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视域下的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ying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部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攻坚阶段。本次改革,
  最关键的有两点:一是把核心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了课程标准,对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内容,细化了指标;二是高考采取“两参考一评价”的录取办法,打破了先前“唯分数”录取的做法。这种招生制度上的变化,对课改的推动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而课堂,是课程内容、过程、目标落地生根的主阵地,又是教师教育学生生命成长的主渠道,其特殊作用和价值不言而喻。那么,在新的课改、考改背景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应秉持什么理念、坚持什么样的原则、推崇什么样的教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我们设定的知识目标和育人目标呢?这应该是每一个教师应当认真思考并做出正面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教学
  一、 课堂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一种教学目的性动机和追求,决定着教学层次和效率。要适合新时代、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育人要求,首先应强化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
  (一)全面育人的理念
  教师通过教学来育人,如果目标定位不准,就会造成学生的畸形发展,从而最终影响社会的和谐和人类的进步。所以,教师实施教学之前,目标定位必须准确全面。一个人没有知识不行,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而比能力更重要的还有道德、理想、信念和情操等。因此,仅把教学目标确定在知识层面,或者能力层面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将目标提升到态度和情感这一人格层面。树立了全面育人的理念,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把我们的对象首先培养成为“人”,进而培养成为“有用的人”。
  (二)主动发展的理念
  学生是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他们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活动,自主发展。要确立主动发展的理念,教学中就要废止“注入式”教学方式,实行启发讨论式教学;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就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就要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到热烈、沸腾、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感受到生命的成长和涌动。
  (三)师生互动的理念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所以,教育部颁发的《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發展。”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是开放的,自由组织的,也是非线性的,不确定的,它包含着讨论、质疑、启发、对话、反思、选择,组合、审美、评价、创新等活动,它强调互通、互动、互助、互联、互促。确立师生互动的理念,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民主地组织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相互作用,并实现学生与教材、学生与环境的多种交流,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四)终身学习的理念
  我们现在所处的信息社会,已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知识激增,更新加速。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必须终身学习。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加强职业修养;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这也正是教学的本义。再说,今天的学生知识信息获取的渠道,已不再只是学校、课堂、书本和教师。学生从校外的广大传媒中获取大量的信息,并把它们带入课堂,所以教师应当指导他们如何分析和处理这些信息。学会学习,是现代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会学”的能力,今后才能立足于岗位,实现个人的价值,才不会被社会抛弃。所以教师不但要研究教法,还要研究学法,指导学生学习,提高自身水平,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然而,要提升教学理念,当前迫切需要加强教师的理论与业务学习,要建立教师学习制度,强化教师学习的指导和考评。
  二、 课堂教学的原则
  课堂教学原则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是经过检验的正确法则,有一定的强制性。我们在此所说的课堂教学原则,就是在新课改育人目标要求之下所形成的、我们必须遵守的课堂准则。
  (一)主体性原则
  新的课程标准,突出强调的是学生主动质疑、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精神的培养,要把“课堂”变“学堂”,让学生在整个课堂中展现出求知的欲望和活力,彰显生命的灵动。教师要做到精讲和少讲,把时间还给学生,把问题交给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去探求知识。总之,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教的主体,也成为学的主体,教师要主动退到幕后,扮好“导演”的角色,做好策划和指挥。
  (二)民主性原则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该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励;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允许他们大胆地设想,敢于质疑,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三)激励性原则
  教师要通过鼓励的语言、给予学生信任的表情等方式,及时肯定和表扬学生,激发学生的激发创造性,激励学生的进取精神,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身的价值。
  (四)个性发展原则
  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有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目标,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发展自己的爱好。
  (五)育人性原则
  新课改本质上是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的,毫无疑问,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教师从“教书”到走向“育人”,从“知识传递”走向“生命价值的挖掘与提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永恒追求。
  (六)实效性原则
