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读书声美起来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q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学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读诗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从通过阅读理解内容,变换阅读方法,增强兴趣,注重阅读领会,让学生心有所感这 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在教学时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阅读 训练 方法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学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读来理解内容,通过读来领会方法,通过读明白道理,通过读体验情感。在教学时我们提倡美读,就是有感情的朗读,要想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这就需要反复朗读,在读中体会,通过体会能读得慷慨激昂,抑扬顿挫。这样读者的情感就会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样的训练,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积累以及词语的应用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通过阅读理解内容
  笔者在教学新的课文的时,首先示范朗读,就是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样的示范朗读,可以感染学生,激发阅读的愿望,然后让学生自己练读课文,接着指名读,并加以指导,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例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亲身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地、人的各种情况。学生在笔者指导下通过反复朗读,从草原上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小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既……又”的句式。
  再如,笔者在教学《蒙娜丽莎之约》一文时,笔者是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读课文,说说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读完后很多学生举起小手跃跃欲试,笔者没有急着提问,而是让学生再把课文读一遍,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学生又读开了,当学生们再度举起小手时,笔者还是再一次让学生认真地读课文,并且在画出的语句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对文章内容的感悟也会更为深刻,而且每次阅读都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觉得很有新鲜感。
  正因为学生有了足够的阅读时间,让他们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不用教师解答,其他的学生已经说出了自己的感悟,学生对文章的感悟有多深,他的读书声就有多美。
  二、变换阅读方法,增强兴趣
  语文教学首要的是理解课文内容,要想理解课文内容,最重要的就是读。然而我们教师总认为多讲一些,才能让学生理解。于是,学生阅读的时间少了,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由于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阅读,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这样只能让我们的学生是一个听者而不是有情有诚心的读者,他们体会到只不过是老师个人的感悟罢了。这样就会让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的体会和感悟都是清一色的,他们的个性就会被抹杀。因此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思想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领悟,而老师只是和他们一样的读者。
  如教学《别锇坏了那匹马》时,笔者先让学生找出人物的对话的句子,大声练习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然后让学生分角色读,边读边思考有什么感受;再用直尺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好好读一读,为什么让你感动;学生在读中交流感受,笔者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最后把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进入角色,从而深刻地体会到残疾人的这种乐于助人的品质,从小动物的角度这种感受显然是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所不能达到的。
  三、注重阅读领会,让学生心有所感
  真正的阅读,是与作者的心灵感通,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能与作者的心产生共鸣,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通过教师讲解、分析获得到的感悟往往缺少心与心的共鸣。一篇文章要想读者和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必须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朗读机会,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的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在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句子,画下来。再让学生把画下来的句子大声读出来,并说出自己的体会,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确定朗读的语气、停顿、音调和情感,把朗读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12自然段的前两句话。
  笔者先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这两句话的课文录音,听完后让学生睁开眼睛,说一说你眼前出现的人是一位怎样的父亲?有一位学生满含泪水的说:父亲不断地在痛苦中,疯狂地挖,他挖的哪是废墟啊!他挖的是饱含血泪的情,令人心痛的爱啊。学生能发出这样的感叹,是真情的流露,是读者与作者的心产生共鸣的结果。笔者接着问:“你会怎样读这段话呢?”这时让学生再读这句话,那确实是用心再读。
  通过多读,可以提高感悟能力,对文字的应用必能得心应手。我们期待着教会学生用一颗诚心去阅读,让他们的读书声响起来,让我们听到饱含感情的声音,让他们把感悟的人生哲理读出来,把自己的体验和情感读出来。让学生的读书声美起来,要将这种境界作为语文教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王丽梅;关于阅读教学的宏观思考[J];新语文学习;2011年第4期
其他文献
数学教学设计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师的经验为依据,基于对学生需求的理解、对课程性质的分析,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种可操作的过程。可以说科学的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活动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因而,数学教学设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就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设计中应力求体现以下几方面的观点。  教学活动是各种教学信息进行多向交流并发生作
摘 要:新课引入是教学过程中最初的环节,同时也是最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及组织此堂课的教学布局的重要依据,即好的引入是一堂新课优秀的开始。笔者在本文中就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物理新课引入方法的小结。  关键词: 物理 新课 引入    新课引入是一堂教学的最初环节,成功的新课引入不仅能让学生产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快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且有些新课引入有承上启下、温故知新之
本课题从三个方面对广枣四香滴丸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 广枣四香滴丸是由广枣、丹参、零陵香、苏合香、冰片等组成,具有理气止痛、活血化瘀功能,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的收率
摘 要:针对在学习《机械制图》课程中有部分同学由于空间思维能力有所欠缺而无法直接想像出视图,作者将切割体还原成基本体再一步步进行切割的方法将问题简单化,使斜面较多的切割体三视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关键词:增减法 切割体 机械制图    1 绪论  《机械制图》课程是工科院校在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目的是培养学生识读与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作用在后续的
摘 要:语文自学能力是激发小学生主体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从激发兴趣、自学方法、自学习惯和自学动机四方面入手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学能力    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人乐于
摘 要: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动机又是非智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  关键词:数学学习 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一个人是否想学习,为什么学习,喜欢学习什么,以及学习的努力程度、积极性、主动性等等,都能够通过学习动机加以说
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开发学生潜能,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老师只有在教学改革中注意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思想,掌握教学艺术,才能促进中学生由“苦学”向“乐学”的转变。  一、重视情感态度教育,创造“乐学”的基础环境  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增强教学方法中的情感因素,并使其潜在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因为教与学的主体是人,连接学生的纽带不仅是人类社会的
摘 要:有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有效教学追求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强调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本文从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利用数学与生活联系来创设应用型问题情境有效的课堂练习和因材施教,正确对待优等生和后进生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农村 初中数学实效性 提高    如何使课堂
摘 要:高职英语的教学基本指导原则是“实用为主,够用为度”。这就要求教师调整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按照高职教育的独特性进行能力本位教育。  关键词:高职英语 教学 能力本位    英语作为现代化应用技术人员的必备素质,一直受到各个高职院校的青睐,也一直是高职院校的必修课程之一。但是高职的英语教育不应该是停留在单一的“应试教育”模式下,而是应该立足于“能力本位”的教育。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