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1世纪以来,中俄“国家年”等一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俄语专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俄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迫在眉睫。然而,制度的不健全和评价标准的不统一严重妨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本文以应用型高校俄语专业的商务俄语课程为例,介绍了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意见。
【关键词】 应用型 商务俄语 “双师型”教师 队伍建设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技能型俄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强,一大批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应用型高校应运而生。然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大多数应用型高校的教师数量少且质量低,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完善,这成为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重要阻碍。因此,建设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较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具有重大的意义。
1.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于上世纪末由上海冶金专科学校副校长王义澄提出,在《建设“双师型”专科教师队伍》一文中他提出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即“参与学生实习过程、选派教师到工厂实习、参与重大教学科研工作以及多承担技术项目”。笔者根据对国家相关政策的解读、近年来学界对这一概念的研究以及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的多维度理解,总结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内涵应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1 “双师型”教师应具备“双资格”
“双资格”主要包括两方面:“双证书”和“双职称”。“双证书”指同时具备学历证书和专业技术等级证书;而“双职称”即具备教师系列职称,如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又具备工程师、会计师、律师等专业技术职称。
1.2 “双师型”教师应具备“双素质”
一方面要求教师既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丰富的实操经验。“双师型”教师不同于传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专业理论,又能为学生援引现实实例答疑解惑;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具备基本理论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拥有实践教学技能,熟练掌握教学方法,将自己的所学传授给学生。
2. 应用型高校俄语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不够深入
首先,学校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投入的经费不足。为了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因此要求学校投入一定的经费用于教师进修、带学生入企实习;其次,企业对于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视度不够。校企合作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简洁高效的方式之一,然而企业在花费人力和财力将入企实习的教师培养为成手之后教师就要返回教学岗位,这时企业又要重新培养人才来接替其岗位,无形中为企业发展浪费了时间和人力。
2.2 俄语专业“双师型”教师人才引进渠道单一
民办应用型高校的教师主体为青年教师、外聘教师和公办院校的退休教师,青年俄语教师一般都是从校园走进校园,实践能力较弱,公办院校的外聘教师自由度较高、不易管理,来自于企业的外聘教师实践能力较强,但是教学技能欠缺;而公办院校退休教师精力有限,没有充足的时间和体能带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与公办综合性高校相比,民办应用型院校的福利待遇不高,难以吸引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很丰富的中年教师。
2.3 “双师型”教师评定标准不统一
由于“双师型”教师概念内涵的多维度表现,学界也没有研究出统一的“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拥有“双证”和“双职称”都只是“双师型”教师的外在表现,并不能证明已经具备相应的实践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更深层次的具备“双素质”具有不可衡量的特点,即很难通过具体的形式来认定教师是否具备“双素质”。
3. 高水平俄语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机制
应用型高校为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需要尽快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而轻技能”的观念,提供各种便利全面建设高水平的俄语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
3.1 改变观念,提高对“双师型”教师的重视程度
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双师型”教师奖励机制,通过兑现“双师型”教师待遇、职称评定优先权和入企实习补助等形式增强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动力;国家对协助培养“双师型”俄语教师的企业进行政策支持、税收优惠和补贴,以提高企业参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积极性。
3.2 加大在职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其实践能力
一方面,学校应提高对“双师型”教师的重视程度,从优秀企业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入校开设讲座,或以兼职教师的身份进入课堂举办观摩课,增强青年俄语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定期外派教师入企实践,了解商务俄语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行业趋势。
3.3 统一“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俄语专业为例,此前在“双师型”教师认定过程中由于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但凡具备“双证”的教师或者只要在贸易公司实习过的人就认定为“双师型”教师,导致应用型高校俄语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行列的成员素质高低不一。因此,亟需就俄语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学历、年龄、职称和实践经历年限等认定标准进行统一,进一步规范俄语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综上,俄语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始终立足为学生服好务的原则,以“外语+专业”为导向,集各方力量,尽早建成高水平的俄语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社会输送俄语听说能力俱佳且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义澄.建设“双师型”专科教师队伍[N].中国教育报,1990(3).
[2] 肖凤祥,张弛.“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J].中國职业技术教育,2012(15).
[3] 侯淼.“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策略分析[J].师资建设,2018(24).
