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如何科学评价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质量成为研究的关注点。文章提出了“以评促建,以建为用”的数字化校园质量评价的指导思想,并从整体性、普适性和科爭bL相结合、综合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先进性和可行性相结合、可动态调整与可发展性相结合等几个方面对合理设计数字化校园建设质量评价体系的原则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质量评价体系;设计原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3-0134-02
评价是指通过计算、观察和咨询等方法对某个对象进行一系列的复合分析研究和评估,从而确定对象的意义、价值或者状态。从概念上可以看出,评价的目的性很强。因此,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质量评价要有明确的评价目的,要能够对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能否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教学与育人质量提升提供有效服务这些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与考察。而要对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质量进行评价,其前提是结合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理念和建设规划,设计一套全面、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
1构建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
构建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评促建,以建为用”的指导思想。即评价主要集中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应用两个方面,建用结合,可以更好地体现信息化工作的实践特色,更好地促进评价的导向作用。
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特征,目前很多关于数字化校园评价指标设计方面研究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建设上,更看重对基础设施投入、应用系统建设、資源建设方面的评价,但忽视了对于应用方面的评估。这种明显的“重建设、轻应用”的倾向是明显错误的。
因此,在设计对其评价的相关指标时,除了应该体现建设过程各个阶段、各个节点的评价外,要重点注意对于其应用过程和服务效果的评价,着重加强对业务系统应用、数字资源建设、网络教学应用等方面的评价,从而彰显“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导向”和“以应用为核心”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的理念。
2构建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原则
2.1整体性原则
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是一项涉及面广、人财物消耗大、建设周期长的工作,影响其建设质量的因素也很繁杂。因此,评价其建设质量评价体系也应该是多层次、多指标形式的。这就要求在设计评价指标时,要注意坚持整体性原则,要对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进行整体、全面的考虑,充分考虑建设与应用各个环节,影响建设质量的各个因素,妥善处理好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坚持整体性原则,还要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融合考虑,在评价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平台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的同时,还要考虑将对信息化人才培养培训和各类信息化服务的评价纳入指标体系中。
2.2普适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原则
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服务范围涉及学校教育教学各个方面,服务对象类型多样,各类服务对象对于数字化校园服务的需求各不相同、复杂多样,这就要求对数字化校园建设质量的评价指标的设计与选择要考虑其全面性和普适性。
普适性原则要求评价指标设计要能够包括对数字化校园应用服务的内容、项目、技术、质量等各个方面的评价,要既能够对数字化校园的服务质量进行宏观的评价,也可以对具体的某一个方面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要能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数字化校园的服务质量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在设计评价指标时,不能只考虑普适性,刻意照顾全面性,还要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理论的指导下,对每个具体的指标进行科学与规范性的分析,做到尽量全面,避免重复,每个指标都不可替代。
2.3综合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
一个相对完美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是指标覆盖范围尽量全面但指标数量不要过多、指标设计科学有效且又便于采集数据,这就要求在设计评价体系时要兼顾指标的综合性和可操作性。
综合性要求在设计和选择指标时,尽可能以较少的指标完成对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这样设计的评价体系是轻量级的,实现起来是方便快捷的。可操作性主要是指在设计相关指标时,要充分考虑这一指标数据收集的可行性,指标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可对比性,即设计的指标的可量化性。只有能够做到具体的量化,才可能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
2.4先进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原则
先进性与可行性向来是一对矛盾的标准。指标体系的设计要能够充分体现高职院校化校园建设的先进性,反映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未来趋势,同时为以后的信息化工作提供导向作用;同时更要立足我国高职院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充分考虑指标的可行性,不能过高地凌驾于现实条件之上,否则就会使设计的指标体系成为“空架子”,无法实施,当然也无法达到评价的目的。
2.5可动态调整与可发展性相结合原则
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不断进行的过程,数字化校园建设永远在路上,而对于数字化校园建设质量评价的指标也不能一成不变,必须根据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念、技术、应用、服务等的变化而不断进行动态的调整,及时调整其指标内容与权重,以保证其发展性和科学性。
可动态调整原则还要求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要为评估标准的充实和完善预留一定的空间;可发展性原则要求在评价指标实施的过程中,要及时吸收其他学校、其他地区甚至是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评价指标,保证指标的时效性。
3结束语
对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质量的评价必须体现全面性,必须重点体现对应用服务的评价。在设计评价指标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循“以评促建,以建为用”的指导思想,兼顾整体性、普适性与科学性、综合性与可操作性、先进性与可行性、可动态调整与可发展性等6项原则,同时还要考虑设计原则之间的权衡,以期形成一套相对全面综合、科学可行、动态可调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有效开展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质量的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质量评价体系;设计原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3-0134-02
