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角色游戏;分工合作;适时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12〔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6(A)—0049—01
众所周知,“幼儿期是游戏期”。而到了中班年龄阶段的幼儿,他们的思维开始具体形象,特别喜欢模仿一些人的行为和语言,扮演一些他人的角色。而角色游戏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水平,很受他们欢迎。
那么,教师如何来指导中班幼儿的角色游戏呢?
一、学习分工合作,互相协商
幼儿教师不难发现,在中班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时,幼儿们大多是通过角色扮演来满足自己的愿望的。但随之也会产生角色分配的矛盾,有时为了扮演某个角色幼儿会争得不可开交。这时,就非常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以使他们明白各角色的重要性及分工合作才能进行游戏的道理。教师可在游戏前通过谈话、讲故事等形式,引导幼儿进行分工,让幼儿们懂得互相协商、互相合作的重要性。记得在《小兔乖乖》教学活动结束后,我把动物头饰放到了“表演区”。当时,我就想到幼儿们在游戏时可能都会争当“兔妈妈”,因为在教学活动时,他们都喜欢扮演“兔妈妈”,没人愿意当“大灰狼”。于是,我就在幼儿进行游戏前告诉他们:其实,我们只是表演,就像电视、电影里的演员们一样,不是表演坏人就变坏人了,只要演得成功就是好演员。同样,谁要把大灰狼的凶狠样子表演出来了,还真算是好演员呢!通过这次谈话,我发现幼儿们在进行表演时,角色分配的问题自然得到解决了,幼儿们不在为没人当“大灰狼”而争论不已,他们的游戏得以顺利进行。
二、善于观察,个别引导
幼儿在游戏时,教师不能无所事事,而应随时了解幼儿游戏的情况,善于观察每一位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以便通过游戏来改变其弱点、不良行为习惯等。如我班的天瑜是个很内向的男孩,每次游戏,都是别人拉着他充当一些次要的角色。有一次,我发现他在“医院”里当病人,“高医生”在给他看病。于是,我进去,蹲下和他说:“我看你这位病人一直请‘高医生’看病,肯定学到了‘高医生’的一些本领,现在就当一回医生给我看看病吧!”在我半拖半拉之下,他终于当了一回“医生”。游戏结束后,我及时地表扬了他。此后,我还多次创造机会让他担任一些重要游戏角色。一段时间后,他变得活跃了,每次游戏都能主动参与,连家长都说自己的孩子有了很大进步。又如,有几次游戏时,总有孩子来“告状”说辉辉总是去捣乱。原来,辉辉是个爱动的幼儿,在游戏时喜欢到处走动,因此,许多幼儿见是他来了,就不欢迎,甚至讨厌。于是,我就请他当起了“值勤警卫”,让他戴个军帽,并告诉他:警卫要保证各个活动区的安全,发现有人闹事,要进行制止。结果,他认真地干了起来,受到了大家的欢迎。由此不难看出,教师在幼儿进行游戏时的观察和及时引导是何等的重要!
三、适时指导,发展情节
中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积极性很高,但由于其生活经验有限,在游戏时对角色的理解还很肤浅,有时也会出现问题。如钓鱼的小猫见自己钓不到鱼便直接拿住鱼钩去挂鱼;娃娃家来了几位男客人竟搓起麻将等。这时候需要教师及时以合作参与者的身份介入游戏,在了解的基础上适时指导,以提高幼儿角色扮演的水平,丰富游戏的内容,促进游戏的深入发展。如在某次游戏中,“医院”里传来了吵闹声。原来,有位“病人”竟装作“精神病人”在大吵大闹,还去抢“医生”的听诊器。结果使得其他活动区的幼儿都过来看。这时,我赶紧走进“医院”,对“医生”说:“他是我的孩子,又犯病了,我们给他打针‘镇定剂’,让他安静下来吧!”“医生”马上实施打针行为。这时,游戏又可以继续进行了。
教师深入游戏之中,通过建议、参与,不但可以启发幼儿的思维,使他们动脑筋解决游戏中碰到的问题,克服了游戏的障碍,也促进了游戏主题的深化,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等。
总之,角色游戏是以幼儿为主体的自愿游戏,教师要随时把游戏目标记在心中,并掌握好幼儿的一些规律性的特点以便适时加以引导,这样,游戏会更加生动,更受幼儿欢迎。
〔中图分类号〕 G612〔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6(A)—0049—01
众所周知,“幼儿期是游戏期”。而到了中班年龄阶段的幼儿,他们的思维开始具体形象,特别喜欢模仿一些人的行为和语言,扮演一些他人的角色。而角色游戏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水平,很受他们欢迎。
那么,教师如何来指导中班幼儿的角色游戏呢?
