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原生态民歌手在走向城市舞台的进程中,因远离其“原生态”的土壤,从演唱心理到演唱形式有脱离“原生”性的潜在危机。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利用其能模拟场景、情景再现、人景互动的特点,探索目前原生态民歌表演中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实现对原生态民歌文化的保护。
【关键词】原生态民歌;虚拟现实;表演
原生态民歌是历代地方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地方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且音乐特色鲜明、文化内涵深厚。当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浩浩荡荡,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改变使得原生态民歌的发展和传承变得举步维艰。虚拟现实技术(以下简称VR)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结合多种高新技术生成的与一定范围内真实环境视、听、触感等方面高度近似的数字化环境。通过表演者与数字化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而产生亲临感和对应真实环境的感受与体验。[1]可以为原生态民歌的表演和传承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一、目前我国原生态民歌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的变迁
社会环境的改变迫使着人们必须转变原有的生活方式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同样,原生态民歌生活原发性的特质,势必也要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由于原生态民歌生存空间的急剧锐减,作为实用功能的部分原生态民歌己经消失殆尽。例如,如今遗存下来的劳动号子也只能作为文化遗产被保护起来。曾经响彻黄土高原的一曲曲激愤奔放的脚夫歌、一曲曲荡气回肠的陕北“信天游”,在四通八达的交通线路和庞大的电讯媒体的强势介入下,伴随着脚夫的改行和流行音乐的席卷,从此没了踪影。
此外,人文生态的改变进一步恶化了原生态民歌生存的环境,使原生态民歌的传承变得愈加困难。为了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大多数农牧民背井离乡,开始进城务工,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年人,大城市的繁华与更多的际遇常常使得务工的青年们忽视了自己出生地的传统与自身秉持的独特文化与优势。因此,他们中很少有人愿意学习和演唱本民族的民歌,未成燎原之势何谈传承与发展;再加上老一辈民歌手的相继离世,使得原生态民歌文化的传播举步维艰,眼见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变味。
(二)观众审美趣味的改变
由于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对外交流更加频繁,伴随着西方强势文化而来的流行音乐、快餐文化等以娱乐大众为主要功能的新兴文化,原生态民族地域性音乐的传播受到冲击。特别是对当代年轻群体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即使是生活在黄土高坡上也同样不可幸免,一股追求后现代音乐的潮流之风,传遍大江南北。高科技为更多的人,特别是为偏远地区的人群带来了福音:电视、电话、智能手机、iPad电脑等新电子产品走进了山区人们的家里,使得偏远地区人们的娱乐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生态民歌失去了原汁原味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现代电子媒介的互联生产了很多中西融合的民歌新编,原本应助力于原生态民歌传播的新媒介技术,因为信息的繁多使得群众缺乏对原生态民歌的“审美抉择力”,很大原因是因为观众对民歌文化背景的不了解;学界对原生态民歌的关注更多的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媒体的传播较缺乏原生态音乐的审美标准,“原生态民歌定义的模糊”使得观众对原生态民歌的审美标准与辨别还处于模糊地带,传播理论还处在与技术融合的初级阶段,所以原生态民歌的传播与传承目前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二、虚拟现实技术对原生态民歌传承和表演的技术支持
虚拟现实技术本着仿真性、模拟性、再现性、交互性的特点可以为失去发生场域的民歌依据其本来的特点模拟并再现发生的人文环境或自然环境。以信天游民歌为例,VR技术可以为信天游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其产生全过程的模拟和现阶段信天游民歌作为音乐形态的展示,主要技术支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构:
(一)情景再现:构筑原生态的表演场域
以陕北民歌为例,形式上可分信天游、小调、劳动号子、歌舞曲、风俗曲和宗教曲。“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最富有特色的民歌,它构筑了陕北民歌的主体。曲调悠长高亢,粗犷奔放,韵律和美。其内容多以反映爱情、婚姻、日常生活,反抗压迫,争取自由为题材。
基于陕北信天游民歌这些种类特点,在情景再现的原生态民歌表演场域上来判断:VR技术可以依照信天游民歌及其音乐、文化特点,综合计算机图像技术、3D和4D技术、建模渲染等技术手段,把该类民歌产生的人文和社会环境勾画出来,并輔以立体和动感,且保持高逼真性,为舞台上的民歌手营造出演唱时就如同该类民歌当时创作时的场景——以信天游为例,穿戴好虚拟现实装备(如智能隐形眼镜,耳麦触发器,Htc Vive或gear vr)的民歌手极目所望之处尽是黄土高原的辽远与沧桑,身临其境地演唱更有助于民歌手诠释出原生态民歌本身的民族性与地域特色,观众也可佩戴头盔或智能再现眼镜辅助观看,提升观看体验与互动参与感。
(二)演唱展示:注重传播过程的多维度
