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气候变化对中国人口死亡率的影响

来源 :人口与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reykao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构建了气候变化影响人口死亡率的面板模型,利用分段函数方法得到气候变化的代理变量,采用我国2004~2010年的日平均降雨量、日平均气温和人口死亡率的省域数据,建立了气候变化影响我国居民人口死亡率的面板模型。研究发现,人口死亡率一气温曲线呈现u型,并且曲线左低右高,在5~10℃区间人口死亡率最低,高温时病菌等更容易损害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导致人口死亡率增加。同时区域经济发达程度能够显著地影响人口死亡率,区域人均GDP每增加1万元能够降低人口死亡率0.1342人/千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和医疗服务条件是经济发展降低人口死亡率的重要原因。最后本文对模型进行了6种形式的扩展,发现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
  关键词:气候变化;人口死亡率;面板模型
  中图分类号:C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3)03-0020-06
  一、引言
  过去的100年,地球经历了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根据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1906~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0.74℃,本世纪气候将继续变暖,且速度超过过去一万年中的任何时期。中国是气候变暖最显著的国家之一,近百年来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1℃,自1986年以来经历了21个暖冬,2007年是自1951年有系统气象观测以来最暖的一年。气候变化通过气温、水文和生态系统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如热浪或极寒等极端气候事件、大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增加等,气候变化使得病菌、寄生虫及敏感源更为活跃,真菌孢子、花粉和大气颗粒物浓度增加,使人群免疫力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增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每年全球的痢疾患者和疟疾患者中,分别有4%和2%的人的发病原因是由于气候变化,全球每年因气候变化而死亡的人数超过10万人,如果这一情况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到2030年,每年将有30万人死于气候变化。但目前为止我们对于气候变化如何影响人类的健康还一无所知,只有加强气候变化影响人体健康的研究,才能采取适当措施减缓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详细汇总资料计算,2010年我国男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2.38岁,比2000年提高了2.75岁;女性为77.37岁,比2000年提高了4.04岁,但全国平均水平掩盖了显著的区域差异,过去2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的同时,其区域差异进一步扩大。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既有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也有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气候。本文对研究我国复杂区域气候如何影响人口健康提出了新的估计方法,即从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两个角度考察,利用省际面板数据模型,使用分段函数方法得到气候变化的代理变量,研究各区域气候变化与人口死亡率的关系,由于数据全面,使得结论更有说服力,本项实证研究对于准确评价气候变化对我国居民社会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气候变化与人口关系已有的研究主要采用整合评估模型(IAM),它整合了经济、人口、社会、技术、海洋、陆地、能源与大气等因素,通过评估影响气候变化各因素的变化趋势及其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不同因素条件下气候变化的可能结果和范围。该方法能够研究人口因素,如人口年龄结构、家庭规模变动、城市化等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但IAM模型中往往含有大量的变量,甚至有上百个参数需要估计,如果要研究气候变化与人口的关系就需要将其他因素设定为常量,这将严重影响估计结果的可信度。
  其他研究方法还有克林克伯格(Klinenberg)利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美国的人口死亡率和气温变化,研究发现极低温度和极高温度都与人口死亡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戴斯库尼斯(Deschnes)等人利用回归方法研究了美国气温变化与居民人口死亡率的关系,认为气温对于人口死亡率具有非线性的影响,在15~20℃时,人口死亡率是最低的,随着温度降低或升高,人口死亡率都会增加。王丽荣等人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整理了广州市、上海市10个冬季和夏季的逐日死亡数据和气象资料,发现在最高温度达34℃的高温天气死亡率明显增加,冬季死亡率随最低温度的下降而略有增加。方博等人利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2003~2007年上海市低温寒流季节超额死亡率,发现气温骤降和天气急剧变化影响居民生命健康,导致居民死亡率的增加。
