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密度和储存时间对花绒寄甲成虫存活率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wen_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解决花绒寄甲成虫在生产和实际应用中的时间差问题。[方法]在实验室内测定储存时间和储存密度对花绒寄甲成虫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在相同储存时间下,各储存阶段的存活率均随着储存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储存30 d,各处理间存活率无显著差异,储存60和90 d,各处理间存活率差异极显著。在相同储存密度下,200、400、600头/盒各处理间无差显著异,800、1 000头/盒各处理间差异显著。[结论]该研究为花绒寄甲的人工繁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花绒寄甲;储存;存活率
  中图分类号 S7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0-0127-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ime difference in production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Method]The effect of storage time and storage density on survival rate of adults of cashmere beetle was studied in the laboratory. [Result]Under the same storage time, the survival rate of each storage stage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torage density. After storaging for 30 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survival rate among all treatments. After storaging for 60 and 90 d, the survival rate of each treatment was very significant. Under the same storage density,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processing of 200, 400, 600, 800, 1 000 heads / boxes,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was significant. [Conclusion]The study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massrearing of Dastarcus helophoroides.
  Key words Dastarcus helophoroides;Storage;Survival rate
  花絨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 Faimaire)为天牛类昆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又名花容穴甲、花绒坚甲、木蜂寄甲和缢翅寄甲,同物异名为D.longulus Sharp,原隶属鞘翅目Coleoptera坚甲科Colydiidae,后独立出来成为穴甲科(Bothrideridae)昆虫[1-3]。2004年,杨忠岐[4]认为此种甲虫为寄生性昆虫,故将其中文名改为更能反映其生物学习性的名称——花绒寄甲。
  天敌的储存对充分利用天敌资源是十分有用的,目前对花绒寄甲成虫储存方面的研究较少。为了明确花绒寄甲成虫越冬情况,魏可等[5]和魏建荣等[6]分别调查了花绒寄甲成虫在室内和野外的耐寒能力,结果表明,野外种群的耐寒性明显高于室内饲养种群,且成虫越冬时为躲避寒冷,常栖息于熟悉的洞穴,或寄主蛹室或虫道内。笔者研究不同饲养密度对花绒寄甲成虫存活率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人工繁育花绒寄甲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花绒寄甲种虫是从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龙坑镇松褐天牛发生区马尾松林内解剖枯死木上得到,将采集到的花绒寄甲成虫直接装在试管内,采集到的花绒寄甲幼虫或茧连同未取食完的寄主一起装在试管内,带回实验室。将从野外采集回来装有花绒寄甲幼虫或茧的试管放在温度25 ℃、湿度60%的培养室内培养,直到幼虫或茧羽化为成虫。将从野外采集回来的成虫和由幼虫或茧羽化出的成虫从试管内取出,放入培养盒内,20头/盒,在盒内补充水、人工饲料和成虫产卵基质,最后把培养盒放在温度25 ℃、湿度60%的培养室内培养,使其产卵繁育。试验用花绒寄甲成虫是由上述种虫在室内条件下人工繁殖多代的后代,该成虫是2016年10月6日在实验室内,由健康活跃的花绒寄甲初孵幼虫接种在健康程度相似的替代寄主体表,放在温度25 ℃、湿度60%的培养室内培养,经过40 d后,将试管内羽化的花绒寄甲成虫取出放入培养盒内用于试验。
  1.2 试验方法
  试验从2016年10月开始,把实验室内饲养的花绒寄甲成虫以2 000头/盒分装,并在盒内补充水和人工饲料,放在温度25 ℃的房间内24 h,使成虫能够充分补充水分和食物。然后把补充水分和食物的健康成虫以200、400、600、800和1 000头/盒分装在底部垫有纱网,盖子的四角用电钻分别钻出直径2 mm的圆孔,规格为12 cm×8 cm×5 cm的保鲜盒内,并用标签标记日期和虫子的数量,放入温度15 ℃、湿度60%的气候箱内。每隔15 d,把气候箱内的温度升至25 ℃,为成虫补充水分和食物24 h。每隔30 d,除为成虫补充水分和食物24 h外,还要更换保鲜盒清理粪便,统计每个盒子内存活成虫的数量,并记录。试验时间为180 d。
