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在场时,颜色存在吗?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l76488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 0世纪3 0年代量子物理的意义首次被提出以来,就不断引发争论。时至今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并没有比以前进步多少。在过去几十年里,据说“万物理论”与我们只有一步之遥,弦论却使得这一步难以跨越:纠缠于其涉及的抽象数学问题,其中包含着未被证明以及不能证明的一些论断。事情还可以更糟。我们自认为已经知道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但直到最近才发现,原来宇宙中高达9 6%的东西由暗物质和暗能量组成,什么是暗物质和暗能量我们却一无所知。虽然大爆炸无法解释宇宙如何精巧到适宜生命的存在,但我们还是接受了这个理论。我们眼睁睁地看着我们对宇宙基本构成的理解在慢慢退步。收集到的数据越多,我们就越需要修正理论或排除一些发现,它们会变得毫无道理。我们需要一个新的视角。我们现有的、关于物质世界的理论已经失效,而且如果不能用来解释生命和意识的话,谁也无法让它们再次发挥作用。生物中心论认为,人类对理解宇宙具有根本的重要性,而不是几十亿年无生命的物理进程后姗姗来迟的、微不足道的产物。
  在推动宇宙物理理论向前发展的进程中,西方科学不经意间陷入了自己制造的桎梏。有人预言,2 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物理学的主导地位会因此转移,人们关注的焦点将不再是虚构的弦(它们充满看不见的、虚构的维度),而是试图通过对生命的探索来寻求宇宙的答案。
  比如说,考虑一下这个老问题:树林中有一棵树倒下了,当时没有人在场,那么它倒下时有声音吗?大多数人会回答有,而你或许会不假思索地附和。其实你这样做,无非是要表明自己坚信现实世界的客观独立。一种主流的观点是,无论你在不在场,宇宙都是存在的。这恰巧与自《圣经》时代就开始流行的西方思想如出一辙:人之于宇宙,如同一粟之于沧海,无足轻重。
  然而,在树倒下的那一刻究竟会发生什么?地球基础科学告诉我们,声音是由介质中的干扰物产生的,这一介质通常是空气。我们用树干或树枝撞击地面会引发空气的快速振动,因此,是我们手中的物体导致了气压的快速变化,并以每小时1 2 0 0千米的速度传播。简单的科学知识告诉我们,即使没有耳脑机制存在,也会这样——风力小,速度快,但不会产生任何声音。
  假使有人在场,空气的流动引起人的耳膜振动。如果空气以每秒2 0次至2 0 0 0次的频率振动,就会刺激人的神经系统。空气每秒振动1 5次或3 0次在本质上并无差异,但前一种情况是绝不会让人听到声音的。无论如何,耳膜振动才会刺激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向大脑发出信号才会使人感知到声音。唯有如此,人才具有了声音的意识。简而言之,人、耳、大脑和空气振动缺一不可,它们共同造就了人类对声音的感知。因此,外部世界和人类意识具有相关性。
  如果有人不屑地回答说“当然了!没有人在场,树倒下也会有声音嘛”,那么只能说明他才疏学浅,无法思考无人参与的事件。就算他们不在场,还是会固执地想象自己仍然在场。
  再来假设另一个场景:同样在这片树林里,有一根燃烧的蜡烛。在没有人在场的情况下,蜡烛会不会发出黄色的光?即使我们否认量子实验并且承认粒子确实存在,蜡烛发出的光也仅仅是热气一团。与任何形式的光一样,蜡烛的燃烧释放出微量的电磁能,而光释放的能量也是这样,别无二致。
  就烛光本身而言,本来就没有看见看不见的问题,无论是说亮度还是颜色。如果电磁波触及人的眼睛,当且仅当其波长在4 0 0纳米至7 0 0纳米之间时,它才会辐射到我们视网膜的视锥细胞,并将电脉冲传递给神经元,从而传递到大脑。这样,我们就从主观上感受到了来自外部世界的黄色烛光。虽然受到相同的刺激,但生物之间的差异性会导致其对事物的感受有所不同,甚至截然不同,比如,烛光的颜色可能是黄色或灰色等。关键在于原本就没有黄色的光,它之所以存在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的。光与人缺一不可。
  触摸一棵倒下的树会怎样?树无疑是固体的,但这仍是手指接收到的来自大脑的感觉,而手指的存在也仰仗大脑的感觉。此外,对压力的感觉并非来自手与固体的接触,而在于原子在其表面释放的负电子;树皮上的负电子与手指上的负电子互相排斥,因此手指感受到了反作用力。没有一个固体曾经接触到其他的固体。手指上的原子如同一个个足球场,场内空空如也,唯有一只小小的苍蝇坐在4 5米外的线上。
  再以彩虹为例,它的美妙绝伦也离不开人类的存在。当无人在场时,也就没有彩虹的存在。你也许会说不尽然吧,但事实的确如此。如果你正对太阳,在水滴表面以4 2°折射的光会形成一道彩虹。但是你的眼睛必须定位在这些光上,才符合几何学原理。站在你身边的人看到的是另外一道彩虹。
  如果太阳照射到的水滴离你很近,那么你根本看不到彩虹。你眼中的彩虹是独一无二的,眼与脑必须同时参与才能完成这一命题。因此,没有你,自然也不会有彩虹的存在。对“彩虹的存在是主观感受”这一说法提出质疑的人不多,大抵是因为它主要出现在童话故事里,而且似乎从一开始就那么亦真亦幻。一幢摩天大楼(或者是其他物体)的外观完全依赖观察者的感知,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实现对事物本质理解上的跨越。
