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运用生态学、文化学、教育学等理论分析学校体育生态文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构建措施。得出学校体育生态文化的培养与构建应树立体育生态意识、制定体育行为规范,创建生态和谐的体育课堂、人际关系,建设生态运动场等结论。促进校园体育文化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学校体育生态文化;校园体育文化;培养与构建
引言
从1865年德国动物学家雷特尔正式提出“生态”( Oekologie)一词至今历经100多年; 1915年美国社会学家R·帕克在“城市: 对于开展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意见”一文中最先提出“人类生态学”概念至今才90多年。应该说生态学仍是较为年轻的学科,但其研究发展却较快,无论是领域的广阔,还是与其交叉的学科数量之多,都是非常突出的[1]。同为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活动,与体育最为相近的是教育,以教育生态系统为对象的教育生态学研究目前在活跃,然而体育生态的研究在我国却明显滞后,还远远谈不上体育生态学的形成。体育生态文化是校园文化一个的重要组成部分[2]。校园体育文化是从属于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中的一种特定文化,为校园社会团体共识、共有、共享的所有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方式文化的和总。
1.学校体育生态文化内涵
本文认为学校体育生态文化应包括强烈的体育生态意识,和谐的体育生态课堂,绿色环保的体育建筑等。体育涵概了文化研究中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精神与物质关系的全部三个方面。学校体育生态文化应该突出文化范畴的创新精神和体育范围内的个性解放。
2.目前学校体育生态文化培养与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生态意识较为淡薄
体育生态意识和环境观是能建设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的关键所在。由于缺乏教育培养和体育生态的规范要求,学生的生态意识较为淡薄,在体育教学与活动过程中不文明的现象仍然突出。如运动场上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吸烟等现象频有发生;在单、双杠上及其他室外健身器材晾晒生活用品等;这些不文明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
2.2 失谐的课堂群体
生态位是指在一个群落中每个种都有不同于其他种的时间、空间位置,也包括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地位[14]。与生态位相关联的是竞争排斥原理,处于同一生态位的教育生态个体之间,由于所处的层次相同,面临的问题相同,在一些关键时刻,竞争表现得尤其激烈。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看,体育课堂应是一个和谐的有着自己独特规范的生态环境,身在其中并处于同一生态位的师生,由于属于的层次相同(相同的年龄、相似的经历),面临同样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因此,他们之间必然存在着竞争或冲突。这种竞争或冲突,如果处理得好,方法得当,就可以形成团结互助、积极合理竞争、你追我赶、各得其所,携手共进的良性循环局面,真正体现生态因子的协变性特点。相反,则会出现消极、不当的竞争,造成课堂群体生态的失衡。审视现实中的体育课堂,我们不难发现,体育课堂中充满着大量有形和无形的竞争,时时上演着没有硝烟的“名争暗斗”,课堂群体之间的关系往往异化为不当竞争和对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生方面:课堂中学生对同伴的排斥、冷嘲热讽,帮助同伴时“留一手”或干脆拒绝提供帮助,学习运动技术时拼抢有利位置,同一时空条件下不同的学生却扮演着诸如优胜者、落后者、表演者、旁观者、边缘者的角色等;二是师生方面:学生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表示藐视、无所谓并作出消极抵抗的行为,教师让学生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教学表演、小测试并对表现突出的大肆表扬,同时对表现欠佳的进行严厉批评,教师有意或无意中忽视了一些“边缘人”,而对另外一部分学生却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爱护等。这些失当的不良的课堂群体行为必然导致课堂群体生态的失谐,造成一种焦虑、紧张、对峙、排斥、无奈、失谐的课堂氛围,严重影响、制约着教学整体效益的提高。
2.3 体育物质资源相对匮乏
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等体育物质资源是校园基本建设的项目,体现着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办学水平,是构成校园体育文化的有形部分,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是生态校园的组成部分[3]。近年来学校体育场馆建设有进一步改善,但随着学校扩招,学生人均占地面积逐年下降,一些学校体育设备设施严重缺乏。运动场地塑胶化、高档化为学校增添了不少风景,但大多数学校对运动场所实行封闭式的管理,这样把更多的学生拒之于门外,使得学生体育活动的空间缩小,生态与学生的需求严重失调,加剧了环境的恶化,加剧了学生体质下降。
3.学校体育生态文化的培养与构建措施
3.1 树立体育生态意识、制定体育行为规范
体育生态意识的强烈或淡薄,直接影响到保护体育生态环境的行为和思想,强烈的体育生态意识是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体育生态危机的思想基础。建设良好体育环境是学校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育自我意识、体育态度、体育价值观[4]。开辟体育生态宣传阵地,利用校园内的广播站、宣传窗等,推广体育信息栏目,强化学生生态观念。第二,在运动场所设置警示牌、制定相关的处罚条例,用规则和道德双从标准约束不良的体育行为。
3.2 创建生态和谐的体育课堂、人际关系
