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庐断裂带伊通段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及其控盆机制

来源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le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郯庐断裂带伊通段的构造活动对伊通盆地的形成与油气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通过对最新的地震、钻井、物探、露头等资料分析,认为郯庐断裂带伊通段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古新世-始新世中期的左旋走滑挤压阶段、始新世中期-渐新世末期的右旋走滑伸展阶段和中新世-第四纪的右旋走滑和隆升阶段。其中第二阶段为主成盆期,控盆断裂活动特征具有南早北晚、由南向北迁移的规律,盆地沉积中心因此也从南西向北东迁移并靠近西北缘主断裂;第三阶段为盆地反转期,控盆断裂发生右行压扭和隆升,盆地东南缘发生拱张使得万昌构造带等早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孕妇动态心电图特点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240例中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學习能力人才的有效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不但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而且可以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营造协作化学习氛围。然而,课堂是动态的,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制胜法宝,信息技术也不可能是万能钥匙。我们在整合的过程中,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断地进行反思,以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科学的、有效的。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03年6月30日,全州32所高中(含中职)、173所初中、1612所小学中,建成校园网12个(其中小学3个,初中2个,高中7个),计算机教室289个(其中小学127个,初中114个,高中48个),计算机8655台(其中小学2991台,初中3575台,高中2089台),每66个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其中小学116人/台,初中51人/台,高中19人/台):语音室57个(其中小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