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扶贫开发,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山西是革命老区和欠发达地区,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省。近年来,山西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瞄准精准扶贫,以促进农民收入翻番为核心,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包村增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封公开信和六千带“长”干部包村
山西省现有36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22个省定贫困县,集中分布在西部吕梁山黄土残垣沟壑区、东部太行山干石山区和北部高寒冷凉区。现有贫困村8468个(占行政村的30%),贫困人口329万,贫困发生率12.4%,排全国第10位、中部第1位。2010年36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529元,扶贫开发的任务十分艰巨。
2011年5月下旬,时任山西省省委书记的袁纯清深入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武乡县蟠龙镇砖壁村住村蹲点调研、解剖麻雀。砖壁村这个小山村,农业综合条件较差,发展特色农业和红色旅游有一定优势,但产业做不起来,增收缓慢,农民年均收入不到2600元。在调研中,袁纯清感到,现在的扶贫虽然每个村都有干部联系,但他们多是一般干部,只能处理家长里短的事,调动帮扶发展资源的能力有限。要让那些带“长”字干部每人包一个贫困村,以增收为核心,这样才有可能走出扶贫的新路子,也夯实了干部的责任。基于这个思路,袁纯清写了《给全省领导干部的一封信》,倡导全省带“长”字干部“包村”,努力帮助贫困村农民在3-5年实现收入翻番。6月8日,这封公开信在《山西日报》刊登后,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经过省委集体研究,形成了推动各级带“长”字干部住村包村促进农民增收的决定。
经统计摸底,当时全省有乡镇书记1190余人,乡镇长1060余人,县级党政班子成员1700余人,市级党政班子近200人,市县正县级领导干部1800余人,加上省级党政班子成员、省直厅局长,总共6010人。省委要求这6010名带“长”字领导干部每人选择包扶一个年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左右的贫困村或低收入村,并作为一项经常性的联系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目前这项活动已坚持了三年。
“五个一”要求和四条硬措施
对“包村增收”活动,省委要求十分明确,这就是务必做到“五个一”:一个目标,就是在五年内实现包扶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达不到目标包扶领导和贫困村不能脱钩;一个规划,就是要制定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致富五年规划,确定年度任务和实实在在的措施;一个产业,就是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提出贫困村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一个项目,就是要每年帮助贫困村至少上一个具有带动性的致富项目;一个班子,就是帮助贫困村建设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
围绕这五项要求,省委采取了四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坚持带“长”字的领导干部直接上手。扶贫是老大难,老大来了就不难。省委要求带“长”字领导干部与贫困村一一对应,必须亲力亲为、直接上手,和村里一同研究致富办法,一同建设致富项目。二是坚持“同吃同住同劳动”。省委要求包村领导干部必须每年下乡住村,住在农家,亲身参加生产劳动,现场解决问题。袁纯清三年多时间里先后10次到所包的砖壁村,4次参加田间劳动,最长的一次在村里蹲了三天,住在农户家中。省长李小鹏每年都深入左权县粟城乡柏峪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研究脱贫规划和项目,并经常给“两委”班子写信指导工作。6010名带“长”字领导干部都按要求走进山庄窝铺、田间地头,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肩并肩干农活,增进了群众感情,增强了群众立场。一些同志撰写的《住村日记》非常感人。三是坚持“边输血边造血”。为强化包村工作,省委、省政府专门对各类行政资源进行了整合,省财政每年列支3000万元。晋中、朔州等市设立领导包村增收专项资金,均在1000万元以上。这些经费以申报项目的形式下拨到每个包村增收点。在加大“输血”的同时,特别注重帮助贫困村进行产业开发,每个村都按照“一村一品”的模式实施了致富项目,真正使贫困村有了“造血”能力,走上致富道路。四是坚持督查和考评。省委专门成立了由组织部长和分管农业的副省长任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加强对包村干部的监督管理,每年对全省住村包村增收活动进行一次督查,通报一次情况。同时,把包村增收情况纳入各级领导干部考评指标体系,作为年终述职评议的内容。吕梁市将领导包村增收工作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中的分值提高到5分,忻州市对包村增收工作建档立卡,提高了结对帮扶工作的有效性。
群众得实惠 干部接地气
开展“包村增收”活动三年来,实现了扶贫开发和作风转变的“双丰收”。
