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善经济”的思想缘起
我在从事慈善的18年工作当中,深感善的力量,因而思索如.何从慈善中的善,提炼为经济中的善。幸福,必须建立“爱的关系”,丰富“心灵价值”,创造“社会公共利益”,这才是社会及个人幸福的荣景。我把这样的境界称为“善”,而环绕着这种价值的经济体系是为——善经济
2018年的春天,我到了剑桥大学作访问学者,从事“善经济”的研究。我在康河边租了一个小公寓,正面对着康河。从二楼公寓的窗口望去,就看到康河柔美的身影。4月的剑桥仍略显冰冷,屋子的四周环绕着大片的草地,层层的树林包裹着闲适的小镇,而幽静的康河,在浓密柳树的垂爱下,静静地流淌着,穿越整个剑桥大学的学区。
康河,就是剑桥不朽的灵魂,也像是剑桥永恒的恋人,曾经让徐志摩深深地着迷,宁愿待在康河边的草地上,也不愿泡在图书馆里。但我可不行,我每天早晨骑着单车,穿过优雅的古老建筑,踩着片片石块堆栈的街道,侧略历经600多年的老教堂,教堂的牌楼上写着:“欢迎圣人、罪人、富人、穷人、居豪宅者、或无家可归者,都到教堂来用餐。”这是古老基督文明善经济的情怀,这也是剑桥深厚人文精神之体现。
剑桥大学的图书馆坐落在一片森林里,很安静,有点儿与世隔绝,这正是我需要的环境。我也常在东亚学院(FAMES-Faculty of East Asiaand Middle East Study)图书馆的研究室里待着,东亚学院图书馆的宗教与东亚文化的藏书量十分丰富,在这里可以与教授们交流彼此的研究。
写作、阅读,一天的时光很快地过去。傍晚之际,我常在康河边静坐,赤脚踩着草地,感受到大地的能量和欢喜。让夕阳的余晖沉淀所有的思绪。这是剑桥。
没有比身处静谧的环境时,心灵思绪更为澎湃的。我此行是研究人类历史上各经济体系中“善的文明”。这也是我在慈济基金会从事慈善工作的18年当中,由于深感善的力量,而思索如何从慈善中的善,提炼为经济中的善。
剑桥东亚学院的对面就是经济学院,伟大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就在这里提出他的经济主张。他的计划经济思想,把美国从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中挽救了出来。罗斯福总统以凯恩斯新政,扩大内需,重振了美国经济。邓小平“四个现代化”的经济改革,同样是在凯恩斯的经济思想影响”下,缔造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之一。
凯恩斯眼中的经济理想是国家与个人的富足。但富足不是经济的最终目的。富足不等于幸福。幸福,必须建立“爱的关系”,丰富“心灵价值”,创造“社会公共利益”,这才是社会及个人幸福的荣景。我把这样的境界称为“善”,而环绕着这种价值的经济体系是为“善经济”。
强大的经济体系背后,必有坚实的哲学与价值体系。同样地,合理有序的经济社会,必须从建立哲学与价值体系着眼。
对于犹太文明,猶太人的信仰使他们深信,上帝给予他们的荣耀都在现世,不在来生,也不在天堂。每一个犹太人的先知都是富有的人,亚伯拉罕牛羊数万、寿命极长;大卫王是一代明君;雅各是大贵族;约瑟夫贵为埃及宰相;摩西是王子。犹太先知们非富即贵。
犹太人经历十多个世纪的物质繁荣与巨大财富,来自于他们遵循上帝给他们的允诺一享受现世间的昌盛与富足。但他们同时必须谨守上帝的律法,节俭、勤奋、规律地工作。包括谨守安息日,这天上帝都休息,何况人类?安息日也告诉犹太人必须在有限制的资源底下,创造最大的财富。
希腊理性主义是近代科学文明的源头。从苏格拉底强调人的理性,到柏拉图提出理性的永恒,重视理念而忽视物质,一直到亚里士多德修正他的老师柏拉图的哲学,主张“理与事兼备”“心与物结合”的思想。他说苹果的理念只有在苹果中实现。亚里士多德重视理念,也重视现实的哲学思想,造就了希腊最伟大、最繁荣的时代。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繁荣昌盛的大帝国,将希腊文明带到欧洲、亚洲和非洲。
基督文明的“新教伦理”,相信个人在现世间的功业,就是彰显上帝给予个人的荣耀。基督新教徒认为:个人是否为上帝的选民,不是由天主教的教会来决定,而是由个人的事功与谨守律法来决定的。新教徒认为:只要建立现实的事功,并遵守纪律与勤俭的美德,则足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这种思想造就近代西方无数伟大的资本家。如:约翰·洛克斐勒、亨利·福特、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等,他们创立了跨国际的企业成就,以事功彰显上帝的荣耀,同时坚守简朴生活,遵循极有纪律的工作伦理。
