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n the past 20 years, after the busy work, I am fondof collection of domestic, foreign, ancient and modernbells. Especially when learn that many foreigners collectbells for a long time and enjoy increasing enthusiasmbut domestic bell collection is still blank, I believe thatI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to spread and expand thiscollection category, and promote Chinese bell cultur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我自幼受中国古代文化的熏陶,十分喜爱历史文化和古典文学。20多年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对收藏古今中外的铃铛情有独钟。尤其是了解到国外铃铛收藏人员众多、历史悠久,而且日趋升温,国内铃铛收藏还是空白时,我感到有责任传播和扩大铃铛收藏这一门类,弘扬中国千年的铃铛文化。一路走来、一路积淀,一路收获、一路播撒。我的铃铛收藏前十年以收藏为主,后十年以研究为主,接下来的十年将以传播为主。可以说,不断从量变到质变,从兴趣爱好到悉心研究,再到文化传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发展轨迹。
十年的百淘千觅给我带来富足感
我的铃铛收藏纯属偶然。九十年代,在一次到美国出差的机会,我偶然看到作为纪念美国独立的独立钟仿制纪念铃铛,这个铃铛制作精良,形态别致,具有较好的纪念和收藏意义。于是,这个小小的铃铛给我带来了收藏的灵感,也在此后漫漫的铃铛收藏历程中,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愉悦和满足。
搜寻铃铛的过程是一种寻找乐趣的过程。一个个铃铛有一个个故事,我的铃铛寻觅收藏过程也发生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有一次到成都,同伴们去了景点参观,我却一头扎进了景点附近的古玩市场,等同伴们游玩回来,我已经捧着10余个藏羌风格的铃铛如痴如醉,大呼过瘾。还有一次去布拉格,在这个美轮美奂的东欧之城,我无心观赏周围的风景,却一头扎进古董商店里流连忘返,虽然语言多有障碍,但通过简单的英语和手势比划,竟然和捷克古董商店里的老太太交流起了铃铛收藏,还买到了几个十分罕见的欧式铃铛,虽然错过了一些自然风光的游览,但铃铛中蕴含的文化让我不虚此行。上网查找铃铛的踪影也成为搜寻铃铛的重要途径,我会抓住任何一点点蛛丝马迹寻觅铃铛。有一回我看到一个鹦鹉造型的青铜竖铃挂在古玩交流网上,立刻找上门去,没想到铃铛因为长时间没人问价,已经被移走了,于是我留下了电话,拜托店主帮忙再找找看,经过一番周折,最终还是买到了这个铃铛。一来一去,也认识了不少有类似收藏爱好的朋友。软磨硬泡又是我搜寻铃铛的另一个法宝。一次,在一个铁壶店里偶然发现了店主购买的日式钟形铃的摆设品,因为是摆设品,所以,店主不肯出售。铃铛很是古朴美观,我越看越喜欢,坐在店里和店主绕了半天想要买下它,在经不住我的软磨硬泡后,店主终于还是忍痛割爱了。当然,也会发生一些令人遗憾的事情。有一次,在贵州西江苗寨,我发现有户人家门口挂了一个木铃铛,造型很罕见,想冒昧敲门买下,不料家中无人,我一直等到很晚,还是没能等到,因第二天要赶飞机,只能留下了遗憾。
目前,我已经收藏铃铛1600余种,涉及古今中外铃铛2500余个。上海市收藏协会会长吴少华用“小众大家”对我的铃铛收藏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传承和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又一新的领域,填补了中国收藏领域的又一空白。
我曾经为自己的铃铛收藏写下了一首小诗:
《铃铛情》
百淘千觅五洲寻,
日增月积铃铛情。
古铜今瓷形各异,
有痴无悔乐中行。
十年的悉心研究给我带来成就感
经过前十年的不断积累,使我慢慢地从铃铛收藏转到了对铃铛的研究。对于每一个亲手淘来的铃铛,我都会仔细加以保养,除锈、防尘等,使原本蓬头垢面的铃铛到了“铃铛大家庭”以后都能焕发出光彩。同时,对于铃铛中蕴含的造型学、美术学、音响学、文字学、冶炼学等,常常触动我不断去汲取与铃铛有关的各类知识。许多铃铛都有它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传奇故事,我通过有关书籍、网络等查阅相关资料加以了解和佐证。有时还通过向专家请教或到实地考证,非要弄个水落石出才肯罢休。有一次我在古玩城觅得一个相貌别致的铜钟,它没有华丽的纹饰,粗看普普通通,细细端详却发现在钟身有一圈神秘的字符。开始以为是藏文或满文,但都求教无果,经过几番周折,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的一位热心女士在网上告知,所刻文字系古泰米尔文。