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收入大幅度的增长,重庆市万州区人民开始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首先是利用科学技术水平来实现农村农业的发展,坚持科学观发展理念,意识到只有科技的创新才能缩短贫富差距,只有提升了技术水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重视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转换依靠生态环境循发展的经济模式,形成良性互动的农业新局面,才能实现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循环经济农业作为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在减少农业面积污染的同时,也实现了农业效益的提升。因此,本文针对于重庆市万州区的概况,分析了重庆市万州区发展现状,并且提出了重庆市万州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和策略。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和谐统一的发展。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重庆万州
引言:重庆万州地区由于特殊的山丘地理环境、耕地面积广、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成为了三峡地区重点整治和改善的地区。20世纪60年,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了“循环经济”模式,指的是在人类、科学技术、自然资源和谐生存过程中,在产品消费、资源消耗和投入的全过程,将依赖资源的消耗转变为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在全球人口剧增的基础上,资源出现短缺、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形势下,现阶段,国外发达国家效果较为显著,我国还处于初始阶段。本文根据重庆万州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农业发展为主,提出了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策略,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重庆整体经济的均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统筹发展和进步。
一、重庆市万州区的概况
重庆市万州区地理位置在三峡库中心,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因“万川毕汇、万商云集”而得名,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占三峡库区的五分之一,内部地形为丘陵、低山为主。丘陵占据了80%,山地为15%,地势中间区域低、南北两边高,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总面积为3457平方公里。土壤大部分为水稻土、冲积土等。2018年末,万州区总计人口为200万左右,常住人口为165万左右,农村人口为85万人,农民人均年收入为3000元。总耕地面积为600200k㎡,柑橘基地规模为200k㎡,森林覆盖率为20%,粮食产量60万t。
二、重庆市万州区发展现状
重庆市万州区自2002年落实十大产业化项目工程后,万州区不断的发展优质柑橘、畜牧业、优质蔬菜基地建设。通过建设出优质、高产、生态、安全等特色农业化产业,提升万州区的市场竞争力,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阶段,万州区在发展特色农业过程中,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其一,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种植业发展为主,畜牧业以生猪养殖为主,果业以柑橘为主,单一的产业形式导致农民经济收入较低,产业发展缓慢,严重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其二,在发展农业过程中,严重影响了自然换,由于农民使用传统的化肥、农药等,造成土壤流失的问题,也严重影响了水质的安全。其三,森林植被严重被砍伐,农民将树木作为燃料,不断开发种植面积,造成土地荒漠化,水土涵养能力降低。但是迫于经济的压力,农民不断开荒播种,生态因子恶化,逐渐陷入了越开垦越穷,越穷就越开垦的境地。
三、重庆市万州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和策略分析
3.1发展绿色食品
根据重庆市万州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结构特征,结合三峡生态安全发展的需求,该区农村循环经济建设应该以绿色生态为主,將畜牧业、林果业、种植业作为基础核心发展方向,从而实现经济与生态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和谐统一发展的格局。同时,构建农业、畜牧业、渔综合业的生产、加工到最后的市场终端的产业链,通过防止水土流失、提升水质安全,维护农村景观环境,从而有效的提升农村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此外,现阶段,万州区以村镇和庭院式建筑为主,扩大规模效益,提升产品的价值,打开产品知名度,形成集中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3.2完善相关政策激励
在农村经济和产业发展中,无论是城市、政府,还是农民和乡村,都起着关键的作用,也各司其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农村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生态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地区人民共同的努力,构建出和谐美好、经济安全的家园。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建设,首先应该完善相关的激励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通过惠农激励政策,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其次,利用科技作为支撑,优化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对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创新。同时,对山区所有的农产品进行优质开发,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模式,构建出现代化创新农业循环发展模式。此外,通过宣传引导的方式,大力宣传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促使经济循环理念人们的心中,也让人们意识到环境对于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增加收入的重要性。
3.3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
从2003年开始,重庆市万州区实行大规模农村循环经济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不仅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且实现了社会、经济、生态和谐发展,达到了统一发展的目标。通过沼气的合理使用,为每家每户每年都节约了将近0.9t已上岗的煤资源,节约了5t左右的薪材,每家年均收入高达3000元左右,综合利用沼渣、沼泽,实现了生态农业的发展,也降低了水质的污染,有利于绿色农业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农业新局面。同时,万州区根据地理环境发展小型循环经济,不仅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还促进了重庆市整体的经济发展。其次,通过协会、商标和农户发展模式,给农民增加收入的创新模式,到2018年底,全区共注册农产品商标409件,有效的解决了山区农产品优品难卖的情况,再通过许多知名企业的带动,如:万州区的三牧集团,被评为全重庆市重点知名企业,万州区重点知名龙头企业高达50户。通过这两种模式的结合,不仅可以优化经济结构,缩小城乡贫富差距,还能有效的提升该区的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结束语:本文以重庆市万州区山区为例,以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主,将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共同和谐发展的目标,提升万州区农村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效益,达到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和建设的格局。其次,根据市区政府发展规划目标和要求,建设出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农村经济循环产业体系,以庭院式和村镇为主,引进现代化管理模式和技术,从而为我国其他山区农村的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建议,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人类和自然、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雷清,苏维词.西南山区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探[J].乡镇经济,2008(02):66-69.