追求体育课堂人际关系的和谐,第一,要认识到体育课堂人际关系是一种主体间性关系,这样才能确保体育课堂上的生命个体都能保持真我。第二,营造民主、开放、宽松的教学氛围,积极开展体育课堂主体间的对话与交流, 使每个生命个体 自由表达其思想、充分挖掘其潜力,从而实现全面、和谐地发展、达到共生共荣。最后,关注、尊重体育课堂人际差异。“和谐以差异的存在为前提,没有差异也就无所谓和谐[5]”。
3.3 建设生态运动场
体育设施是校园体育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体育场地、设施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6]。第一,修建塑胶运动场的同时,要有计划地加强场地的绿化、美化,利用自然环境开辟天然草坪,利用山坡地修建林间运动小道,为学生提供生态运动场所,提高生均场地占有率;第二,更新运动设施、器材,降低噪音,提高安全性,使之符合生态标准;第三,在运动场区设置垃圾回收点。
3.4 突出学校体育生态文化氛围,吸引师生积极参与
首先,通过广播、电视、警示牌等广泛宣传生态体育知识;第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生态体育文化节、知识竞赛,鼓励更多的师生投入校园运动场的环境建设与维护;第三,有计划地开展各类生态体育活动,利用课外活动,周末、节假日通过班级、学院、工会、学校等组织师生开展郊游、登山、野外活动、水中等各类生态型体育活动。
3.5 重视体育生态技术、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学校应增加科技投入,重视体育生态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应用,积极研制生态型运动产品,提高产品的循环使用率,开发新的体育教学手段和方法。这样不仅能减少运动损伤,降低体育投资,而且能保持良好的体育生态环境,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4.结语
学校体育生态文化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构建体育生态文化对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朝着良性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使校园体育文化得到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鸿.人类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11.
[2]田麥久.我国体育科学研究中的方法学问题[A].见:田麦久主编.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与学科建设[C].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47-62
[3] 陈国松.学校体育生态化发展的探析[J].华章,2010,13(9):1094-1096.
[4] 张磊,方小华.困境与超越:重构生态和谐的学校体育课堂[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3(2):104-107.
[5] 易小明.和谐与差异[N].光明日报,2006-4-18.
[6] 林萍仙.论高校校园文化体育文化及其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03,3:50-51.
【关键词】学校体育生态文化;校园体育文化;培养与构建
引言
从1865年德国动物学家雷特尔正式提出“生态”( Oekologie)一词至今历经100多年; 1915年美国社会学家R·帕克在“城市: 对于开展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意见”一文中最先提出“人类生态学”概念至今才90多年。应该说生态学仍是较为年轻的学科,但其研究发展却较快,无论是领域的广阔,还是与其交叉的学科数量之多,都是非常突出的[1]。同为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活动,与体育最为相近的是教育,以教育生态系统为对象的教育生态学研究目前在活跃,然而体育生态的研究在我国却明显滞后,还远远谈不上体育生态学的形成。体育生态文化是校园文化一个的重要组成部分[2]。校园体育文化是从属于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中的一种特定文化,为校园社会团体共识、共有、共享的所有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方式文化的和总。
1.学校体育生态文化内涵
本文认为学校体育生态文化应包括强烈的体育生态意识,和谐的体育生态课堂,绿色环保的体育建筑等。体育涵概了文化研究中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精神与物质关系的全部三个方面。学校体育生态文化应该突出文化范畴的创新精神和体育范围内的个性解放。
2.目前学校体育生态文化培养与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生态意识较为淡薄
体育生态意识和环境观是能建设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的关键所在。由于缺乏教育培养和体育生态的规范要求,学生的生态意识较为淡薄,在体育教学与活动过程中不文明的现象仍然突出。如运动场上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吸烟等现象频有发生;在单、双杠上及其他室外健身器材晾晒生活用品等;这些不文明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
2.2 失谐的课堂群体
