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能力发展研究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信息技术在教育当中的普及应用,对教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首先探讨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并基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了信息环境对教师能力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最后,提出了在当前环境下提升教师能力发展的技巧与策略。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角色 教师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新世纪,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并引起了教育的深刻变革。现代教育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它拓展了教育时空,改变了传统班级授课的单一教育模式,改变了教师、学生的角色地位和相互关系,使师生的思维、行为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必将引起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环境、教学方法和评价的重大的变革。本文试图就“信息技术环境”这一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以阐释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的能力发展。
  1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分析
  传统的教师角色是知识的传播者,采用的是“粉笔+黑板”式的课堂教学手段与以教科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填鸭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主动的施教者,并监控整个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教学基本都是教师自编自演,学生只是观众。
  1.1 全能型演员
  在传统的课堂当中,教师要经历备课,上课这样的过程,而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所有教学内容都由老师设定,教师角色是既能导又能演的演员。上课内容是由老师根据教学大纲选择安排组织,教学过程由学科老师设计,授课也由学科老师导演完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独自控制教学资源和过程,甚至学生思维,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指挥走,更为严重的是学生只是跑龙套的业余演员,很多时候他的角色不是自己决定的,而是由教师来选择。
  1.2 现行教育体制的执行者
  当前教育体制下,很多人对老师的传统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出质疑,认为他们戕害了学生的创造力,扼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究其原因,现行的教育体制考察的就是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虽然少数家长对创新力培养提出了要求,而与此同时更多的家长则是为孩子能高分考入名牌大学而沾沾自喜,这时的教学工作者只不过是应试教育的执行者。
  1.3 教学中的牧羊人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传统的教育者是牧羊人的形象。课堂上一群学生凝望着教师或书本,笔下沙沙作响,仿佛是一群啃草的羊儿。而教师恰似一个牧羊人,他挥动着羊鞭,起承转合,乐此不疲,结果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尤其在大班教学中,教师都不能照顾到所有的学生,教师讲台上讲,学生下面听,老师的任务是讲完课,而不是让所有学生都听懂课。
  2 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
  伴随着传统教育弊端的呈现,信息技术应运而生,虽然没有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媒体,但给教学带来了一系列巨大的变革,促使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理念,教学评价等均发生了转变。
  2.1 教学理念的转变
  斯普朗格曾说教育的秘诀在于它能加强受教育者的想象力,同时能帮助受教育者认识有关人性和人生的种种价值,信息环境下,教育理念正在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向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全面素质的方向发展。
  2.2 教学媒体和环境的转变
  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环境,实现了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组合教学,构建了网上通信、卫星远程通信等开放性的教学环境等。在多媒体教学中采的课件,可以把复杂的理论用直观形象的图片或动画展示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同时降低了教师的劳动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2.3 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填鸭式教学,而信息时代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信息化教育,强调学习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的过程,而是主动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学习需要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教学过程应关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为学生创造有利于知识构建的情景与气氛,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工具支持。对于教师来说,“已经不是只教学生学习的问题了,而是还要教学生寻找信息,把這些信息联系起来,并以批判的精神对待这些信息”。
  2.4 教师地位的转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教学媒体运用于教学中,特别是计算机教学课件,以其丰富多样的信息承载形式,灵活方便的交互,被越来越多地应用教学中。社会教学资源的丰富化,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组织者,在教学中由原来告诉学生“是什么”转变为指导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教师的主导地位被取代,教师将起辅助和咨询作用。
  2.5 教学评价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评价中,重知识,轻能力,轻智能,更轻思想和情感;重考试分数,轻平时表现;重共性,轻个性。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评价则主张全面、积极、有特色地评价学生,主张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既要考察知识,也要考察能力和技能,还要评价情感、态度和习惯;既要考察学习结果,进行终结性评价,也要有学习性评价,进行形成性评价;既要有定量评价,也要有定性评价;既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3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能力要求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引起了深刻教学变革,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如何使用技术更好地辅助教学,如何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等,这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3.1 指引学生的学习
  在信息时代,老师的角色将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或良好知识体系的呈现者,其主要职责已从“教”学生,转变为“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引路者,也是寻路人。他永远在寻找最新的未知领域,并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开拓,永远充满激情与活力。正如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所说,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他掌握着舵,学生用力把船驶向前方。   3.2 加强教学设计的协作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往往具有跨学科整合的特征。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间的协作和课题间的交流常常突破学科界限,学科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做到“样样都通”,在整合准备过程中,各科教师应相互配合协调工作,利用各自优势,承担不同的职责,为学生有效开展活动提供帮助。
  3.3 创设愉悦的教学环境
  课堂氛围与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教与学的协同活动,具有双边性,教师施教之初,贵在指导,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中。因此,创设和谐愉悦、充满求知欲的课堂氛围无疑是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好激情的调控、教学语言的组织和提问技巧等多个要素。
  3.4 注重学生的信息素养
  当前人类已步入信息化社会,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信息素养成为每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的基本要求。不仅要教会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强化批判精神,使他们学会筛选信息。
