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传统教学十分重视诵读,留下了许多有益的格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等,这充分说明了诵读在古诗文学习中的功效。
广东省在2004年选用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这套全新的教材。在这套教材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它的变化,那就是加大了古诗文的内容。近两年的高考对古诗文的考核也增强,这就说明我们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经典名篇的诵读和背诵指导,让学生在一定方法的指导下,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加深对古诗文的文意理解,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从而逐步掌握古诗文学习方法,培养独立阅读和鉴赏浅易古诗文的能力。现在我就谈谈在古诗文教学方面重视诵读的几点做法。
首先,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消除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恐惧感。要让高一年级的学生首先认识到学习古诗文的重要性,上好古诗文的第一节课是关键。第一节课我是这样上的:利用多媒体平台,配上悠扬的音乐,我声情并茂地朗诵学生熟悉的或不十分熟悉的文言诗篇佳句,会背的学生很自然地跟着我诵读起来,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然后,我精心挑选了两篇引用名言佳句较多的高考满分作文,跟学生一起欣赏。这两个情境的设置使学生明白了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并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在教学反馈中得到印证。有学生这样写道:“老师,您能够背诵出那么多的文言诗词,平常上课你也出口成诗,很佩服您。您是怎样记住的?可否传授一下你背诵文言诗词的妙招啊?您的诵读也很有感情,一下子让我喜欢上文言诗词课了。”还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看来以后,还得背诵大量的古代经典名篇啊!”第一节课除了让学生明白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之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其次,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进行诵读教学,培养学生诵读古诗文的语感,从而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与情感。朱熹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唐彪认为: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这些论述从不同方面说明了诵读的价值。每教学一篇古诗文,我基本上是这样操作的:上新课之前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学生给生字注音,做到字字会读;上课时,有时我范读,有时叫学生听录音,有时也叫朗读能力好的学生读。形式可多种多样,学生从范读中能得到许多感悟。梁实秋先生曾回忆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的范读:“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意思的一半了。”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也许是夸张,但琅琅上口,却是真的。学生听范读,直观地感受着文章的腔调、感情、气势,初步地领会原文意思,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诵读欲望。接着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包括正音、停顿、节奏、语气和语势。文言语感的形成,除了学生自己的实践——反复诵读,别无捷径。诵读的形式多种多样,自由小声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朗读、个别读、配乐朗读、表演朗读等,目的就是要学生读出文章中固有的语气、语调和节奏,读出文章中内在的情绪、气氛和感情。这样把诵读训练的过程变成对文章深入理解的过程。如教学《鸿门宴》时,先要学生理解文中有两类人物:一类是以刘邦为首的张良、樊哙;另一类是以项羽为首的范增、项庄等。我叫学生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读得十分精彩。学生诵读时都带有感情色彩,人物形象在学生的角色朗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学《项脊轩志》时,我就安排学生分角色表演朗读。通过表演朗读,他们感受到了典型的细节和场面,体会到了作者归有光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我先让学生在配乐朗读中感受琵琶女精湛的技艺和作者巧妙的用词;再结合诗人被贬的经历,去体会作者与琵琶女的共同之处,谈谈自己的感触。通过诵读课文,学生在脑中尝试再现历史,与诗人同呼吸共命运,写出独特的情感体验。通过诵读,能加深他们对文中人物形像、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理解,从而实现了由诵读到培养学生语感再到理解文意的教学目标。