[2]雷清,苏维词.山区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效益——以重庆万州区为例[J].农业经济,2007(08):51-52.
[3]仲崇峰. 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重庆万州
引言:重庆万州地区由于特殊的山丘地理环境、耕地面积广、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成为了三峡地区重点整治和改善的地区。20世纪60年,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了“循环经济”模式,指的是在人类、科学技术、自然资源和谐生存过程中,在产品消费、资源消耗和投入的全过程,将依赖资源的消耗转变为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在全球人口剧增的基础上,资源出现短缺、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形势下,现阶段,国外发达国家效果较为显著,我国还处于初始阶段。本文根据重庆万州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农业发展为主,提出了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策略,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重庆整体经济的均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统筹发展和进步。
一、重庆市万州区的概况
重庆市万州区地理位置在三峡库中心,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因“万川毕汇、万商云集”而得名,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占三峡库区的五分之一,内部地形为丘陵、低山为主。丘陵占据了80%,山地为15%,地势中间区域低、南北两边高,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总面积为3457平方公里。土壤大部分为水稻土、冲积土等。2018年末,万州区总计人口为200万左右,常住人口为165万左右,农村人口为85万人,农民人均年收入为3000元。总耕地面积为600200k㎡,柑橘基地规模为200k㎡,森林覆盖率为20%,粮食产量60万t。
二、重庆市万州区发展现状
重庆市万州区自2002年落实十大产业化项目工程后,万州区不断的发展优质柑橘、畜牧业、优质蔬菜基地建设。通过建设出优质、高产、生态、安全等特色农业化产业,提升万州区的市场竞争力,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阶段,万州区在发展特色农业过程中,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其一,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种植业发展为主,畜牧业以生猪养殖为主,果业以柑橘为主,单一的产业形式导致农民经济收入较低,产业发展缓慢,严重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其二,在发展农业过程中,严重影响了自然换,由于农民使用传统的化肥、农药等,造成土壤流失的问题,也严重影响了水质的安全。其三,森林植被严重被砍伐,农民将树木作为燃料,不断开发种植面积,造成土地荒漠化,水土涵养能力降低。但是迫于经济的压力,农民不断开荒播种,生态因子恶化,逐渐陷入了越开垦越穷,越穷就越开垦的境地。
三、重庆市万州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和策略分析
3.1发展绿色食品
根据重庆市万州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结构特征,结合三峡生态安全发展的需求,该区农村循环经济建设应该以绿色生态为主,將畜牧业、林果业、种植业作为基础核心发展方向,从而实现经济与生态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和谐统一发展的格局。同时,构建农业、畜牧业、渔综合业的生产、加工到最后的市场终端的产业链,通过防止水土流失、提升水质安全,维护农村景观环境,从而有效的提升农村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此外,现阶段,万州区以村镇和庭院式建筑为主,扩大规模效益,提升产品的价值,打开产品知名度,形成集中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3.2完善相关政策激励
在农村经济和产业发展中,无论是城市、政府,还是农民和乡村,都起着关键的作用,也各司其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农村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生态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地区人民共同的努力,构建出和谐美好、经济安全的家园。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建设,首先应该完善相关的激励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通过惠农激励政策,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其次,利用科技作为支撑,优化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对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创新。同时,对山区所有的农产品进行优质开发,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模式,构建出现代化创新农业循环发展模式。此外,通过宣传引导的方式,大力宣传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促使经济循环理念人们的心中,也让人们意识到环境对于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增加收入的重要性。
3.3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
从2003年开始,重庆市万州区实行大规模农村循环经济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不仅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且实现了社会、经济、生态和谐发展,达到了统一发展的目标。通过沼气的合理使用,为每家每户每年都节约了将近0.9t已上岗的煤资源,节约了5t左右的薪材,每家年均收入高达3000元左右,综合利用沼渣、沼泽,实现了生态农业的发展,也降低了水质的污染,有利于绿色农业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农业新局面。同时,万州区根据地理环境发展小型循环经济,不仅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还促进了重庆市整体的经济发展。其次,通过协会、商标和农户发展模式,给农民增加收入的创新模式,到2018年底,全区共注册农产品商标409件,有效的解决了山区农产品优品难卖的情况,再通过许多知名企业的带动,如:万州区的三牧集团,被评为全重庆市重点知名企业,万州区重点知名龙头企业高达50户。通过这两种模式的结合,不仅可以优化经济结构,缩小城乡贫富差距,还能有效的提升该区的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结束语:本文以重庆市万州区山区为例,以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主,将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共同和谐发展的目标,提升万州区农村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效益,达到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和建设的格局。其次,根据市区政府发展规划目标和要求,建设出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农村经济循环产业体系,以庭院式和村镇为主,引进现代化管理模式和技术,从而为我国其他山区农村的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建议,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人类和自然、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雷清,苏维词.西南山区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探[J].乡镇经济,2008(02):66-69.
[2]雷清,苏维词.山区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效益——以重庆万州区为例[J].农业经济,2007(08):51-52.
[3]仲崇峰. 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