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 波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济宁医学院院长。现任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国际行为医学学会执委。中国生理学会理事,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全国行为医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进入“全面两孩”时代,儿科医生紧缺更加受到社会关注。“全面两孩”政策出来以后,我认为有两个很大的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是大人的安全问题,另外一个就是小孩的安全问题。对大人的安全问题,要做好优生优育工作,否则遗传病概率会增加,有些发病率很高,但这种情况在孕前孕检的时候是可以发现的。对于孩子的安全问题,从医疗配备方面,儿科医生紧缺应该受到更广泛的社会关注。
现在很多医院,一边是家长疾呼儿科“看病难”,对儿科水平的要求“吹毛求疵”;而另一边却是日益捉襟见肘的儿科资源,很多儿科的医生并不是学儿科的,很多给大人看病的医生却在给小孩看病,这样很容易出问题。
儿科人才紧缺的背后,是儿科的“费力不讨好”,职业吸引力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儿科实际上是“哑科”,患儿经常不能准确叙述病情,多半是要靠家长的叙述来断症,病症确诊起来比较困难。再加上现在孩子普遍比较娇贵,稍有闪失家长就跟你急,医患矛盾也多于其他科室,儿科医生工作时需承受的身心压力倍增。
我认为,将来,我们的国家应该多从教育、职称评定等多方面解决这一难题。在教育方面要加强儿科专科学历教育的人才培养,在有条件的高校探索开设儿科专业,加强相关专业的招生培养。前不久,听闻国家卫计委正协调教育部恢复中止了17年的儿科学专业本科招生。这一重大举措,将对“全面两孩”的到来,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消息。
我认为,为了迎接“全面两孩”的到来,除了应该抓紧从高能院校培养相关专业人员,更要在当下时空寻求另外一些见效快的应对措施。因为,从高校培养儿科专业人才,这个培养可能要历时五年,甚至要耗费“5+3”八年的时间,等五年过去,八年过去后,时间上可能有点远。我觉得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另外一个途径,那就是,将现有的医生进行儿科技术的培训,抽调一部分愿意干儿科的医生送到相关的高校进行专业的培训,儿科专业规培需要三年,三年后出来就是一个很正规很合格的儿科医生。这个耗时短,针对性强,能立竿见影,能马上应对“全面两孩”的到来。
如何吸引现有的医生转行到儿科来呢,我认为,我们的国家应该在职称评定、薪酬分配等方面都要加强对助产士、产科医师、儿科医师、护士等给予倾斜,要改善在这些岗位工作的医护人员的待遇,增加这些岗位的吸引力。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济宁医学院院长。现任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国际行为医学学会执委。中国生理学会理事,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全国行为医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进入“全面两孩”时代,儿科医生紧缺更加受到社会关注。“全面两孩”政策出来以后,我认为有两个很大的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是大人的安全问题,另外一个就是小孩的安全问题。对大人的安全问题,要做好优生优育工作,否则遗传病概率会增加,有些发病率很高,但这种情况在孕前孕检的时候是可以发现的。对于孩子的安全问题,从医疗配备方面,儿科医生紧缺应该受到更广泛的社会关注。
现在很多医院,一边是家长疾呼儿科“看病难”,对儿科水平的要求“吹毛求疵”;而另一边却是日益捉襟见肘的儿科资源,很多儿科的医生并不是学儿科的,很多给大人看病的医生却在给小孩看病,这样很容易出问题。
儿科人才紧缺的背后,是儿科的“费力不讨好”,职业吸引力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儿科实际上是“哑科”,患儿经常不能准确叙述病情,多半是要靠家长的叙述来断症,病症确诊起来比较困难。再加上现在孩子普遍比较娇贵,稍有闪失家长就跟你急,医患矛盾也多于其他科室,儿科医生工作时需承受的身心压力倍增。
我认为,将来,我们的国家应该多从教育、职称评定等多方面解决这一难题。在教育方面要加强儿科专科学历教育的人才培养,在有条件的高校探索开设儿科专业,加强相关专业的招生培养。前不久,听闻国家卫计委正协调教育部恢复中止了17年的儿科学专业本科招生。这一重大举措,将对“全面两孩”的到来,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消息。
我认为,为了迎接“全面两孩”的到来,除了应该抓紧从高能院校培养相关专业人员,更要在当下时空寻求另外一些见效快的应对措施。因为,从高校培养儿科专业人才,这个培养可能要历时五年,甚至要耗费“5+3”八年的时间,等五年过去,八年过去后,时间上可能有点远。我觉得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另外一个途径,那就是,将现有的医生进行儿科技术的培训,抽调一部分愿意干儿科的医生送到相关的高校进行专业的培训,儿科专业规培需要三年,三年后出来就是一个很正规很合格的儿科医生。这个耗时短,针对性强,能立竿见影,能马上应对“全面两孩”的到来。
如何吸引现有的医生转行到儿科来呢,我认为,我们的国家应该在职称评定、薪酬分配等方面都要加强对助产士、产科医师、儿科医师、护士等给予倾斜,要改善在这些岗位工作的医护人员的待遇,增加这些岗位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