生态位是指在一个群落中每个种都有不同于其他种的时间、空间位置,也包括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地位[14]。与生态位相关联的是竞争排斥原理,处于同一生态位的教育生态个体之间,由于所处的层次相同,面临的问题相同,在一些关键时刻,竞争表现得尤其激烈。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看,体育课堂应是一个和谐的有着自己独特规范的生态环境,身在其中并处于同一生态位的师生,由于属于的层次相同(相同的年龄、相似的经历),面临同样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因此,他们之间必然存在着竞争或冲突。这种竞争或冲突,如果处理得好,方法得当,就可以形成团结互助、积极合理竞争、你追我赶、各得其所,携手共进的良性循环局面,真正体现生态因子的协变性特点。相反,则会出现消极、不当的竞争,造成课堂群体生态的失衡。审视现实中的体育课堂,我们不难发现,体育课堂中充满着大量有形和无形的竞争,时时上演着没有硝烟的“名争暗斗”,课堂群体之间的关系往往异化为不当竞争和对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生方面:课堂中学生对同伴的排斥、冷嘲热讽,帮助同伴时“留一手”或干脆拒绝提供帮助,学习运动技术时拼抢有利位置,同一时空条件下不同的学生却扮演着诸如优胜者、落后者、表演者、旁观者、边缘者的角色等;二是师生方面:学生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表示藐视、无所谓并作出消极抵抗的行为,教师让学生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教学表演、小测试并对表现突出的大肆表扬,同时对表现欠佳的进行严厉批评,教师有意或无意中忽视了一些“边缘人”,而对另外一部分学生却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爱护等。这些失当的不良的课堂群体行为必然导致课堂群体生态的失谐,造成一种焦虑、紧张、对峙、排斥、无奈、失谐的课堂氛围,严重影响、制约着教学整体效益的提高。
2.3 体育物质资源相对匮乏
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等体育物质资源是校园基本建设的项目,体现着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办学水平,是构成校园体育文化的有形部分,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是生态校园的组成部分[3]。近年来学校体育场馆建设有进一步改善,但随着学校扩招,学生人均占地面积逐年下降,一些学校体育设备设施严重缺乏。运动场地塑胶化、高档化为学校增添了不少风景,但大多数学校对运动场所实行封闭式的管理,这样把更多的学生拒之于门外,使得学生体育活动的空间缩小,生态与学生的需求严重失调,加剧了环境的恶化,加剧了学生体质下降。
3.学校体育生态文化的培养与构建措施
3.1 树立体育生态意识、制定体育行为规范
体育生态意识的强烈或淡薄,直接影响到保护体育生态环境的行为和思想,强烈的体育生态意识是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体育生态危机的思想基础。建设良好体育环境是学校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育自我意识、体育态度、体育价值观[4]。开辟体育生态宣传阵地,利用校园内的广播站、宣传窗等,推广体育信息栏目,强化学生生态观念。第二,在运动场所设置警示牌、制定相关的处罚条例,用规则和道德双从标准约束不良的体育行为。
3.2 创建生态和谐的体育课堂、人际关系
追求体育课堂人际关系的和谐,第一,要认识到体育课堂人际关系是一种主体间性关系,这样才能确保体育课堂上的生命个体都能保持真我。第二,营造民主、开放、宽松的教学氛围,积极开展体育课堂主体间的对话与交流, 使每个生命个体 自由表达其思想、充分挖掘其潜力,从而实现全面、和谐地发展、达到共生共荣。最后,关注、尊重体育课堂人际差异。“和谐以差异的存在为前提,没有差异也就无所谓和谐[5]”。
3.3 建设生态运动场
体育设施是校园体育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体育场地、设施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6]。第一,修建塑胶运动场的同时,要有计划地加强场地的绿化、美化,利用自然环境开辟天然草坪,利用山坡地修建林间运动小道,为学生提供生态运动场所,提高生均场地占有率;第二,更新运动设施、器材,降低噪音,提高安全性,使之符合生态标准;第三,在运动场区设置垃圾回收点。
3.4 突出学校体育生态文化氛围,吸引师生积极参与
首先,通过广播、电视、警示牌等广泛宣传生态体育知识;第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生态体育文化节、知识竞赛,鼓励更多的师生投入校园运动场的环境建设与维护;第三,有计划地开展各类生态体育活动,利用课外活动,周末、节假日通过班级、学院、工会、学校等组织师生开展郊游、登山、野外活动、水中等各类生态型体育活动。
3.5 重视体育生态技术、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学校应增加科技投入,重视体育生态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应用,积极研制生态型运动产品,提高产品的循环使用率,开发新的体育教学手段和方法。这样不仅能减少运动损伤,降低体育投资,而且能保持良好的体育生态环境,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4.结语
学校体育生态文化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构建体育生态文化对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朝着良性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使校园体育文化得到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鸿.人类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11.
[2]田麥久.我国体育科学研究中的方法学问题[A].见:田麦久主编.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与学科建设[C].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47-62
[3] 陈国松.学校体育生态化发展的探析[J].华章,2010,13(9):1094-1096.
[4] 张磊,方小华.困境与超越:重构生态和谐的学校体育课堂[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3(2):104-107.
[5] 易小明.和谐与差异[N].光明日报,2006-4-18.
[6] 林萍仙.论高校校园文化体育文化及其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03,3: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