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刻人生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l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及竹刻艺术,当代竹刻大家徐秉方不能不提。
  2014年9月的一个午后,我们来到徐秉方先生位于上海的家。徐先生坐在工作台前正端详、摩挲着一件刚刚雕刻成型的臂搁。这件落款“山重水复”的臂搁尽管所表现的题材是古今文人墨客最擅表现的山水。不过此山水非彼山水—远山与瀑布、云雾与湖水、树木与山石……营造出好一个云雾缭绕、山峦叠嶂,令人不禁拍手叫绝。难怪中国文物鉴赏大家王世襄先生曾这样评价徐秉方的竹刻作品:“变幻无如岭上云,从来执笔写难真。如今不复抛心力,且画源头洗眼人。”
  “您刻这样一件作品需要多长时间?”我们好奇的一问,却让徐先生有点难以作答。“说不准!从在竹上勾画草稿到雕刻成型,一般需要1个月的时间。”徐先生告诉我们,若把这作品拿到市场上接受“检验”还需要时日。在徐先生看来,尽管作品大体完成,但一些细节还需推敲和修改。而这一环节就说不准了,短则十天半个月,多则两三月甚至半载。干嘛要推敲?“总觉得有些细节部分没有刻好,反而影响了作品的效果。”在急于收藏徐秉方作品的人眼里,他对作品细节的这种纠结当属吹毛求疵,要知道这些细节的小改动是旁人难以察觉的。但徐先生却觉得这种纠结,才能让“笔墨功力与刀工技艺配合得天衣无缝,达到融会贯通的精妙,”才能算是一件好的竹刻作品。就这样,徐秉方常会拿出自己作品揣摩一番,不顺眼的地方改动几刀。碰到考虑许久却无从下手时,同在留青竹刻有所成就的两个女儿也会参与进来。于是,为一件作品的细节,家里常常上演“父女三人讨论、修改”的一幕。那股较真劲儿让旁人难以理解。
  作为常州人,徐秉方从小就与竹子有“莫逆之交”。外婆家门前就是一片竹园,儿时的徐秉方常和兄弟们在青竹上刻字取乐,这让他对竹有了最初的认知。而父亲—留青竹刻巨匠徐素白,则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尽管当时父亲并不支持徐秉方兄弟几个学习和从事留青竹刻,但平日里父亲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在竹刻方面的造诣,都对徐秉方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小时候买不起毛笔宣纸,我就折树枝在地上练字,或在手心上练字。在绘画方面我也没受过正规训练,遇到什么问题,我就去找唐云、程十发这些与父亲很熟悉的书画大家。”40年前的一件事至今仍让徐秉方记忆犹新。有一天去唐云家里,徐秉方看到屋子里到处都是唐云画的鸡,便问道:“唐伯伯,这是画给谁的?”唐云说:“不画给谁,我在练笔。”艺术大家对艺术不断进取的精神让徐秉方受益匪浅。
  幼承家学的徐秉方,对竹子有特别的爱。作为竹刻大家,刻竹无疑是徐秉方的拿手好戏。但殊不知,平日里,徐先生也好舞文弄墨,书法、绘画成了必做的功课。徐秉方随意拿出几件书画作品,这些舞弄在宣纸上的山水、墨竹、草虫、禽鸟……同样趣味盎然,工整写意相得益彰,笔墨功力也由此可见一斑。在这些作品中,更不乏咏竹、画竹之作。
  徐秉方对竹子的偏爱远不止这些。他喜欢捉刀,除了刻竹外,象牙、紫砂壶等也是先生最喜欢摆弄的艺术品。“从年轻时我就开始刻象牙了,紫砂则是十多年前才开始的。”显然材质不同,捉刀的手法也会有所不同。但经他雕琢的象牙、紫砂壶等还是赢得了不少掌声。他把留青竹刻技法运用到刻壶上,所刻画的竹枝、竹叶,清逸里带着刚劲;所刻画的山石也很特别,把山石所具的质感也较好地表现出来。再如一只仿竹根造型的紫砂笔筒,把竹节、竹须、竹子表面疏密不一的纹理逼真地表现出来。
  从绘画、书法艺术,到象牙、紫砂雕刻,自古中国文人就对琴棋书画等素养很看重,徐秉方亦然。多年来,他十分注重竹外之功,这被一些人解读为“爱好广泛”。其实这种“广泛”所收获的功力,恰恰是徐先生竹刻创作的“秘笈”——他的留青竹刻作品更加灵动、更具艺术感染力。
  “您竹刻了那么多作品,哪一件您最满意?”徐秉方并未马上回答我们,片刻后才答道:“没有。”从十几岁到古稀之年,作为当今举足轻重的竹刻大家,徐秉方几十年如一日地刻竹,却没有一件作品自己满意?我们有些愕然。
  “未出土时先有节,至凌云处总虚心。”徐秉方骨子里就是一个精神意义上的“竹人”,他的精神气质与竹子的物性可谓高度契合。海内外诸多知名博物馆、收藏大家都争先收藏他的竹刻作品,这源于他爱竹、理解竹,自然也能刻好竹。“常州竹人”的称谓对徐秉方来说,或许再贴切不过。
其他文献
翻黄竹刻,起源于清同治年间,从现有资料查考,浙江是翻黄竹刻最早的制作产地。而能否做出上好的竹黄,是决定一件竹黄雕刻品质至关重要的环节,其过程相当繁杂精细,令人惊叹。翻黄工艺究竟考究到何种程度?一起来看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竹工艺大师何福礼是如何进行的——  选竹 竹丝选取河边肥土壤中生长的水竹,生长期以二到三年为佳;竹黄选朝南黄土山坡上生长的毛竹,生长期以三到五年为佳,都在立冬后冬至前砍伐,要保证采