算民生账,群众得到了实惠。“包村增收”活动的最大成效是贫困村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三年来,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8.9%,高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4.1个百分点,而6010个包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1.6%,高出贫困地区人均纯收入增幅2.7个百分点。其中,省级领导包扶的34个贫困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8.8%,省直94个单位主要领导包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3.4%,11个市的书记、市长包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5.4%。目前,6010个村中,1199个村(占19.95%)提前实现农民收入翻番,3563个村(占59.28%)增收在6成以上,有1248个村(占20.77%)增收幅度未达6成,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目前,在各级带“长”字领导干部悉心帮扶下,多数贫困村确立了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生产业态。比如,太原市领导干部包扶的阳曲县大盂镇北家庄村,实施了一户三只羊的“三羊开泰”养殖发展项目,存栏数由2010年的300余只猛增到2013年的6500只,建成标准化羊舍1.4万平方米,人均养羊由0.3只增加到6.5只,仅养羊一项人均增收2272元,到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515元,是2010年的3倍。晋中市委组织部长丁文禄在左权县西安村首次引进莲菜种植,并由村及镇形成莲菜产业带,仅此一项就增加人均收入1200多元,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 2250元增加到2013年的4880元,提前实现了翻番。省科协党组书记杨伟民发挥科技优势,在方山县郝家庄村乃至全县推广脱毒马铃薯新品种,平均亩产达到创纪录的7000斤,全村2013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600元,比2010年增加84.6%。朔州市右玉县委书记苏连根帮助梁家店村确立了奶牛养殖这个主导产业,三年来全村奶牛养殖达到520头,2013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比2010年增长1.3倍,其中奶牛养殖收入占到75%以上。阳泉市盂县西烟镇党委书记高彦青帮助南社村发展蔬菜产业,投资建设的日光温室大棚每栋平均收入达到3.5万元,仅此一项就可增加人均收入1050元。 算作风账,干部接上了地气。“包村增收”活动对干部作风产生了两个明显效果。一方面,包扶领导干部真正践行了群众路线。在“包村增收”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真正通下情、接地气,与群众一块议、一块干。有的同志很有感触地说,过去为群众办事只是一种履职需要,是冷冰冰的;而现在变成了一种情感需要,是热乎乎的。晋城市委书记张九萍先后十余次深入陵川县潞城镇上郊村和泽州县高都镇大泉河村,她对群众说“我就是咱村里人,一定做到常回家看看”。晋中市和顺县委书记孙永胜每年春节后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全县领导干部到各自包扶村走访慰问,调研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得到加强。在“包村增收”中,各级带“长”字领导干部坚持抓班子、强素质,选好配强带头人,加强农村民主管理,有效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晋中市委书记张璞先后10次住进和顺县横岭镇石拐村,每次都讲党课,并促成原镇干部陈跃林担任村支书,要求18个党员每人联系4名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省委接待办主任巩成针对方山县卧龙潭村“两委”班子涣散问题,成立省接待办驻村联合党支部并担任第一书记,有效化解了班子矛盾。大同市灵丘县东河南镇党委书记勾海德帮助清泥涧村调整“两委”班子,健全议事制度,较好解决了组织涣散、支部软弱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推动精准扶贫,改进干部作风,在开展“包村增收”活动的同时,我们还在面上抓了两项大的工作。一个是开展“访民生、知民情、解民事”集中走访活动。2013年3月,在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前夕,为提前“热身”、打好基础,省委要求全省领导干部开展“访知解”集中走访,省、市、县三级的四套班子领导干部分别走访覆盖了所有县(市、区)、所有乡(镇、街道)、所有村(社区),深入了解群众所企所盼,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共走访农户14.8万户,解决实际困难3.4万个。今年春天共走访农户15.4万户,解决实际困难3万个。这项工作,省委已确定为一项长期制度,今后将继续坚持下去。另一个是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这项工程从2013年开始实施,主要思路是利用市场机制和政策效应,支持引导各类城市工商企业进入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把城市的资本、管理、技术、市场优势和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特色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实施区域化、规模化产业扶贫开发,为农民增收提供产业支撑。目前已确定233个项目,总投资800亿元,至今年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260.3亿元,不少项目已经投产见效,今年预计增收105亿元。这两项工作与“包村增收”活动一脉相承,但涉及范围更广、政策力度更大。
