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富足,广大群众的精神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和明显增强。如何准确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大力推进群众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基层;群众文化
在社会生活中,群众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发展的社会性文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群众文化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只有准确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才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就我县来说,我认为要在创新载体、彰显特色、城乡一体、完善体制等四个方面聚焦发力,推动群众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1、创新载体,拓宽群众文化发展的新路径
面对当前群众文化活动载体单一、项目单调,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协作不够、合力不强的问题,要积极创新载体、拓宽渠道,探索群众文化发展的新路径。一是要整合各方资源,积极搭建文化活动的新平台。坚持“大型活动政府办,小型活动社会办,专业业余相融合”的原则,采取单位联办、企业合办、群众参与的办法,组织各种文化交流、汇报演出、歌咏比赛,促进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二是要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打造文化活动的新载体。紧紧围绕美丽霍山建设、精准扶贫脱贫、旅游兴县和文明乡风建设等,充分发挥文化辐射面广、吸引力强、参与面大的优势,创新思路策划文化活动主题,比如乡村旅游文化节、美丽乡村赛歌会等。三是要传承弘扬节日民俗文化,拓宽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的新形式。以农村文化乐园为依托,发挥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分子、文艺骨干的带头引领作用,抓住农闲、传统节日和婚嫁迁新居等时机,组织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活动,如讲喜鹊、打莲湘、说快板、四弦书等。
2、彰显特色,增强群众文化发展的新活力
彰显地方特色、富有乡土气息,是群众文化生命力所系。 推进群众文化持续发展,要在彰显特色上下功夫。一是内容上要把握时代脉搏。要结合当前文化时代特色和地方民俗文化传承特点,组织开展更多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样、群众踊跃参与的各类文化活动,全力打造城乡共享、共庆、共乐的文化产品。二是形式上要在变化中求创新。广场舞近年来成了群众的“新宠”,要把唱小戏、腰鼓、扭秧歌等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曲艺融入广场舞,创造出深受群众喜爱的新的艺术作品,促进广场舞更加深入持久的健康发展。三是创作上要注重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努力创作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生活和群众精神风貌,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的文艺精品力作。鼓励群众发掘身边典型的人、事,以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方式,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目的。四是发展中彰显地方特色。要在深入走访、系统调研的基础上,摸清我县民间文化的分布情况,认真抓好民间艺术保护工程,发掘、整理一批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在继承中创新,将霍山独特的文化底蕴,以种种具象的形态,为更多群众所熟悉熟知。
3、城乡一体,构建群众文化发展的新格局
由于城市文化设施、居民文化程度等方面优于农村,无论是硬件条件还是人员素质都要领先一步,而农村也有民风淳朴、民俗传承方面的优势,因而在发展群众文化中,城市与乡村可以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群眾文化发展的新格局。一要发挥城市硬件优势,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保障。要充分发挥城市广场、公园、文化活动中心等硬件设施完善的优势,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等为契机,常态化组织开展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彰显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示范带动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二要挖掘文艺人才资源,为群众文化队伍输送新鲜的“血液”。人才是群众文化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县诸佛庵镇的“俊卿群艺会”、磨子潭镇“东流河民俗艺术团”等文艺活动非常活跃,取得了良好效果。最关键的是各自吸纳一批有突出专长的文艺人才。三要因地制宜,持续探索适合农民群众需求的新方式。充分考虑农村群众居住分散的特点和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实际需求,要不断创新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继续推进由镇与村共同创建“学习型”、“科技型”、“娱乐型”等特色文化示范户,不断完善这种适合农村实际的发展群众文化的新方式。四要以城带乡,推进城乡群众文化联动。在搞好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几种文化形态建设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城市文化的导向、辐射作用。以城镇文艺团体为依托,充分利用农闲、传统节日和地方特色文化节日,举办城乡群众共同参与的歌咏、戏曲、舞狮、健身等深受群众欢迎的文化活动。既要定期组织城镇的文化团体送戏下乡,又要让农村的文化队伍经常到城里来参加演出,让城乡文艺队伍同台献艺,展现不同形态的文化魅力,满足城乡群众的需求,丰富文化生活。
4、完善体制,增强群众文化发展新动能
群众文化繁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昌盛的生动体现。我县要落实“规划、协调、指导、服务、监督”的职能作用,理顺文化管理体制,增强群众文化发展新动能。 一是统筹谋划,把群众文化纳入城乡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之中,作为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位置,努力实现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二是多轮驱动,培育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认真制定和实施基层文化人才培训计划,打造一支专业文化队伍。充分发挥文化馆等专业文化机构的作用,强化对民间文艺团队和文化示范户的业务指导。整合各类文艺人才资源,广泛吸纳民间文艺人才参与,建立一支素质高、有战斗力的文化人才队伍。三是强化保障,加大对群众文化的投入。在财政保证大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政府还要安排足够的专项资金,保证群众文化发展必要的经费开支。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的文化活动已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我们要通过大力宣传、扶持、引导和鼓励,统筹谋划、创新机制调动促进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不断完善和自我发展,创造性的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要。
【参考文献】:
[1]王艳清.做好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3.05:172.