文字大意为“敬奉给印度湿婆之神的一只钟”。但这是古泰米尔文,很难识别,就像中国的古篆书给外国人看一般困难。有一位朋友送了我一个铃铛,上面刻录了1938-1970、1970-1972、2002三个年份段,是上海交通大学创办董浩云航运博物馆时专门限量定制的纪念铃铛。为了深入了解这个铃铛的来龙去脉,我从网上找资料,又专程到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去实地求证,终于了解到一段沉重的历史:1938年-1970年,“伊丽莎白皇后”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豪华邮轮,有“大西洋第一夫人”之称。1970年-1972年,香港船王董浩云斥资320万美元购入该邮轮,拟耗资540万美元将其改装成一所教育用途的流动大学,命名为“海上学府”。但是在即将改装完毕时,于1972年1月9日不幸遭遇一场大火,把邮轮彻底焚毁,并沉没于香港海域。2002年,由董氏东方海外基金会捐资500万元,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创办“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并专门限量定制了一批纪念铃铛,上面刻有“伊利莎白皇后号”,以表达一份曾经的感情。 凡此种种,我都会孜孜以求,刨根问底,不断学习探究,并触类旁通,吸取养分,增长知识,使铃铛文化有了较大的积淀。经过梳理,我把自己收藏的铃铛分成了20多个系列,并整理出30多个资料故事,为积累铃铛文化素材,传播和推动铃铛文化发展,奠定了一些基础。
近年的文化传播更增强我的责任感
中国铃铛制作和应用虽然历史悠久,但是,收藏和研究却起步较晚,对于铃铛文化的传播则更加滞后,这不禁让我感到有一种无形的责任。小小铃铛虽然让我心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富足感,但如何在传承中国浩瀚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壮大铃铛收藏爱好者的队伍,让独乐乐转化为众乐乐,成为我对铃铛收藏意义的新认识。于是,我做起了铃铛文化的传播者、宣传员。我给收藏协会的会员讲课,讲述铃铛的历史、种类、形态和用途;讲述铃铛的鉴别和欣赏;讲述自己铃铛的收藏经历,使广大收藏爱好者得到很大的启发,激发了他们收藏铃铛的兴趣。我向职工群众讲课,让广大职工群众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对铃铛有了了解,产生了兴趣。2013年7月,我在上海举办了国内首次“铃铛文化展”,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各种报刊、网络相继报道,使铃铛收藏这个门类初露峥嵘。2014年11月15日由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主办、上海市收藏协会、静安区收藏协会协办的“叶坚华铃铛收藏文化展”隆重开幕,这次展览规模之大、展品之丰、影响之广可以说是罕见的,短短的10天展期,各行各业、男女老少,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约五千多人参观了展览。网络、微信、电视、报刊等各种媒体竞相宣传报道。期间还举办了铃铛文化知识讲座、首日封签发活动、微信互动有奖活动等。令人惊喜的是在参观者中,年轻朋友和一线职工占了绝大多数,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普通的铃铛价值不高,人人都可以拥有、可以亲近、可以使用,当然也都可以收藏,也说明铃铛文化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有的在留言簿上写道:铃铛文化,由小见大,起点朴实,寓意深刻。有的写道:叶坚华先生为中华文化传承填补了一项空缺,希望他的铃铛收藏书籍早日与读者见面。还有的感谢我拿出珍品与大家分享,使独乐乐变成众乐乐。所有这一切都激励我必须加倍努力做好铃铛文化的传播和宣传。可喜的是作为中国第一个与铃铛有关的收藏组织,“上海市收藏协会铃铛文化收藏沙龙”在我的发起和推动下正式成立了,从今往后,铃铛爱好者有了自己的家。
除了对铃铛文化的传播,我还寻找一切机会增进铃铛文化的交流。2014年8月,我与我国北方另一个铃铛收藏代表人物邢野进行了交流,对铃铛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作了深入的探讨,结成了友谊。2014年美国第一期的铃铛杂志上对我的铃铛收藏进行了专门报道,宣传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铃铛文化。
“龙膝扬扬,和铃央央”,铃铛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快乐和幸福,也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知识和启迪。铃铛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必将在肥沃的中华文化大地上茁壮成长、发扬光大、结出硕果。
thousands of years.
