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新闻,特别是民生新闻一定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新闻的亲和力和贴近性,从而增强媒体的影响力和社会舆论的引导力。
民生新闻兴起于江苏都市频道《南京零距离》。 《零距离》正如它的名字一样,以别的新闻及节目形态不曾有过的贴近性与观众见面后,一下子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抓住了观众的心,随后民生新闻在全国各地迅速“火”了起来。除了清新的形式、真实的现场报道等要素外,《零距离》的新闻取材贴近百姓、节目主持人孟飞一述一评间透露出的人文关怀,无疑也为民生新闻“大热”添了把柴。但是,十几年后,当民生新闻发展到今天,我们也意识到许多民生新闻节目在逐步丧失自己的优势。一味追求收视率,追求最大的廣告效应,使民生新闻关注的内容趋于琐碎,降低了节目的品质和格调, 也丧失了个性和对观众的吸引力。现在新闻界已经有了一种声音,就是民生新闻更要关注“大民生”,其实民生新闻关注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表层背后应该有更严肃的命题,诸如社会公德、公民素质、公共意识等等。民生新闻不同于时政新闻,不用承担过多的宣传任务,所以民生新闻更有空间和能力去透过表象,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理性的评判, 细心做好民生新闻才是真正的人文关怀。
在全国各档民生新闻中都已经有了人文关怀的体现,但是人文关怀到底该把握一个什么“度”,目前仍没有明确的标准。作为仍在民生新闻一线工作的笔者,觉得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新闻当事人的尊重。民生新闻中的“主人公”都是平民百姓,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牵动着观众的心,同时也打动着在现场采访的记者的心。尤其是遇到一些灾难性报道,突发事故的报道,记者往往会更多的关注新闻当事人心灵最柔弱的部位,在挖掘细节和感人点的同时,有时会有意或无意的伤害到新闻当事人。如在地震、车祸、矿难等灾难性报道中,面对失去亲人的当事人,记者仍在喋喋不休地询问,请他们描述事件发生时惨烈的场景,反复回忆他们心中那最不愿碰触的痛。我们认为,这样的新闻即使做得再好看,再吸引人,也不能称之为是好的新闻作品,因为它缺乏的是对新闻当事人的尊重和起码的保护。这时的记者如果静下心来,从新闻当事人的角度去考虑,更多地给他们以抚慰和理解,这样的新闻报道带给受众的可能会是更多的感动。在挖掘新闻资源时,记者要具有善待生命、同情弱者的情怀。正如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著名新闻学教授喻国明说的: “造就一篇好新闻的, 绝不仅仅是漂亮的文字, 敏锐和机巧的处理, 最重要的是一种俯天仰地的境界, 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一种大彻大悟的智慧”。
做为新闻人都应树立平等的意识。民生新闻的新闻当事人不仅是精英,更多的是老百姓,记者不要把自己定位为高高在上的“救世主”,而要站在和自己平等的地位对待,用平视的角度去作报道。前些年盲流、打工仔、打工妹、民工等带有歧视性的字眼流行于媒体, 后来成为大众化语言,现在我们可喜的看到这类语言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的见诸于媒体。现在的民生新闻已经在尝试用不伤害感情、更加人性化的称呼,这微妙的变化,恰恰也体现出了民生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意识的加强。
在物质财富日益增加,重物质、重感官刺激和感性欲望的今天,民生新闻节目的主持人更要装有人文关怀,对社会现象进行理性反思,在陈述和点评过程中要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守卫我们的精神家园,通过发挥电视的引导作用,推动社会进步。以一些情感类谈话节目为例,通过深挖当事人的隐私,赚取观众的眼泪和收视率,主持人看似关切,却咄咄逼人的问话,常使嘉宾无言以对,甚至“无颜以对”。力图体现“关怀”的理念,事实上这种做法对于新闻当事人的伤害远远大于关怀。所以,主持人要本着为节目涉及到的每一个人考虑的原则,本着保护他们的原则,平和的、理性的、善意地发挥自己的舆论引导作用。
