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 0世纪3 0年代量子物理的意义首次被提出以来,就不断引发争论。时至今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并没有比以前进步多少。在过去几十年里,据说“万物理论”与我们只有一步之遥,弦论却使得这一步难以跨越:纠缠于其涉及的抽象数学问题,其中包含着未被证明以及不能证明的一些论断。事情还可以更糟。我们自认为已经知道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但直到最近才发现,原来宇宙中高达9 6%的东西由暗物质和暗能量组成,什么是暗物质和暗能量我们却一无所知。虽然大爆炸无法解释宇宙如何精巧到适宜生命的存在,但我们还是接受了这个理论。我们眼睁睁地看着我们对宇宙基本构成的理解在慢慢退步。收集到的数据越多,我们就越需要修正理论或排除一些发现,它们会变得毫无道理。我们需要一个新的视角。我们现有的、关于物质世界的理论已经失效,而且如果不能用来解释生命和意识的话,谁也无法让它们再次发挥作用。生物中心论认为,人类对理解宇宙具有根本的重要性,而不是几十亿年无生命的物理进程后姗姗来迟的、微不足道的产物。
在推动宇宙物理理论向前发展的进程中,西方科学不经意间陷入了自己制造的桎梏。有人预言,2 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物理学的主导地位会因此转移,人们关注的焦点将不再是虚构的弦(它们充满看不见的、虚构的维度),而是试图通过对生命的探索来寻求宇宙的答案。
比如说,考虑一下这个老问题:树林中有一棵树倒下了,当时没有人在场,那么它倒下时有声音吗?大多数人会回答有,而你或许会不假思索地附和。其实你这样做,无非是要表明自己坚信现实世界的客观独立。一种主流的观点是,无论你在不在场,宇宙都是存在的。这恰巧与自《圣经》时代就开始流行的西方思想如出一辙:人之于宇宙,如同一粟之于沧海,无足轻重。
然而,在树倒下的那一刻究竟会发生什么?地球基础科学告诉我们,声音是由介质中的干扰物产生的,这一介质通常是空气。我们用树干或树枝撞击地面会引发空气的快速振动,因此,是我们手中的物体导致了气压的快速变化,并以每小时1 2 0 0千米的速度传播。简单的科学知识告诉我们,即使没有耳脑机制存在,也会这样——风力小,速度快,但不会产生任何声音。
假使有人在场,空气的流动引起人的耳膜振动。如果空气以每秒2 0次至2 0 0 0次的频率振动,就会刺激人的神经系统。空气每秒振动1 5次或3 0次在本质上并无差异,但前一种情况是绝不会让人听到声音的。无论如何,耳膜振动才会刺激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向大脑发出信号才会使人感知到声音。唯有如此,人才具有了声音的意识。简而言之,人、耳、大脑和空气振动缺一不可,它们共同造就了人类对声音的感知。因此,外部世界和人类意识具有相关性。
如果有人不屑地回答说“当然了!没有人在场,树倒下也会有声音嘛”,那么只能说明他才疏学浅,无法思考无人参与的事件。就算他们不在场,还是会固执地想象自己仍然在场。
再来假设另一个场景:同样在这片树林里,有一根燃烧的蜡烛。在没有人在场的情况下,蜡烛会不会发出黄色的光?即使我们否认量子实验并且承认粒子确实存在,蜡烛发出的光也仅仅是热气一团。与任何形式的光一样,蜡烛的燃烧释放出微量的电磁能,而光释放的能量也是这样,别无二致。
就烛光本身而言,本来就没有看见看不见的问题,无论是说亮度还是颜色。如果电磁波触及人的眼睛,当且仅当其波长在4 0 0纳米至7 0 0纳米之间时,它才会辐射到我们视网膜的视锥细胞,并将电脉冲传递给神经元,从而传递到大脑。这样,我们就从主观上感受到了来自外部世界的黄色烛光。虽然受到相同的刺激,但生物之间的差异性会导致其对事物的感受有所不同,甚至截然不同,比如,烛光的颜色可能是黄色或灰色等。关键在于原本就没有黄色的光,它之所以存在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的。光与人缺一不可。
触摸一棵倒下的树会怎样?树无疑是固体的,但这仍是手指接收到的来自大脑的感觉,而手指的存在也仰仗大脑的感觉。此外,对压力的感觉并非来自手与固体的接触,而在于原子在其表面释放的负电子;树皮上的负电子与手指上的负电子互相排斥,因此手指感受到了反作用力。没有一个固体曾经接触到其他的固体。手指上的原子如同一个个足球场,场内空空如也,唯有一只小小的苍蝇坐在4 5米外的线上。
再以彩虹为例,它的美妙绝伦也离不开人类的存在。当无人在场时,也就没有彩虹的存在。你也许会说不尽然吧,但事实的确如此。如果你正对太阳,在水滴表面以4 2°折射的光会形成一道彩虹。但是你的眼睛必须定位在这些光上,才符合几何学原理。站在你身边的人看到的是另外一道彩虹。
