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亨利·詹姆斯究竟该算是哪一国作家呢?无疑地,他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据着显赫的地位,而他实际上长期旅居伦敦,并且在晚年加入了英国籍;在他逝世六十年后,一块刻着他的姓名的金属碑给安放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墓地——这在英国也该算是一项殊荣了。还是这样说吧:他的作品及其影响都是具有世界意义的。
《黛茜·密勒》(亨利·詹姆斯小说集)选录了这位作家比较重要的五个中篇。
《黛茜·密勒》是詹姆斯的早斯代表作。主人公是一位天真、活泼、美丽的美国姑娘。作者赋予她的最夺目的光彩恐怕就是崇尚自由的精神了。她在社交界随便地与“男朋友”们来往,已是为十九世纪的欧洲上流社会所不容——尽管这位女孩子是这样天真无邪——更何况她又无所顾忌地与一位身份暖昧的意大利人乔万尼利交往密切。这位勇敢的女性在流俗的非议中毫不妥协地保持了自身的本性,但我不相信她就如作者写的那样始终无忧无虑。在月夜的古罗马广场,她是那样深情地发出对美的赞叹:“在月光下显得加倍美丽的黛茜对他望了一下,然后——‘整个黄昏,’她轻柔地回答……‘我没见过这样美丽的地方’。”
这美的满足后面难道没有渗入一丝悲凉?她那样执意地要乔万尼利陪她去观赏月光下的古马罗剧场,不正暗示着她对自由的追求和热爱?虽然这一浪漫的举动终竟成为她的死因确属偶然,但它作为一个情节被作者编织到故事中,却使其成为必然的了。
这是一个悲剧性的故事,或者说,是带着淡淡的悲剧色彩的非情节剧。它决不催人下泪——决不;但是,它却逗引起人的心弦的震颤。又因为故事的叙述者总是与他所叙述的故事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观察者的状态,所以读者便也能从各个角度来从容地审视他们关心着的女主人公。谜底似乎最后才揭开:在黛茜的墓前,乔万尼利说:“她是最清白的!”与其说这是读者的最终期待,不如说,它换来的效果是一声沉重的叹息。
无论如何,黛茜·密勒对于人们来说都不是陌生的,不论中外,都能找出几位与她类似的文学形象。然而作为特定时代(十九世纪的欧洲)中的特定人物(美国的青年女性),她毕竟又给人以新鲜感。
与《黛茜·密勒》中不拘礼法、热情奔放的女性相反,在《丛林猛兽》中,詹姆斯描写了一个小心谨慎、极力维护自身道德完善,却最终失去了可贵的爱情的约翰·马丘。他并非不懂得爱,但是每当将要触及到它时,却又敏感得近乎神经失常。闪闪烁烁,含糊其辞,既迫切地想得到,又惶急地欲推开。因此,在这一对恋人间展开的一次次谈话,便总是朦胧的,含义晦涩的,甚至沉闷得令人窒息。马丘始终怀抱着一个冰冷的自我中心,在爱的“丛林”中徨。“猛兽”(爱的欲望)潜伏着,但是被那一种该诅咒的冷漠控制着,因而他一次又一次地失去了爱和被爱的机会。一颗真挚、炽烈的心灵枯萎了,在因痛苦而带来的幻觉中,巨大而可怕的“猛兽”终于站起身来,然而爱的对象已经没有了,他的生命似乎也完结了,不过,“他本能地转过身去,为了躲避它而脸朝着石板,扑倒在坟墓上”——令人深思的是,他仍然在“躲避”!
这一篇语言晦涩、又几乎没有什么情节的小说,在西方学术界却是很受推崇的,选本一般都不会漏过它。因为这不是一个浅薄的、卿卿我我的爱情故事,而是寄寓了很深刻的哲学思考。它旨在告诉人们,要热爱生活,去勇敢的迎接生活,否则,一生就将是没有价值的——即如马丘,总在小心翼翼地维护自我,最终却失去了自我。
亨利·詹姆斯是一位严肃的作家。很少有几人象他那样,几乎在每一部作品前面都写上一篇序言,把自己的構思经过、创作意图以及手法的运用都认认真真地阐释清楚,就象预见到身后会有许许多多的研究者致力于此。他选择的题材差不多都是来自上流社会的人物和生活,并绝少采用满足读者某些世俗心理的圆满结局。
这位作家最为人称道的写作技巧是心理分析,但它仍是不同于现代派的传统写法,即人物的心理活动不是跳跃的,流动的,荒诞的,而是严格遵循生活的真实。真实准确,这是他所特别强调的。他说:“一部小说按它最广泛的定义是一种个人的、直接的对生活的印象。”他又认为,作者的经验“是一种无边无际的感受性,一种用最纤细的丝线织成的巨大蜘蛛网,悬挂在意识之室里面,抓住每一个从空中落到它织物里的微粒。”因此,他对人物的心理刻画有着精密、深细的特点,尤其到了晚期,这一特点更发展为千折百回的委婉、含蓄,以致被一些不耐烦的人们认为是晦涩了。
