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蜀水青云地 逸笔苍点纵横意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shua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与常棣兄初识甚早,时余在锦城初来乍到,常棣兄任职成都群众艺术馆,馆处浣花溪畔草堂路,想这少陵题咏之地,必是无数骚人墨客流连之所。余與兄二人常品茗弄墨、殇酒酬唱,相交甚欢。常棣兄艺山水如痴,其所作非江南的小桥流水、静潭绿荫,而是满目巴山蜀水的重岚叠嶂、险滩激水,一派纵横雄阔之象。“画以游奇,巴蜀山水当为天下最奇”。陆俨少“入蜀方知画意浓”,感叹“国内山水当以四川为第一”,启功评其“蜀江碧水蜀山青,谁识行人险备径,昨日抱图归伏枕,居然彻夜听涛声”。黄宾虹与吴一峰结伴入蜀,正是巴蜀之旅成就了黄宾虹绘画的飞跃。“青城坐雨”“瞿塘夜游”等经历亦成为其晚年“墨法”、“水法”变法的契机。常棣兄的作品根植于这高耸青云、奇秀险绝的巴山蜀水,他对于故乡的风物有一种深深的眷恋,这种眷恋不是大张旗鼓的赞诵,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做作,而是画家在喧嚣城市之外,超越时代,超越命运的,最质朴、最坦诚的回归与诉求,深藏着画家强烈的自觉审美情趣和本土文化认同。
  “胸中丘壑,笔底烟霞”,常棣兄向来注重实地写生,只有“搜尽奇峰打草稿” ,才能“白纸对青天”。下三峡、入青城、观雪山、登剑门、跋峨眉、涉古堰,巴蜀河山处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大量实地写生的基础上,他突破传统笔墨藩篱,适当融入西方艺术手法,提出“物体在光的作用下均呈现出基本几何形态及组合”的观点,创造性地建构出适合于自身的绘画语言体系。他上承“北派”山水,于范宽用力最深,然化范式“雨点皴”,而多以苍厚的点造型,不论山峦、土坡、丛树,均罩以此点。此“苍点”又非传统的“雨点”“米点”,而是更多地具有画家自身的笔墨手法。同时,配以逸笔写出的“折股钗”线条,线条组合注重架构,有棱有角,再施以干墨皴擦和水墨渲染,最终形成了风骨开张、点线并重、水墨交融的笔墨手法和苍润、醇厚的表现风格。在画面构成上,他以一种饱满、几何、整体的构图和强调黑白对比、墨色对比的用色方式,使其作品富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几何张力,更显得坚硬、强韧、大气、雄浑。
  “画如其人”,常棣兄亦是一位豁达、顽强、爽直、豪迈之人,他的作品也非传统文人山水之疏朗寂寥、澹泊萧瑟。在其笔下不论是甘、阿高原地区的民俗风情,峡山、险谷的巍峨气象,还是川西农家的风土人情,都是一种人间烟火,蓬勃生命的“人世之画”。余与兄曾共事成都文化艺术,过往廿余载。他对群众文化事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以及执着的奉献精神,也正是这种责任与精神激励着他在这一条并不顺畅的道路上孜孜以求,不计个人得失。他作为成都市美协的秘书长,在美协无经费来源的情况下,他自己卖画筹款、租借场地,他的能力、号召力、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大伙都亲切地称他为“朱大哥”。 他以一人之力挑起了这一重担,把美协的建设以及成都群众艺术工作进行得有声有色,并获得了业界的首肯与认可。
  品读常棣兄其画其人,我们仿佛看到群山峭壁,蔽日遮天,飞泉吐玉,云雾缭绕,峡江两岸一位智者、勇者在攀山涉水,艰难前行。峡到中段,豁然开朗,三五人家,炊烟袅袅,梯田层层、果林耀金……
  最后,祝愿朱常棣先生艺术之树常青!
