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习性、场、资本”理论浅析我国的数字鸿沟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sj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于布尔迪厄的理论框架“习性、场、资本”,采纳外国学者的“技术倾向、技术场、技术资本”观点,应用内容分析法来比较全面地分析数字鸿沟的产生原因。
  关键词 数字鸿沟;信息通信技术;习性;场;资本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2-0163-02
  1 数字鸿沟
  本文通过对一些数字鸿沟的研究成果的分析,认为“数字鸿沟”是指在信息技术时代,不同社会主体在拥有信息技术上的差距,这种差距又体现在不同社会主体在经济、教育、技术方面,接触信息通信技术(ICT)和使用互联网进行各种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不平等。数字鸿沟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一种,它已经导致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技术、经济和教育上的不公平。
  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信息通信技术对社会的作用有两面性,一方面促进社会的进步,这是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加剧了社会中不同主体的不公平,造成数字鸿沟问题,这是消极的一面。这符合哲学上矛盾论的观点:处于矛盾中的两个方面,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信息通信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是一直共存的,不会只存在一个;而且互相斗争着,应该利用消极作用来促进积极作用,让积极作用来抑制消极作用的发挥。
  数字鸿沟问题是一个需要长期挑战的问题,比较全面地分析数字鸿沟形成的原因,彻底剖析数字鸿沟的内在本质,这对于解决数字鸿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2 从布尔迪厄的“习性、场、资本”理论到“技术倾向、技术场、技术资本”的观点
  布尔迪厄的“习性、场、资本”理论 布尔迪厄的“习性”,可以被定义为一组在相同的群体或阶层的成员之间生成类似的做法和观念倾向。这是历史的产物,内化于行为者的心灵中。因为它产生了个人和集体的实践,所以同时它是个性化和集体化的过程。同组的成员是相同的客观条件下的产物,共有一个习性,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行为是统一的,超出了他们作为个人代理人知道或者希望的。
  布尔迪厄的“资本”概念是一种权力形式,它致力于在理论上调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他将资本分为三个层面: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他集中研究了三者之间的区别和相互作用。文化资本在社会中不同地分布着,文化资本是世代积累和转移的,就像经济资本。布尔迪厄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文化资本的积累是需要时间和教育的一项长期投资。虽然它们不能归结为对方,但是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是可以转换的。布尔迪厄把社会资本看作是封装在一组社会关系中的资源。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都用在再生产和社会分层的变化中。正如当一个哈佛的学位不仅给人一种学历,还能让人获得专属的社交网络时,它们经常相结合。
  布尔迪厄使用“场”这个术语,指占据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在其中人们作为主体经营、积累和使用不同形式的资本。场,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或者教育,是分层组织和相对独立的,但在结构上是相同的。例如,经济、教育等领域将彼此相关,在这个意义上,人们用经济资本,也趋向于获得教育资本,反之亦然。
  “技术倾向、技术场、技术资本”的观点 基于布尔迪厄的“资本、场、习性”的概念,汤姆森等人确定了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这些概念可以帮助理解人们的态度、观念、知识和信息技术的使用之间的关系。这三个概念就是“技术—倾向”“技术—场”“技术—资本”。这里的技术,就是指信息通信技术(ICT)。一个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不仅取决于他对信息技术有多了解,或者他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来访问它。人们的“技术—倾向”和“技术—资本”是互惠互利的复杂关系。例如,与计算机相关的文化资本的积累可能导致形成“技术—资本”的信息,反过来,进而影响一个人对技术的使用的倾向。但是,如果社会和文化影响传达出“电脑的使用在社会上是没有用的,没有人渴望去使用电脑”这样的信息,那么一个人的“技术—倾向”引导他远离电脑。“技术—倾向”和“技术—资本”和特定的人类活动的“技术—场”是相互作用的。
  “技术—资本”是“技术—倾向”的产物,它提供了一定的能力和资源在“技术—场”内进行活动。作为一种结构化的空间,该“技术—场”被解析为一个竞技场,在这个竞技场里,人类机构与其他社会力量,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组成特定的关系。“技术—能力”,即所获得的有关信息通信技术的技能和知识,一方面是通过与“技术—资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另一方面是和资本的其他形式(社会、经济、文化、符号)构成的。文化资本的来源包括教育、家庭传统和其他社会资源。社会资本的来源包括扩展的家庭关系、社会的流动、社区关系和邻里的互动。最后,经济资本是由职业、收入、家庭规模和地理位置组成的。这些权力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将被进行分析,以揭示“技术—资本”的概念,这对于数字鸿沟的概念重建是至关重要的,用超越物理访问得到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方式。