我自幼受中国古代文化的熏陶,十分喜爱历史文化和古典文学。20多年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对收藏古今中外的铃铛情有独钟。尤其是了解到国外铃铛收藏人员众多、历史悠久,而且日趋升温,国内铃铛收藏还是空白时,我感到有责任传播和扩大铃铛收藏这一门类,弘扬中国千年的铃铛文化。一路走来、一路积淀,一路收获、一路播撒。我的铃铛收藏前十年以收藏为主,后十年以研究为主,接下来的十年将以传播为主。可以说,不断从量变到质变,从兴趣爱好到悉心研究,再到文化传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发展轨迹。
十年的百淘千觅给我带来富足感
我的铃铛收藏纯属偶然。九十年代,在一次到美国出差的机会,我偶然看到作为纪念美国独立的独立钟仿制纪念铃铛,这个铃铛制作精良,形态别致,具有较好的纪念和收藏意义。于是,这个小小的铃铛给我带来了收藏的灵感,也在此后漫漫的铃铛收藏历程中,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愉悦和满足。
搜寻铃铛的过程是一种寻找乐趣的过程。一个个铃铛有一个个故事,我的铃铛寻觅收藏过程也发生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有一次到成都,同伴们去了景点参观,我却一头扎进了景点附近的古玩市场,等同伴们游玩回来,我已经捧着10余个藏羌风格的铃铛如痴如醉,大呼过瘾。还有一次去布拉格,在这个美轮美奂的东欧之城,我无心观赏周围的风景,却一头扎进古董商店里流连忘返,虽然语言多有障碍,但通过简单的英语和手势比划,竟然和捷克古董商店里的老太太交流起了铃铛收藏,还买到了几个十分罕见的欧式铃铛,虽然错过了一些自然风光的游览,但铃铛中蕴含的文化让我不虚此行。上网查找铃铛的踪影也成为搜寻铃铛的重要途径,我会抓住任何一点点蛛丝马迹寻觅铃铛。有一回我看到一个鹦鹉造型的青铜竖铃挂在古玩交流网上,立刻找上门去,没想到铃铛因为长时间没人问价,已经被移走了,于是我留下了电话,拜托店主帮忙再找找看,经过一番周折,最终还是买到了这个铃铛。一来一去,也认识了不少有类似收藏爱好的朋友。软磨硬泡又是我搜寻铃铛的另一个法宝。一次,在一个铁壶店里偶然发现了店主购买的日式钟形铃的摆设品,因为是摆设品,所以,店主不肯出售。铃铛很是古朴美观,我越看越喜欢,坐在店里和店主绕了半天想要买下它,在经不住我的软磨硬泡后,店主终于还是忍痛割爱了。当然,也会发生一些令人遗憾的事情。有一次,在贵州西江苗寨,我发现有户人家门口挂了一个木铃铛,造型很罕见,想冒昧敲门买下,不料家中无人,我一直等到很晚,还是没能等到,因第二天要赶飞机,只能留下了遗憾。
目前,我已经收藏铃铛1600余种,涉及古今中外铃铛2500余个。上海市收藏协会会长吴少华用“小众大家”对我的铃铛收藏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传承和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又一新的领域,填补了中国收藏领域的又一空白。
我曾经为自己的铃铛收藏写下了一首小诗:
《铃铛情》
百淘千觅五洲寻,
日增月积铃铛情。
古铜今瓷形各异,
有痴无悔乐中行。
十年的悉心研究给我带来成就感
经过前十年的不断积累,使我慢慢地从铃铛收藏转到了对铃铛的研究。对于每一个亲手淘来的铃铛,我都会仔细加以保养,除锈、防尘等,使原本蓬头垢面的铃铛到了“铃铛大家庭”以后都能焕发出光彩。同时,对于铃铛中蕴含的造型学、美术学、音响学、文字学、冶炼学等,常常触动我不断去汲取与铃铛有关的各类知识。许多铃铛都有它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传奇故事,我通过有关书籍、网络等查阅相关资料加以了解和佐证。有时还通过向专家请教或到实地考证,非要弄个水落石出才肯罢休。有一次我在古玩城觅得一个相貌别致的铜钟,它没有华丽的纹饰,粗看普普通通,细细端详却发现在钟身有一圈神秘的字符。开始以为是藏文或满文,但都求教无果,经过几番周折,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的一位热心女士在网上告知,所刻文字系古泰米尔文。文字大意为“敬奉给印度湿婆之神的一只钟”。但这是古泰米尔文,很难识别,就像中国的古篆书给外国人看一般困难。有一位朋友送了我一个铃铛,上面刻录了1938-1970、1970-1972、2002三个年份段,是上海交通大学创办董浩云航运博物馆时专门限量定制的纪念铃铛。为了深入了解这个铃铛的来龙去脉,我从网上找资料,又专程到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去实地求证,终于了解到一段沉重的历史:1938年-1970年,“伊丽莎白皇后”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豪华邮轮,有“大西洋第一夫人”之称。