期刊
笔者也是爱竹之人,近些年又在景德镇古玩市场淘到一些竹纹瓷片,深感竹文化博大精深,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也不禁想要对竹子“肥与瘦”的不同形象一探究竟。  在古代器物中,历朝历代都有画竹的器物,尤属雍正年间单独画竹纹的瓷器偏多,而元青花中搭配主体图案也常常多竹纹作为装饰,著名的鬼谷子下山图中就有竹纹的装饰图案。同时作为岁寒三友之一,竹子与松梅作为装饰元素,常出现在宋元明清的陶瓷器物上,图1是笔者收藏的元代松
期刊
准备动笔写这篇文章之前,笔者一直在假想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这个世界没有竹子,除了“国宝”熊猫们会被连累外,人类呢?哦,最起码,将不会再有“席地而坐”这样的典故,可见没了竹子,真真要为难死我们的先人了。  这当然是一个伪命题!不过,对于在城市钢筋水泥之间待惯了的都市人而言。有时候换个角度设想,或许会得到截然不同的感受与认识。  比如竹子,当笔者如此这般反问自己的时候,才幡然醒悟到,不管社会城市化的进程
期刊
中唐时期,中国的画竹艺术已经成为专门的画科。唐竹肥美,宋竹强劲,元竹野逸,明竹寄情,清竹就简。纵观唐至清末千余年间墨竹作品,不难发觉其由色至墨、由工至写、自重形到重意的演变过程。古人讲求书画同源,墨竹是“以书入画”书画结合表现最出色的绘画种类,可谓“画竹,极尽书法艺术之能事”。  唐代楷书是为主流字体。其圆润饱满的艺术风格直接映射到墨竹上,便是唐竹的丰腴肥美,充斥着唐人自信与达观,竹文化的观念意识
期刊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此诗句自从苏东坡之口一出,竹的地位又被拔高了一层,居有竹也成了后世之人追求风雅的一个标杆。怎么才算是居有竹?现代居家中摆上几盆富贵竹之类的植物,这不过是讨个字面上的彩头。青环翠抱,竹影清风,疏香潜送,不管是周遭的大景致还是自家院落的小环境,有了这样的风物才算得上居有竹。“不可居无竹”,对于今天生活在城市的大部分人来说,这样的格调真是太高了,高楼广厦间,要到哪里才能找到这
期刊
历代文人画士之中,爱竹者大有人在,竹诗竹画也多得不可胜数。然而无论数量之多,还是格调之高,都莫过于郑板桥。他一生爱竹,潜心探索画竹40多年,“日间挥写夜间思”,他观察竹、研究竹、画竹、咏竹,可谓与竹子有不解之缘。  成长挚友  竹子,这一大自然的骄傲,很早就闯进了板桥的视野。他的家乡江苏兴化一带竹子本来不多,但板桥生活的周围却恰恰是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竹子。要从古板桥进入县城,有一条竹巷是必经之路。这
期刊
2014年6月5日适逢世界环境日。步入国家大剧院,阵阵的丝竹之音飘然入耳。循音而去,原来东展厅正在上演“绿韵竹乐器暨竹文化艺术大展”。200余件竹乐器与竹工艺品交相呼应,引领着观众一同品竹、话竹、咏竹、享竹。  竹子是人类最早制作乐器的材料之一。在中国,远在周朝人类最早的一种乐器分类法中,我们的祖先已把竹制乐器列入八音中的一类。竹乐器种类丰富、造型独特、演奏方法新奇、声音优美,广泛使用于民间音乐、
期刊
竹海有一种奇异的美,这种美,与大海的深邃、天空的飘忽与山林的葱郁又有不同。属于中间色的绿色本身就冷暖相间得恰到好处,静谧、协调,柔韧有余,既能令人心安宁神,又不失希望。  印象中,但凡在武侠小说、影视剧里,高手过招、名士归隐,竹海抑或竹林是一种出现频率颇高的元素。竹喻君子,有淡泊、超然之意;而侠之大者,往往秉承着儒家的“仁义”之德;而真正的武林高手,多少又会带有道家无欲高远之心。加之绿色能够淡化对
期刊
假如没有人的赋予,没有人文精神的凝结。竹子,不过就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植物。人们对竹子的爱与升华,其实并非简单的情感与需要,细细琢磨,意味无穷。由此且来听听几位文化学者、艺术家畅聊心中之竹。  不可一日无此君  钱志熙(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擅长山水文化、乐府诗歌等领域研究)  追溯起来,竹进入中国古代文学时间比较早了,古老的文献中就有记载,像《诗经》里面对竹子的歌咏,《汉赋》中也有关于竹子的赋。竹还
期刊
今年正逢海上巨擘、一代宗师吴昌硕诞辰170周年,全国各地尤其是海上及江南区域展开了多种形式的纪念与研究活动,如杭州西泠印社组织的“西泠峰骨——纪念吴昌硕诞辰170周年暨西泠印社历任社长作品展”、上海吴昌硕纪念馆组织的“吴昌硕师友作品展”、浙江省博物馆组织的“昌古硕今——纪念吴昌硕先生诞辰一百七十周年特展”等等。  中国美术馆推出的“大道传薪·金石为开——中国美术馆藏吴昌硕与20世纪写意花鸟画名家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