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历来被认为是文学的最高形式。然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诗却被严重边缘化,愿意读诗的人越来越少。诗人数量也大幅缩减,大部分诗人进入一种“私人化”写作状态。忧郁、困惑、绝望、颓废等基调凸现,消费时代欲望的书写大为兴盛,人们一时难以辨清新诗的好坏,新诗存在的“价值”受到普遍质疑。
2000年以来,“下半身写作”被大众流行刊物所追捧并依靠网络深入人心。诗歌网站和诗歌论坛的批量出现成为诗坛一大现象,“网络诗人”不可胜数,从此诗歌成为打闹式的调侃。2008年,一场群众性的诗歌热潮——“5.12”诗歌——似乎给新诗挽回了一些脸面,但之后新诗还是继续着地位整体下滑的趋势。
在诗歌读者日减的情况下,诗人在现代社会的“业余”身份成为通例。谁若自称“诗人”往往遭人嘲弄。新诗生成的土壤、新诗自身的建设、新诗与大众的疏离、新诗教育等问题都让我们不得不为新诗的前景而担忧。
当代新诗所处的外部环境
为什么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许多当代诗人没能与时俱进,作品平庸而乏味?是什么影响了新诗的“境界”和“品质”?我们先来分析外因——新诗所处的外部环境。
市场经济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至今,市场经济逐步转型和确立,商品经济大潮迅速冲击社会各个层面,社会越来越浮躁,大众的欣赏趣味越来越低俗,文学也越来越市场化,追求高尚、独立精神的诗人越来越少。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洪子诚说:“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散文化’现实,加速了诗歌‘边缘化’的进程。”80年代以“时代代言人”形象自居的诗人滑向边缘,在自我价值定位上普遍陷入落寞、焦灼的境地。
大众文化的冲击。80年代中期,一体化的文化结构走向分化,形成了官方文化、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三个文化圈。铺天盖地的大众文化成为时代文化的主流,严肃的新诗创作则日益边缘化甚至遭到恶搞,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界限的消解抹平了经典与非经典、高雅与通俗的区别,80年代相对严格的批评标准已然失效。人人都是“诗人”,人人都可写诗,新诗的低门槛“成就”了大量垃圾诗歌。
后现代的消解。后现代主义的出场显然为大众文化的狂欢奠定了理论基础。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特征就是反抗与消解,欢呼通俗文化的多面性、迷幻性与无序性。后现代主义的“解构论”虽然强化了存在形式的无意义性,但没有再造新精神的能力,无法完成“破”与“立”的统一,在“怯魅”之后无法焕发独特的魅力。
批评界的干扰。新诗批评有两个突出的误区。首先,诗人评诗。不少新诗评论者是尚未具备完整文学训练的诗人兼诗评家,过多偏向于印象式的批评,往往缺乏客观严谨的态度。其次,评论家乐于给新诗归类、划派和定性却忽视了诗意。当他们说郭沫若是浪漫主义、艾青是现实主义、戴望舒是现代主义时,事实上忽略了个体的丰富性与作品的内涵。对新诗不甚恰当的评判和期许,有可能对新诗创作和鉴赏产生干扰。
教育界的忽视。我们从小就背古诗,一般到初中才接触新诗,而教师的讲解又比较僵化,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和创作能力。教材编选也存在问题。在篇目数量过少的情况下还基本选用五、六十年代的诗歌,对八十年代以来的新诗几乎不关注,严重忽视了当代新诗的传承和建设。
文质兼美的内在要求
实际上,经济繁荣并非绝对的诗歌之敌,盛唐诗歌何其泱泱!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给诗人更多深入表达的机会,也给诗人展示才情和抱负的广阔空间。教育的普及、多种新媒体的出现、改革开放与全球化背景,都促使新诗创作走向前所未有的丰富而多元。但为何新诗缺乏读者缘?笔者以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内因——不能文质兼美。
“文质统一”这个观点是最先由孔子提出来的。《论语·雍也》里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刘勰则集中地提出了“文质论”的观点:“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乃可谓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矣。”(《文心雕龙·情采》)这里的“质”指的是文章的内容,“文”则指文章的形式。刘勰认为,文质并茂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为何诗歌“散文化”给了诗歌最大的自由度,但时下诗歌却繁而不荣,走向冷落呢?翻阅近些年的诗作,形式方面混乱之极:诗行无序、诗句无序、节奏无序、韵律无序,既不讲求诗歌的形象性,也不讲求诗歌的可读性,有些诗看后不知所云。
