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蹈鉴赏是高校开设的较为普遍的一门课程。鉴于目前的状况,笔者认为该课程有必要进行内容和课程模式的适当调整。须以本土传统舞蹈文化的校园传承为教学重点环节,引入本土非遗舞蹈样式,作为重点章节进行范例性讲授。同时,革新教学模式,采取更为灵活、开放的,观摩、演练、实地调研、背景导读等相融通的授课方式,提升课程本身的可拓展性和体验度。
关键词:舞蹈鉴赏 非遗舞蹈 课程模式 课程结构 教学改革
舞蹈鉴赏是高校开设较为普遍的一门课程,无论是面向舞蹈专业,旨在拓展其广泛的舞蹈认知和提升舞蹈審美能力的配套课程,还是面对广大非舞蹈专业,旨在提升人文艺术审美素养、形象与感性思维能力的通识类课程。一方面,从内容来看,舞蹈鉴赏课程大多以通行的芭蕾舞、现代舞、流行舞、音乐剧等作为主要的板块进行讲解,部分高校对本土非遗舞蹈关注和引入略显不足。另一方面,从授课模式来讲,目前的舞蹈鉴赏大多以背景讲述、视频观摩、讨论与分析为主。对于舞蹈专业来说,这样的授课方式缺乏对于其他实践类课程的直接对应和嫁接性分析,让学生容易停留在观感本身,而难以将大量的优质信息落到实践本身,推动观、练、演的协同发展;对于非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讲,只进行静观分析,缺乏直接的身体体验,很难触及身体与感知的共鸣,流于表面往往成为走马观花,教学效果较为有限。鉴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精讲与串讲结合
舞蹈鉴赏课程可打破平铺并列式的讲授方式,采取主次分明的结构。在设课时,可以将课程三分之一的学时作为重点讲授章节,对本土非遗舞蹈进行介绍和讲解;其余课时则对芭蕾舞、现代舞、中国古典舞、流行舞、音乐剧等进行串讲。这样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既能够满足对本土舞蹈文化的重点关注,从不同的侧面较为详尽地展开讲解,让学生了解某一种舞蹈样态的生态系统,也能够让学生对舞蹈这门艺术有一个概况式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能够以非遗舞蹈的系统分析为模板,为学生其后在舞蹈艺术上的自我学习和研究提供参照。
二、运用复合式教学手段
舞蹈鉴赏课程可打破分析、观赏、评论为主的方式,采用分析、观赏、田野调研、演练、讨论、评论相结合的复合教学手段。具体为:(1)课堂基础知识分析。该阶段对特定非遗舞蹈形式进行基础知识的分析和讲解,让学生对所研讨的非遗舞蹈有一个概况式的了解。(2)作品的视频播放和分析。通过视频鉴赏,学生可对该非遗形式建构整体印象。(3)民俗活动现场调研。通过参与民俗活动过程,对其中的舞蹈活动过程直接参与,真切地体验舞蹈文化的传承和演练过程,强化即时文化体验感。(4)传承人交流、访谈。通过访谈和深度交流,更为深入地了解舞蹈的生态发展。(5)实践演练。邀请传承人对非遗舞蹈形式进行实操讲授,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活动直观感知。(6)讨论分享。通过不同角度的碰撞,加深理解。(7)评论。对整个舞蹈文化过程择点评论。这样的方式打破了单一课堂结构,强化体验性和参与性环节,深化教学的直观性和学生的感受,让学生对舞蹈文化有一个更为全面深入的认知。同时,可提升学生对于传统舞蹈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推广意识。
通过非遗舞蹈教学模式的革新,学生由他者静观转变为主体参与其中,更易于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索,也将拓展学生从整体生态状况和背后隐含的文化内涵的宏观视角去深入关注和了解舞蹈。
三、课程群联动视角
舞蹈鉴赏课程可突破单一课程教学视角,形成多门主辅课程联动的视野和方式。目前,舞蹈鉴赏课程的讲授多限定在本门课程范围以内,对其他课程缺乏关注。而课程群联动则探讨如何建构起所有课程之间的互动协同关系,打通知识点之间的网络链接,激活整个课程系统的活性架构。具体目的是达成理论、实践与鉴赏的贯通。例如在非遗等民间舞蹈的教学上,民间舞蹈文化等理论梳理的着重点应当有针对性地对实践环节中所涉及的舞蹈语言的形式发生、形态特质及其与民俗文化内涵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对应分析;而舞蹈鉴赏的内容应当对应理论分析的重点舞蹈活动过程和经典作品,应当对应实践课程所学习的具体的代表性的语言特质,达成理论讲的与鉴赏看的和实践练的相对应、相协同的共进模式。最终,通过实践环节的“知其所以然”,达到语言研习的深度把握。反过来,知其核心特质的形式训练也可推动理论的深入理解。
四、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鉴赏课程虽在大多数高校未处于核心的课程范畴,也不一定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如果能够在教学的模式和互动关系等方面达到更为有机的架构,将会对整个舞蹈教学系统带来诸多正向效果。在专业课程的模式革新上,能够推动该课程起到专业课程群网状架构中的黏合性地位和价值。通识课程的革新,能够提升广大非专业学生的参与性、体验性和理解力,也有助于建立起对传承非遗舞蹈的文化责任感。
