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受到各种条件和因素的综合作用,经济实力存在很大差异,呈现出不平衡状态。2008年以来,中央政府不断调整区域发展战略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得到了较大提升。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转变,正是逐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可持续发展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对资源和环境进行保护,使后人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权利。在此,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实力进行综合评价。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考虑到指标的可操作性、简洁性、科学性,选择如下6项指标:
X1——GDP(亿元)
X2——第三产业产值(亿元)
X3——全国技术市场成交额(万元)
X4——各地区进出口商品总值(万美元)
X5——外商直接投资(万美元)
X6——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万元)
资料来源:《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三、因子分析
在社会、政治、经济和医学等领域中,往往需要对反映事物的多个变量进行大量观察,收集大量的数据以便进行分析,寻找规律。在大多数情况下,许多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因此,有可能用较少的综合指标分析存在于各变量中的各类信息,而各综合指标之间彼此是不相关的。代表各类信息的综合指标称为因子。因子分析就是用少数几个因子来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以较少几个因子反映原资料的大部分信息。
本文借助于SPSS11.0软件,首先将原始数据标准化,消除指标之间量纲的不一致和数量极差异大等现象,并建立变量的相关系数距阵R,然后计算出R的特征值和贡献率。
由表1可知,前三个因子包含了原始数据97.424%的信息,满足了因子分析的要求,所以取前三个因子做因子分析。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变量间的关系,做四分最大正交旋转,结果如:
从表2可以看出,第一个主因子F1在X1、X2、X4、X5上有较大的载荷,而这四个指标从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各地区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四个方面反映了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整体经济实力,可称之为“经济实力因子”;第二个主因子F2在X6上有较大的载荷,主要反映了环境治理方面的力度,可称之为“环境治理因子”;第三个主因子F3在X3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个指标主要反映了科技技术方面的能力,可称之为“科技技术因子”。
四、因子评分
借助于SPSS11.0软件,使用Score过程分别计算各主因子的得分,并以各主因子的贡献率归一化后的数据做为权重,对主因子进行线性加权求和,计算各省区的综合得分Z。
Z=0.75109F1+0.1578F2+0.09111F3
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五、结论
从各因子得分中可以看出,排序靠前的都是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广东排在首位,这主要是由于它在主因子F1上的得分较高,说明其经济实力雄厚,这得益于它的地理优势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快速崛起。而上海、江苏等地由于在抓好经济的同时提早重视了环境的监督治理,因此整体实力也较好。处于第三类的地区要么在三个因子方面得分较均衡,要么在某一因子上得分排名靠前,因此在可持续发展上还有潜力可挖。就拿北京来说,它的科技技术得分4.23,排名第一。北京作为我国首都,聚集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以及各所名牌大学,这使得它的教育科技能力明显优于其他城市。处于第四类的多是一些边远省区,它们基本上处在平均水平之下,在三个因子方面实力都不高。一方面,因为这些省份经济基础较差,基本上还是粗放型发展;另一方面,这些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大,加上地理环境的限制,使得它们可持续发展的任务还是比较艰巨。
总的来说,我国地区间可持续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实力强,科技技术市场比较活跃,能够大量引进外资,从而科技创新多,经济发展潜力相对不发达地区来说,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环境治理,正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迈进。而排名靠后的西部省份,经济基础差,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无法顾及环境治理,且科技教育方面投入不足,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前景。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国家应加大对西部省区的倾斜程度,西部和东部地区要加强协作与交流,争取做到优势互补,以东部的技术和资金与西部的资源相结合,达到共同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各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否则在以后发展中将会付出成倍的代价。
(作者单位: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晓途)
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受到各种条件和因素的综合作用,经济实力存在很大差异,呈现出不平衡状态。2008年以来,中央政府不断调整区域发展战略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得到了较大提升。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转变,正是逐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可持续发展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对资源和环境进行保护,使后人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权利。在此,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实力进行综合评价。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考虑到指标的可操作性、简洁性、科学性,选择如下6项指标:
X1——GDP(亿元)
X2——第三产业产值(亿元)
X3——全国技术市场成交额(万元)
X4——各地区进出口商品总值(万美元)
X5——外商直接投资(万美元)
X6——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万元)
资料来源:《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三、因子分析
在社会、政治、经济和医学等领域中,往往需要对反映事物的多个变量进行大量观察,收集大量的数据以便进行分析,寻找规律。在大多数情况下,许多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因此,有可能用较少的综合指标分析存在于各变量中的各类信息,而各综合指标之间彼此是不相关的。代表各类信息的综合指标称为因子。因子分析就是用少数几个因子来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以较少几个因子反映原资料的大部分信息。
本文借助于SPSS11.0软件,首先将原始数据标准化,消除指标之间量纲的不一致和数量极差异大等现象,并建立变量的相关系数距阵R,然后计算出R的特征值和贡献率。
由表1可知,前三个因子包含了原始数据97.424%的信息,满足了因子分析的要求,所以取前三个因子做因子分析。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变量间的关系,做四分最大正交旋转,结果如:
从表2可以看出,第一个主因子F1在X1、X2、X4、X5上有较大的载荷,而这四个指标从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各地区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四个方面反映了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整体经济实力,可称之为“经济实力因子”;第二个主因子F2在X6上有较大的载荷,主要反映了环境治理方面的力度,可称之为“环境治理因子”;第三个主因子F3在X3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个指标主要反映了科技技术方面的能力,可称之为“科技技术因子”。
四、因子评分
借助于SPSS11.0软件,使用Score过程分别计算各主因子的得分,并以各主因子的贡献率归一化后的数据做为权重,对主因子进行线性加权求和,计算各省区的综合得分Z。
Z=0.75109F1+0.1578F2+0.09111F3
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五、结论
从各因子得分中可以看出,排序靠前的都是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广东排在首位,这主要是由于它在主因子F1上的得分较高,说明其经济实力雄厚,这得益于它的地理优势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快速崛起。而上海、江苏等地由于在抓好经济的同时提早重视了环境的监督治理,因此整体实力也较好。处于第三类的地区要么在三个因子方面得分较均衡,要么在某一因子上得分排名靠前,因此在可持续发展上还有潜力可挖。就拿北京来说,它的科技技术得分4.23,排名第一。北京作为我国首都,聚集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以及各所名牌大学,这使得它的教育科技能力明显优于其他城市。处于第四类的多是一些边远省区,它们基本上处在平均水平之下,在三个因子方面实力都不高。一方面,因为这些省份经济基础较差,基本上还是粗放型发展;另一方面,这些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大,加上地理环境的限制,使得它们可持续发展的任务还是比较艰巨。
总的来说,我国地区间可持续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实力强,科技技术市场比较活跃,能够大量引进外资,从而科技创新多,经济发展潜力相对不发达地区来说,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环境治理,正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迈进。而排名靠后的西部省份,经济基础差,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无法顾及环境治理,且科技教育方面投入不足,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前景。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国家应加大对西部省区的倾斜程度,西部和东部地区要加强协作与交流,争取做到优势互补,以东部的技术和资金与西部的资源相结合,达到共同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各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否则在以后发展中将会付出成倍的代价。
(作者单位: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晓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