第三,充分利用早晨20分钟的早读时间。课堂上的诵读重在引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领悟,早读重在加深学生对对古诗文的记忆。从心理的角度来讲,中学生正处于记忆力最强的时候,背诵古诗文可增强语感,积累文化库存,发展形象思维。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看,古诗文形象美、音乐美、节奏美,词佳句丽,篇幅不长,容易上口,便于记忆。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要有语言、篇章、诗文的积累,厚积薄发。早读具体操作如下。
在内容的选择上,古文与诗词相结合,以教材内容为主,课外名篇为辅。比如,学了苏轼的《赤壁赋》之后,我们就找了《后赤壁赋》一起读;学了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中的一首,我们就找出相关的其他几首一块欣赏朗读。有时也找些同时期的作者的作品来读;还可以找些曾经学过的诗文一起来读。总之,诵读面要广,这样才能达到积累的效果。
在学习方式上,有教师的指导,也有学生的理解鉴赏。诵读的方式可以多样,可齐读、个人读、小组读、配乐读、表演读、扮角色读。
第四,在课外组织一些活动,检验学生诵读的效果,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如“接龙”、“开火车”或擂台赛等,也可举办班级、年级、校级各种级别的专场比赛。各种比赛均给予精神及物质的奖励。此外,年级成立诗歌朗诵协会,开展诗歌音乐朗诵会,在全校师生面前汇演。这个活动在我校艺术节期间开展两年以来,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并在全校营造一种诵读古诗文的氛围。2009年元旦,我们的学生被社区特邀去表演朗诵诗文,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反响。通过反复的吟诵,学生将平日积累的诗文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陶冶了情操,可谓受益匪浅。
第五,在评价机制上,要激励学生诵读。一是在平时的测试、考试时列入考试范围。二是每学期能背出一定数量诗文的学生可以向学校申请学分。在各级竞赛、汇演中表现优秀的学生也可以向学校申请学分。相信良好的评价机制能够大大地促进学生诵读古诗文的积极性。
在文言文数千年历史长河中,跃动着各种各样的优美篇章。诵读,不仅可以采撷形式美的花朵,更能感受文章的人物美、情感美、思想美。放声“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风流倜傥的儒将风度;吟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向往的是充满着和谐清静的大自然的纯真;读《谏太宗十思疏》,我们领悟的是一位谏臣的赤胆忠心……让我们和学生一起,手把诗文,或高声疾诵,或低声微吟,在古诗文的天地里心驰神游,去营造我们中华民族21世纪的书香社会吧。
(责任编辑 韦 雄)
广东省在2004年选用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这套全新的教材。在这套教材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它的变化,那就是加大了古诗文的内容。近两年的高考对古诗文的考核也增强,这就说明我们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经典名篇的诵读和背诵指导,让学生在一定方法的指导下,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加深对古诗文的文意理解,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从而逐步掌握古诗文学习方法,培养独立阅读和鉴赏浅易古诗文的能力。现在我就谈谈在古诗文教学方面重视诵读的几点做法。
首先,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消除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恐惧感。要让高一年级的学生首先认识到学习古诗文的重要性,上好古诗文的第一节课是关键。第一节课我是这样上的:利用多媒体平台,配上悠扬的音乐,我声情并茂地朗诵学生熟悉的或不十分熟悉的文言诗篇佳句,会背的学生很自然地跟着我诵读起来,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然后,我精心挑选了两篇引用名言佳句较多的高考满分作文,跟学生一起欣赏。这两个情境的设置使学生明白了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并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在教学反馈中得到印证。有学生这样写道:“老师,您能够背诵出那么多的文言诗词,平常上课你也出口成诗,很佩服您。您是怎样记住的?可否传授一下你背诵文言诗词的妙招啊?您的诵读也很有感情,一下子让我喜欢上文言诗词课了。”还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看来以后,还得背诵大量的古代经典名篇啊!”第一节课除了让学生明白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之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其次,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进行诵读教学,培养学生诵读古诗文的语感,从而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与情感。