1970年-1972年,香港船王董浩云斥资320万美元购入该邮轮,拟耗资540万美元将其改装成一所教育用途的流动大学,命名为“海上学府”。但是在即将改装完毕时,于1972年1月9日不幸遭遇一场大火,把邮轮彻底焚毁,并沉没于香港海域。2002年,由董氏东方海外基金会捐资500万元,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创办“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并专门限量定制了一批纪念铃铛,上面刻有“伊利莎白皇后号”,以表达一份曾经的感情。 凡此种种,我都会孜孜以求,刨根问底,不断学习探究,并触类旁通,吸取养分,增长知识,使铃铛文化有了较大的积淀。经过梳理,我把自己收藏的铃铛分成了20多个系列,并整理出30多个资料故事,为积累铃铛文化素材,传播和推动铃铛文化发展,奠定了一些基础。
近年的文化传播更增强我的责任感
中国铃铛制作和应用虽然历史悠久,但是,收藏和研究却起步较晚,对于铃铛文化的传播则更加滞后,这不禁让我感到有一种无形的责任。小小铃铛虽然让我心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富足感,但如何在传承中国浩瀚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壮大铃铛收藏爱好者的队伍,让独乐乐转化为众乐乐,成为我对铃铛收藏意义的新认识。于是,我做起了铃铛文化的传播者、宣传员。我给收藏协会的会员讲课,讲述铃铛的历史、种类、形态和用途;讲述铃铛的鉴别和欣赏;讲述自己铃铛的收藏经历,使广大收藏爱好者得到很大的启发,激发了他们收藏铃铛的兴趣。我向职工群众讲课,让广大职工群众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对铃铛有了了解,产生了兴趣。2013年7月,我在上海举办了国内首次“铃铛文化展”,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各种报刊、网络相继报道,使铃铛收藏这个门类初露峥嵘。2014年11月15日由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主办、上海市收藏协会、静安区收藏协会协办的“叶坚华铃铛收藏文化展”隆重开幕,这次展览规模之大、展品之丰、影响之广可以说是罕见的,短短的10天展期,各行各业、男女老少,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约五千多人参观了展览。网络、微信、电视、报刊等各种媒体竞相宣传报道。期间还举办了铃铛文化知识讲座、首日封签发活动、微信互动有奖活动等。令人惊喜的是在参观者中,年轻朋友和一线职工占了绝大多数,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普通的铃铛价值不高,人人都可以拥有、可以亲近、可以使用,当然也都可以收藏,也说明铃铛文化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有的在留言簿上写道:铃铛文化,由小见大,起点朴实,寓意深刻。有的写道:叶坚华先生为中华文化传承填补了一项空缺,希望他的铃铛收藏书籍早日与读者见面。还有的感谢我拿出珍品与大家分享,使独乐乐变成众乐乐。所有这一切都激励我必须加倍努力做好铃铛文化的传播和宣传。可喜的是作为中国第一个与铃铛有关的收藏组织,“上海市收藏协会铃铛文化收藏沙龙”在我的发起和推动下正式成立了,从今往后,铃铛爱好者有了自己的家。
除了对铃铛文化的传播,我还寻找一切机会增进铃铛文化的交流。2014年8月,我与我国北方另一个铃铛收藏代表人物邢野进行了交流,对铃铛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作了深入的探讨,结成了友谊。2014年美国第一期的铃铛杂志上对我的铃铛收藏进行了专门报道,宣传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铃铛文化。
“龙膝扬扬,和铃央央”,铃铛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快乐和幸福,也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知识和启迪。铃铛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必将在肥沃的中华文化大地上茁壮成长、发扬光大、结出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