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市场研究的文献综述

来源 :当代经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741852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专业市场作为一种市场组织,其发展与国家、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本文对国内专业市场的概念、形成和发展等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梳理,目的在于识别影响和决定专业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把握专业市场的发展规律,进而给现阶段专业市场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专业市场 文献综述
  
  一、关于专业市场概念研究
  
  在现实生活中,“专业市场”这一概念的使用还比较混乱,至今还缺乏权威的解释,《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辞典》引用了英国皇家营销权利和税收委员会《最终报告》(1891)中的集贸市场定义,即“得到当局批准的、商品买家和卖家在某个特定时间相聚、或多或少受到严格限制或规定的公共场所”,经济学界习惯于把专业市场视为集贸市场中的一种。
  在我国,不同学者从各自研究的角度出发给予专业市场不同的定义。孙家贤结合我国专业市场的成长历史,提出了专业市场的定义:“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以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为主要经营者以一种(类)或几种(类)有连带性的商品为主要文易对象以批发为主要经营方式按照市场规律运行的商品交易场所。
  罗卫东认为“专业市场是由多个主要以批发为主经营单一种类商品的主体(摊位、店铺)聚集在一块相对固定的场地内而形成的大型市场”。并提出专业市场有三个特征:①专业市场经营的商品是单一品种的,或是以某一种商品为主,兼营少量其他商品;②专业市场上有着多个相互竞争的经营者(多个卖主);③批发交易的比重高,一般要大于零售交易量。
  郑勇军综合比较了前期的研究成果,将专业市场定义为“以现货批发为主、集中交易某一类商品或若干类具有较强互补性和互替性商品的场所,是一种大规模集中交易的坐商式的市场制度安排”。它们具有五个特点:①专业性或者专门性;②以批发为主,兼营零售;③卖者数量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④以现货交易为主;⑤每日交易或每周的交易日明显长于歇业日。
  以上研究从不同角度对专业市场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但是随着专业市场的发展,其内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上定义就有了一定的局限性:①对市场主体的描述: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市场组织方式也在不断朝着股份制等现代化方向演进,对经营主体的面貌描述已经没有实际意义;②忽视了专业市场中的无形交易:无形交易是专业市场功能的拓展,依托有形市场载体,无形交易的份额逐渐增加,无形化趋势日益显露。以发展的观点对专业市场的合理定义可以是:专业市场是在一定区域内由众多经营者交易某一类或若干类具有某种逻辑关系的商品,以批发为主或批零兼营,按照市场规律运行的有形或有形无形相结合的现货商品交易场所。
  
  二、关于专业市场的形成研究
  
  李骏阳认为专业市场的形成方式有四种:一是从传统的集市贸易中分离出来;二是伴随专业生产基地的形成而产生;三是因商品自然流向等因素的影响而自发形成;四是因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而形成。专业市场的形成必须具备丰富而适销的商品货源、成熟的市场主体、基本适应的载体设施等内部条件,同时也需要合理的经济政策、便捷的交通条件、历史习惯、经营环境、服务水平、管理水平等外部条件。
  金祥荣、柯荣住从交易费用经济学的角度对专业市场做理论分析,通过建立一个市场交易方式演变的抽象模型,探讨现实中市场交易方式和组织选择的决定因素。而我国专业市场的产生是一种对国合销售渠道的“体制壁垒”诱发的制度创新,是对科斯的“企业替代市场”这一交易费用节约经典理论的挑战;对于那些生产上规模经济不显著,而可以通过交易的外延组织外部化,即通过专业市场实现市场替代企业来大大节约交易费用的生产企业来说,通过专业市场销售产品将更有效率。
  郑勇军从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两方面对浙江专业市场的形成进行了分析,认为浙江专业市场发达的原因是浙江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对专业市场有很强的制度需求,表现在:①浙江大量小规模企业实力不足,还不能建立自身的销售网络;②浙江农村工业空间上分散,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农村企业组建大型供销合作体的谈判成本和协调成本相对高昂,专业市场就承担了对农村工业进行市场信息导向和产品销售的主要功能;③浙江农村工业不同区域之间形成了众多的区域块状经济,只有依托专业市场的销售网络,才能支撑块状经济的生存和发展。从制度供给角度看,专业市场为浙江经济发展发挥了以下作用:一是家庭承包制的推行和普及为专业市场的生成和发展孕育了制度性前提,而中央政府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取向也削弱了农民和企业进入专业市场的体制壁垒;二是浙江地方政府推行兴商政策,并直接参与市场的组建,对专业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加速作用。
  以上研究分别从实践上和理论上对专业市场的形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实践上来看,我国专业市场最初形成于农村,80年代初期农村工业已经迅速崛起,但对农村工业企业来说,要通过以国合商业渠道的传统流通网络,去获取其生产经营所需的原材料、销售其所生产的商品,都存在很高的体制性壁垒,所以我国专业市场是在初级集市贸易进一步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从理论上来看,专业市场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创新,它是以产权制度的基本变革和经济成分多元化为前提,以具有独立经济主权的农村商品生产者追求实现商品价值和经济利益为动力,以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和降低市场交易费用为内在要求,是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三、关于专业市场的发展研究
  
