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呼包鄂地区的崛起,是三市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结果,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内蒙古自治区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本文概述了呼包鄂“金三角”的基本情况,对其发展原因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三角”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措施。
关键词:内蒙古;呼包鄂“金三角”;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6-0149-01
一、内蒙古“金三角”基本情况概述
内蒙古“金三角”是指内蒙古中部以呼和浩特、包头和鄂尔多斯东半部为顶点构成的一个资源丰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优越的三角型区域。从地理位置来看,呼包鄂三市相互间距离不到200公里;总面积为23.75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自治區的11%;三市总人口653万,约占全区的27.3%,是内蒙古自治区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从三市相互关系来看,鄂尔多斯煤炭和天然气资源储量巨大,可以为包头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包头的钢铁和重型装备制造业,又可以为鄂尔多斯和呼和浩特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装备支持;而呼和浩特作为自治区首府,高校、科研机构集中于此,丰富的人才和科技资源,又可以为包头和鄂尔多斯两地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智力资源。这三座城市构成的“金三角”,不仅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更是其最具活力的城市经济圈。
二、内蒙古“金三角”高速发展的原因
(一)促进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
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呼包鄂“金三角”利用国家给予西部地区的各种有利政策,抓住市场的发展机遇,结合实际情况,加快促进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呼包鄂三地拥有煤炭储量1250多亿吨、天然气7000多亿立方米、稀土保有储量逾亿吨以及黄河配给水量58.6亿立方米,拥有全区60%以上的科研开发机构和75%的科技人员,以及距离北京500公里、距离天津出海口600公里、毗邻俄罗斯和蒙古国的众多区位优势。
(二)探索出符合地区实际的发展思路
1、产业多元。呼包鄂三市的发展基本都是依赖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提升资源型产业的同时,呼包鄂着力推进非资源型加工业的发展,不断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呼包鄂各自发挥地区比较优势,高起点的承接国内外各产业的转移,加快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等,有效地提高了非资源性产业的比重,构筑了多元化支撑的产业体系。
2、产业延伸。在加大资源开发力度的同时,呼包鄂也没有放松对资源的转化力度,在发展采掘和初加工产品过程中,把推进产业延伸作为提高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环节,依托已有的产业基础,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和提高产品精深加工水平。
3、产业升级。呼包鄂三市通过技术跨越带动产业升级,着力打造智力密集产业和竞争力强的高端产业,培育高端企业,有力地支撑了产业的升级和产业链的延伸,培育起核心竞争力。
(三)建立有效的工作激励机制
内蒙古自治区将呼包鄂三市放于全国同等城市背景下,寻找发展差距,从兄弟城市的发展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不断寻找符合自身特点的突破口。从2004年开始,自治区每年召开一次呼包鄂三市经济工作座谈会,把脉三市的发展现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鼓励三市开拓创新。
三、“金三角”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措施
(一)增强融合度,立足更高层面发展区域经济
如果说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由中心城市带动的,那么全区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发达地区来带动。因为各地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不同,所以发展水平也不可能相同,经济较发达地区应努力带动落后地区实现共同发展。构筑呼包鄂“金三角”发展极,积极推动呼包鄂地区的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才流向周边地区的辐射,促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本、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变,不断拓展呼包鄂“金三角”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二)率先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呼包鄂三市地处阴山南麓、黄河上中游段,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同时又是重化工业基地,因此要注意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开发相结合。随着人口的增加、资源日渐枯竭,传统经济体制下不惜代价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呼包鄂三市应该在推进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的过程中,发挥带头作用,努力吸收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在节约资源、寻求替代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寻求突破。
(三)发展特色经济,构建优势产业
发展特色经济,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对于民族地区尤为重要,呼包鄂三市应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以及农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推进能源重化工业基地建设,以煤电转换为重点,培育煤电、冶金和化工产业集群,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传统产业向高集中度、高加工度、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方面的转化,进一步提升煤电及重化工在资源产业加工上的竞争优势。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张晶.新的起点上推动呼包鄂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D].2008.
[2]张宇薇,时朝霞.对内蒙古“金三角”崛起的新思考[J].北方经济,2006.