朱熹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唐彪认为: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这些论述从不同方面说明了诵读的价值。每教学一篇古诗文,我基本上是这样操作的:上新课之前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学生给生字注音,做到字字会读;上课时,有时我范读,有时叫学生听录音,有时也叫朗读能力好的学生读。形式可多种多样,学生从范读中能得到许多感悟。梁实秋先生曾回忆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的范读:“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意思的一半了。”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也许是夸张,但琅琅上口,却是真的。学生听范读,直观地感受着文章的腔调、感情、气势,初步地领会原文意思,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诵读欲望。接着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包括正音、停顿、节奏、语气和语势。文言语感的形成,除了学生自己的实践——反复诵读,别无捷径。诵读的形式多种多样,自由小声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朗读、个别读、配乐朗读、表演朗读等,目的就是要学生读出文章中固有的语气、语调和节奏,读出文章中内在的情绪、气氛和感情。这样把诵读训练的过程变成对文章深入理解的过程。如教学《鸿门宴》时,先要学生理解文中有两类人物:一类是以刘邦为首的张良、樊哙;另一类是以项羽为首的范增、项庄等。我叫学生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读得十分精彩。学生诵读时都带有感情色彩,人物形象在学生的角色朗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学《项脊轩志》时,我就安排学生分角色表演朗读。通过表演朗读,他们感受到了典型的细节和场面,体会到了作者归有光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我先让学生在配乐朗读中感受琵琶女精湛的技艺和作者巧妙的用词;再结合诗人被贬的经历,去体会作者与琵琶女的共同之处,谈谈自己的感触。通过诵读课文,学生在脑中尝试再现历史,与诗人同呼吸共命运,写出独特的情感体验。通过诵读,能加深他们对文中人物形像、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理解,从而实现了由诵读到培养学生语感再到理解文意的教学目标。
第三,充分利用早晨20分钟的早读时间。课堂上的诵读重在引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领悟,早读重在加深学生对对古诗文的记忆。从心理的角度来讲,中学生正处于记忆力最强的时候,背诵古诗文可增强语感,积累文化库存,发展形象思维。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看,古诗文形象美、音乐美、节奏美,词佳句丽,篇幅不长,容易上口,便于记忆。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要有语言、篇章、诗文的积累,厚积薄发。早读具体操作如下。
在内容的选择上,古文与诗词相结合,以教材内容为主,课外名篇为辅。比如,学了苏轼的《赤壁赋》之后,我们就找了《后赤壁赋》一起读;学了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中的一首,我们就找出相关的其他几首一块欣赏朗读。有时也找些同时期的作者的作品来读;还可以找些曾经学过的诗文一起来读。总之,诵读面要广,这样才能达到积累的效果。
在学习方式上,有教师的指导,也有学生的理解鉴赏。诵读的方式可以多样,可齐读、个人读、小组读、配乐读、表演读、扮角色读。
第四,在课外组织一些活动,检验学生诵读的效果,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如“接龙”、“开火车”或擂台赛等,也可举办班级、年级、校级各种级别的专场比赛。各种比赛均给予精神及物质的奖励。此外,年级成立诗歌朗诵协会,开展诗歌音乐朗诵会,在全校师生面前汇演。这个活动在我校艺术节期间开展两年以来,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并在全校营造一种诵读古诗文的氛围。2009年元旦,我们的学生被社区特邀去表演朗诵诗文,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反响。通过反复的吟诵,学生将平日积累的诗文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陶冶了情操,可谓受益匪浅。
第五,在评价机制上,要激励学生诵读。一是在平时的测试、考试时列入考试范围。二是每学期能背出一定数量诗文的学生可以向学校申请学分。在各级竞赛、汇演中表现优秀的学生也可以向学校申请学分。相信良好的评价机制能够大大地促进学生诵读古诗文的积极性。
在文言文数千年历史长河中,跃动着各种各样的优美篇章。诵读,不仅可以采撷形式美的花朵,更能感受文章的人物美、情感美、思想美。放声“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风流倜傥的儒将风度;吟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向往的是充满着和谐清静的大自然的纯真;读《谏太宗十思疏》,我们领悟的是一位谏臣的赤胆忠心……让我们和学生一起,手把诗文,或高声疾诵,或低声微吟,在古诗文的天地里心驰神游,去营造我们中华民族21世纪的书香社会吧。
(责任编辑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