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青绿

来源 :上海采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qs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春晚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通过电视化呈现,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尤其演员后脑勺上的高耸风景,让诗性的审美表达,获得了成功,成为“春晚爆款”.rn《只此青绿》让我想起以往长期在江南女性头上的乌黑景色,它是那时江南女子的标记、时尚引领的旗帜.我小时候,外婆每天的晨起,总是从“头”做起的.外婆早晨起床的功课就是梳头,她手中一把巴掌大小的牛角梳子,让乌黑的丝丝缕缕的长发,从那流苏状的梳子中吐露出来.她自信且娴熟地将头发向后脑梳理,用牛皮筋带勒紧,配上一个她精心编织的小网兜,将头发精细地盘好,小心翼翼地塞进去.于是,一道美丽的发髻风景,便呈现在她的头上.据说,外婆几十年一以贯之地打理,永远如此地追求着审美的情趣.
其他文献
在中国小提琴一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过许多风格各异又风骚独领的小提琴艺术家,而谭抒真无疑是一位划时代的大家.他见证了小提琴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更亲历了其中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
期刊
你喜欢上海吗?喜欢上海的理由又是什么?rn沪上漫画家用一个公益展览给出了他们的答案.rn2021年岁末,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市动漫行业协会主办的“喜欢上海的理由——漫画艺术大展”在上海美协创作中心·马利美术馆开幕.这里原本是“马利颜料”的生产车间,中国的第一支水彩颜料、第一支油画颜料、第一支蜡笔……全都出产于此.现在,这里则变成了一个艺术展览空间,电影《爱情神话》中,老白在“外滩十八号”开的画展,就是在这里取景的——对于“喜欢上海”,展陈空间本身似乎就构成了一条理由.
期刊
“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绝不能混为一谈.”rn当我采访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伍江教授时,他很激动地说.rn“城市更新”一词似是近几年刚出现的网红词,过去更多谈的是“城市改造”.这两个词在语义上其实没有本质区别,更新必然蕴含着改造,改造的目的就是更新.但必须明确的是,这两个词的产生背景不同,主观上用意也大相径庭.
期刊
《舞林大会》是2006年SMG制作的一档以明星舞蹈竞技为主题的真人秀节目,调子定得辣辣高:让心灵起舞,让梦想高飞!没想到播出后吃瓜群众来轧闹猛,急速蹿红了!是因为舞蹈实在太精彩?不是.原因有两个:一是大会不邀请章子怡、孙俪、周迅等跳舞出身的人来跳舞,而让非舞蹈演员出身的来“出洋相”.明星以为秀了另一门绝技,其实是让观众适适宜宜消费了一把——侬想啊,让不会跳的硬劲跳,多少扎劲了嗨!二是因为评委阵容不但都是舞蹈专家,还都是讲另类闲话高手:方俊、杨丽萍、金星等.
期刊
2011年至今的十年间,每个星期五的晚上,上海京剧院的余派老生庄顺海与梅派青衣严海鹰都会驱车数十公里穿过大半座城市,前往位于上海最南端的金山区,为金山中学新疆部的学生上京剧课.rn不计报酬,风雨无阻.写下来也不过八个汉字.rn庄顺海摆摆手:就挺普通的一件事儿,我们上海京剧院做了很多年了.
期刊
采访完演员魏宗万,因为很喜欢“魏版”的司马懿,便放了张合照在朋友圈.一般来说这一类离开主流屏幕许久的老艺术家,很多80后、90后都只觉得脸熟,少有共鸣.但魏宗万就不一样了,隔了一会儿照片下便堆满留言:“这不是高太尉么”“司马仲达yyds”“经典经典”“童年回忆”……虽然隔了久远的时间长河,可是一看到这张脸,当年那些生动的角色马上就浮现在眼前了.
期刊
今年是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成立75周年.她不仅仅是上海少年儿童的梦想天地,也是我们这一批对儿童剧事业有着深厚感情和无限憧憬的从业者们的梦想天地,更是我的课堂、我的修炼场、我的战场、伴随我不断成长起来的家园,有着我美好而温暖的记忆和说不尽、道不完的故事.她为我打开戏剧艺术的大门,造就我毕生的事业追求.回忆起成长历程中的点点滴滴,很多人和事都还历历在目.
期刊
日前,画家张渭人接受本刊采访,讲述了他学习国画的经历和心得.rn在中国画人物画领域颇有建树的画家张渭人,其实最初涉足绘画领域时画的是西画,后来因为机缘巧合,1980年参加第一届上海职工美术大展时,“不知道哪根筋搭住了”,居然心血来潮地画了一张国画《点滴归公》,内容是一个小朋友捡到一块钱往失物箱里扔.
期刊
今年打算出一本短篇小说集,把近三十年零零碎碎的小说都重新编辑一下,再加两篇新的,凑成一个十来万字的小说集,这段时间正在火热赶稿中.rn说起来也是一个意外.去年年末的时候无事可做,非常颓废,觉得难道人生就这样结束了,我还有什么想做而没有做的事.这时,十来年前写的一组小说恰好映入眼帘,隔了这如许年,竟然也不是太难看.想起我的人生,出过散文集随笔集图册长篇小说,就是没有出过短篇小说集,那么要不要填补一下这个空白.和出版社的朋友聊了,他们也很有兴趣,我就开始动手了.
期刊
我喜欢民间艺术的造型和色彩,并吸取和运用在我的创作中,同时也引进西方绘画的构成和空间处理来丰富自己的画面,力求创造出既有中国特点,又有现代感的新形式.rn创作中问题的根本不在于用什么形式或手段,重要的是能否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至于作品现代不现代,传统不传统,都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大可不必给自己划量限,更不必担心背离传统,不伦不类.实际上,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画家,只要是用笔墨在宣纸上作画,“迹受之于手,手授之于心,心受之于自然”,作品中就一定会有中国画的笔墨精髓和审美情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