  三、计量模型与数据
  气候变化有着丰富的内涵,气温和降雨量是气候变化最重要的指标,对其他气候条件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在气候变化的众多指标中,气温和降雨量指标也是对人口死亡率产生最直接影响的指标。所以本文在讨论气候变化对人口死亡率的影响时,使用的是气温变化和降雨量变化这两个指标。
  1.回归方程
  人口死亡率的回归方程如下:
  其中,DRct是第c个省第t年的人口死亡率;εct是随机误差项;Rainctj和Tempctj用来描述每年降雨量和气温波动的情况。Rainctj是第c个省第t年的不同降雨量的天数,将24小时的降雨量每5毫米分成1个区间,超过50毫米的归为1个区间,共11个解释变量;Tempctj是第c个省第t年的日平均气温的天数,将日平均气温每5℃分为1个区间,低于-5℃的归为1个区间,高于30℃的归为1个区间,共9个解释变量。γst是固定效应指标,表示不随时间变化的各省之间的差异水平。设计降雨量每5毫米为1个区间和气温每5℃为1个区间是为了能够更精确地确定降雨量和气温变化对人口死亡率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研究假定人口死亡率回归方程能够得到θj和δj向量的无偏估计向量,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控制不随时间变化的各省之间的差异水平,而且由于气象数据的波动是随机的,所以待估参数与人口死亡率是正交的,θj和δj向量通过各省之间降雨量和气温波动数据是能够被识别的。   2.数据
  本文所采用的降雨量和气温数据来自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数据应用服务室共享服务办公室,由于各省内都有大量的气候数据采集地点,如北京有3个采集点,新疆有68个采集点,如果把各省采集点的数据取平均值,计算量繁复,也需要确定各采集点的权重问题,所以本研究统一采用省会的数据代表各省的平均降雨量和气温,由此产生的测量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具体的数据采集点如下(括号内是气象站编号):北京(54511)、天津(54527)、石家庄(53698)、太原(53772)、呼和浩特(53463)、沈阳(54342)、长春(54161)、哈尔滨(50953)、上海宝山(58362)、南京(58238)、杭州(58457)、合肥(58321)、福州(58847)、南昌(58606)、济南(54823)、郑州(57083)、武汉(57494)、长沙(57687)、广州(59287)、南宁(59431)、海口(59758)、重庆奉节(57348)、宜宾(56492)、贵阳(57816)、昆明(56778)、陕西榆林(53646)、敦煌(52418)、西宁(52866)、银川(53614)、乌鲁木齐(51463)。
  本文得到30个省市2004—2010年的日平均气温和日24小时降雨量数据,然后将每年30个省市的日平均气温合并排序,从而得到2004~2010年的日平均气温的各分位数值。2007年的最低气温数值为-20.4℃,是2004~2010年度最高的,比第二高的2008年还高3.2℃;各年的日平均气温中位数处于16.2~17.3℃,波动幅度较小;2008年的最高气温为33.7℃,是各年当中最低的,具体统计分析见表1。
  人口死亡率、居民人口数和各地区GDP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其中各地区GDP数据利用GDP平减指数统一调整到以2004年为基期。GDP平减指数计算方法首先利用本年度名义GDP除以上年度名义GDP,得到GDP的名义增长率,再减去《中国统计年鉴》给出的GDP增长指数,可以得到GDP平减指数。
  四、实证分析结果
  1.实证结果
  从模型回归结果可以看出,11个降雨量解释变量只有1个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气温变化所有9个气温区间解释变量都在5%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人口死亡率与气温变化呈现非对称u型曲线,相对来说,温度较高时的人口死亡率高于温度较低时的人口死亡率。人口死亡率在日均气温低于5℃的时候基本保持一致,在5—10%区间的时候最低,此时的温度属于气象意义上的凉爽天气,也是体感较舒适的天气。随着日均气温的升高,人口死亡率线性增加,当气温处于25~30%区间的时候达到最高,具体结果见图1。之所以在日均气温高于30%区间时人口死亡率略有下降,可能是由于此时属于气象意义上的炎热标准,人群的户外活动因此受到限制,死亡率反而比25~30%区间略有下降。气温处于25~30%区间的回归系数为0.10727,气温处于5~10%区间的回归系数为0.09145,这意味着气温处于25~30℃区间比处在5~10%区间的天数每多一天,人口死亡率要上升0.01582(0.10727-0.09145)人/千人。
  实证结果表明极端气温对人类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人的正常体温是通过机体调节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而实现的,暴露于高温或低温中的人温度调节能力和温度敏感性均变差,这就使维持身体正常体温的能力降低,导致人口死亡率增加。而且患有心脑血管病或循环系统障碍的人,极端气温使得体温调节系统处于超负荷状态,增加死亡的危险。所以极端气温往往导致超额死亡率,这也是影响人口死亡率的重要外部因素。
  2.稳健性分析