  1.3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PSS 16.0和Office 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不同处理间的均值采用LSD法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养密度对花绒寄甲成虫存活率的影响   由图1可知,各储存阶段的存活率均随储存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储存30 d,各处理存活率无显著差异(df=4,29,F=2.418,S=0.075);储存60 d,各处理存活率差异极显著(df=4,29,F=7.700,S=0.000);储存90 d,各处理存活率差异极显著(df=4,29,F=9.005,S=0.000)。
  2.2 储存时间对花绒寄甲成虫存活率的影响
  由图2可知,对于200头/盒,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df=2,17,F=0.385,S=0.687),储存存活率基本相同,随着时间的延长稍有降低;400头/盒,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df=2,17,F=1.733,S=0.210),各处理间储存存活率差异大于200头/盒;600头/盒,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df=2,17,F=1.677,S=0.220),各处理间差异与400头/盒类似;800头/盒,各处理间差异显著(df=2,17,F=5.154,S=0.020),各处理间差异较大,最高为96.94%,最低为92.64%;1 000头/盒,各处理间差异显著(df=2,17,F=4.082,S=0.038),各处理间差异与800头/盒类似,最高为96.48%,最低为92.24%。这说明当储存密度较大时,储存时间将会成为限制花绒寄甲存活率的影响因子[7]。
  3 结论与讨论
  天敌的储存对充分利用天敌资源十分有用,花绒寄甲是大型天牛类林木蛀干害虫最为有效的天敌昆虫,已引起我国林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并就如何利用该天敌昆虫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2]。花绒寄甲成虫的生产和林间投放存在时间差,这就要求对室内生产出来的天敌进行储存。目前一般采用低温储存的方法,但长时间储存成虫和卵的存活率较低,这可能是储存过程中营养物质或水分的缺失,或者储存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不适宜导致成虫死亡[8],如何降低储存过程中成虫和卵的死亡率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为了解决生产和实际应用中时间差问题,该研究在实验室内测定了储存时间和储存密度对花绒寄甲成虫存活率的影响。对于相同储存时间下花绒寄甲成虫不同储存密度的存活率,各储存阶段的存活率均随着储存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储存30 d,各处理间存活率无显著差异(df=4,29,F=2.418,S=0.075);储存60 d,各处理間存活率差异极显著(df=4,29,F=7.700,S=0.000);储存90 d,各处理间存活率差异极显著(df=4,29,F=9.005,S=0.000)。对于相同密度下花绒寄甲成虫储存不同时间的存活率,200头/盒,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df=2,17,F=0.385,S=0.687),储存存活率基本相同,随着时间的延长稍有降低;400头/盒,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df=2,17,F=1.733,S=0.210),各处理间储存存活率差异大于200头/盒;600头/盒,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df=2,17,F=1.677,S=0.220),各处理间差异与400头/盒类似;800头/盒,各处理间差异显著(df=2,17,F=5.154,S=0.020),各处理间差异较大,最高为96.94%,最低为92.64%;1 000头/盒,各处理间差异显著(df=2,17,F=4.082,S=0.038),各处理间差异也800头/盒类似,最高为96.48%,最低为92.24%。这说明当储存密度较大时,储存时间将会成为限制花绒寄甲存活率的影响因子。该研究为花绒寄甲的人工繁育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秦锡祥,高瑞桐.花绒坚甲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研究[J].昆虫知识,1988,25(2):109-112.
  [2] 魏建荣,杨忠岐,马建海,等.花绒寄甲研究进展[J].中国森林病虫,2007,26(3):23-25.
  [3] 杨李,董广平.花绒寄甲应用研究综述[J].四川林业科技,2012,33(6):76-78.
  [4] 杨忠岐.利用天敌昆虫控制我国重大林木害虫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2004,20(4):221-227.
  [5] 魏可,张翌楠,杨忠岐,等.花绒寄甲在甘肃地区越冬情况和耐寒能力调查[J].林业科学研究,2015,28(4):588-592.
  [6] 魏建荣,王素英,牛艳玲,等.花绒寄甲耐寒性研究[J].中国森林病虫,2010,29(5):19-20,46.
  [7] 梁洪柱,侯峥嵘,陈倩,等.饲养密度对两个生物型花绒寄甲产卵和存活的影响[J].中国森林病虫,2013,32(5):35-37.
  [8] 张翌楠,季绍薇,杨忠岐,等.温度和贮存时间对花绒寄甲替代寄主生活力的影响[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2,27(2):24-26.
