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少年来,我们听得很多的一句话就是:汉字太多、太深奥、难记、难认、难写。其实这完全是一种纯感性而非理性的认识。我们只要彻底改变几十年来在小学识字教育中存在的错误观念和错误方法,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这个问题就可以轻松解决。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呢?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巧用图画,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有人说: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对于汉字,文字学家唐兰先生曾有这样的说法:“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可见,很多汉字是由图画衍生出来的。识字学习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彩的图画,帮助学生把识字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让儿童学得轻松愉快。如在教学《口耳目》一课时,教师可分别出示口、耳、目、日、月、火的汉字、古字和图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事物和古字的联系,并把其配成对。在津津有味地看、兴致勃勃地找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认识了事物,观察了字形,更了解了字义。
小学生对绘画特别感兴趣,我们还可以把学生的这一兴趣转移到识字教学中,经常启发学生把汉字画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图画,并将图意用语言表达出来。如学完“插”字后,可让学生动笔画一幅表示“插”的图,并配上文字说明,亦可用口头说明。这样学生在动手画、动手写、动口说的实践中,既记住了字形,又提高了创造思维的能力。又如,在教学“鸟”字时,我先让学生自己画一只自己喜欢的鸟,再让学生观察,说说他画的鸟与“鸟”字有什么联系。学生马上在“鸟”字中找到鸟头、鸟眼、鸟身、鸟爪,既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画画、比比、说说中,学生的识字兴趣得到极大的激发。
二、运用有趣的吟唱,诱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强烈愿望
小学生的注意力持久性差,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在学习汉字时,对于容易混淆的汉字可以通过编写儿歌、顺口溜,让学生唱一唱,读一读,在有声吟唱中自主识字。例如在教学“左、右”两个生字时,针对这两个学生容易混淆的字,编写儿歌“‘左’字下面是个‘工’,‘右’字下面是个‘口’”。让学生进行吟唱,帮助学生记忆生字,区别形近字。又例如在教学“家”这个生字时,由于生字中“撇”较多,为了帮助学生克服难点,可以让学生试着编编儿歌,学生在参与编儿歌中仔细观察了汉字的字形,吟唱出“一个宝盖头,横撇加弯钩,左边撇又撇,右边撇和捺。”通过吟唱,引导学生自主地认识汉字,对识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态变化中的事物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汉字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注意动静结合,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汉字,培养识字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秤”这个汉字时,教师首先出示“苹果、梨”等水果,问学生人们用什么器具来称呢?学生说:“可以用‘秤’来称。”教师拿出一杆秤,请学生一边把秤砣放到秤杆上,一边把水果放在秤盘上,当事物都放好时,教师问学生“什么情况下可以准确称出事物的重量?”学生一齐说:“只要秤杆平了就可以了。”“对!有了秤才公平嘛!教师板书‘禾+平’”。“秤”字已经在学生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例如在教学《日月明》一课中,在教学“灭”时,教师首先向儿童展示了一个“灭火”的过程,教师先在大的玻璃缸中放一团纸团,再将纸团悄悄地点燃,同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说:“哎呀,着火了,怎么办?”,学生们一下子很表情都很紧张,教师拿出准备好的抹布盖在着火的纸团上,火灭了。教师引导学生想想我们是怎样“灭”火的?在学生的灭火的叙述中,我们都不难发现,“灭”已经被儿童牢牢地记在心中。
四、变换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汉字
如今的教育,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全面发展的人,这也就要求老师们必须变换教学方式,转变角色,和学生平等对话,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小学生天真活泼,想象力丰富,针对他们这些特点,“游戏”这种形式被引入了教学活动中,很好地适应了教学的需要。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在识字教学时。可采用“生字开花”的游戏,如教了“生”字,启发学生自己将“生”字组成词语,看谁说的最多,学生说出了一连串词语,接着再把他们写下来,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既巩固了已学的生字、生词,又丰富了词语积累。还可以采用拼字、拆字游戏进行教学,如学了“树”字,要求学生将它拼拼拆拆,这个字拿去“木”字成“对”字,拿去“又”字成“村”字,拿去“寸”字成“权”字,反之亦然,学生拼拼拆拆,很有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只要老师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汉字教学将成为老师的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汉字学习亦将成为学生的一件容易、有趣的事。