在建构了民歌表演的场域后,还需利用计算机遥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仿真性和可感知性,让当下的研究者或者对信天游感兴趣的人立于该场域内,就如同民歌手自己是民歌的创作者,感受生产劳动中的有感而发,或者是风沙吹来的凛冽、或者是劳动时的号子、或者是爱而不得的哀伤……演唱是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民歌手借助虚拟现实穿戴设备带来的感同身受可以使陕北信天游的传播从多种维度提升观众感知度与感受力,更有利于观众对信天游民歌音乐和文化内涵的体验和深入理解。
(三)数据采集:民歌背景资料的虚拟重现
通过场景建模和渲染,构建好人和景,铿锵有力、悠扬婉转、生机勃勃的信天游便可以通过VR技术所构建的云数据平台去伪存真地再现实地采风时的风土人情。该云数据平台可以收集当地人从看、听、闻、触等多感知维度实地采风后的音频数据;掌握信天游民歌近距离了解和研究后的一手资料,再通过人工智能数据库进行数据抓取与分层记录,从大数据中提炼出特定民歌文化的词曲特点与动态情景特征,这有助于为观众普及不同民歌的欣赏角度,激发更多人了解原生态民歌的兴趣。
从音乐发声学的角度来看,民歌作为一种人声体,从音乐本体上说是声音艺术、声乐艺术的整合,它是人情感的抒发和思想的表达;从文化意义上来看,民歌又是一种地方文化,它的产生与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这里的相关指的是民歌创作者的文化背景和创作时眼所见,耳所听,身所感,心所想的场景,即民歌的发生场域。笔者从民歌发生的场域再现、创作者的多维感知、民歌演唱时原生态全景重现,这三个维度来阐释如何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对原生态民歌传承和发展的技术支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原生态民歌是地方文化的艺术性展现,中华五千年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传承原生态民歌是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基于VR技术对民歌发生场域进行再现和展示,将是5G时代引领原生态民歌在演唱、传承和保护方面的主要思路和重要传播手段;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建立原生态民歌情景数据库,技术与艺术领域的双重加持,将有助于为我国民族音乐学中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播打开新思路,找到新方法。
注释:
[1]赵沁平.虚拟现实综述[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09年第39页.
【参考文献】
[1]黄允茂. 撞击与转型一论原生态民歌传播主体的萎缩[J].音乐艺术,2006(2).
[2]周海宏. 对现代音乐的美学思考人民音乐[J].人民音乐,1999(10).
[3]杨慧,雷建军.作为媒介的VR研究综述[J].新闻大学,2017,(06).
[4]陈谊.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J].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1998,(02).
[5]杨民康.“原形态”与“原生态”民间音乐辨析——兼谈为音乐文化遗产的变异过程跟踪立档[J].音乐研究季刊,2006,(03).
【关键词】原生态民歌;虚拟现实;表演
原生态民歌是历代地方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地方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且音乐特色鲜明、文化内涵深厚。当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浩浩荡荡,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改变使得原生态民歌的发展和传承变得举步维艰。虚拟现实技术(以下简称VR)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结合多种高新技术生成的与一定范围内真实环境视、听、触感等方面高度近似的数字化环境。通过表演者与数字化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而产生亲临感和对应真实环境的感受与体验。[1]可以为原生态民歌的表演和传承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一、目前我国原生态民歌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的变迁
社会环境的改变迫使着人们必须转变原有的生活方式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同样,原生态民歌生活原发性的特质,势必也要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由于原生态民歌生存空间的急剧锐减,作为实用功能的部分原生态民歌己经消失殆尽。例如,如今遗存下来的劳动号子也只能作为文化遗产被保护起来。曾经响彻黄土高原的一曲曲激愤奔放的脚夫歌、一曲曲荡气回肠的陕北“信天游”,在四通八达的交通线路和庞大的电讯媒体的强势介入下,伴随着脚夫的改行和流行音乐的席卷,从此没了踪影。
此外,人文生态的改变进一步恶化了原生态民歌生存的环境,使原生态民歌的传承变得愈加困难。为了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大多数农牧民背井离乡,开始进城务工,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年人,大城市的繁华与更多的际遇常常使得务工的青年们忽视了自己出生地的传统与自身秉持的独特文化与优势。因此,他们中很少有人愿意学习和演唱本民族的民歌,未成燎原之势何谈传承与发展;再加上老一辈民歌手的相继离世,使得原生态民歌文化的传播举步维艰,眼见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变味。
(二)观众审美趣味的改变