总之,山西省结合实际在“包村增收”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与中央的要求相比,与先进地区相比,与贫困群众期盼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下一步仍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要求,从“精准到村”向“精准到户”迈进,努力实现扶贫工作的整体跨越,着力推动干部作风的持续好转。
一封公开信和六千带“长”干部包村
山西省现有36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22个省定贫困县,集中分布在西部吕梁山黄土残垣沟壑区、东部太行山干石山区和北部高寒冷凉区。现有贫困村8468个(占行政村的30%),贫困人口329万,贫困发生率12.4%,排全国第10位、中部第1位。2010年36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529元,扶贫开发的任务十分艰巨。
2011年5月下旬,时任山西省省委书记的袁纯清深入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武乡县蟠龙镇砖壁村住村蹲点调研、解剖麻雀。砖壁村这个小山村,农业综合条件较差,发展特色农业和红色旅游有一定优势,但产业做不起来,增收缓慢,农民年均收入不到2600元。在调研中,袁纯清感到,现在的扶贫虽然每个村都有干部联系,但他们多是一般干部,只能处理家长里短的事,调动帮扶发展资源的能力有限。要让那些带“长”字干部每人包一个贫困村,以增收为核心,这样才有可能走出扶贫的新路子,也夯实了干部的责任。基于这个思路,袁纯清写了《给全省领导干部的一封信》,倡导全省带“长”字干部“包村”,努力帮助贫困村农民在3-5年实现收入翻番。6月8日,这封公开信在《山西日报》刊登后,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经过省委集体研究,形成了推动各级带“长”字干部住村包村促进农民增收的决定。
经统计摸底,当时全省有乡镇书记1190余人,乡镇长1060余人,县级党政班子成员1700余人,市级党政班子近200人,市县正县级领导干部1800余人,加上省级党政班子成员、省直厅局长,总共6010人。省委要求这6010名带“长”字领导干部每人选择包扶一个年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左右的贫困村或低收入村,并作为一项经常性的联系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目前这项活动已坚持了三年。
“五个一”要求和四条硬措施
对“包村增收”活动,省委要求十分明确,这就是务必做到“五个一”:一个目标,就是在五年内实现包扶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达不到目标包扶领导和贫困村不能脱钩;一个规划,就是要制定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致富五年规划,确定年度任务和实实在在的措施;一个产业,就是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提出贫困村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一个项目,就是要每年帮助贫困村至少上一个具有带动性的致富项目;一个班子,就是帮助贫困村建设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
围绕这五项要求,省委采取了四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坚持带“长”字的领导干部直接上手。扶贫是老大难,老大来了就不难。省委要求带“长”字领导干部与贫困村一一对应,必须亲力亲为、直接上手,和村里一同研究致富办法,一同建设致富项目。二是坚持“同吃同住同劳动”。省委要求包村领导干部必须每年下乡住村,住在农家,亲身参加生产劳动,现场解决问题。袁纯清三年多时间里先后10次到所包的砖壁村,4次参加田间劳动,最长的一次在村里蹲了三天,住在农户家中。省长李小鹏每年都深入左权县粟城乡柏峪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研究脱贫规划和项目,并经常给“两委”班子写信指导工作。6010名带“长”字领导干部都按要求走进山庄窝铺、田间地头,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肩并肩干农活,增进了群众感情,增强了群众立场。一些同志撰写的《住村日记》非常感人。三是坚持“边输血边造血”。为强化包村工作,省委、省政府专门对各类行政资源进行了整合,省财政每年列支3000万元。晋中、朔州等市设立领导包村增收专项资金,均在1000万元以上。这些经费以申报项目的形式下拨到每个包村增收点。在加大“输血”的同时,特别注重帮助贫困村进行产业开发,每个村都按照“一村一品”的模式实施了致富项目,真正使贫困村有了“造血”能力,走上致富道路。四是坚持督查和考评。省委专门成立了由组织部长和分管农业的副省长任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加强对包村干部的监督管理,每年对全省住村包村增收活动进行一次督查,通报一次情况。同时,把包村增收情况纳入各级领导干部考评指标体系,作为年终述职评议的内容。吕梁市将领导包村增收工作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中的分值提高到5分,忻州市对包村增收工作建档立卡,提高了结对帮扶工作的有效性。
群众得实惠 干部接地气
开展“包村增收”活动三年来,实现了扶贫开发和作风转变的“双丰收”。