  本研究对人口死亡率模型进行了6种形式的扩展来分析人口死亡率与气温变化关系的稳健性,分别为:①不含降雨解释变量,即在模型中剔除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的11个降雨解释变量,只保留截距项和气温变量;②人口死亡率对数,在原始模型的基础上对被解释变量取对数再进行回归;③含气温变量的1阶滞后项,在原始模型的基础上加入9个气温变量的1阶滞后项,建立动态面板模型;④含AR项,在原始模型的基础上加入AR(1)项进行自相关修正;⑤采用2006~2008年的数据,对原始模型采用2006—2008年的数据进行回归;⑥含人均GDP项,在原始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人均GDP项,分析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程度对人口死亡率的影响。
  由图2可以看出,6个扩展模型与原始模型气温变量的回归系数较接近,都呈现类似的非对称的u型,其中不含有降雨解释变量、人口死亡率对数、含AR项、2006~2008年数据,这4个扩展模型中气温解释变量都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含人均GDP模型的气温解释变量通过了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显示人口死亡率模型具有很好的稳健性。
  如表2所示,扩展模型①,剔除降雨变量后,气温解释变量能够独立解释人口死亡率的变化;扩展模型②,对人口死亡率取对数后,只是改变了各回归系数的数量级,将模型的总残差平方和从8.59降低到0.27;扩展模型③,加入气温变量的1阶滞后项后,气温变量和其1阶滞后项都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气温变量的回归系数与原始模型相比并未发生大的波动;扩展模型④,AR(1)的系数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加入AR项后模型的DW值从1.81提高到2.08;扩展模型⑤,利用2006~2008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模型的系数估计结果与2004~2010年数据较接近,说明我国人口死亡率与气温变化的关系具有很好的稳健性,不随时间维度选择发生大的波动;扩展模型⑥,加入人均GDP项之后,方程回归系数为-0.1342,且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能够显著地影响区域人口死亡率。具体来说,区域经济越发达,人口死亡率越低,区域人均GDP每增加1万元能够降低区域人口死亡率0.1342人/千人。
  扩展模型的实证结果说明经济发展能够有效降低人口死亡率。首先是因为经济发展会增加公共卫生服务支出,在患病时人们能够及时得到必要的基本医疗服务,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公共卫生的边际支出效果更显著,因此,在经济水平不发达时,经济发展对降低人口死亡率的基础作用会非常明显;其次是因为随着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饮食、居住和环境条件等也相应提高,良好的生活质量是居民健康的重要基础,同时人们对于高质量生活的追求,能够促进健康教育的传播和普及,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也能够有效降低人口死亡率。
  五、研究结论
  本文对我国多样的区域气候影响人口健康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利用我国2004~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区域气候变化与人口死亡率的关系。研究发现气温变化对人口死亡率具有显著的影响,9个气温解释变量中有8个通过了显著性检验,降雨量对人口死亡率不具有解释能力,降雨量指标在人口死亡率方程中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人口死亡率与气温变化呈现非对称的u型曲线,曲线左低右高,在气温属于5~10%区间时人口死亡率最低。加人人均GDP项后,方程回归系数是-0.1342,且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发达的区域经济能够显著地降低区域人口死亡率,区域人均GDP每增加1万元能够降低人口死亡率0.1342人/千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和医疗服务条件是经济发展降低人口死亡率的重要原因。文章对模型进行了6种形式的扩展,估计结果显示方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仍然存在许多未知领域,如气候变化影响人口死亡率的机理、气候变化与健康预警以及和气候变化相关的疾病负担等。同时我国目前与气候相关的法律法规基本上只关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层面,缺乏对气候变化影响公共卫生领域的关注,需要在后续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同时本文仅研究了气候变化和经济发达程度对人口死亡率的影响,其他因素如城市化水平、教育程度等本文并没有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这也是后续研究可以探讨的方向。
其他文献
摘要: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近十年来在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受到重视。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设计也成为我国城市减贫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02和2007两次大型的微观调查数据,从家庭层面对我国城市低保的减贫效果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2年我国有8.70%的城镇家庭在低保救助下摆脱了贫困,家庭的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分别下降了9.7%和11.5%;2007年我国
期刊