  课堂的实效性应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课堂的任何活动,必须要在具有明确目标的前提下高效开展。在课堂组织过程中,教师要紧紧围绕设计意图时刻反思活动的有效性,看是否偏离,是否有意义。另一层面就是评价整节课是否完成特定任务和实现预期的目标。课堂教学一旦失去了实效性原则的约束,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会陷入低效,甚至无序慌乱的境况。   三、 课堂教学方法
  提到教法,人们自然会想到曾风靡一时的张思忠英语教学法、杜郎口的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等。对“模式”教法,我们究竟怎么看待、应该如何评价?这是我们探讨课堂教学方法前必须首先厘清的问题。我认为,完全赞同模式教学法的人,犯了教条主义错误,以“教无定法”为据,彻底否定“模式”法的人,则是犯了主观主义错误。由此看来,我们对“模式”教学法的认识和评价一定要一分为二来看待。作为能被广泛推广的教学模式,其中一定体现着较为先进的理念和公认的教学原则。对于刚入职的青年教师,用模式去规范他,引导他,让他清楚教学的基本规范,这不是坏事。一旦入了门,再从模式中跳出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独有的教法,这就是在模式基础上的超越和提升。因此,我们应该少提一些模式,多讲一些教学理念和原则(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前面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教学理念和原则)。下面,我侧重就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方法(策略)总结几点:
  (一)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素质
  当下,一大批老师教法陈旧,填鸭式、满堂灌、注入式的现象仍然存在,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差太远,严重束缚学生课堂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为适应新课改、新高考,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激趣设疑,创造主动探索的情景和氛围
  课堂上,教师应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适机设置问题,积极创设知识情景,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信心、强化动机、陶冶情操、锻炼意志的目的。这也是新课改在教学上的基本要求。
  (三)眼中有生,让课堂彰显生命的活力
  中学生核心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关键在学科的课堂学习中。要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经历,看成师生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体现师生个体的生命价值。因此,学生的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就不完全依附于认知任务,而应作为相对独立的发展目标得到重视,而这些,恰恰是创新意识和能力形成的催化剂。就如燕化附中马熙玲校长所言:“教师一定要以人为本,心中有生,眼中有光。”
  (四)注重个性,因人施教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学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感情、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之中的个体。”因此,我們在培养全面发展基础上有专业特长的人时,一定要实行个性化教育,创造个性化的教育情景,在内容、手段和方法上,因人施教,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教育手段现代化
  信息技术的到来无法抗拒,而且会引起教学思想、内容、方法、模式、过程等一系列方面的深刻变化,从而打破传统好学模式,使学习过程呈现多样化、社会化、主体化趋势。《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我们每一位教师,一定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去接纳和学习教育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善用新技术手段,更要会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施教。
  (六)重视学生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国际著名经济组织机构研究发现,能有较大发展和较大成就的人,普遍有两项素养起了决定性作用,那就是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意识。我们的核心素养,就对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作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因此,我们的老师一定要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在课堂组织中,多让学生参与小组交流和合作,大力培养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素养和良好品质。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品质,是新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追求。愿我们赢在课堂,赢在未来。
  参考文献:
  [1]姜春如,朱峻依.新课改视域下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及路径选择[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472.
  [2]张玉凤.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环境的探究与实践[J].新课程,2020(33).
  [3]周晓琴.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4).
  作者简介:任广宏,甘肃省庆阳市,甘肃省镇原县屯字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音乐学科是一门以艺术欣赏和艺术培养为主的教育学科,主要通过音乐知识、音乐歌曲、音乐情感教学等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艺术鉴赏能力,让学生在多种艺术情感熏陶下,提高自己的艺术经验,最终提高艺术特长。新课程标準也对小学音乐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通过信息化形式教学,让学生在获得更加全面的音乐鉴赏能力的基础上,逐渐提升自己的审美情操。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只是单纯依靠教师教学,在教学资源上、教
摘 要:素质教育的推行,对我国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育工作开展当中,不仅要给予学生智力方面的培养,还要追求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近几年来,由于我国教育环境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而在所有地区之中,农村地区面临的困难当属最重,这是因农村地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并且其本身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造成的。但是并不能因为农村地区目前所存在的现实局限性,就放弃对
摘 要:幼儿不同于青少年或成人,幼儿的认知能力、情绪感知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等均处于待完善和发展阶段,尚不具备独立面对外界变化和威胁的能力,因此幼儿教育应区别于大龄儿童,尽可能以激发幼儿兴趣为主。而情景游戏教学作为一种将游戏渗透至幼儿教学中的新型教育模式,赋予了教育活动趣味化色彩,唤醒了课堂活动的生机与活力,激发了幼儿参与学习的热情。文章主要分析了幼儿教育中游戏活动开展的必要性,并围绕我国幼儿启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