[3]李德迎.“金三角”启示录——寻访呼包鄂“金三角”经济圈[D].2008.
关键词:内蒙古;呼包鄂“金三角”;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6-0149-01
一、内蒙古“金三角”基本情况概述
内蒙古“金三角”是指内蒙古中部以呼和浩特、包头和鄂尔多斯东半部为顶点构成的一个资源丰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优越的三角型区域。从地理位置来看,呼包鄂三市相互间距离不到200公里;总面积为23.75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自治區的11%;三市总人口653万,约占全区的27.3%,是内蒙古自治区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从三市相互关系来看,鄂尔多斯煤炭和天然气资源储量巨大,可以为包头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包头的钢铁和重型装备制造业,又可以为鄂尔多斯和呼和浩特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装备支持;而呼和浩特作为自治区首府,高校、科研机构集中于此,丰富的人才和科技资源,又可以为包头和鄂尔多斯两地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智力资源。这三座城市构成的“金三角”,不仅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更是其最具活力的城市经济圈。
二、内蒙古“金三角”高速发展的原因
(一)促进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
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呼包鄂“金三角”利用国家给予西部地区的各种有利政策,抓住市场的发展机遇,结合实际情况,加快促进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呼包鄂三地拥有煤炭储量1250多亿吨、天然气7000多亿立方米、稀土保有储量逾亿吨以及黄河配给水量58.6亿立方米,拥有全区60%以上的科研开发机构和75%的科技人员,以及距离北京500公里、距离天津出海口600公里、毗邻俄罗斯和蒙古国的众多区位优势。
(二)探索出符合地区实际的发展思路
1、产业多元。呼包鄂三市的发展基本都是依赖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提升资源型产业的同时,呼包鄂着力推进非资源型加工业的发展,不断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呼包鄂各自发挥地区比较优势,高起点的承接国内外各产业的转移,加快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等,有效地提高了非资源性产业的比重,构筑了多元化支撑的产业体系。
2、产业延伸。在加大资源开发力度的同时,呼包鄂也没有放松对资源的转化力度,在发展采掘和初加工产品过程中,把推进产业延伸作为提高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环节,依托已有的产业基础,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和提高产品精深加工水平。
3、产业升级。呼包鄂三市通过技术跨越带动产业升级,着力打造智力密集产业和竞争力强的高端产业,培育高端企业,有力地支撑了产业的升级和产业链的延伸,培育起核心竞争力。
(三)建立有效的工作激励机制
内蒙古自治区将呼包鄂三市放于全国同等城市背景下,寻找发展差距,从兄弟城市的发展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不断寻找符合自身特点的突破口。从2004年开始,自治区每年召开一次呼包鄂三市经济工作座谈会,把脉三市的发展现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鼓励三市开拓创新。
三、“金三角”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措施
(一)增强融合度,立足更高层面发展区域经济
如果说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由中心城市带动的,那么全区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发达地区来带动。因为各地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不同,所以发展水平也不可能相同,经济较发达地区应努力带动落后地区实现共同发展。构筑呼包鄂“金三角”发展极,积极推动呼包鄂地区的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才流向周边地区的辐射,促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本、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变,不断拓展呼包鄂“金三角”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二)率先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呼包鄂三市地处阴山南麓、黄河上中游段,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同时又是重化工业基地,因此要注意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开发相结合。随着人口的增加、资源日渐枯竭,传统经济体制下不惜代价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呼包鄂三市应该在推进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的过程中,发挥带头作用,努力吸收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在节约资源、寻求替代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寻求突破。
(三)发展特色经济,构建优势产业
发展特色经济,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对于民族地区尤为重要,呼包鄂三市应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以及农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推进能源重化工业基地建设,以煤电转换为重点,培育煤电、冶金和化工产业集群,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传统产业向高集中度、高加工度、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方面的转化,进一步提升煤电及重化工在资源产业加工上的竞争优势。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张晶.新的起点上推动呼包鄂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D].2008.
[2]张宇薇,时朝霞.对内蒙古“金三角”崛起的新思考[J].北方经济,2006.
[3]李德迎.“金三角”启示录——寻访呼包鄂“金三角”经济圈[D].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