[4] 高艺玮.高校“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9).
*项目名称: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编号:2018YNzd-5
【关键词】 应用型 商务俄语 “双师型”教师 队伍建设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技能型俄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强,一大批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应用型高校应运而生。然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大多数应用型高校的教师数量少且质量低,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完善,这成为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重要阻碍。因此,建设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较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具有重大的意义。
1.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于上世纪末由上海冶金专科学校副校长王义澄提出,在《建设“双师型”专科教师队伍》一文中他提出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即“参与学生实习过程、选派教师到工厂实习、参与重大教学科研工作以及多承担技术项目”。笔者根据对国家相关政策的解读、近年来学界对这一概念的研究以及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的多维度理解,总结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内涵应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1 “双师型”教师应具备“双资格”
“双资格”主要包括两方面:“双证书”和“双职称”。“双证书”指同时具备学历证书和专业技术等级证书;而“双职称”即具备教师系列职称,如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又具备工程师、会计师、律师等专业技术职称。
1.2 “双师型”教师应具备“双素质”
一方面要求教师既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丰富的实操经验。“双师型”教师不同于传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专业理论,又能为学生援引现实实例答疑解惑;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具备基本理论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拥有实践教学技能,熟练掌握教学方法,将自己的所学传授给学生。
2. 应用型高校俄语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不够深入
首先,学校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投入的经费不足。为了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因此要求学校投入一定的经费用于教师进修、带学生入企实习;其次,企业对于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视度不够。校企合作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简洁高效的方式之一,然而企业在花费人力和财力将入企实习的教师培养为成手之后教师就要返回教学岗位,这时企业又要重新培养人才来接替其岗位,无形中为企业发展浪费了时间和人力。
2.2 俄语专业“双师型”教师人才引进渠道单一
民办应用型高校的教师主体为青年教师、外聘教师和公办院校的退休教师,青年俄语教师一般都是从校园走进校园,实践能力较弱,公办院校的外聘教师自由度较高、不易管理,来自于企业的外聘教师实践能力较强,但是教学技能欠缺;而公办院校退休教师精力有限,没有充足的时间和体能带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与公办综合性高校相比,民办应用型院校的福利待遇不高,难以吸引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很丰富的中年教师。
2.3 “双师型”教师评定标准不统一
由于“双师型”教师概念内涵的多维度表现,学界也没有研究出统一的“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拥有“双证”和“双职称”都只是“双师型”教师的外在表现,并不能证明已经具备相应的实践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更深层次的具备“双素质”具有不可衡量的特点,即很难通过具体的形式来认定教师是否具备“双素质”。
3. 高水平俄语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机制
应用型高校为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需要尽快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而轻技能”的观念,提供各种便利全面建设高水平的俄语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
3.1 改变观念,提高对“双师型”教师的重视程度
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双师型”教师奖励机制,通过兑现“双师型”教师待遇、职称评定优先权和入企实习补助等形式增强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动力;国家对协助培养“双师型”俄语教师的企业进行政策支持、税收优惠和补贴,以提高企业参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积极性。
3.2 加大在职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其实践能力
一方面,学校应提高对“双师型”教师的重视程度,从优秀企业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入校开设讲座,或以兼职教师的身份进入课堂举办观摩课,增强青年俄语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定期外派教师入企实践,了解商务俄语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行业趋势。
3.3 统一“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俄语专业为例,此前在“双师型”教师认定过程中由于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但凡具备“双证”的教师或者只要在贸易公司实习过的人就认定为“双师型”教师,导致应用型高校俄语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行列的成员素质高低不一。因此,亟需就俄语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学历、年龄、职称和实践经历年限等认定标准进行统一,进一步规范俄语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综上,俄语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始终立足为学生服好务的原则,以“外语+专业”为导向,集各方力量,尽早建成高水平的俄语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社会输送俄语听说能力俱佳且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义澄.建设“双师型”专科教师队伍[N].中国教育报,1990(3).
[2] 肖凤祥,张弛.“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J].中國职业技术教育,2012(15).
[3] 侯淼.“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策略分析[J].师资建设,2018(24).
[4] 高艺玮.高校“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9).
*项目名称: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编号:2018YNz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