如果太阳照射到的水滴离你很近,那么你根本看不到彩虹。你眼中的彩虹是独一无二的,眼与脑必须同时参与才能完成这一命题。因此,没有你,自然也不会有彩虹的存在。对“彩虹的存在是主观感受”这一说法提出质疑的人不多,大抵是因为它主要出现在童话故事里,而且似乎从一开始就那么亦真亦幻。一幢摩天大楼(或者是其他物体)的外观完全依赖观察者的感知,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实现对事物本质理解上的跨越。
宇宙中最令人震惊的事实就是,我们对事物的感知,包括色彩、声音甚至能量,都与我们的意识息息相关。
在推动宇宙物理理论向前发展的进程中,西方科学不经意间陷入了自己制造的桎梏。有人预言,2 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物理学的主导地位会因此转移,人们关注的焦点将不再是虚构的弦(它们充满看不见的、虚构的维度),而是试图通过对生命的探索来寻求宇宙的答案。
比如说,考虑一下这个老问题:树林中有一棵树倒下了,当时没有人在场,那么它倒下时有声音吗?大多数人会回答有,而你或许会不假思索地附和。其实你这样做,无非是要表明自己坚信现实世界的客观独立。一种主流的观点是,无论你在不在场,宇宙都是存在的。这恰巧与自《圣经》时代就开始流行的西方思想如出一辙:人之于宇宙,如同一粟之于沧海,无足轻重。
然而,在树倒下的那一刻究竟会发生什么?地球基础科学告诉我们,声音是由介质中的干扰物产生的,这一介质通常是空气。我们用树干或树枝撞击地面会引发空气的快速振动,因此,是我们手中的物体导致了气压的快速变化,并以每小时1 2 0 0千米的速度传播。简单的科学知识告诉我们,即使没有耳脑机制存在,也会这样——风力小,速度快,但不会产生任何声音。
假使有人在场,空气的流动引起人的耳膜振动。如果空气以每秒2 0次至2 0 0 0次的频率振动,就会刺激人的神经系统。空气每秒振动1 5次或3 0次在本质上并无差异,但前一种情况是绝不会让人听到声音的。无论如何,耳膜振动才会刺激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向大脑发出信号才会使人感知到声音。唯有如此,人才具有了声音的意识。简而言之,人、耳、大脑和空气振动缺一不可,它们共同造就了人类对声音的感知。因此,外部世界和人类意识具有相关性。
如果有人不屑地回答说“当然了!没有人在场,树倒下也会有声音嘛”,那么只能说明他才疏学浅,无法思考无人参与的事件。就算他们不在场,还是会固执地想象自己仍然在场。
再来假设另一个场景:同样在这片树林里,有一根燃烧的蜡烛。在没有人在场的情况下,蜡烛会不会发出黄色的光?即使我们否认量子实验并且承认粒子确实存在,蜡烛发出的光也仅仅是热气一团。与任何形式的光一样,蜡烛的燃烧释放出微量的电磁能,而光释放的能量也是这样,别无二致。
就烛光本身而言,本来就没有看见看不见的问题,无论是说亮度还是颜色。如果电磁波触及人的眼睛,当且仅当其波长在4 0 0纳米至7 0 0纳米之间时,它才会辐射到我们视网膜的视锥细胞,并将电脉冲传递给神经元,从而传递到大脑。这样,我们就从主观上感受到了来自外部世界的黄色烛光。虽然受到相同的刺激,但生物之间的差异性会导致其对事物的感受有所不同,甚至截然不同,比如,烛光的颜色可能是黄色或灰色等。关键在于原本就没有黄色的光,它之所以存在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的。光与人缺一不可。
触摸一棵倒下的树会怎样?树无疑是固体的,但这仍是手指接收到的来自大脑的感觉,而手指的存在也仰仗大脑的感觉。此外,对压力的感觉并非来自手与固体的接触,而在于原子在其表面释放的负电子;树皮上的负电子与手指上的负电子互相排斥,因此手指感受到了反作用力。没有一个固体曾经接触到其他的固体。手指上的原子如同一个个足球场,场内空空如也,唯有一只小小的苍蝇坐在4 5米外的线上。
再以彩虹为例,它的美妙绝伦也离不开人类的存在。当无人在场时,也就没有彩虹的存在。你也许会说不尽然吧,但事实的确如此。如果你正对太阳,在水滴表面以4 2°折射的光会形成一道彩虹。但是你的眼睛必须定位在这些光上,才符合几何学原理。站在你身边的人看到的是另外一道彩虹。
如果太阳照射到的水滴离你很近,那么你根本看不到彩虹。你眼中的彩虹是独一无二的,眼与脑必须同时参与才能完成这一命题。因此,没有你,自然也不会有彩虹的存在。对“彩虹的存在是主观感受”这一说法提出质疑的人不多,大抵是因为它主要出现在童话故事里,而且似乎从一开始就那么亦真亦幻。一幢摩天大楼(或者是其他物体)的外观完全依赖观察者的感知,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实现对事物本质理解上的跨越。
宇宙中最令人震惊的事实就是,我们对事物的感知,包括色彩、声音甚至能量,都与我们的意识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