其他文献
达煜先生对中国画的构图造境,遵循以诗心为本真,带着悠远的诗意念想,超然坦诚的无畏精神,以学养为文心,融诗、书、画、印于一炉,通过诗画语言物化自然世界中的山水花鸟神韵,笔下作品展示出苍劲沉雄、清新高华、气势磅礴的格局,透视出淡泊的人生态度与潇洒的人格气象。  我一直想写一篇有关蜀中著名书画篆刻艺术家张达煜先生的文章,但苦于自己才疏学浅,达煜先生的艺术人生又太丰厚,故迟迟不敢动笔。近日,《现代艺术》杂
《我的1997》以“纪实”与“虚构”的方式,将“既有”的历史记忆与“虚构”的个人“传奇”结合起来,将历史的元素以日常的方式深深地嵌进普通人的生活肌理中,以跌宕的故事、丰满的细节努力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在场”感 ,以厚重的“历史感”还原香港97的“前世今生”。于是,悠久的“历史”与繁荣的“现在”就这般“把手言欢”。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香港百年沧桑的历史记忆中,无疑是一个极富传奇的年代。如何真实
“桂花香飘丝雨天,朵朵铺地惹人怜,只因知是尘土戀。”  又到一年丹桂飘香的季节,我和妹妹欣喜若狂。在小区的十字路口,有一株挺拔葱郁的丹桂树。往后退几步看,它就像孔雀的尾巴被染成了橙绿色。风一吹,发出沙沙声,不时还落下几朵橙红色的丹桂花,那画面真是美极了!我们经常用小篮子去接,看谁接得多,谁就赢了。  每一朵丹桂花的花瓣都向内卷曲着,像一双捧着宝贝的手,就是不愿张开。我用细树枝轻轻地拨开它,里面却空
中国书法家协會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行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眉山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作品三十余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展览,曾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三等奖、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获奖提名、首届“农行杯”中国书法电视大赛优秀奖、四川省第八届巴蜀文艺奖特殊荣誉奖、四川省首届行草书大展唯一特等奖等。  推荐理由  2016年9月,作品入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
(一)  孤独,冷箭,  豹不可抗拒。  摩天高楼的命令,  豹不可抗拒。  醉生梦死的舞池,  血饅头,大洋,  残酷狡诈的日子,  豹都不可抗拒。  (二)  豹寻觅避雪的庙堂,  或者隐居,  流浪的步履踏过荒原,  豹感受凄楚和哀怨。  豹坐卧九重黄土,  有乐天下之后的欢乐,  有血溅汗青的壮烈。  豹想象不出某日某时的惆怅。  (三)  荒原,这是豹的生死场。  豹的悲哀止于生活的贫苦
在我的记忆里,每个季节的阳光都不一样,但都很美,我最喜欢春天和秋天的阳光。  春天的阳光像妈妈的手抚摩着大地。它从树林里穿过,小树发了芽;它拂过枝头,小花绽开了笑颜;它在树林里奔跑,细雨是它的汗滴??它经過的地方一片春意盎然。  秋天的阳光像拥有魔法。它洒向田野,麦苗变成了金黄色;它穿过果林,果子变得红彤彤的,香甜无比;它吹过枫树林,树叶变得火红绚烂。我爱阳光,阳光像金子,但比金子更珍贵。
奶奶家有一只大公鸭,它头上的羽毛油亮油亮的,像水晶一样,一双又黑又小的眼睛不停地闪烁着,下面还有一张黄色的嘴,扁扁的。它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仿佛刚学走路的小娃娃。  每次我们回到老家,就能看见它摇摆着肥胖的身子,在门前走来走去,好像在说:“欢迎回家!”这时候,我总会走过去蹲下身子,摸摸它光滑的羽毛,大公鸭就会向我摇摇它那扁扁的尾巴,样子可开心了!  有一次,我在屋里看书。突然,屋外传来一阵叫声,我
国家二级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舞蹈家协会理事,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青年舞蹈教师,四川省青年艺术团青年舞蹈演员。  “今天比明天痛苦就是进步,如果不痛就不叫练功”“你们都趴着小青蛙听我说话”“让你们下叉是让你们休息”“坚持,还有一首歌的时间”……,回首当初练功的种种场景,陈橙脑袋里首先想起的就是舞蹈老师的阵阵“魔音”。对于陈橙而言,这些听上去可怕的话是再亲切不过的了。她说,当初如果没有这些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