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作为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做到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当课堂上出现“意外”,或“节外生枝”时,教师要有效利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及时调控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使它成为课堂的精彩,绽放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节外生枝 生成資源 教学机制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化。”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公开课),执教者总想让课堂教学的进程能按预设的“套路”进行,生怕学生会“节外生枝”,耽误宝贵的教学时间,使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不能顺利进行。当学生的回答出现“意外”时,教师总是要么巧妙回避,不了了之;要么想方设法将学生“拉”回自己的教学思路。殊不知学生是活动的生命个体,他们思维活跃,个性张扬。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作为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有效利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及时调控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下面就笔者的两个教学片断,谈谈个人的做法和体会。
片断一:化简比练习
以“比的基本性质”一课为例,我的教学设计是:学生经过猜想、验证,得出比的基本性质,然后进入下一环节“化简比”。探讨完“什么叫化简比?”“为什么要化简比?”之后,我出示了课本上的例题——化简比:①25:15;②■:■;③7.5:60。要求学生先交流,而后汇报。
学生交流的化简方法和我预想的大致相同,我给予充分的肯定。但是有一位学生在交流第2题时,向大家展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方法,也正是这种方法,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激烈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更加强烈了。这种方法是这样的:即用对角相乘的方法将分数比转化成较简单的整数比后,再化简。而且这位爱动脑筋的学生还肯定地告诉我,他已经举了几个例子验证过了,答案都是对的。我听后,马上表扬了他严谨认真的探究态度。我也意识到了这种方法用来化简前后项都是分数的比确实比较简单,而且可能也是一种化简比的正确方法,但一时不知怎样来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我本想就这样作罢,不再深究,但是又看到那位同学期盼的目光,似乎在问:“老师,这种方法到底行不行?”有些同学也在窃窃私语了,看来他们对这种方法也很感兴趣,我可不能让它成为一个谜啊!于是我把问题抛给大家:“这种方法到底行不行?有没有道理?请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我也为自己争取了思考的时间。原来这种方法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来解释,即:■:■=■÷■=■×■=(1×8):(6×3)=8:18=4:9,将过程简化就是■:■=(1×8):(6×3)=8:18=4:9。
所以用对角相乘方法将分数比转化成简单的整数比后再简化,这种方法也是可行的。
当我引导学生一起得出结论后,学生都很高兴。因为很多学生认为这种方法比较简单,而最高兴的当然是那位爱动脑筋的“创造发明者”了,因为他的发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没有什么事情比这更值得高兴了。
片段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在学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后,我安排了一节综合练习课。其中有一项是: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①8×■×■;②24×(■+■);③45×(■×■)×6。
先指名三人板演,而后讲评。对于前面两题大家没有疑义,而对于第三个同学的做法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意见不统一。他的做法是:
45×(■×■)×6
=45×■+■×6
=18+2
=20
答案显然是错的,接着我就让坐在下面的学生帮他找出错误的地方。
生1:他把括号里的“×”号写成“+”号了,本题的正确答案是36,大家表示赞同。
生2:他按“+”号做也没做对。
师:如果真的是“+”你认为该怎么做?
生2迫不及待来到前面展示他的算法:
45×(■+■)×6
=45×6×(■+■)
=270×■+270×■
=108+90=198
作了简单的讲评之后,我就赶紧准备进行下一轮的练习,这时,那位做错的学生又站起来了,显得有些不服输:“老师我刚才由于粗心是把“×”号看成“+”号了,并且在运用乘法分配律时出现混乱,现在我懂了,我的做法比他还简便,你能让我重新写吗?”
我心里一怔,心想:因你的粗心耽误的时间还少吗?等下课后再说吧。但看着他那渴求的目光,我的心又软了。“好,你上来吧!”
45×(■+■)×6
=45×■×6+45×■×6
=108+90
=198
看着他在黑板上快速地写着,教室里一片安静,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一阵热烈的掌声。这位学生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我心里随之一亮,多么好的教学新资源啊!
“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是动态生成的课堂境界。上述两个教学案例,因学生的“节外生枝”,也可能耽误正常的教学时间,影响了预设的教学思路,但得与失、轻与重,显而易见。
总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事情发生。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总是充满着动态资源的生成,让我们积极运用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教学机制,让“节外生枝”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变得更加美丽,更加精彩!