《黛茜·密勒》一书分别选录了詹姆斯早、中、晚三个时期的作品,从中已可大致窥见作者风格之一斑,而译者流畅、熨贴的译笔又准确地转达了作者深秀、文雅的辞句,并将种种微妙的情感和思绪曲曲传出(特别是《丛林猛兽》篇)。书后还附有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一文及查·珀·斯诺所作的《亨利·詹姆斯》。
(《黛茜·密勒》,亨利·詹姆斯著,赵萝蕤、巫宁坤译,上海译文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十一月第一版,1.60元)
《黛茜·密勒》(亨利·詹姆斯小说集)选录了这位作家比较重要的五个中篇。
《黛茜·密勒》是詹姆斯的早斯代表作。主人公是一位天真、活泼、美丽的美国姑娘。作者赋予她的最夺目的光彩恐怕就是崇尚自由的精神了。她在社交界随便地与“男朋友”们来往,已是为十九世纪的欧洲上流社会所不容——尽管这位女孩子是这样天真无邪——更何况她又无所顾忌地与一位身份暖昧的意大利人乔万尼利交往密切。这位勇敢的女性在流俗的非议中毫不妥协地保持了自身的本性,但我不相信她就如作者写的那样始终无忧无虑。在月夜的古罗马广场,她是那样深情地发出对美的赞叹:“在月光下显得加倍美丽的黛茜对他望了一下,然后——‘整个黄昏,’她轻柔地回答……‘我没见过这样美丽的地方’。”
这美的满足后面难道没有渗入一丝悲凉?她那样执意地要乔万尼利陪她去观赏月光下的古马罗剧场,不正暗示着她对自由的追求和热爱?虽然这一浪漫的举动终竟成为她的死因确属偶然,但它作为一个情节被作者编织到故事中,却使其成为必然的了。
这是一个悲剧性的故事,或者说,是带着淡淡的悲剧色彩的非情节剧。它决不催人下泪——决不;但是,它却逗引起人的心弦的震颤。又因为故事的叙述者总是与他所叙述的故事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观察者的状态,所以读者便也能从各个角度来从容地审视他们关心着的女主人公。谜底似乎最后才揭开:在黛茜的墓前,乔万尼利说:“她是最清白的!”与其说这是读者的最终期待,不如说,它换来的效果是一声沉重的叹息。
无论如何,黛茜·密勒对于人们来说都不是陌生的,不论中外,都能找出几位与她类似的文学形象。然而作为特定时代(十九世纪的欧洲)中的特定人物(美国的青年女性),她毕竟又给人以新鲜感。
与《黛茜·密勒》中不拘礼法、热情奔放的女性相反,在《丛林猛兽》中,詹姆斯描写了一个小心谨慎、极力维护自身道德完善,却最终失去了可贵的爱情的约翰·马丘。他并非不懂得爱,但是每当将要触及到它时,却又敏感得近乎神经失常。闪闪烁烁,含糊其辞,既迫切地想得到,又惶急地欲推开。因此,在这一对恋人间展开的一次次谈话,便总是朦胧的,含义晦涩的,甚至沉闷得令人窒息。马丘始终怀抱着一个冰冷的自我中心,在爱的“丛林”中
这一篇语言晦涩、又几乎没有什么情节的小说,在西方学术界却是很受推崇的,选本一般都不会漏过它。因为这不是一个浅薄的、卿卿我我的爱情故事,而是寄寓了很深刻的哲学思考。它旨在告诉人们,要热爱生活,去勇敢的迎接生活,否则,一生就将是没有价值的——即如马丘,总在小心翼翼地维护自我,最终却失去了自我。
亨利·詹姆斯是一位严肃的作家。很少有几人象他那样,几乎在每一部作品前面都写上一篇序言,把自己的構思经过、创作意图以及手法的运用都认认真真地阐释清楚,就象预见到身后会有许许多多的研究者致力于此。他选择的题材差不多都是来自上流社会的人物和生活,并绝少采用满足读者某些世俗心理的圆满结局。
这位作家最为人称道的写作技巧是心理分析,但它仍是不同于现代派的传统写法,即人物的心理活动不是跳跃的,流动的,荒诞的,而是严格遵循生活的真实。真实准确,这是他所特别强调的。他说:“一部小说按它最广泛的定义是一种个人的、直接的对生活的印象。”他又认为,作者的经验“是一种无边无际的感受性,一种用最纤细的丝线织成的巨大蜘蛛网,悬挂在意识之室里面,抓住每一个从空中落到它织物里的微粒。”因此,他对人物的心理刻画有着精密、深细的特点,尤其到了晚期,这一特点更发展为千折百回的委婉、含蓄,以致被一些不耐烦的人们认为是晦涩了。
《黛茜·密勒》一书分别选录了詹姆斯早、中、晚三个时期的作品,从中已可大致窥见作者风格之一斑,而译者流畅、熨贴的译笔又准确地转达了作者深秀、文雅的辞句,并将种种微妙的情感和思绪曲曲传出(特别是《丛林猛兽》篇)。书后还附有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一文及查·珀·斯诺所作的《亨利·詹姆斯》。
(《黛茜·密勒》,亨利·詹姆斯著,赵萝蕤、巫宁坤译,上海译文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十一月第一版,1.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