  3 基于“技术倾向、技术场、技术资本”的观点浅析数字鸿沟
  “技术—倾向”被诸如以下的这些因素所影响:社会实践、观念和态度、技术教育、技术意识、工作要求高、社会关系、社会互动和地理位置。社会实践包括个人和家族的技术运用历史,尤其是互联网和其他信息通信技术(ICT),以及他们的大众媒体消费模式(如广播、电视和电影)。技术意识是指为了经济流动而对于ICT的潜在价值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了解。个人的技术倾向受工作要求和对信息通信技术工作的倾向所影响。社区组织和社区组织自己,拥有能力促成一个鼓励ICT使用的环境的生成,也可能会影响人的技术倾向。最后,这个地方本身的地理位置,人与信息技术的相互作用要通过基础设施和基本资源进行。影响“技术—倾向”的这些因素,导致不同个体在信息技术接入和使用上的差别,享有信息的不公,促成数字鸿沟问题的形成。
  “技术—资本”,根据前面的理论,分为影响信息通信技术作用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主要来源于教育、家庭和社会。一个人刚出生,首先从家庭习俗中获得最基本的生存文化和家庭特有的文化,然后从教育中,通过学习基础文化知识、计算机技能知识和其他技能,获得一些生存技能知识,最终融入社会,获得在社会大家族中生存的本领。
  社会资本,是一种介于“社会”和“资本”之间的生产要素,其实就是社会关系。信息技术组织的网络其实就是一个关系网,处于信息时代的人们,网上交流成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互动的最主要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之间的互动越密切,他们所使用的信息技术就越频繁。社会资本影响着人们接触信息技术的行为,影响人们享有信息资源的积极性。
  “技术—场”,一个人们进行特定活动的结构化空间,人们要与其他社会力量,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发生联系,构成特定的生存关系。在这个场中,人们在不同的社会领域中的行为,与他们积累和使用的资本,如在他们的人生轨迹中的知识、财力、社会关系等进行社会活动。布尔迪厄采用“游戏”的比喻来解释为什么人们参与或投资在为资源(包括获得工作)竞争或斗争的“势力的领域”中。根据他们的阶级习性,人们在其所参与的领域中做着特殊的投资,如体育、工作、教育或计算机技术技能。
  4 总结
  本文从布尔迪厄的“习性、场、资本”的社会学理论出发,借鉴汤姆森等人对布尔迪厄理论的扩展理论“技术—倾向”“技术—场”“技术—资本”,从社会学本源探讨人类社会由于信息通信技术差距导致的数字鸿沟问题。这些理论对数字鸿沟的分析,涵盖了经济、技术、教育等方面的数字不平等问题,以求对数字鸿沟问题的其他研究做些许参考。
  参考文献
  [1]陈思祁.数字鸿沟形成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4.
  [2]陈治国.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
  [3]李艳陪.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研究综述[J].决策与信息,
  2008(6):137-138.
  [4]Straubhaar J, et,al. Inequity in the technopolis: race, class, gender, and the Digital Divide in Austin[J].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2013.
其他文献
针对复杂工艺中涉及多因子、高噪声、非线性过程关系和模糊对象问题,提出一种集成多种智能计算方法的优化模型。该模型以多Agent技术来组织,划分为决策支持层、系统重构层和数
凝聚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内增活力,外争市场的根本动力。企业凝聚力是指一个企业在理想、目标、利益高度一致的基础上,企业员工共同形成坚定信念
在Windows平台下,研究了QR条码的识别方法及解码技术。在识别过程中,利用Hough变换进行边缘检测,计算QR图像的角度旋转并纠正图像失真,然后进行细化边缘处理,有效地抑制QR图像中的失真及噪声。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出一套QR码解码软件。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备较高的解码性能,识别率高、速度快,而且CPU占用率较低。
针对现有视频水印算法在抗几何攻击能力方面的一些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关键帧和小波变换的盲视频水印算法。依据视频帧间差欧氏距离提取视频关键帧并分块,结合人类视觉系统特性,从关键帧不同的块中选择亮度敏感性和纹理敏感性最高的块构成三维体块,进行三维小波变换,将置乱的水印图像以不同的嵌入强度嵌入到小波系数的低频区域,利用阈值门限实现水印的盲提取。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水印嵌入容量,对于针对视频水印的攻击具有较
针对D-STATCOM的强耦合特性,分析D-STATCOM的系统构成,在构建dOq坐标系下D-STATCOM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将基于状态PI调节器的最优跟踪控制策略和模糊自适应PI控制分别应用
摘 要 在传统金工实习教学模式基础上,针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转型需要,以现代制造技术为主线,对金工实习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要求进行论述,同时提出现代制造技术在金工实习教学体系建设中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现代制造技术;金工实习;数控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4-0167-03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