不对称等。
由此可见,造成企业资金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完善与否,落实是否得力,对资金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内部会计控制的角度探讨解决企业资金不安全的方法。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和。对企业来说,保护货币资金、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至关重要。一套适合企业规模和管理状况、低运行成本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于保障企业资金安全、防范贪污、挪用、舞弊、差错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我国由于受长期的法律意识淡薄环境下形成的“制度是人定的”观念影响,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不健全,业务流程不严密,管理粗放,执行力非常差,致使资金安全出现问题。
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强化内部会计控制措施,确保企业资金安全。
1 建章立制,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企业在资金管理过程中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并完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管理办法》、《银行印鉴、银行票据管理及使用规定》、《发票管理办法》等资金管理制度及内控约束机制,保障资金管理有制可依、有章可循。具体做法:一是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企业具体业务流程中的资金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规范,预计资金的流入量与流出量,与企业年度财务预算相比较,并充分考虑企业的现金回款能力和跨年度往来款项的支付能力;二是要严格银行账户开立、变更、撤销的审批制度,如限定银行账户的开立和撤销,避免银行账户开设和撤并的随意性,对防止形成资金沉淀,避免产生不安全因素等有明显效果;三是要通过实施《财务开支管理规定》明确资金使用审批程序与权限,严格按照资金付款审批流程操作,资金支付审批权限公开透明,能有效避免越权审批;四是要通过实施财务预算和物资采购的计划管理,加强对资金的计划管理。企业每年都要制定详细的财务预算,规定各项收支的预算定额,物资采购实行计划管理,每项物资的采购严格按照计划的申请、报批、组织采购、验收入库、财务结算等程序执行。财务部门要根据预算和采购计划合理安排资金,严格按计划和规定的程序付款,确保资金支付的计划性、有序性,同时也能保证资金支付的透明化,有效防止暗箱操作等舞弊行为的发生。
2 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确保资金安全
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法,它要求企业注重管理的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更决定安全。在资金管理中,一个细节的疏忽往往会造成整个管理流程链条上的失控。企业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对具体管理岗位上习惯动作的纠正。树立“习惯的做法不一定都正确”的观念,坚持“大事做细,小事做精”的工作原则,不断强化在岗员工的“资金管理無小事”理念。例如按照企业资金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明确资金管理岗位人员操作流程,不定期对印鉴分管制进行执行测试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员工的日常考核。再如在实际资金管理工作中用反复强化的方式检查和强调“提款必验”“人走柜锁”等细节,努力使这些细节规定转变为企业资金管理人员的习惯动作。又如通过不定期轮岗和不定期检查等方式对财务印鉴、银行票据分开保管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同时,按照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求对企业银行承兑汇票及库存现金实行不定期抽查盘点,并且规定抽查盘点每月至少要进行两次以上并记录检查结果。
3 以人为本,加强对人员的管理
良好的资金管理制度只是为企业资金安全运作提供了安全管理依据,以人为本,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才是资金安全防范的必要管理途径,由“不能为”转变为“不想为”,是资金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在资金管理上,企业要把思想品德好、业务经验丰富、肯于吃苦奉献的会计人员选派到资金管理岗位上来。同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关注业务人员的思想动向,防止员工思想上波动给工作造成不必要的失误。树立先进典型和榜样,充分发挥表率作用,重视团队精神和集体凝聚力的培养。
4 理顺流程,避免资金流失
当前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销售收款多数为银行承兑汇票,为了减少假票、套票的风险,企业要与开户银行签订《银行承兑汇票查询协议》,要求开户行对收到的银行承兑汇票,不分金额大小,逐笔予以查询,因银行不查询而造成的损失由银行承担风险。同时,为了减轻票据管理的工作量和风险,企业可以与开户行签订《银行承兑汇票代管协议》,平时大部分汇票由开户行代管,企业需要汇票时电话通知开户行,开户行派专人送来。同时,在付款过程中严格执行《财务开支管理规定》,做到先稽核后签字,规范签字审批程序,能有效避免超付,错付现象,避免资金流失。
总之,资金安全问题是企业密切关注的问题,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从内部会计控制的角度,降低资金管理风险,确保资金安全,就是要健全控制制度,加强对人员的管理,监督制度的落实,加强检查和考核力度。
参考文献:
[1] 彭志国 《企业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 孙静芹《集体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3] 王浩明《集团企业资金管理》 清华大学大学出版社
[4] 殷文博:《谈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的重要性》,载《内蒙古科技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