回溯历史,我们看到,古诗词的苛严规定固然增加了创作难度,从表面上看可能不利于自由表达丰富的情感,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以格律精严著称的中国古诗词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换句话说,数千年的中国诗歌从来没有在无韵或韵律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繁荣过。
再回到现代,我们看到新月派对形美的追求可谓突出,他们提出了著名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图画美。闻一多《诗的格律》指出:“偶然在言语里以现一点类似诗的节奏,便说言语就是诗,便要打破诗的音节,要它变得和言语一样,这真是诗的自杀政策了。诗的所以能激发感情,完全在它的节奏;节奏便是格律。对于不会作诗的,格律是表现的障碍物;对于一个作家,格律便成了表现的利器。”徐志摩、艾青等诗人写的诗歌在形式上都是很美的,他们的诗作经久不衰。
作为精通西方美学的专家,朱光潜在进行音节理论分析时认为,诗歌音律和谐具有巨大的情感表现能量,“音节”问题绝不仅是个“形式化”的问题,更是个“功能化”的问题。
尽管新诗的格律不可能与古典诗词完全相同,但是一首好的新诗有符合自身内容的形式却是必定的。如果诗歌纯粹是大白话,这样的东西还是诗吗?诗歌语言与日常语言应有一定的界限,新诗韵律不可以丢,新诗格律的建立更要进行长期的探索。
除了格律问题,从内核上来说,更深刻的危机恐怕在于诗人本身,在于诗人的品质、修养、眼光、技艺等一系列综合因素,在于诗人对生命生活体验的懒惰、想象力的匮乏和表达能力的欠缺。文学是人学,而人无论如何是扎根在生活中的,诗的美妙和力量在于语言对现实的洞察和穿透,诗歌尊严的建立源自诗人心灵品质的提升。 可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诗歌经常是无生活、无意义的,文字变成一连串苍白的叙述,或是一大堆细节、形象和软绵绵情感的简单堆砌,缺乏可咀嚼的新意味。诗人牛汉指出,当代新诗“太浮躁”,“没有灵魂,没有生命力”。我们不难看到一些刊物中充斥着“美丽”“理想”“希望”“孤独”之类的字眼,可它们就是打动不了人。如《窗》诗社社长丘勒《美丽的姑娘》是这样写的:“美丽的姑娘/你是一粒种子/在我希望的田野里酝酿/美丽的姑娘/你是一棵橡树/在我必经的小路旁生长/美丽的姑娘/你是一朵鲜花/在我眼瞳的花瓶里绽放……”这首诗虽用了9个“美丽”,又打了9个比喻,读之却索然无味。赵丽华的《傻瓜灯——我坚决不能容忍》是这样一首“诗”:“我坚决不能容忍/那些/在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大便后/不冲刷/便池/的人”。这首“诗”的题材与“行诗”风格可以说是“废话诗”的典型代表。
立言的时代责任
古人说立言也是使人生得以不朽的方式。立言,便是留下万古流芳的文字。刘勰的“正末归本”企图挽救齐、梁颓废的文风,从立言高度对文章写作提出了新要求。诗歌作为人类最美好的精神之花,理应承担起时代责任,成一家之言,不人云亦云,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写自己生命里的东西,写在这个时代脉搏上跳动的题材,注重形美的要求,用心于诗意的营造。
新诗应该吸收古诗词的营养。古诗是我们应该继承的丰厚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从古诗词韵律中学习节奏感,学习那饮誉于世的建筑美。汉字本身就有一种独有的形体美,从汉字的铺排上可以看出一种宏大的气势来。“以旧促新”与“新旧并重”也未尝不是一条探索诗歌出路的途径,笔者以为,写新诗的人也应该写写格律诗,培养诗歌的韵律感。
如何决定一首诗的节奏与韵律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就现在来说还无法严格的规范。鲁迅先生说过:“我以为内容且不说,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给大家容易记,又顺口,唱得出来。”现在来说,完全的规范做不到,但是一个大致的规范却可以追求。无论如何,绝对不能把诗歌理解为随意将文字排列成行,是“不断敲回车键”的文体。
新诗要发扬自己的优良传统。中国新诗自问世以来,虽然经历了兴衰与变革,但却始终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谱写了新的辉煌。相信大家对新诗的领军人物耳熟能详,比如郭沫若、徐志摩、李金发、汪静之、戴望舒、臧克家这些大家。我们可以翻翻他们的诗集,哪一首没有自己鲜明的韵律呢?