由于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对外交流更加频繁,伴随着西方强势文化而来的流行音乐、快餐文化等以娱乐大众为主要功能的新兴文化,原生态民族地域性音乐的传播受到冲击。特别是对当代年轻群体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即使是生活在黄土高坡上也同样不可幸免,一股追求后现代音乐的潮流之风,传遍大江南北。高科技为更多的人,特别是为偏远地区的人群带来了福音:电视、电话、智能手机、iPad电脑等新电子产品走进了山区人们的家里,使得偏远地区人们的娱乐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生态民歌失去了原汁原味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现代电子媒介的互联生产了很多中西融合的民歌新编,原本应助力于原生态民歌传播的新媒介技术,因为信息的繁多使得群众缺乏对原生态民歌的“审美抉择力”,很大原因是因为观众对民歌文化背景的不了解;学界对原生态民歌的关注更多的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媒体的传播较缺乏原生态音乐的审美标准,“原生态民歌定义的模糊”使得观众对原生态民歌的审美标准与辨别还处于模糊地带,传播理论还处在与技术融合的初级阶段,所以原生态民歌的传播与传承目前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二、虚拟现实技术对原生态民歌传承和表演的技术支持
虚拟现实技术本着仿真性、模拟性、再现性、交互性的特点可以为失去发生场域的民歌依据其本来的特点模拟并再现发生的人文环境或自然环境。以信天游民歌为例,VR技术可以为信天游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其产生全过程的模拟和现阶段信天游民歌作为音乐形态的展示,主要技术支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构:
(一)情景再现:构筑原生态的表演场域
以陕北民歌为例,形式上可分信天游、小调、劳动号子、歌舞曲、风俗曲和宗教曲。“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最富有特色的民歌,它构筑了陕北民歌的主体。曲调悠长高亢,粗犷奔放,韵律和美。其内容多以反映爱情、婚姻、日常生活,反抗压迫,争取自由为题材。
基于陕北信天游民歌这些种类特点,在情景再现的原生态民歌表演场域上来判断:VR技术可以依照信天游民歌及其音乐、文化特点,综合计算机图像技术、3D和4D技术、建模渲染等技术手段,把该类民歌产生的人文和社会环境勾画出来,并輔以立体和动感,且保持高逼真性,为舞台上的民歌手营造出演唱时就如同该类民歌当时创作时的场景——以信天游为例,穿戴好虚拟现实装备(如智能隐形眼镜,耳麦触发器,Htc Vive或gear vr)的民歌手极目所望之处尽是黄土高原的辽远与沧桑,身临其境地演唱更有助于民歌手诠释出原生态民歌本身的民族性与地域特色,观众也可佩戴头盔或智能再现眼镜辅助观看,提升观看体验与互动参与感。
(二)演唱展示:注重传播过程的多维度
在建构了民歌表演的场域后,还需利用计算机遥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仿真性和可感知性,让当下的研究者或者对信天游感兴趣的人立于该场域内,就如同民歌手自己是民歌的创作者,感受生产劳动中的有感而发,或者是风沙吹来的凛冽、或者是劳动时的号子、或者是爱而不得的哀伤……演唱是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民歌手借助虚拟现实穿戴设备带来的感同身受可以使陕北信天游的传播从多种维度提升观众感知度与感受力,更有利于观众对信天游民歌音乐和文化内涵的体验和深入理解。
(三)数据采集:民歌背景资料的虚拟重现
通过场景建模和渲染,构建好人和景,铿锵有力、悠扬婉转、生机勃勃的信天游便可以通过VR技术所构建的云数据平台去伪存真地再现实地采风时的风土人情。该云数据平台可以收集当地人从看、听、闻、触等多感知维度实地采风后的音频数据;掌握信天游民歌近距离了解和研究后的一手资料,再通过人工智能数据库进行数据抓取与分层记录,从大数据中提炼出特定民歌文化的词曲特点与动态情景特征,这有助于为观众普及不同民歌的欣赏角度,激发更多人了解原生态民歌的兴趣。
从音乐发声学的角度来看,民歌作为一种人声体,从音乐本体上说是声音艺术、声乐艺术的整合,它是人情感的抒发和思想的表达;从文化意义上来看,民歌又是一种地方文化,它的产生与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这里的相关指的是民歌创作者的文化背景和创作时眼所见,耳所听,身所感,心所想的场景,即民歌的发生场域。笔者从民歌发生的场域再现、创作者的多维感知、民歌演唱时原生态全景重现,这三个维度来阐释如何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对原生态民歌传承和发展的技术支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原生态民歌是地方文化的艺术性展现,中华五千年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传承原生态民歌是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基于VR技术对民歌发生场域进行再现和展示,将是5G时代引领原生态民歌在演唱、传承和保护方面的主要思路和重要传播手段;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建立原生态民歌情景数据库,技术与艺术领域的双重加持,将有助于为我国民族音乐学中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播打开新思路,找到新方法。
注释:
[1]赵沁平.虚拟现实综述[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09年第39页.
【参考文献】
[1]黄允茂. 撞击与转型一论原生态民歌传播主体的萎缩[J].音乐艺术,2006(2).
[2]周海宏. 对现代音乐的美学思考人民音乐[J].人民音乐,1999(10).
[3]杨慧,雷建军.作为媒介的VR研究综述[J].新闻大学,2017,(06).
[4]陈谊.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J].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1998,(02).
[5]杨民康.“原形态”与“原生态”民间音乐辨析——兼谈为音乐文化遗产的变异过程跟踪立档[J].音乐研究季刊,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