  宇宙中最令人震惊的事实就是,我们对事物的感知,包括色彩、声音甚至能量,都与我们的意识息息相关。
其他文献
我曾在世界上所有的大洋里潜过水,在珠穆朗玛峰上滑过雪,在金门大桥上蹦过极……到哪儿能找到更加惊险刺激的感觉呢?对了,去太空旅行怎么样?啊!不,这可是个糟糕的主意……
期刊
亚历山大·格斯特,欧空局宇航员,1976年5月3日生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2010年获得德国汉堡大学地球物理研究院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地球物理学和火山爆发动力学。2009年,他被欧空局选拔为宇航员,目前生活在太空中,是执行“远征”第40期和第41期国际空间站航天任务的成员之一。  欧空局的宇航员亚历山大·格斯特在国际空间站度过了一周的时间。他逐渐对失重状态下的飘浮感到习惯,开始忙于了解他的新
期刊
随着对环境和我们自身的理解的深化,我们发现,与以前相比,传统学科之间出现了更多的共同点。物理学研究物质和能量的基本属性,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式;化学研究的是各种原子如何聚集到一起并形成更为复杂的分子,以及这种过程对生成物的影响。这两门学科之间的共同点,是它们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无生命的物质。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我们目前遇到的主要障碍是,在自然界,无生命的物质似乎全部遵循各种自然规律,而生物则似乎
期刊
一、要求  1.有关UFO的信息须及时上报,报告(电报或书面)的优先级根据其情报价值划分。  2.报告主要通过电报提交。  3.信息超过24小时,可获得“延期”的优先级;信息超过3日则应该用空军情报信息报告标准表格AF-112A型填写书面报告,附AF-112型补充说明。  二、目击报告提交地址  1.电报  所有电报形式的UFO目击报告可以选择发送到以下任意一个地址:  A.科罗拉多州科泉市安特空
期刊
我不想在旅游旺季去人山人海的火星和金星凑热闹,就选择了土卫六作为太空度假的目的地。土卫六像行星一样呈圆形,像行星一样拥有大气层,却又不是行星。它是土星众多的卫星中最大的一颗。首先,它拥有绝佳的视野!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光环围绕的美丽土星。其次,它是太阳系中唯一拥有大气层的卫星。我在旅行社硬塞给我的导游图册上看到,橘黄色的天空布满乌云,又被一道道闪电划破。此外,导游图册上的照片还显示这里有很多湖泊
期刊
小时候我住在英格兰乡下,有一次大人们叫我到花圃去找根茎重新栽种。我不晓得从园艺的角度来看,春天应不应该做这件事。我还记得当时那些小根茎那么耐寒,竟然活过了严酷的冬天,安静地等待着阳光的温暖穿透遮盖它们的土壤。我拨开去年的枯叶,小心翼翼地刺探着那片肥沃的泥土。从我幼小的心灵来看,那块土地似乎很大,而且也很空旷。很快,我摸到一个小小的硬块,周围是粒状的土块,差点看不出来。我终于找到了我的第一块宝贵的根
期刊
这个盘状旋涡炽热气团的中心可能藏着一个黑洞。研究旋涡气团发出的明亮辉光,不但可以找到黑洞存在的证据,还可以推断出黑洞的一些可能的性质。举例来说,天文学家在研究GRO J1 6 5 5-4 0周围的旋涡气团时,发现它有每秒高达4 5 0次的不寻常的闪烁现象,很可能是中心黑洞快速自转而导致的。不过,黑洞及中子星周围的吸积盘为什么会发生闪烁及较缓慢的类周期振荡(QPO)现象,仍然是科学研究的热门问题。 
期刊
对大多数人来说,“陆地动物饲养器”一词带给人的画面是:一个装满各种植物、各色岩石和土壤的鱼缸,或者是个小池塘,里面养了几只蝾螈。无论怎样联想,你都不会想到一个被挖空的巨大的小行星,作为非洲大草原的微型复制品,跌跌撞撞地行驶在宇宙空间。除非你是金·斯坦利·罗宾逊,或者,你恰巧读过他的最新小说《2312》。  罗宾逊对人类的未来做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想象,不过,我认为数《2312》最靠谱。300年后,
期刊
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谈论世界末日,但很少有人真的努力去避免世界末日的发生。人类并不擅长应对那些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人们往往会过高估计已知事件的发生概率,而忽略那些不易记起的事件。  如果人类灭绝,最直接的损失是失去了所有活着的人。不过,损失可能远远不止于此。人类灭绝意味着祖祖辈辈创造的价值不复存在,未来所有将要诞生的生命以及这些生命可能创造的所有价值都会成空。没有了意识和智慧,价值本身会在
期刊
暗物质是宇宙中最常见、最难以捉摸的物质。我们能弄明白这个物理学中伟大的、尚未解决的问题吗?  我坐在华盛顿大学的讲台上跟台下的人讲暗物质,同时也在想,他们是否真的相信这些,甚至是否怀疑我是否真的相信这些。  在科学领域,奥卡姆剃刀原理的解释是:当两个处于竞争地位的理论能得出同样的结论时,那么简单的那个更好。这一表述也有一种更为常见的形式:如果有两个原理,它们都能解释观测到的事实,那么你应该使用简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