在人类经济史上,没有一个世代如近代资本主义一样,无止尽地追逐事业版图之扩张。这种内在的动力,促使受新教精神影响的资本家,不断地在世界的格局下扩张资本的版图,造就富可敌国的企业,也造成国与国、人与人之间极大的贫富差距。显然,以事功成就来彰显上帝的荣耀是不足的。
儒家文明的商者,在重农抑商、重坏重术的文化底蕴影响下,传统中国的企业家离不开家族的荣耀,与对乡里的照护。家族的范畴是传统中国商者的范畴。
虽然许多儒商在中国各地经营事业,但其理念仍然回到对于家族的延续,与对于乡里的社会责任上。使得中国社会即便出现过在世界格局之下最繁荣昌盛的经济景象,但始终没有形成如近代西方的全球资本市场。因为荣耀家族、环绕着家族的概念,始终是中国传统商者最大的心愿。 佛教在原初佛陀的教导下,强调苦、集、灭、道,引导弟子在断欲清净的修持下,离世间苦,得究竟解脱。对于世间的种种追逐,自然并不热衷。
虽然佛陀的教法也主张行菩萨道,要入世间利他行。但是在漫长的佛教历史中,离世间苦仍是佛法所强调的根本思想。在印度、尼泊尔等佛教的原始发源地,大量人口的贫穷、困苦,仍是社会的一大问题。佛陀出生的地方位于如今尼泊尔的蓝毗尼,许多农民至今仍是住着与2600年前的居民一样的牛粪屋。
大乘佛教在移入汉地,于汉地兴起之后,对于世间关注的幅度大大地增加。但其关注仅仅止于佛法的给予与寺庙的慈善行为,佛教的经济思想在佛教历史发展中始终未被重视与强调。这使得佛教始终带着出世与现实苦空无常的印记。对于积极追逐现世间的财富与成功,不是佛教的基本思维。
在彼岸,非在此世;在西方彼国,非在人间,是传统佛教徒追逐的理想。
历史上,在佛教的国度一直没有产生强大、持续的经济体,与其根本思想有关。
我在以善经济的视野,分析人类文明史中不同经济体系背后的哲学思想与价值体系。归结出强大的经济体系背后,必有坚实的哲学与价值体系。同样地,合理有序的经济社会,必须从建立哲学与价值体系着眼。
在当今中国与世界各国都追求物质繁荣、经济秩序的公平合理,以及社会均富的理想下,经济背后的哲学与价值之探讨,益发变得刻不容缓。
本人试着提出经济活动背后的利他思想与善的价值体系,在如何影响一个经济体的繁荣、公平与合理。并以利他思想出发,探索如何以善经济为核心,建立一个富庶、公平与合理的理想世界。
善经济的目标,是以利他达到全体人类物质的均富与繁荣,以利他达到自我与群体社会的和谐与生命的圆满。使人类社会达到人人“身体健康、物质丰饶、心灵洁净、祥和圆满”的理想世界。
多年来,有福报跟随在慈济基金会创办人证严上人左右,见证了许多企业家在投入慈善工作之后,生命产生很大的蜕变。这些在慈济的慈善工作经验,启迪并深化了我对“善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我看到企业家们在投入慈善之后,从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到以关怀他人为中心。从自利到利他;从追逐事业的不断扩张,到领悟对人群付出的重要性。
慈济基金会里,企业家们投人慈善工作,不是为了虚名,而是他们真正感受到了付出的喜悦,从无所求的付出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喜悦。这是驱使他们不断、长期地投人慈善的关键。
我也注意到:企业家们的改变不只在投入慈善工作,更在经营事业的方针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他们开始将慈济的人文价值运用到经营事业里。特别是感恩的文化,他们对员工感恩,对家人感恩,对朋友伙伴感恩。
感恩心,是证严上,人所强调的核心理念,企业家们运用到事业中,成为人际和睦的关键。
老板与员工,员工与员工,有如家人之间的感恩心,让彼此成为一个有爱的大家庭。这是慈济所强调的:以爱为管理。
所以,企业家不只是做慈善是善,從事企业经营也可以是善,企业创造员工与社会的福祉,创造与环境的永续关系,这就是善。
企业力行利他精神是善。同时,不管从事哪一个领域的事业,能利益万物、利益万民亦是善,这是我从慈善工作到善经济的心路历程与思想发展的线索。
2016年,慈济举办“第四届慈济论坛”,我邀请哈佛大学李奥纳教授来中国台湾发表专题演说,题目就是《以信念为导,慈济作为企业管理的典范》。