★基金项目:本文系“深圳大学教学研究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701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捷,深圳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乐舞)(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关键词:舞蹈鉴赏 非遗舞蹈 课程模式 课程结构 教学改革
舞蹈鉴赏是高校开设较为普遍的一门课程,无论是面向舞蹈专业,旨在拓展其广泛的舞蹈认知和提升舞蹈審美能力的配套课程,还是面对广大非舞蹈专业,旨在提升人文艺术审美素养、形象与感性思维能力的通识类课程。一方面,从内容来看,舞蹈鉴赏课程大多以通行的芭蕾舞、现代舞、流行舞、音乐剧等作为主要的板块进行讲解,部分高校对本土非遗舞蹈关注和引入略显不足。另一方面,从授课模式来讲,目前的舞蹈鉴赏大多以背景讲述、视频观摩、讨论与分析为主。对于舞蹈专业来说,这样的授课方式缺乏对于其他实践类课程的直接对应和嫁接性分析,让学生容易停留在观感本身,而难以将大量的优质信息落到实践本身,推动观、练、演的协同发展;对于非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讲,只进行静观分析,缺乏直接的身体体验,很难触及身体与感知的共鸣,流于表面往往成为走马观花,教学效果较为有限。鉴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精讲与串讲结合
舞蹈鉴赏课程可打破平铺并列式的讲授方式,采取主次分明的结构。在设课时,可以将课程三分之一的学时作为重点讲授章节,对本土非遗舞蹈进行介绍和讲解;其余课时则对芭蕾舞、现代舞、中国古典舞、流行舞、音乐剧等进行串讲。这样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既能够满足对本土舞蹈文化的重点关注,从不同的侧面较为详尽地展开讲解,让学生了解某一种舞蹈样态的生态系统,也能够让学生对舞蹈这门艺术有一个概况式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能够以非遗舞蹈的系统分析为模板,为学生其后在舞蹈艺术上的自我学习和研究提供参照。
二、运用复合式教学手段
舞蹈鉴赏课程可打破分析、观赏、评论为主的方式,采用分析、观赏、田野调研、演练、讨论、评论相结合的复合教学手段。具体为:(1)课堂基础知识分析。该阶段对特定非遗舞蹈形式进行基础知识的分析和讲解,让学生对所研讨的非遗舞蹈有一个概况式的了解。(2)作品的视频播放和分析。通过视频鉴赏,学生可对该非遗形式建构整体印象。(3)民俗活动现场调研。通过参与民俗活动过程,对其中的舞蹈活动过程直接参与,真切地体验舞蹈文化的传承和演练过程,强化即时文化体验感。(4)传承人交流、访谈。通过访谈和深度交流,更为深入地了解舞蹈的生态发展。(5)实践演练。邀请传承人对非遗舞蹈形式进行实操讲授,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活动直观感知。(6)讨论分享。通过不同角度的碰撞,加深理解。(7)评论。对整个舞蹈文化过程择点评论。这样的方式打破了单一课堂结构,强化体验性和参与性环节,深化教学的直观性和学生的感受,让学生对舞蹈文化有一个更为全面深入的认知。同时,可提升学生对于传统舞蹈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推广意识。
通过非遗舞蹈教学模式的革新,学生由他者静观转变为主体参与其中,更易于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索,也将拓展学生从整体生态状况和背后隐含的文化内涵的宏观视角去深入关注和了解舞蹈。
三、课程群联动视角
舞蹈鉴赏课程可突破单一课程教学视角,形成多门主辅课程联动的视野和方式。目前,舞蹈鉴赏课程的讲授多限定在本门课程范围以内,对其他课程缺乏关注。而课程群联动则探讨如何建构起所有课程之间的互动协同关系,打通知识点之间的网络链接,激活整个课程系统的活性架构。具体目的是达成理论、实践与鉴赏的贯通。例如在非遗等民间舞蹈的教学上,民间舞蹈文化等理论梳理的着重点应当有针对性地对实践环节中所涉及的舞蹈语言的形式发生、形态特质及其与民俗文化内涵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对应分析;而舞蹈鉴赏的内容应当对应理论分析的重点舞蹈活动过程和经典作品,应当对应实践课程所学习的具体的代表性的语言特质,达成理论讲的与鉴赏看的和实践练的相对应、相协同的共进模式。最终,通过实践环节的“知其所以然”,达到语言研习的深度把握。反过来,知其核心特质的形式训练也可推动理论的深入理解。
四、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鉴赏课程虽在大多数高校未处于核心的课程范畴,也不一定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如果能够在教学的模式和互动关系等方面达到更为有机的架构,将会对整个舞蹈教学系统带来诸多正向效果。在专业课程的模式革新上,能够推动该课程起到专业课程群网状架构中的黏合性地位和价值。通识课程的革新,能够提升广大非专业学生的参与性、体验性和理解力,也有助于建立起对传承非遗舞蹈的文化责任感。
★基金项目:本文系“深圳大学教学研究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701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捷,深圳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乐舞)(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