(责编 闫祥)
关键词:节外生枝 生成資源 教学机制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化。”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公开课),执教者总想让课堂教学的进程能按预设的“套路”进行,生怕学生会“节外生枝”,耽误宝贵的教学时间,使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不能顺利进行。当学生的回答出现“意外”时,教师总是要么巧妙回避,不了了之;要么想方设法将学生“拉”回自己的教学思路。殊不知学生是活动的生命个体,他们思维活跃,个性张扬。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作为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有效利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及时调控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下面就笔者的两个教学片断,谈谈个人的做法和体会。
片断一:化简比练习
以“比的基本性质”一课为例,我的教学设计是:学生经过猜想、验证,得出比的基本性质,然后进入下一环节“化简比”。探讨完“什么叫化简比?”“为什么要化简比?”之后,我出示了课本上的例题——化简比:①25:15;②■:■;③7.5:60。要求学生先交流,而后汇报。
学生交流的化简方法和我预想的大致相同,我给予充分的肯定。但是有一位学生在交流第2题时,向大家展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方法,也正是这种方法,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激烈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更加强烈了。这种方法是这样的:即用对角相乘的方法将分数比转化成较简单的整数比后,再化简。而且这位爱动脑筋的学生还肯定地告诉我,他已经举了几个例子验证过了,答案都是对的。我听后,马上表扬了他严谨认真的探究态度。我也意识到了这种方法用来化简前后项都是分数的比确实比较简单,而且可能也是一种化简比的正确方法,但一时不知怎样来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我本想就这样作罢,不再深究,但是又看到那位同学期盼的目光,似乎在问:“老师,这种方法到底行不行?”有些同学也在窃窃私语了,看来他们对这种方法也很感兴趣,我可不能让它成为一个谜啊!于是我把问题抛给大家:“这种方法到底行不行?有没有道理?请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我也为自己争取了思考的时间。原来这种方法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来解释,即:■:■=■÷■=■×■=(1×8):(6×3)=8:18=4:9,将过程简化就是■:■=(1×8):(6×3)=8:18=4:9。
所以用对角相乘方法将分数比转化成简单的整数比后再简化,这种方法也是可行的。
当我引导学生一起得出结论后,学生都很高兴。因为很多学生认为这种方法比较简单,而最高兴的当然是那位爱动脑筋的“创造发明者”了,因为他的发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没有什么事情比这更值得高兴了。
片段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在学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后,我安排了一节综合练习课。其中有一项是: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①8×■×■;②24×(■+■);③45×(■×■)×6。
先指名三人板演,而后讲评。对于前面两题大家没有疑义,而对于第三个同学的做法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意见不统一。他的做法是:
45×(■×■)×6
=45×■+■×6
=18+2
=20
答案显然是错的,接着我就让坐在下面的学生帮他找出错误的地方。
生1:他把括号里的“×”号写成“+”号了,本题的正确答案是36,大家表示赞同。
生2:他按“+”号做也没做对。
师:如果真的是“+”你认为该怎么做?
生2迫不及待来到前面展示他的算法:
45×(■+■)×6
=45×6×(■+■)
=270×■+270×■
=108+90=198
作了简单的讲评之后,我就赶紧准备进行下一轮的练习,这时,那位做错的学生又站起来了,显得有些不服输:“老师我刚才由于粗心是把“×”号看成“+”号了,并且在运用乘法分配律时出现混乱,现在我懂了,我的做法比他还简便,你能让我重新写吗?”
我心里一怔,心想:因你的粗心耽误的时间还少吗?等下课后再说吧。但看着他那渴求的目光,我的心又软了。“好,你上来吧!”
45×(■+■)×6
=45×■×6+45×■×6
=108+90
=198
看着他在黑板上快速地写着,教室里一片安静,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一阵热烈的掌声。这位学生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我心里随之一亮,多么好的教学新资源啊!
“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是动态生成的课堂境界。上述两个教学案例,因学生的“节外生枝”,也可能耽误正常的教学时间,影响了预设的教学思路,但得与失、轻与重,显而易见。
总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事情发生。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总是充满着动态资源的生成,让我们积极运用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教学机制,让“节外生枝”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变得更加美丽,更加精彩!
(责编 闫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