其他文献
摘要 烟台市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面积大、利用广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和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基础和屏障。分析了烟台市湿地资源及其保护现状,提出了如何加强湿地保护、促进湿地可持续发展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对策。  关键词 湿地资源;保护;现状;对策;烟台市  中图分类号 S18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0-0063-03  Abstract Yantai Ci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猪精液液态保存效果的影响。[方法]在猪精液液态保存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0.5、1.0、2.0、4.0 mmol/L)的二甲双胍,测定不同保存时间精子的活力、活率、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等指标。[结果]猪精液液态保存第3天,在不同浓度二甲双胍作用下各组间精子活力出现差异。第5天,添加1.0 mmol/L二甲双胍的保存液保存的精子活力达到38.03%,精子活率为4
期刊
摘要 [目的]掌握杏林湖公园主要园林害虫的种类情况。[方法]对佳木斯市杏林湖公园发生的园林害虫进行了本底调查,同时对该公园发生的园林害虫进行了多样性分析。[结果]共得到害虫样本960头,隶属于6目26科39种。杏林湖公园4种不同生境中,灌木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最高,草坪最低。[结论]该调查结果为制定黑龙江省园林害虫的防治措施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园林害虫;多样性分析;
期刊
摘要 [目的]进一步验证WRKY47基因在调控硒胁迫应答中的功能,构建WRKY47过表达载体,获得相应的转基因株系。[方法]以野生型拟南芥的c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WRKY47基因全长,将该基因连接到pBI121载体上。将获得的重组载体转化至农杆菌菌株GV3101,通过浸化转化法将WRKY47重组质粒转化到拟南芥野生型植株中,利用转基因筛选与遗传鉴定获得WRKY47转基因阳性植株。[结果]扩
期刊
摘要 [目的]筛选白菜软腐病安全、经济、高效的杀菌剂。[方法]采用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4种药剂对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33.5%喹啉酮悬浮剂、47%春雷·王铜可溶性粉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对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好。第3次药后,4 000 mg/L 33.5%喹啉酮悬浮剂和5 000 mg/L 47%春雷王铜可溶性粉剂对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效果最高,均在88%以上;其次为2 000、
期刊
摘要 以典型西南山地旅游城市——乐山为研究区,根据谢高地ESV估算法,对乐山1996—2016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ESV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96—2016年土地利用变化缓慢,表现为“四减两增”。耕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林地和园地面积增加;1996—2016年总ESV呈现微弱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0.18%,从1996年的196.47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203.55亿元,这主要是因为
期刊
摘要 [目的]筛选防治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ttiferus)和佛州龟蜡蚧(Ceroplastes floridensis)2种园林害虫的高效药剂。[方法]测定11种杀虫剂对黑刺粉虱和佛州龟蜡蚧这2种害虫2龄若虫的室内毒力。[结果]噻虫嗪、吡虫啉、氟啶虫胺腈、烯啶虫胺、啶虫咪、螺虫乙酯杀虫剂对黑刺粉虱2龄若虫的毒力较高,药后72 h LC50分别为0.82、0.89、1.55
期刊
摘要 [目的]探明3种植物调节剂在花生生产上的功能和效果。[方法]研究了3种植物调节剂对花生生长发育、病害、叶绿素、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3种药剂均能促进花生生长发育,减轻病害,延长生育天数,效果为:芸乐收>乐昇>芸天力;3种药剂均能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效果为:芸天力>芸乐收>乐昇;芸乐收、芸天力、乐昇处理荚果产量均比清水对照增产显著,分别增产11.00%、9.25%、8.67%,3个处理间荚
期刊
摘要 [目的]筛选具有多态性的义乌小鲵(Hynobius yiwuensis)微卫星位点。[方法]采用跨种扩增的方法从安吉小鲵 (H.amjiensis) 和中国小鲵 (H.chinensis) 的113个微卫星位点中筛选具有多态性的义乌小鲵微卫星位点。[结果]筛选出11个具有多态性的义乌小鲵微卫星位点。这些多态性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6个 (平均3.55),观察杂合度为0.200~1.00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造林密度对泡桐幼林生长和林分蓄积量的影响。[方法]在广西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苏圩镇,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造林密度(625、833、1 111、1 666株/hm2)对2年生泡桐生长、材积、蓄积量的影响,经过定位观测,探讨种群密度与胸径、树高、立木单株材积、冠幅、蓄积量、枝下高等的作用规律和相关模型。[结果]造林密度对胸径、冠幅及材积和蓄积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造林密度对树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