算民生账,群众得到了实惠。“包村增收”活动的最大成效是贫困村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三年来,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8.9%,高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4.1个百分点,而6010个包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1.6%,高出贫困地区人均纯收入增幅2.7个百分点。其中,省级领导包扶的34个贫困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8.8%,省直94个单位主要领导包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3.4%,11个市的书记、市长包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5.4%。目前,6010个村中,1199个村(占19.95%)提前实现农民收入翻番,3563个村(占59.28%)增收在6成以上,有1248个村(占20.77%)增收幅度未达6成,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目前,在各级带“长”字领导干部悉心帮扶下,多数贫困村确立了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生产业态。比如,太原市领导干部包扶的阳曲县大盂镇北家庄村,实施了一户三只羊的“三羊开泰”养殖发展项目,存栏数由2010年的300余只猛增到2013年的6500只,建成标准化羊舍1.4万平方米,人均养羊由0.3只增加到6.5只,仅养羊一项人均增收2272元,到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515元,是2010年的3倍。晋中市委组织部长丁文禄在左权县西安村首次引进莲菜种植,并由村及镇形成莲菜产业带,仅此一项就增加人均收入1200多元,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 2250元增加到2013年的4880元,提前实现了翻番。省科协党组书记杨伟民发挥科技优势,在方山县郝家庄村乃至全县推广脱毒马铃薯新品种,平均亩产达到创纪录的7000斤,全村2013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600元,比2010年增加84.6%。朔州市右玉县委书记苏连根帮助梁家店村确立了奶牛养殖这个主导产业,三年来全村奶牛养殖达到520头,2013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比2010年增长1.3倍,其中奶牛养殖收入占到75%以上。阳泉市盂县西烟镇党委书记高彦青帮助南社村发展蔬菜产业,投资建设的日光温室大棚每栋平均收入达到3.5万元,仅此一项就可增加人均收入1050元。 算作风账,干部接上了地气。“包村增收”活动对干部作风产生了两个明显效果。一方面,包扶领导干部真正践行了群众路线。在“包村增收”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真正通下情、接地气,与群众一块议、一块干。有的同志很有感触地说,过去为群众办事只是一种履职需要,是冷冰冰的;而现在变成了一种情感需要,是热乎乎的。晋城市委书记张九萍先后十余次深入陵川县潞城镇上郊村和泽州县高都镇大泉河村,她对群众说“我就是咱村里人,一定做到常回家看看”。晋中市和顺县委书记孙永胜每年春节后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全县领导干部到各自包扶村走访慰问,调研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得到加强。在“包村增收”中,各级带“长”字领导干部坚持抓班子、强素质,选好配强带头人,加强农村民主管理,有效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晋中市委书记张璞先后10次住进和顺县横岭镇石拐村,每次都讲党课,并促成原镇干部陈跃林担任村支书,要求18个党员每人联系4名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省委接待办主任巩成针对方山县卧龙潭村“两委”班子涣散问题,成立省接待办驻村联合党支部并担任第一书记,有效化解了班子矛盾。大同市灵丘县东河南镇党委书记勾海德帮助清泥涧村调整“两委”班子,健全议事制度,较好解决了组织涣散、支部软弱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推动精准扶贫,改进干部作风,在开展“包村增收”活动的同时,我们还在面上抓了两项大的工作。一个是开展“访民生、知民情、解民事”集中走访活动。2013年3月,在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前夕,为提前“热身”、打好基础,省委要求全省领导干部开展“访知解”集中走访,省、市、县三级的四套班子领导干部分别走访覆盖了所有县(市、区)、所有乡(镇、街道)、所有村(社区),深入了解群众所企所盼,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共走访农户14.8万户,解决实际困难3.4万个。今年春天共走访农户15.4万户,解决实际困难3万个。这项工作,省委已确定为一项长期制度,今后将继续坚持下去。另一个是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这项工程从2013年开始实施,主要思路是利用市场机制和政策效应,支持引导各类城市工商企业进入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把城市的资本、管理、技术、市场优势和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特色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实施区域化、规模化产业扶贫开发,为农民增收提供产业支撑。目前已确定233个项目,总投资800亿元,至今年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260.3亿元,不少项目已经投产见效,今年预计增收105亿元。这两项工作与“包村增收”活动一脉相承,但涉及范围更广、政策力度更大。
总之,山西省结合实际在“包村增收”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与中央的要求相比,与先进地区相比,与贫困群众期盼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下一步仍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要求,从“精准到村”向“精准到户”迈进,努力实现扶贫工作的整体跨越,着力推动干部作风的持续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