(作者单位:内蒙古电视台)
责任编辑:胡达古拉
民生新闻兴起于江苏都市频道《南京零距离》。 《零距离》正如它的名字一样,以别的新闻及节目形态不曾有过的贴近性与观众见面后,一下子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抓住了观众的心,随后民生新闻在全国各地迅速“火”了起来。除了清新的形式、真实的现场报道等要素外,《零距离》的新闻取材贴近百姓、节目主持人孟飞一述一评间透露出的人文关怀,无疑也为民生新闻“大热”添了把柴。但是,十几年后,当民生新闻发展到今天,我们也意识到许多民生新闻节目在逐步丧失自己的优势。一味追求收视率,追求最大的廣告效应,使民生新闻关注的内容趋于琐碎,降低了节目的品质和格调, 也丧失了个性和对观众的吸引力。现在新闻界已经有了一种声音,就是民生新闻更要关注“大民生”,其实民生新闻关注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表层背后应该有更严肃的命题,诸如社会公德、公民素质、公共意识等等。民生新闻不同于时政新闻,不用承担过多的宣传任务,所以民生新闻更有空间和能力去透过表象,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理性的评判, 细心做好民生新闻才是真正的人文关怀。
在全国各档民生新闻中都已经有了人文关怀的体现,但是人文关怀到底该把握一个什么“度”,目前仍没有明确的标准。作为仍在民生新闻一线工作的笔者,觉得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新闻当事人的尊重。民生新闻中的“主人公”都是平民百姓,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牵动着观众的心,同时也打动着在现场采访的记者的心。尤其是遇到一些灾难性报道,突发事故的报道,记者往往会更多的关注新闻当事人心灵最柔弱的部位,在挖掘细节和感人点的同时,有时会有意或无意的伤害到新闻当事人。如在地震、车祸、矿难等灾难性报道中,面对失去亲人的当事人,记者仍在喋喋不休地询问,请他们描述事件发生时惨烈的场景,反复回忆他们心中那最不愿碰触的痛。我们认为,这样的新闻即使做得再好看,再吸引人,也不能称之为是好的新闻作品,因为它缺乏的是对新闻当事人的尊重和起码的保护。这时的记者如果静下心来,从新闻当事人的角度去考虑,更多地给他们以抚慰和理解,这样的新闻报道带给受众的可能会是更多的感动。在挖掘新闻资源时,记者要具有善待生命、同情弱者的情怀。正如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著名新闻学教授喻国明说的: “造就一篇好新闻的, 绝不仅仅是漂亮的文字, 敏锐和机巧的处理, 最重要的是一种俯天仰地的境界, 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一种大彻大悟的智慧”。
做为新闻人都应树立平等的意识。民生新闻的新闻当事人不仅是精英,更多的是老百姓,记者不要把自己定位为高高在上的“救世主”,而要站在和自己平等的地位对待,用平视的角度去作报道。前些年盲流、打工仔、打工妹、民工等带有歧视性的字眼流行于媒体, 后来成为大众化语言,现在我们可喜的看到这类语言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的见诸于媒体。现在的民生新闻已经在尝试用不伤害感情、更加人性化的称呼,这微妙的变化,恰恰也体现出了民生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意识的加强。
在物质财富日益增加,重物质、重感官刺激和感性欲望的今天,民生新闻节目的主持人更要装有人文关怀,对社会现象进行理性反思,在陈述和点评过程中要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守卫我们的精神家园,通过发挥电视的引导作用,推动社会进步。以一些情感类谈话节目为例,通过深挖当事人的隐私,赚取观众的眼泪和收视率,主持人看似关切,却咄咄逼人的问话,常使嘉宾无言以对,甚至“无颜以对”。力图体现“关怀”的理念,事实上这种做法对于新闻当事人的伤害远远大于关怀。所以,主持人要本着为节目涉及到的每一个人考虑的原则,本着保护他们的原则,平和的、理性的、善意地发挥自己的舆论引导作用。
(作者单位:内蒙古电视台)
责任编辑:胡达古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