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进入了腊月,一年一度的春节马上就要来到了。我们身边的气氛开始随之逐渐“紧张”起来了一一大家都开始“忙年”啦。亲爱的读者朋友,不知道您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春节这一天,其实和平常的一天并没有任何区别,为什么人们要把这一天赋予特殊的意义?为什么人们在这一天的表现和平时大相径庭呢?
春节是什么?
这个答案可能会让您大吃一惊——春节,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其实是一种群体性躁狂发作。
好家伙!躁狂!可能很多读者朋友会觉得我危言耸听。呵呵,请先不要忙着下结论,待我慢慢讲来。
由于专业跨度和翻译方法的问题,不少朋友对“躁狂”这一概念的理解不甚透彻,相当一部分人把“躁狂”与“狂躁”混为一谈,这并不能怪大家,因为“躁狂”这个词的翻译方法存在一定问题,本身就很容易给人以误导;而且,对于没有接触过精神科或心理科临床工作的朋友来说,在头脑中描绘出一幅“躁狂”发作的图画确实有一定难度。
但是。请不要忘记,科学永远是来自于生活的。即使再高深莫测的心理学原理,也不太可能脱离日常生活中的现象。通过我的介绍,恐怕还会惊奇地发现,个体的异常心理现象,很多都可以在被我们视为“很正常”的群体现象中发现它们的影子。
躁狂是怎么回事?
躁狂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躁狂最重要的本质,就是透支——心理能量的透支。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好比是我们手中的信用卡一样,先消费(透支)再还贷。本来要三个月用的钱,您一个月都花光了。那这个月肯定是很痛快啦!可是剩下那两个月怎么办呢?不论怎么透支,最后可一定是要还的啊。
心理能量的透支与信用卡透支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都知道“精气神”这个词,人想要健康地工作生活,就,必须得有“精气神”,所谓“精气神”就是我们的心理能量。比如说,本来这部分“精气神(心理能量)”是半年的“定额”,是要在六个月之内匀着使用的。而“躁狂”就是在两个月之内把这些能量“挥霍”得精光,于是这两个月肯定特别兴奋,状态特别好,情绪特别高涨,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力量。但是好景不长,由于躁狂本身是一种透支,这就意味着躁狂发作以后就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在缺乏心理能量的状态中。这种状态,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抑郁。
春节·圣诞节·狂欢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春节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其最重要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透支——无论是在金钱上、饮食上、精力上、体力上、情感上,人们都表现出强烈的透支现象。在“过年”这个理由的支持下,人们连续的暴饮暴食。过度的娱乐狂欢,“疯狂”的大量购物,在人际关系的圈子里不断消费着自己的情绪和金钱。在这一段时期内,整个群体沉浸在一种过度兴奋的气氛之中。可是,透支毕竟是要还的。这就是为什么当过年的欢乐气氛烟消云散之后,不少人会陷入一种身心疲倦、甚至是心力交瘁状态之中的原因。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很多人熟识的“节后综合征”,躁狂发作之后,多半会伴随有抑郁发作。
我国最重要的节日是春节,西方国家呢?一般来说。欧美主要国家最大的节日是圣诞节。圣诞节的“躁狂”意味比起春节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如此,在某些欧洲和南美文化中。我们甚至可以见到躁狂意味更加明显的节日——狂欢节。在这种活动中,人们会陷入一种更彻底兴历狂热之中。
人为什么要过节?
说到这里,就有一个根本问题开始浮出水面了,为什么人类要过节呢?在研究了世界各个国家、民族的生活之后。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不论什么文化,人们都会有自己的节日,都会出现心理能量的群体性透支现象。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就要涉及到躁狂的心理学机制了。
按照精神动力学的观点,躁狂的产生是基于对基本冲突和抑郁的抵抗或防御——躁狂是对抑郁的逃脱。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医生在临床上经常会见到,躁狂往往是在患者遭遇了负性生活事件之后发作。患者遭遇了丧失性的事情,比如失去自己的工作、前途、爱人、亲人等等,他们拼命想要摆脱这些事件给他们带来的负性情绪,于是动员了心理能量储备以使自己“快乐”。但问题是,这种能量的动员本身是一种透支,结果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精神能量在透支后的枯竭。
同样的道理,人们之所以要把某些平常的日子赋予特殊意义,使之变成“不平凡”的节日,成为自己透支心理能量的“借口”,就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之中不如意的事情太多了。人类的生命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烦恼和痛苦,为了使自己在这些压力的肆虐下免于崩溃,为了防止自己在不断出现的痛苦中陷入绝望,人类发明了节日。所以说,节日的另外一个重要核心特征就是回避烦恼、忘记不愉快。人们就这样通过透支心理能量,使自己沉浸在人为制造出来的“快乐”之中。以求暂时逃脱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和不快。
因此,节日的本质,正是群体性的躁狂发作。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节日过去之后,很多人就会陷入一种缺乏动力、情绪低落的状态之中的原因。
过春节,悠着点儿!
