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这是核心问题,也是关键所在。因为信息技术与其它的课程不同,课程本身的特点就是操作性很强。但问题也出在这里,初中的学生自控能力是有限的,要讓他们遵守纪律,那就得要求信息技术教师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 问题及对策 合理组织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几年来我工作在信息技术教学一线,这些年来的教学经验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搞好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课堂管理是多么的重要。其实,课堂管理在其它任何学科都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成分。连学生们也关心这一问题,因为管理的比重大了,那么学习的时间必然也就相对减少了,他们需要自己的教师是一个有能力的课堂操控者。
在这里我要谈的问题就是如何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这是核心问题,也是关键所在。因为信息技术与其它的课程不同,课程本身的特点就是操作性很强。但问题也出在这里,初中的学生自控能力是有限的,要让他们不出现诸如:随意说话、走动、上网、吃零食甚至打游戏等一些不和谐现象的发生,那就得要求信息技术教师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方法。
首先,我们先来找一下信息技术课堂管理中都存在哪些问题。
一、学校往往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程。
现阶段,期中、期末因为没有安排过正式的信息技术学科测试,缺少了有效的评价制度这一重要环节,所以学校、教师对信息技术学科在初中的整个前阶段都存在一种不够足够重视的态度。
二、课堂纪律难以调控。
由于学生们也认为信息技术课是可有可无的,所以大部分学生都会以一种娱乐的心态来上课,可这并不是真的学习的积极性,是“玩玩”的心态。学习态度自然就不好了。信息技术课一般是在机房上课,与教室里上课相比,机房中出现的干扰因素更多,环境也更为复杂,相应带来的纪律问题也更多。
诸如:相互走动、讲话等情况十分普遍,尤其是会有在教室里面偷偷吃零食的,并把垃圾处理在微机桌的缝隙里,更有个别学生用U盘、MP3把一些小游戏也偷偷拷贝到电脑里面玩。他们经常抱着这样的心态来上课,学生上课的情绪再高、再怎么喜欢这门课,也都成了反面的因素了。
三、学生操作电脑的能力和水平相差太大。
学生的基础存在很大差异。因为学生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还有一部分来自城镇,家里面有电脑的学生可能不用教他书本上的内容他已经学会了,而家里没电脑的学生他们小学阶段几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七年级有些学生甚至基本的开关机、指法、鼠标都要从头练习;这样大的反差,在教学中搞“一刀切”、“大锅饭”,就会使很多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诸如:在计算机实际操作中,一些相对较好的学生只需几分钟就能够迅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常会“不够吃”。他们所剩余时间就会显得无所事是,转而可能会去说话、打游戏等做其它无关教学的内容的事去了。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吃不消”,会认为老师上课的进度太快了,自己跟不上,“跟不上,就不跟了”,于是也加入到“无所事是”中去了。
四、教学中教师教学设计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
有一些教学经验的教师都有一个体会:由于教学环境的不同、教学对象的不同层次,也许教材中介绍某一个知识点时往往篇幅很长,而实际用在操作中却只有短短的几步操作,信息技术教师要认识到班级里面每个学生已有的操作水平、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都是不相同的,根据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对它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进行因材施教。这就对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大胆的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严抓课堂纪律的管理,有效教学需要有良好的课堂秩序做保障。
在每一学期上课前,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向所有学生严明在机房上课与在普通教室的课堂纪律和规则,让学生在内心中就种下遵守或者无视课堂规则程序的后果种子。此外,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还是应该给于微笑、表扬或者奖励的。
根据行为主义的观点,随之以积极强化的行为倾向于重复地出现,适当地强化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二、分层教学,做好教学设计、合理组织上课
(1)教师要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相结合,而这里所说的“材”并不单指教材,也指人材、教学环境等。
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安排多个任务进行分层次教学,操作水平较差的学生可以只做基础性的操作,而对好点的学生可以提高要求,让他们做一些有发挥余地的、有挑战性的操作。尽可能做到在同一时间段内,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完成分给他们的不同层次的题目操作。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目的。
(2)在学习活动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认识兴趣。当广泛的认识兴趣成为学生的人格特征时,他们将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外来的奖励。所以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上每一节课前都要做好教学设计,培养学生能自觉进行学习,引起他们进一步探讨的认知需要。
例如在讲解如何使用Word软件一课中,有关学生如何完成“图文混排”操作时,若只是为了教而教,老师一遍又一遍的唠叨其操作方法,讲述文字、图片的如何插入而随意输入一些无意义的文字时,学生根本没有兴趣听。假若提供给学生的素材是学生平时就感兴趣的有关影视明星之类的资料,不用老师,学生也会主动的去尝试,将这些他们喜爱的资料组合成一个漂亮的电子文档。
还有另一方面的因素也要提起注意。那就是还要完善评价制度、运用多种评价机制。
总之,课堂管理有三个目标:争取更多的时间学习,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帮助学生自我管理。实现这三个目标的才是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
参考文献:
[1]陈晓蓉,肖圣龙,王润玲;教学方法的工效学研究[J];人类工效学;1997年03期.
