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僵尸网络的传播建模与分析

来源 :计算机应用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gi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有效控制自愿式P2P僵尸网络的大规模爆发,从动力学的角度研究了僵尸网络的传播规律。首先,根据僵尸网络的形成过程,建立了一个时滞微分方程模型;其次,通过详细的数学分析得出了有效控制僵尸网络的阈值表达式;最后,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当基本再生数的值小于1时,僵尸网络可以被完全控制;否则,安全防御措施只能减小僵尸网络的规模。模拟结果还表明,降低僵尸程序的感染率或提高网络节点的免疫率,可以有效控制僵尸网络的爆发。实际网络管理中,可以通过不均匀分布网络节点、及时下载漏洞
其他文献
网络服务提供商(ISP)作为网络信息的汇聚者和分发者是最佳的网络病毒防御方。但ISP出于对成本和代价的考虑,通常只检测流入信息而忽略流出信息。为此,对ISP在整个网络中所采取的安全措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出口检测策略,以期对ISP进行策略选择提供参考。该方法的主要思路为:首先,建立了ISP与攻击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和网络病毒传播模型;其次,在考虑网络病毒动态传播的情况下,分析了ISP的出口检测策略变化对
与立体几何有关的探索性问题作为一类重要的开放型问题,一直备受考试命题者的青睐,而存在探索性问题又是其中最常见的类型.其主要表现为:判断在空间几何体的某条棱上是否存在一点
针对手写体数字识别中的特征提取问题,在圆形邻域局部二进制模式(LBP)的基础上,将数字的图片分割为四个子区域,分别提取各区域的局部二进制模式(LBP)直方图,然后用LBP直方图训练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再用测试样本对该模型的分类效果进行测试。最后,在实验中还引入当前主流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数据集降维,并以此对比分四区域提取LBP直方图的识别效果。通过对比发现,对手写体数字图片分四区域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