正是因为上面提到的原因,各位朋友在过春节的时候可得悠着点儿,可千万别深陷这种“躁狂”的气氛中不能自拔,否则假期结束到了该上班该上学的时候就该“抑郁”了。就如西方一位哲人的名言所说,没有人比刚刚度完假的人更需要放假了!”
春节是什么?
这个答案可能会让您大吃一惊——春节,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其实是一种群体性躁狂发作。
好家伙!躁狂!可能很多读者朋友会觉得我危言耸听。呵呵,请先不要忙着下结论,待我慢慢讲来。
由于专业跨度和翻译方法的问题,不少朋友对“躁狂”这一概念的理解不甚透彻,相当一部分人把“躁狂”与“狂躁”混为一谈,这并不能怪大家,因为“躁狂”这个词的翻译方法存在一定问题,本身就很容易给人以误导;而且,对于没有接触过精神科或心理科临床工作的朋友来说,在头脑中描绘出一幅“躁狂”发作的图画确实有一定难度。
但是。请不要忘记,科学永远是来自于生活的。即使再高深莫测的心理学原理,也不太可能脱离日常生活中的现象。通过我的介绍,恐怕还会惊奇地发现,个体的异常心理现象,很多都可以在被我们视为“很正常”的群体现象中发现它们的影子。
躁狂是怎么回事?
躁狂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躁狂最重要的本质,就是透支——心理能量的透支。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好比是我们手中的信用卡一样,先消费(透支)再还贷。本来要三个月用的钱,您一个月都花光了。那这个月肯定是很痛快啦!可是剩下那两个月怎么办呢?不论怎么透支,最后可一定是要还的啊。
心理能量的透支与信用卡透支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都知道“精气神”这个词,人想要健康地工作生活,就,必须得有“精气神”,所谓“精气神”就是我们的心理能量。比如说,本来这部分“精气神(心理能量)”是半年的“定额”,是要在六个月之内匀着使用的。而“躁狂”就是在两个月之内把这些能量“挥霍”得精光,于是这两个月肯定特别兴奋,状态特别好,情绪特别高涨,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力量。但是好景不长,由于躁狂本身是一种透支,这就意味着躁狂发作以后就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在缺乏心理能量的状态中。这种状态,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抑郁。
春节·圣诞节·狂欢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春节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其最重要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透支——无论是在金钱上、饮食上、精力上、体力上、情感上,人们都表现出强烈的透支现象。在“过年”这个理由的支持下,人们连续的暴饮暴食。过度的娱乐狂欢,“疯狂”的大量购物,在人际关系的圈子里不断消费着自己的情绪和金钱。在这一段时期内,整个群体沉浸在一种过度兴奋的气氛之中。可是,透支毕竟是要还的。这就是为什么当过年的欢乐气氛烟消云散之后,不少人会陷入一种身心疲倦、甚至是心力交瘁状态之中的原因。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很多人熟识的“节后综合征”,躁狂发作之后,多半会伴随有抑郁发作。
我国最重要的节日是春节,西方国家呢?一般来说。欧美主要国家最大的节日是圣诞节。圣诞节的“躁狂”意味比起春节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如此,在某些欧洲和南美文化中。我们甚至可以见到躁狂意味更加明显的节日——狂欢节。在这种活动中,人们会陷入一种更彻底兴历狂热之中。
人为什么要过节?
说到这里,就有一个根本问题开始浮出水面了,为什么人类要过节呢?在研究了世界各个国家、民族的生活之后。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不论什么文化,人们都会有自己的节日,都会出现心理能量的群体性透支现象。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就要涉及到躁狂的心理学机制了。
按照精神动力学的观点,躁狂的产生是基于对基本冲突和抑郁的抵抗或防御——躁狂是对抑郁的逃脱。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医生在临床上经常会见到,躁狂往往是在患者遭遇了负性生活事件之后发作。患者遭遇了丧失性的事情,比如失去自己的工作、前途、爱人、亲人等等,他们拼命想要摆脱这些事件给他们带来的负性情绪,于是动员了心理能量储备以使自己“快乐”。但问题是,这种能量的动员本身是一种透支,结果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精神能量在透支后的枯竭。
同样的道理,人们之所以要把某些平常的日子赋予特殊意义,使之变成“不平凡”的节日,成为自己透支心理能量的“借口”,就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之中不如意的事情太多了。人类的生命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烦恼和痛苦,为了使自己在这些压力的肆虐下免于崩溃,为了防止自己在不断出现的痛苦中陷入绝望,人类发明了节日。所以说,节日的另外一个重要核心特征就是回避烦恼、忘记不愉快。人们就这样通过透支心理能量,使自己沉浸在人为制造出来的“快乐”之中。以求暂时逃脱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和不快。
因此,节日的本质,正是群体性的躁狂发作。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节日过去之后,很多人就会陷入一种缺乏动力、情绪低落的状态之中的原因。
过春节,悠着点儿!
正是因为上面提到的原因,各位朋友在过春节的时候可得悠着点儿,可千万别深陷这种“躁狂”的气氛中不能自拔,否则假期结束到了该上班该上学的时候就该“抑郁”了。就如西方一位哲人的名言所说,没有人比刚刚度完假的人更需要放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