[2]面向21世纪的中国信息管理类专业[J];情报资料工作;1999年03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 问题及对策 合理组织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几年来我工作在信息技术教学一线,这些年来的教学经验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搞好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课堂管理是多么的重要。其实,课堂管理在其它任何学科都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成分。连学生们也关心这一问题,因为管理的比重大了,那么学习的时间必然也就相对减少了,他们需要自己的教师是一个有能力的课堂操控者。
在这里我要谈的问题就是如何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这是核心问题,也是关键所在。因为信息技术与其它的课程不同,课程本身的特点就是操作性很强。但问题也出在这里,初中的学生自控能力是有限的,要让他们不出现诸如:随意说话、走动、上网、吃零食甚至打游戏等一些不和谐现象的发生,那就得要求信息技术教师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方法。
首先,我们先来找一下信息技术课堂管理中都存在哪些问题。
一、学校往往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程。
现阶段,期中、期末因为没有安排过正式的信息技术学科测试,缺少了有效的评价制度这一重要环节,所以学校、教师对信息技术学科在初中的整个前阶段都存在一种不够足够重视的态度。
二、课堂纪律难以调控。
由于学生们也认为信息技术课是可有可无的,所以大部分学生都会以一种娱乐的心态来上课,可这并不是真的学习的积极性,是“玩玩”的心态。学习态度自然就不好了。信息技术课一般是在机房上课,与教室里上课相比,机房中出现的干扰因素更多,环境也更为复杂,相应带来的纪律问题也更多。
诸如:相互走动、讲话等情况十分普遍,尤其是会有在教室里面偷偷吃零食的,并把垃圾处理在微机桌的缝隙里,更有个别学生用U盘、MP3把一些小游戏也偷偷拷贝到电脑里面玩。他们经常抱着这样的心态来上课,学生上课的情绪再高、再怎么喜欢这门课,也都成了反面的因素了。
三、学生操作电脑的能力和水平相差太大。
学生的基础存在很大差异。因为学生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还有一部分来自城镇,家里面有电脑的学生可能不用教他书本上的内容他已经学会了,而家里没电脑的学生他们小学阶段几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七年级有些学生甚至基本的开关机、指法、鼠标都要从头练习;这样大的反差,在教学中搞“一刀切”、“大锅饭”,就会使很多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诸如:在计算机实际操作中,一些相对较好的学生只需几分钟就能够迅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常会“不够吃”。他们所剩余时间就会显得无所事是,转而可能会去说话、打游戏等做其它无关教学的内容的事去了。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吃不消”,会认为老师上课的进度太快了,自己跟不上,“跟不上,就不跟了”,于是也加入到“无所事是”中去了。
四、教学中教师教学设计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
有一些教学经验的教师都有一个体会:由于教学环境的不同、教学对象的不同层次,也许教材中介绍某一个知识点时往往篇幅很长,而实际用在操作中却只有短短的几步操作,信息技术教师要认识到班级里面每个学生已有的操作水平、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都是不相同的,根据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对它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进行因材施教。这就对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大胆的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严抓课堂纪律的管理,有效教学需要有良好的课堂秩序做保障。
在每一学期上课前,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向所有学生严明在机房上课与在普通教室的课堂纪律和规则,让学生在内心中就种下遵守或者无视课堂规则程序的后果种子。此外,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还是应该给于微笑、表扬或者奖励的。
根据行为主义的观点,随之以积极强化的行为倾向于重复地出现,适当地强化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二、分层教学,做好教学设计、合理组织上课
(1)教师要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相结合,而这里所说的“材”并不单指教材,也指人材、教学环境等。
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安排多个任务进行分层次教学,操作水平较差的学生可以只做基础性的操作,而对好点的学生可以提高要求,让他们做一些有发挥余地的、有挑战性的操作。尽可能做到在同一时间段内,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完成分给他们的不同层次的题目操作。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目的。
(2)在学习活动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认识兴趣。当广泛的认识兴趣成为学生的人格特征时,他们将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外来的奖励。所以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上每一节课前都要做好教学设计,培养学生能自觉进行学习,引起他们进一步探讨的认知需要。
例如在讲解如何使用Word软件一课中,有关学生如何完成“图文混排”操作时,若只是为了教而教,老师一遍又一遍的唠叨其操作方法,讲述文字、图片的如何插入而随意输入一些无意义的文字时,学生根本没有兴趣听。假若提供给学生的素材是学生平时就感兴趣的有关影视明星之类的资料,不用老师,学生也会主动的去尝试,将这些他们喜爱的资料组合成一个漂亮的电子文档。
还有另一方面的因素也要提起注意。那就是还要完善评价制度、运用多种评价机制。
总之,课堂管理有三个目标:争取更多的时间学习,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帮助学生自我管理。实现这三个目标的才是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
参考文献:
[1]陈晓蓉,肖圣龙,王润玲;教学方法的工效学研究[J];人类工效学;1997年03期.
[2]面向21世纪的中国信息管理类专业[J];情报资料工作;1999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