新诗还应借鉴外国诗创作的有益经验。著名诗人艾略特曾说:“每种语言的诗歌如果不从外国诗歌中汲取营养,便会衰竭灭亡。”戴望舒深受法国后期象征派诗歌的影响,郑敏某些诗作的风格则带有几分里尔克静态式哲思的意味。新诗将近一百年来取道西方,效法欧美,与西方诗歌有密切联系,用谢冕教授的话来说就是,新诗的“母亲”是外国诗,“父亲”则是古典诗歌。对待西方诗歌,新诗创作者应采取“扬弃”的态度,在吸收外国诗创作有益经验的同时构建自己的民族特色,诗歌的语言风格可以多样化地发展与丰富。简练也行,平淡也好,繁复也罢,不必苛求一致,不论呈现出怎样的语言风格,能给读者审美的愉悦便好。而不留痕迹、炉火纯青的锤炼功夫,则应成为创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
今天,中国新诗的发展已经步入了多元化和个人化时期,选取怎样的题材完全出于创作者的自由。虽然如此,创作者创作时还是应该首先明确自己的意图,应该有自己清晰的出发点,哪怕只是一种审美主张。
在摒弃诗歌话语霸权的情况下,我们依然渴望那些符合时代、社会和传统的诗歌能够成为新诗发展的主流。我们应该坚守社会责任和时代精神,自觉承担“兴”“观”“群”“怨”的社会功能,秉承忧患意识和“救道”思想。尤其是在社会价值和礼仪规范“失序”的语境下,诗歌不能只在个人情感上沉溺,而应该在关注个体情感的基础上达到“使命意识和生命意识的和谐”,表现出时代精神特有的品质。我们应在更为开放的文化语境中,不断整合全球华文诗歌的精华,吸纳古今中外诗歌的长处,深入推动诗歌精神的重建。
(责编 蒙秀溪)
2000年以来,“下半身写作”被大众流行刊物所追捧并依靠网络深入人心。诗歌网站和诗歌论坛的批量出现成为诗坛一大现象,“网络诗人”不可胜数,从此诗歌成为打闹式的调侃。2008年,一场群众性的诗歌热潮——“5.12”诗歌——似乎给新诗挽回了一些脸面,但之后新诗还是继续着地位整体下滑的趋势。
在诗歌读者日减的情况下,诗人在现代社会的“业余”身份成为通例。谁若自称“诗人”往往遭人嘲弄。新诗生成的土壤、新诗自身的建设、新诗与大众的疏离、新诗教育等问题都让我们不得不为新诗的前景而担忧。
当代新诗所处的外部环境
为什么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许多当代诗人没能与时俱进,作品平庸而乏味?是什么影响了新诗的“境界”和“品质”?我们先来分析外因——新诗所处的外部环境。
市场经济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至今,市场经济逐步转型和确立,商品经济大潮迅速冲击社会各个层面,社会越来越浮躁,大众的欣赏趣味越来越低俗,文学也越来越市场化,追求高尚、独立精神的诗人越来越少。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洪子诚说:“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散文化’现实,加速了诗歌‘边缘化’的进程。”80年代以“时代代言人”形象自居的诗人滑向边缘,在自我价值定位上普遍陷入落寞、焦灼的境地。
大众文化的冲击。80年代中期,一体化的文化结构走向分化,形成了官方文化、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三个文化圈。铺天盖地的大众文化成为时代文化的主流,严肃的新诗创作则日益边缘化甚至遭到恶搞,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界限的消解抹平了经典与非经典、高雅与通俗的区别,80年代相对严格的批评标准已然失效。人人都是“诗人”,人人都可写诗,新诗的低门槛“成就”了大量垃圾诗歌。
后现代的消解。后现代主义的出场显然为大众文化的狂欢奠定了理论基础。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特征就是反抗与消解,欢呼通俗文化的多面性、迷幻性与无序性。后现代主义的“解构论”虽然强化了存在形式的无意义性,但没有再造新精神的能力,无法完成“破”与“立”的统一,在“怯魅”之后无法焕发独特的魅力。