【关键词】:思想政治;基层;群众文化
在社会生活中,群众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发展的社会性文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群众文化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只有准确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才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就我县来说,我认为要在创新载体、彰显特色、城乡一体、完善体制等四个方面聚焦发力,推动群众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1、创新载体,拓宽群众文化发展的新路径
面对当前群众文化活动载体单一、项目单调,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协作不够、合力不强的问题,要积极创新载体、拓宽渠道,探索群众文化发展的新路径。一是要整合各方资源,积极搭建文化活动的新平台。坚持“大型活动政府办,小型活动社会办,专业业余相融合”的原则,采取单位联办、企业合办、群众参与的办法,组织各种文化交流、汇报演出、歌咏比赛,促进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二是要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打造文化活动的新载体。紧紧围绕美丽霍山建设、精准扶贫脱贫、旅游兴县和文明乡风建设等,充分发挥文化辐射面广、吸引力强、参与面大的优势,创新思路策划文化活动主题,比如乡村旅游文化节、美丽乡村赛歌会等。三是要传承弘扬节日民俗文化,拓宽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的新形式。以农村文化乐园为依托,发挥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分子、文艺骨干的带头引领作用,抓住农闲、传统节日和婚嫁迁新居等时机,组织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活动,如讲喜鹊、打莲湘、说快板、四弦书等。
2、彰显特色,增强群众文化发展的新活力
彰显地方特色、富有乡土气息,是群众文化生命力所系。 推进群众文化持续发展,要在彰显特色上下功夫。一是内容上要把握时代脉搏。要结合当前文化时代特色和地方民俗文化传承特点,组织开展更多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样、群众踊跃参与的各类文化活动,全力打造城乡共享、共庆、共乐的文化产品。二是形式上要在变化中求创新。广场舞近年来成了群众的“新宠”,要把唱小戏、腰鼓、扭秧歌等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曲艺融入广场舞,创造出深受群众喜爱的新的艺术作品,促进广场舞更加深入持久的健康发展。三是创作上要注重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努力创作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生活和群众精神风貌,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的文艺精品力作。鼓励群众发掘身边典型的人、事,以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方式,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目的。四是发展中彰显地方特色。要在深入走访、系统调研的基础上,摸清我县民间文化的分布情况,认真抓好民间艺术保护工程,发掘、整理一批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在继承中创新,将霍山独特的文化底蕴,以种种具象的形态,为更多群众所熟悉熟知。
3、城乡一体,构建群众文化发展的新格局
由于城市文化设施、居民文化程度等方面优于农村,无论是硬件条件还是人员素质都要领先一步,而农村也有民风淳朴、民俗传承方面的优势,因而在发展群众文化中,城市与乡村可以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群眾文化发展的新格局。一要发挥城市硬件优势,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保障。要充分发挥城市广场、公园、文化活动中心等硬件设施完善的优势,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等为契机,常态化组织开展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彰显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示范带动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二要挖掘文艺人才资源,为群众文化队伍输送新鲜的“血液”。人才是群众文化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县诸佛庵镇的“俊卿群艺会”、磨子潭镇“东流河民俗艺术团”等文艺活动非常活跃,取得了良好效果。最关键的是各自吸纳一批有突出专长的文艺人才。三要因地制宜,持续探索适合农民群众需求的新方式。充分考虑农村群众居住分散的特点和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实际需求,要不断创新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继续推进由镇与村共同创建“学习型”、“科技型”、“娱乐型”等特色文化示范户,不断完善这种适合农村实际的发展群众文化的新方式。四要以城带乡,推进城乡群众文化联动。在搞好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几种文化形态建设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城市文化的导向、辐射作用。以城镇文艺团体为依托,充分利用农闲、传统节日和地方特色文化节日,举办城乡群众共同参与的歌咏、戏曲、舞狮、健身等深受群众欢迎的文化活动。既要定期组织城镇的文化团体送戏下乡,又要让农村的文化队伍经常到城里来参加演出,让城乡文艺队伍同台献艺,展现不同形态的文化魅力,满足城乡群众的需求,丰富文化生活。
4、完善体制,增强群众文化发展新动能
群众文化繁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昌盛的生动体现。我县要落实“规划、协调、指导、服务、监督”的职能作用,理顺文化管理体制,增强群众文化发展新动能。 一是统筹谋划,把群众文化纳入城乡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之中,作为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位置,努力实现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二是多轮驱动,培育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认真制定和实施基层文化人才培训计划,打造一支专业文化队伍。充分发挥文化馆等专业文化机构的作用,强化对民间文艺团队和文化示范户的业务指导。整合各类文艺人才资源,广泛吸纳民间文艺人才参与,建立一支素质高、有战斗力的文化人才队伍。三是强化保障,加大对群众文化的投入。在财政保证大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政府还要安排足够的专项资金,保证群众文化发展必要的经费开支。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的文化活动已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我们要通过大力宣传、扶持、引导和鼓励,统筹谋划、创新机制调动促进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不断完善和自我发展,创造性的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要。
【参考文献】:
[1]王艳清.做好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3.0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