评价是指通过计算、观察和咨询等方法对某个对象进行一系列的复合分析研究和评估,从而确定对象的意义、价值或者状态。从概念上可以看出,评价的目的性很强。因此,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质量评价要有明确的评价目的,要能够对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能否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教学与育人质量提升提供有效服务这些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与考察。而要对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质量进行评价,其前提是结合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理念和建设规划,设计一套全面、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
1构建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
构建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评促建,以建为用”的指导思想。即评价主要集中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应用两个方面,建用结合,可以更好地体现信息化工作的实践特色,更好地促进评价的导向作用。
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特征,目前很多关于数字化校园评价指标设计方面研究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建设上,更看重对基础设施投入、应用系统建设、資源建设方面的评价,但忽视了对于应用方面的评估。这种明显的“重建设、轻应用”的倾向是明显错误的。
因此,在设计对其评价的相关指标时,除了应该体现建设过程各个阶段、各个节点的评价外,要重点注意对于其应用过程和服务效果的评价,着重加强对业务系统应用、数字资源建设、网络教学应用等方面的评价,从而彰显“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导向”和“以应用为核心”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的理念。
2构建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原则
2.1整体性原则
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是一项涉及面广、人财物消耗大、建设周期长的工作,影响其建设质量的因素也很繁杂。因此,评价其建设质量评价体系也应该是多层次、多指标形式的。这就要求在设计评价指标时,要注意坚持整体性原则,要对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进行整体、全面的考虑,充分考虑建设与应用各个环节,影响建设质量的各个因素,妥善处理好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坚持整体性原则,还要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融合考虑,在评价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平台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的同时,还要考虑将对信息化人才培养培训和各类信息化服务的评价纳入指标体系中。
2.2普适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原则
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服务范围涉及学校教育教学各个方面,服务对象类型多样,各类服务对象对于数字化校园服务的需求各不相同、复杂多样,这就要求对数字化校园建设质量的评价指标的设计与选择要考虑其全面性和普适性。
普适性原则要求评价指标设计要能够包括对数字化校园应用服务的内容、项目、技术、质量等各个方面的评价,要既能够对数字化校园的服务质量进行宏观的评价,也可以对具体的某一个方面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要能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数字化校园的服务质量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在设计评价指标时,不能只考虑普适性,刻意照顾全面性,还要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理论的指导下,对每个具体的指标进行科学与规范性的分析,做到尽量全面,避免重复,每个指标都不可替代。
2.3综合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
一个相对完美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是指标覆盖范围尽量全面但指标数量不要过多、指标设计科学有效且又便于采集数据,这就要求在设计评价体系时要兼顾指标的综合性和可操作性。
综合性要求在设计和选择指标时,尽可能以较少的指标完成对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这样设计的评价体系是轻量级的,实现起来是方便快捷的。可操作性主要是指在设计相关指标时,要充分考虑这一指标数据收集的可行性,指标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可对比性,即设计的指标的可量化性。只有能够做到具体的量化,才可能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
2.4先进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原则
先进性与可行性向来是一对矛盾的标准。指标体系的设计要能够充分体现高职院校化校园建设的先进性,反映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未来趋势,同时为以后的信息化工作提供导向作用;同时更要立足我国高职院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充分考虑指标的可行性,不能过高地凌驾于现实条件之上,否则就会使设计的指标体系成为“空架子”,无法实施,当然也无法达到评价的目的。
2.5可动态调整与可发展性相结合原则
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不断进行的过程,数字化校园建设永远在路上,而对于数字化校园建设质量评价的指标也不能一成不变,必须根据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念、技术、应用、服务等的变化而不断进行动态的调整,及时调整其指标内容与权重,以保证其发展性和科学性。
可动态调整原则还要求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要为评估标准的充实和完善预留一定的空间;可发展性原则要求在评价指标实施的过程中,要及时吸收其他学校、其他地区甚至是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评价指标,保证指标的时效性。
3结束语
对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质量的评价必须体现全面性,必须重点体现对应用服务的评价。在设计评价指标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循“以评促建,以建为用”的指导思想,兼顾整体性、普适性与科学性、综合性与可操作性、先进性与可行性、可动态调整与可发展性等6项原则,同时还要考虑设计原则之间的权衡,以期形成一套相对全面综合、科学可行、动态可调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有效开展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质量的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