批评界的干扰。新诗批评有两个突出的误区。首先,诗人评诗。不少新诗评论者是尚未具备完整文学训练的诗人兼诗评家,过多偏向于印象式的批评,往往缺乏客观严谨的态度。其次,评论家乐于给新诗归类、划派和定性却忽视了诗意。当他们说郭沫若是浪漫主义、艾青是现实主义、戴望舒是现代主义时,事实上忽略了个体的丰富性与作品的内涵。对新诗不甚恰当的评判和期许,有可能对新诗创作和鉴赏产生干扰。
教育界的忽视。我们从小就背古诗,一般到初中才接触新诗,而教师的讲解又比较僵化,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和创作能力。教材编选也存在问题。在篇目数量过少的情况下还基本选用五、六十年代的诗歌,对八十年代以来的新诗几乎不关注,严重忽视了当代新诗的传承和建设。
文质兼美的内在要求
实际上,经济繁荣并非绝对的诗歌之敌,盛唐诗歌何其泱泱!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给诗人更多深入表达的机会,也给诗人展示才情和抱负的广阔空间。教育的普及、多种新媒体的出现、改革开放与全球化背景,都促使新诗创作走向前所未有的丰富而多元。但为何新诗缺乏读者缘?笔者以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内因——不能文质兼美。
“文质统一”这个观点是最先由孔子提出来的。《论语·雍也》里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刘勰则集中地提出了“文质论”的观点:“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乃可谓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矣。”(《文心雕龙·情采》)这里的“质”指的是文章的内容,“文”则指文章的形式。刘勰认为,文质并茂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为何诗歌“散文化”给了诗歌最大的自由度,但时下诗歌却繁而不荣,走向冷落呢?翻阅近些年的诗作,形式方面混乱之极:诗行无序、诗句无序、节奏无序、韵律无序,既不讲求诗歌的形象性,也不讲求诗歌的可读性,有些诗看后不知所云。
回溯历史,我们看到,古诗词的苛严规定固然增加了创作难度,从表面上看可能不利于自由表达丰富的情感,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以格律精严著称的中国古诗词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换句话说,数千年的中国诗歌从来没有在无韵或韵律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繁荣过。
再回到现代,我们看到新月派对形美的追求可谓突出,他们提出了著名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图画美。闻一多《诗的格律》指出:“偶然在言语里以现一点类似诗的节奏,便说言语就是诗,便要打破诗的音节,要它变得和言语一样,这真是诗的自杀政策了。诗的所以能激发感情,完全在它的节奏;节奏便是格律。对于不会作诗的,格律是表现的障碍物;对于一个作家,格律便成了表现的利器。”徐志摩、艾青等诗人写的诗歌在形式上都是很美的,他们的诗作经久不衰。
作为精通西方美学的专家,朱光潜在进行音节理论分析时认为,诗歌音律和谐具有巨大的情感表现能量,“音节”问题绝不仅是个“形式化”的问题,更是个“功能化”的问题。
尽管新诗的格律不可能与古典诗词完全相同,但是一首好的新诗有符合自身内容的形式却是必定的。如果诗歌纯粹是大白话,这样的东西还是诗吗?诗歌语言与日常语言应有一定的界限,新诗韵律不可以丢,新诗格律的建立更要进行长期的探索。
