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孔子拜师》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流传于世。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成为东方文化的基石。
孔子在二十多岁时就投身教育,三十岁左右首创私人讲学。他一生“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从事教育工作五十多年,学生达三千之多。孔子主张“教学相长”,老师和学生可以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他特别注重启发学生,倡导“因材施教”。有一次,他的学生子路和冉有向他请教:“一个人想办一件事,能不能马上动手?”孔子回答子路说:“你有父兄健在,怎么能先不去问问他们的意见呢?”而对冉有说:“当然应该马上去做!”在旁的学生公西华觉得奇怪,就问孔子为什么一个问题有两种回答。孔子说:“冉有遇事犹豫不决,所以应该鼓励他办事果断;而子路总是好胜急躁,所以要他多方考虑,避免草率行事。”
教学的同时,孔子还精心整理古籍文献,相传后世所称的“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都是孔子删订和修改的,他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流传做出了巨大贡献。正是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他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我国政府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我国台湾地区把孔子的生日9月28日作为教师节;美国也于1971年由美国两院法定通过把每年的9月28日定为教师节。
小学语文课本之所以选《孔子拜师》这篇文章,就是想告诉同学们“学无止境”。像孔子这样的大教育家还谦虚好学,不辞辛苦, 拜师学习,我们小学生是不是也要做一个谦虚好学的人呢?努力呀!
——《孔子拜师》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流传于世。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成为东方文化的基石。
孔子在二十多岁时就投身教育,三十岁左右首创私人讲学。他一生“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从事教育工作五十多年,学生达三千之多。孔子主张“教学相长”,老师和学生可以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他特别注重启发学生,倡导“因材施教”。有一次,他的学生子路和冉有向他请教:“一个人想办一件事,能不能马上动手?”孔子回答子路说:“你有父兄健在,怎么能先不去问问他们的意见呢?”而对冉有说:“当然应该马上去做!”在旁的学生公西华觉得奇怪,就问孔子为什么一个问题有两种回答。孔子说:“冉有遇事犹豫不决,所以应该鼓励他办事果断;而子路总是好胜急躁,所以要他多方考虑,避免草率行事。”
教学的同时,孔子还精心整理古籍文献,相传后世所称的“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都是孔子删订和修改的,他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流传做出了巨大贡献。正是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他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我国政府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我国台湾地区把孔子的生日9月28日作为教师节;美国也于1971年由美国两院法定通过把每年的9月28日定为教师节。
小学语文课本之所以选《孔子拜师》这篇文章,就是想告诉同学们“学无止境”。像孔子这样的大教育家还谦虚好学,不辞辛苦, 拜师学习,我们小学生是不是也要做一个谦虚好学的人呢?努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