江苏 南京210023; 3.河海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210098)  摘要:以江苏三个城市的微观家庭活动调查数据为基础,基于消费者生活方式方法,研究城市家庭碳排放结构特征和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江苏城市家庭碳排放结构中,家庭耗能、交通出行以及生活垃圾比例大约为3∶1∶1,其中家庭用电占家庭耗能碳排放的75%左右,家用汽车成为家庭交通出行碳排放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无论家庭碳排放总量还是
期刊
摘要:本文采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研究了《残疾人就业条例》对我国城镇地区残疾人就业和收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残疾人就业和收入在该条例出台前后并无显著变化。结合2001-2013年的城镇残疾人统计数据分析发现,《残疾人就业条例》实施后福利企业的税收优惠幅度减少、残疾人个体就业的政策门槛较高、申请程序复杂等是导致残疾人就业不乐观的重要原因。据此,文章从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和个体就业三个方
期刊
摘要:通过比较终身生育率的两种估计方法,本研究发现,利用同是队列指标的初育年龄测度终身生育率在反向“预测”过去时明显优于总和生育率估计法,而在正向预测未来时则具有更强的稳定性。运用不同的终身生育率估计值测算中国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的结果表明,从20世纪70年代初进入生育期的育龄妇女开始,人口的内在增长水平就已为负并持续下降,与此同时,偏高的男女性别比需要高于2.1的更替水平才能保持人口稳定。中国人口
期刊
摘要:(中)摘要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与之对应的是储蓄率的屡创新高,被称为“中国式高储蓄率困境”,其原因何在?本文在个体储蓄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社会储蓄率模型,考察了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储蓄率的影响,并利用1989-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系统广义矩估计和门槛回归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与储蓄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该负效应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减弱;而老年抚养比
期刊
摘要:利用微观调查数据,综合分析了父母随迁国外和留守国内的两类新移民家庭代际支持的影响因素。随迁父母获得国外子女的代际支持减少,代际关系由“反馈模式”演变为“接力模式”。而父母留守国内的移民家庭仍保持“反馈模式”,但在向“接力模式”过渡,国内外子女在日常照料方面存在明显分工,符合合作群体理论。老年父母提供给子女的代际支持能够显著增加其所获得的子女支持,具有互惠性。移民子女在国外生活时间越长,其提供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进行测算,并与部分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进行比较,评估国家新农保制度中政府财政的阶段及总体责任水平。经分析,政府虽然在总量上有能力负担新农保的资金补贴,但在缴费和养老金支出阶段的补贴比例较高;总体责任方面,补贴占养老金总支出的比例也较其他国家高。因此,各地应考虑从制度的设计上鼓励农民选择高缴费档次;使政府在基础养老金及缴费上的补贴标准明晰化,消除农民参保的顾虑;从中央
期刊
摘要:不同代际、户籍的流动人口有着明显的差别特征,从而对北京市有着不同的认同意愿和认同结果。本文使用定量数据,基于比较视角,分析了北京市流动人口的认同现状、模式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对流入地都有强烈的融入意愿,尽管意愿与结果之间存在明显的背离;北京市流动人口的认同意愿显著超过其他地区流动人口,说明流动人口对北京怀有更强的期待;北京市年长流动人口比青年流动人口有着更强的认同意愿,且乡-城流动
期刊
摘要:本文探究中国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的两大问题:一是什么样的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跨省流动?二是流入省份具有何种特征,将更具吸引外省人口流入的力量?基于传统劳动力迁移、人力资本、新劳动力迁移与制度变迁理论,从个体、家庭与省级层面,用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的离散选择L0git模型分析。结论为:有外出经历、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跨省流动;家中没孩子或孩子数量较多的劳动力、土地被征用(或无耕地)的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1998~2010年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门槛效应模型,研究了我国人力资本在贸易开放对制造业高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工资差距影响中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以贸易开放和出口开放为依赖变量时,人力资本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并且当人力资本小于门槛值时,贸易开放和出口开放会扩大劳动力工资差距,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显著,当人力资本大于门槛值时,则会显著地缩小劳动力工资差距;以进口开放为依赖变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