  朱国凡认为专业市场功能的发挥需要一些基本条件,首先是专业市场的自身建设条件,即市场主体结构合理并行为规范、市场的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健全、市场载体建设良好、市场规模合理;其次是专业市场的外部环境,即产业或者产品生产对专业市场的支撑、发育良好的配套要素市场对专业市场的支撑、政府对专业市场的积极扶持和培育。
  强赤华认为中国专业市场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条件:专业批发市场的发育、发展必须以市场主体的形成、有效行为为核心,独立的市场主体能保证市场决策机制正常、高效运行;专业批发市场的发展必须以提高市场效率为前提;以激励、约束机制运行效果作为专业市场功能的评价内容和标准;政府对专业市场的发展进行合理的、有效的适度调控。
  郑文哲从企业规模、产品与市场特点等技术约束条件以及专业市场降低交易费用的角度,指出专业市场是一个自发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和完善的组织过程。专业市场的生成发育依赖于各生长点的发展,即专业市场的生成发育是以支柱产业为依托、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区位优势为条件、以商业文化为基础、以政府宽放政策为外在加速器的自然的发育过程;专业市场的发展反过来又有力地促进、引导着各基本生长点的增强、提高、完善与配套。
  以上研究论述了专业市场迅速发展所具备的内、外部条件:市场发展环境、产业支撑、政府政策等。市场发展环境是专业市场发展的外在条件,良好的市场环境能引导专业市场的发展;产业的发展是专业市场发展的供给基础,一定产业的支撑,是专业市场发展的动力;政府的政策支持是专业市场发展的外在加速器。但是,如果在专业市场的发展过程中,缺乏其供给、需求基础,而仅仅是政府的政策由外在加速器变成了内在加速器,那么专业市场的发展往往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这是因为由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革,如果没有自发变革的内在动力,通常不会成功,市场制度亦是如此。
  
  四、专业市场成长阶段研究
  
  王汉文、张旭昆认为任何一种类型的专业市场作为一种市场交易方式,必然存在一个生命周期,即专业市场都有从出现、成长、成熟到衰落的过程,依次经历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落期四个阶段,并用销售量或需求量与时间的关系刻画了专业市场的生命周期,分析了专业市场出现生命周期的关键因素交易费用,并进一步分析了各类专业市场生命周期的异同。
  彭建强把我国农村专业批发市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改革初期-1985年),专业市场是农民摆脱土地束缚,探索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新模式的一种自发行为;扩张阶段(1986-1991),地方政府在软件、硬件方面的积极支持,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专业批发市场的快速扩张;全面提高阶段(1992年以后),进一步加强硬件设施的配套建设,使专业批发市场向大规模、高档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郑勇军、袁亚春等认为,从专业市场成长的生命周期来看,浙江专业市场已经历了产生(1978-1984年)、成长(1985-1995)和成熟与调整、转型(1996年以后)三大发展阶段。自1978年以来,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在浙江农村地区形成了一些“马路市场”,这是专业市场的雏形;1984年以来农村工业企业迅速崛起,专业市场成为众多小规模农村工业企业的共享式的销售网络,专业市场以超常规速度发展;1996年以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专业市场的发展环境发展重大变化,面临着结构升级、功能创新的艰巨任务。
  以上研究从专业市场的发展数量、发展规模、政策引导等方面来阐述专业市场的发展阶段,但是没有深入地探讨专业市场发展阶段背后所隐藏的理论原因,专业市场的业态变迁是受制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状况,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发展的真实写照。因为流通方式、消费方式都是生产方式的一种反映,流通方式要与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就有一定的流通方式与之相适应。所以,我国的专业市场从产生、发展到以后的消亡,都是由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注:作者系湖南大学在读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金祥荣、柯荣住:《对专业市场的一种交易费用经济学解释》,《经济研究》1997年第4期,第74-79页
  [2] 郑勇军:《浙江农村工业化中的专业市场制度研究》,《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第10-15页
  [3] 郑勇军、袁亚春等:《解读“市场大省”-浙江专业市场现象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166-169页
  [4] 彭建强:《制度创新与市场发育-中国农村专业批发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第99-103页
  [5] 朱国凡:《现阶段浙江农村专业市场的发展》,《中国农村经济》1995年第10期,第21-32页
其他文献
中学德育管理工作需要重视工作模式的创新,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重视教育模式的不断优化,强化中学德育工作开展力度。很多中学班主任都将德育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通
国资委是什么?国资委干什么?这是最基础、最根本的问题,也是带来成就和困惑的问题,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是需要我们反复探讨的问题。党的十六大要求设立国资委这一特设机构,这个“
当会计环境发生改变时.企业必须重新构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体系以符合新的要求。因此.研究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籍以为企业做出符合自身的会计政策
患者屈光不正合并视功能异常,配镜后常常出现新镜适应困难、复视、视疲劳等问题。视功能异常包括集合功能异常和调节功能异常,可以通过视觉训练结合棱镜处方缓解症状。本文介
【摘要】民办职业教育的创新,在多元化的发展中完成,涉及到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教育管理创新以及办学体制创新等方面。  【关键词】民办 职业 教育 创新 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的2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由于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合力,民办教育得以复兴。目前,我国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应该按照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规律,重构有利于民办高职发展的新体制;按照市场运作规律改革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作为事业单位的高等学校.现行的“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会计实践中大中型事业单位
在北京奥运前后.市场特别是部分经济学家对未来中国经济前景的预期相当悲观。将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视为可能会转化为趋势性扭转或经济衰退。这种悲观情绪对国人对经济前景的
“知识经济”这一概念在全球迅速传播,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源自于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全球性的经济运行模式正在逐步发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现在家长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给孩子过多过细的照顾保护.造成孩子任性、脆弱、自我、依赖性强、独立性差对孩子进行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是高校共青团的重要任务和光荣使命;由于历史的、客观的、主观的各类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共青团思想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