(责编 李新海)
一、巧用图画,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有人说: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对于汉字,文字学家唐兰先生曾有这样的说法:“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可见,很多汉字是由图画衍生出来的。识字学习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彩的图画,帮助学生把识字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让儿童学得轻松愉快。如在教学《口耳目》一课时,教师可分别出示口、耳、目、日、月、火的汉字、古字和图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事物和古字的联系,并把其配成对。在津津有味地看、兴致勃勃地找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认识了事物,观察了字形,更了解了字义。
小学生对绘画特别感兴趣,我们还可以把学生的这一兴趣转移到识字教学中,经常启发学生把汉字画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图画,并将图意用语言表达出来。如学完“插”字后,可让学生动笔画一幅表示“插”的图,并配上文字说明,亦可用口头说明。这样学生在动手画、动手写、动口说的实践中,既记住了字形,又提高了创造思维的能力。又如,在教学“鸟”字时,我先让学生自己画一只自己喜欢的鸟,再让学生观察,说说他画的鸟与“鸟”字有什么联系。学生马上在“鸟”字中找到鸟头、鸟眼、鸟身、鸟爪,既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画画、比比、说说中,学生的识字兴趣得到极大的激发。
二、运用有趣的吟唱,诱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强烈愿望
小学生的注意力持久性差,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在学习汉字时,对于容易混淆的汉字可以通过编写儿歌、顺口溜,让学生唱一唱,读一读,在有声吟唱中自主识字。例如在教学“左、右”两个生字时,针对这两个学生容易混淆的字,编写儿歌“‘左’字下面是个‘工’,‘右’字下面是个‘口’”。让学生进行吟唱,帮助学生记忆生字,区别形近字。又例如在教学“家”这个生字时,由于生字中“撇”较多,为了帮助学生克服难点,可以让学生试着编编儿歌,学生在参与编儿歌中仔细观察了汉字的字形,吟唱出“一个宝盖头,横撇加弯钩,左边撇又撇,右边撇和捺。”通过吟唱,引导学生自主地认识汉字,对识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态变化中的事物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汉字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注意动静结合,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汉字,培养识字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秤”这个汉字时,教师首先出示“苹果、梨”等水果,问学生人们用什么器具来称呢?学生说:“可以用‘秤’来称。”教师拿出一杆秤,请学生一边把秤砣放到秤杆上,一边把水果放在秤盘上,当事物都放好时,教师问学生“什么情况下可以准确称出事物的重量?”学生一齐说:“只要秤杆平了就可以了。”“对!有了秤才公平嘛!教师板书‘禾+平’”。“秤”字已经在学生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例如在教学《日月明》一课中,在教学“灭”时,教师首先向儿童展示了一个“灭火”的过程,教师先在大的玻璃缸中放一团纸团,再将纸团悄悄地点燃,同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说:“哎呀,着火了,怎么办?”,学生们一下子很表情都很紧张,教师拿出准备好的抹布盖在着火的纸团上,火灭了。教师引导学生想想我们是怎样“灭”火的?在学生的灭火的叙述中,我们都不难发现,“灭”已经被儿童牢牢地记在心中。
四、变换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汉字
如今的教育,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全面发展的人,这也就要求老师们必须变换教学方式,转变角色,和学生平等对话,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小学生天真活泼,想象力丰富,针对他们这些特点,“游戏”这种形式被引入了教学活动中,很好地适应了教学的需要。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在识字教学时。可采用“生字开花”的游戏,如教了“生”字,启发学生自己将“生”字组成词语,看谁说的最多,学生说出了一连串词语,接着再把他们写下来,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既巩固了已学的生字、生词,又丰富了词语积累。还可以采用拼字、拆字游戏进行教学,如学了“树”字,要求学生将它拼拼拆拆,这个字拿去“木”字成“对”字,拿去“又”字成“村”字,拿去“寸”字成“权”字,反之亦然,学生拼拼拆拆,很有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只要老师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汉字教学将成为老师的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汉字学习亦将成为学生的一件容易、有趣的事。
(责编 李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