一、学习分工合作,互相协商
幼儿教师不难发现,在中班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时,幼儿们大多是通过角色扮演来满足自己的愿望的。但随之也会产生角色分配的矛盾,有时为了扮演某个角色幼儿会争得不可开交。这时,就非常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以使他们明白各角色的重要性及分工合作才能进行游戏的道理。教师可在游戏前通过谈话、讲故事等形式,引导幼儿进行分工,让幼儿们懂得互相协商、互相合作的重要性。记得在《小兔乖乖》教学活动结束后,我把动物头饰放到了“表演区”。当时,我就想到幼儿们在游戏时可能都会争当“兔妈妈”,因为在教学活动时,他们都喜欢扮演“兔妈妈”,没人愿意当“大灰狼”。于是,我就在幼儿进行游戏前告诉他们:其实,我们只是表演,就像电视、电影里的演员们一样,不是表演坏人就变坏人了,只要演得成功就是好演员。同样,谁要把大灰狼的凶狠样子表演出来了,还真算是好演员呢!通过这次谈话,我发现幼儿们在进行表演时,角色分配的问题自然得到解决了,幼儿们不在为没人当“大灰狼”而争论不已,他们的游戏得以顺利进行。
二、善于观察,个别引导
幼儿在游戏时,教师不能无所事事,而应随时了解幼儿游戏的情况,善于观察每一位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以便通过游戏来改变其弱点、不良行为习惯等。如我班的天瑜是个很内向的男孩,每次游戏,都是别人拉着他充当一些次要的角色。有一次,我发现他在“医院”里当病人,“高医生”在给他看病。于是,我进去,蹲下和他说:“我看你这位病人一直请‘高医生’看病,肯定学到了‘高医生’的一些本领,现在就当一回医生给我看看病吧!”在我半拖半拉之下,他终于当了一回“医生”。游戏结束后,我及时地表扬了他。此后,我还多次创造机会让他担任一些重要游戏角色。一段时间后,他变得活跃了,每次游戏都能主动参与,连家长都说自己的孩子有了很大进步。又如,有几次游戏时,总有孩子来“告状”说辉辉总是去捣乱。原来,辉辉是个爱动的幼儿,在游戏时喜欢到处走动,因此,许多幼儿见是他来了,就不欢迎,甚至讨厌。于是,我就请他当起了“值勤警卫”,让他戴个军帽,并告诉他:警卫要保证各个活动区的安全,发现有人闹事,要进行制止。结果,他认真地干了起来,受到了大家的欢迎。由此不难看出,教师在幼儿进行游戏时的观察和及时引导是何等的重要!
三、适时指导,发展情节
中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积极性很高,但由于其生活经验有限,在游戏时对角色的理解还很肤浅,有时也会出现问题。如钓鱼的小猫见自己钓不到鱼便直接拿住鱼钩去挂鱼;娃娃家来了几位男客人竟搓起麻将等。这时候需要教师及时以合作参与者的身份介入游戏,在了解的基础上适时指导,以提高幼儿角色扮演的水平,丰富游戏的内容,促进游戏的深入发展。如在某次游戏中,“医院”里传来了吵闹声。原来,有位“病人”竟装作“精神病人”在大吵大闹,还去抢“医生”的听诊器。结果使得其他活动区的幼儿都过来看。这时,我赶紧走进“医院”,对“医生”说:“他是我的孩子,又犯病了,我们给他打针‘镇定剂’,让他安静下来吧!”“医生”马上实施打针行为。这时,游戏又可以继续进行了。
教师深入游戏之中,通过建议、参与,不但可以启发幼儿的思维,使他们动脑筋解决游戏中碰到的问题,克服了游戏的障碍,也促进了游戏主题的深化,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等。
总之,角色游戏是以幼儿为主体的自愿游戏,教师要随时把游戏目标记在心中,并掌握好幼儿的一些规律性的特点以便适时加以引导,这样,游戏会更加生动,更受幼儿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