  3.5 实践终身学习的理念
  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教师为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技术,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要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以使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教学方法跟上时代的变化。总之,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活动的冲击,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明确职责,做好角色的转换,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3.6 运用多元化教学评价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使学生了解最新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根据这些导向,促使学生思考并判断学习结果的质量和价值。教师也可根据这些评价指标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评价的过程要根据个人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并给每个评价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在具体评价中要合理组织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组内评价等多种方式。
  4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能力发展策略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不仅是充当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其它多种角色的复合体。教师如要迅速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必须采用相应的技巧和策略。
  4.1 加强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倡导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的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许多新问题,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首先应加强教学反思。经验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来源,反思则是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的根本机制。在反思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所以要放下权威学会换位思考。一名优秀的教师在备课和上课之余都要及时进行反思,记下自己的感受,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不足,以便今后更好地完善。这种循环往复的反思过程既能提高教师自身反思水平,又能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4.2 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界限,拓宽了人际沟通渠道,师生交往趋于多样化与平等化。课堂上教师应该放下权威,更多地理解信任学生,维护学生自尊心。课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心理,创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效能激发的关键,只有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才可诲人不倦,学生才能学而不厌。
  4.3 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
  教师要加强自己各方面的专业素养,例如终身学习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等。其中终身学习能力尤为重要,它是其他几项能力的基础,教师的一生必须不间断地接受教育和学习,以持续更新知识。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提升自身素养,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
  4.4 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理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应当探索适合自身的教学方式,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应是视听媒体的学习方式与运用粉笔黑板的传统学习方式相辅相成。指导教学的理论应是行为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的融合。教学目标既要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系统科学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5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它对课堂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变革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转变,同时也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信息技術环境下,教师要及时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发展自身能力,方可成为信息时代的合格教师。
  参考文献
  [1] 程纯.浅谈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角色的定位[J].教育探索,2008(5).
  [2] 陈永光.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2).
  [3] 潘伟.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角色的再定位[J].软件导刊,2010(6).
  [4] 翟小宁,李学伟.中学教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J].教育研究,2010(5).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农产品滞销作为一个阻碍农民增收的"顽疾",始终难以得到"根治",种植户经常陷入"丰收越多,损失越重"的尴尬困境。近两年,中国农业发展异常迅速,但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农产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木糖氧化产碱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危险因素以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探讨其防治。方法分析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和急诊重症监
内部控制是为合理保证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括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研究生扩招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化,研究生就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如何引导硕士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和就业观念是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
心理健康教师的课程能力的建构与发展,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施行.了解心理健康教师们课程能力的现状,进而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有利于提高教师们的课程能力,改善教师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比任何时代都更为迫切。图书馆作为拥有丰富的、以纸质的传统文献图书和报刊及光电磁为介质的电子出版物的知识宝库,可以充分发挥其对文
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纷纷出台了各种各样的绿色壁垒。我国加入WTO后,发达国家以前的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我们的出口贸易不再起作用,但其绿色壁垒却仍然对我们伤害不浅
外汇储备作为一国货币当局可以随时自由支配国外资产.具有其他资产难以替代的清偿债务、稳定汇率、维持一国经济外部均衡的功能。现阶段,国际上已经不成文地将一国的外汇储备作
人口作为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客观存在,包含着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构建了人口这一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主体
摘 要 我国中国学生普遍在写作过程中面临读者意识缺失的问题,而读者意识是写作成熟的标志,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更具重要意义。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需要国内写作教学界、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国内写作教学界应加大对读者意识的重视力度;老师则应注意使学生了解读者意识的基本理论、明白英汉文化差异,培养学生写作三个阶段的读者意识,引导学生面对真实读者进行写作等;学生自己则应广泛阅读原著,勤于练笔,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