除了格律问题,从内核上来说,更深刻的危机恐怕在于诗人本身,在于诗人的品质、修养、眼光、技艺等一系列综合因素,在于诗人对生命生活体验的懒惰、想象力的匮乏和表达能力的欠缺。文学是人学,而人无论如何是扎根在生活中的,诗的美妙和力量在于语言对现实的洞察和穿透,诗歌尊严的建立源自诗人心灵品质的提升。 可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诗歌经常是无生活、无意义的,文字变成一连串苍白的叙述,或是一大堆细节、形象和软绵绵情感的简单堆砌,缺乏可咀嚼的新意味。诗人牛汉指出,当代新诗“太浮躁”,“没有灵魂,没有生命力”。我们不难看到一些刊物中充斥着“美丽”“理想”“希望”“孤独”之类的字眼,可它们就是打动不了人。如《窗》诗社社长丘勒《美丽的姑娘》是这样写的:“美丽的姑娘/你是一粒种子/在我希望的田野里酝酿/美丽的姑娘/你是一棵橡树/在我必经的小路旁生长/美丽的姑娘/你是一朵鲜花/在我眼瞳的花瓶里绽放……”这首诗虽用了9个“美丽”,又打了9个比喻,读之却索然无味。赵丽华的《傻瓜灯——我坚决不能容忍》是这样一首“诗”:“我坚决不能容忍/那些/在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大便后/不冲刷/便池/的人”。这首“诗”的题材与“行诗”风格可以说是“废话诗”的典型代表。
立言的时代责任
古人说立言也是使人生得以不朽的方式。立言,便是留下万古流芳的文字。刘勰的“正末归本”企图挽救齐、梁颓废的文风,从立言高度对文章写作提出了新要求。诗歌作为人类最美好的精神之花,理应承担起时代责任,成一家之言,不人云亦云,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写自己生命里的东西,写在这个时代脉搏上跳动的题材,注重形美的要求,用心于诗意的营造。
新诗应该吸收古诗词的营养。古诗是我们应该继承的丰厚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从古诗词韵律中学习节奏感,学习那饮誉于世的建筑美。汉字本身就有一种独有的形体美,从汉字的铺排上可以看出一种宏大的气势来。“以旧促新”与“新旧并重”也未尝不是一条探索诗歌出路的途径,笔者以为,写新诗的人也应该写写格律诗,培养诗歌的韵律感。
如何决定一首诗的节奏与韵律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就现在来说还无法严格的规范。鲁迅先生说过:“我以为内容且不说,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给大家容易记,又顺口,唱得出来。”现在来说,完全的规范做不到,但是一个大致的规范却可以追求。无论如何,绝对不能把诗歌理解为随意将文字排列成行,是“不断敲回车键”的文体。
新诗要发扬自己的优良传统。中国新诗自问世以来,虽然经历了兴衰与变革,但却始终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谱写了新的辉煌。相信大家对新诗的领军人物耳熟能详,比如郭沫若、徐志摩、李金发、汪静之、戴望舒、臧克家这些大家。我们可以翻翻他们的诗集,哪一首没有自己鲜明的韵律呢?
新诗还应借鉴外国诗创作的有益经验。著名诗人艾略特曾说:“每种语言的诗歌如果不从外国诗歌中汲取营养,便会衰竭灭亡。”戴望舒深受法国后期象征派诗歌的影响,郑敏某些诗作的风格则带有几分里尔克静态式哲思的意味。新诗将近一百年来取道西方,效法欧美,与西方诗歌有密切联系,用谢冕教授的话来说就是,新诗的“母亲”是外国诗,“父亲”则是古典诗歌。对待西方诗歌,新诗创作者应采取“扬弃”的态度,在吸收外国诗创作有益经验的同时构建自己的民族特色,诗歌的语言风格可以多样化地发展与丰富。简练也行,平淡也好,繁复也罢,不必苛求一致,不论呈现出怎样的语言风格,能给读者审美的愉悦便好。而不留痕迹、炉火纯青的锤炼功夫,则应成为创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
今天,中国新诗的发展已经步入了多元化和个人化时期,选取怎样的题材完全出于创作者的自由。虽然如此,创作者创作时还是应该首先明确自己的意图,应该有自己清晰的出发点,哪怕只是一种审美主张。
在摒弃诗歌话语霸权的情况下,我们依然渴望那些符合时代、社会和传统的诗歌能够成为新诗发展的主流。我们应该坚守社会责任和时代精神,自觉承担“兴”“观”“群”“怨”的社会功能,秉承忧患意识和“救道”思想。尤其是在社会价值和礼仪规范“失序”的语境下,诗歌不能只在个人情感上沉溺,而应该在关注个体情感的基础上达到“使命意识和生命意识的和谐”,表现出时代精神特有的品质。我们应在更为开放的文化语境中,不断整合全球华文诗歌的精华,吸纳古今中外诗歌的长处,深入推动诗歌精神的重建。
(责编 蒙秀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