李奥纳教授在演讲中说:慈济之所以在慈善赈灾工作中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以信念为核心。慈济在全球赈灾时,面对诸多的不确定性——灾难的地点、模式、规模、损害,灾难之后灾区的救灾体系之效能如何,凡此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无法估计,无法预先计划。慈济人所秉持的就是“信念”——慈济人允诺在任何灾难发生之际,他们都愿意前往救援。这是为什么慈济在全球能获致巨大成功的原因。
李奥纳教授指出:当今企业所面对的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环境,其实和慈济赈灾所面对的是一样的情境。
全球性各种冲突无可预期,科技的发展无法预期,环境的变迁及其带来的灾害无法预先知道,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企业再详尽地预先计划、策划,一旦面对极具变动性的环境,都会失能。唯一能凭恃的是信念与企业体现的核心价值。因此,企业必须确立核心价值,并且接受变化,才能创造永续发展的荣景。
这就是哈佛大学李奥纳教授所提出的“以价值信念为核心”的企业,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
善企业,就是以信念为核心,以价值为领导。善经济,就是以利他为核心,以善的动机,善的方法,达到善的果实——利益万民、利益万物。
善经济的目标,是以利他达到全体人类物质的均富与繁荣,以利他达到自我与群体社会的和谐与生命的圆满。使人类社会达到人人“身体健康、物质丰饶、心灵洁净、祥和圆满”的理想世界。
善的动机、善的方法,达到善的结果,是善经济的核心思想。
(本文作者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慈济基金会主任)
责任编辑:李靖
何日升:
当代社会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企业再详尽地预先计划、策划一旦面对极具变动性的环境也会失能而唯一能凭恃的是信念与企业体现的核心价值
我在从事慈善的18年工作当中,深感善的力量,因而思索如.何从慈善中的善,提炼为经济中的善。幸福,必须建立“爱的关系”,丰富“心灵价值”,创造“社会公共利益”,这才是社会及个人幸福的荣景。我把这样的境界称为“善”,而环绕着这种价值的经济体系是为——善经济
2018年的春天,我到了剑桥大学作访问学者,从事“善经济”的研究。我在康河边租了一个小公寓,正面对着康河。从二楼公寓的窗口望去,就看到康河柔美的身影。4月的剑桥仍略显冰冷,屋子的四周环绕着大片的草地,层层的树林包裹着闲适的小镇,而幽静的康河,在浓密柳树的垂爱下,静静地流淌着,穿越整个剑桥大学的学区。
康河,就是剑桥不朽的灵魂,也像是剑桥永恒的恋人,曾经让徐志摩深深地着迷,宁愿待在康河边的草地上,也不愿泡在图书馆里。但我可不行,我每天早晨骑着单车,穿过优雅的古老建筑,踩着片片石块堆栈的街道,侧略历经600多年的老教堂,教堂的牌楼上写着:“欢迎圣人、罪人、富人、穷人、居豪宅者、或无家可归者,都到教堂来用餐。”这是古老基督文明善经济的情怀,这也是剑桥深厚人文精神之体现。
剑桥大学的图书馆坐落在一片森林里,很安静,有点儿与世隔绝,这正是我需要的环境。我也常在东亚学院(FAMES-Faculty of East Asiaand Middle East Study)图书馆的研究室里待着,东亚学院图书馆的宗教与东亚文化的藏书量十分丰富,在这里可以与教授们交流彼此的研究。
写作、阅读,一天的时光很快地过去。傍晚之际,我常在康河边静坐,赤脚踩着草地,感受到大地的能量和欢喜。让夕阳的余晖沉淀所有的思绪。这是剑桥。
没有比身处静谧的环境时,心灵思绪更为澎湃的。我此行是研究人类历史上各经济体系中“善的文明”。这也是我在慈济基金会从事慈善工作的18年当中,由于深感善的力量,而思索如何从慈善中的善,提炼为经济中的善。
人类历史上各经济体系中的“善的文明”
剑桥东亚学院的对面就是经济学院,伟大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就在这里提出他的经济主张。他的计划经济思想,把美国从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中挽救了出来。罗斯福总统以凯恩斯新政,扩大内需,重振了美国经济。邓小平“四个现代化”的经济改革,同样是在凯恩斯的经济思想影响”下,缔造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之一。
凯恩斯眼中的经济理想是国家与个人的富足。但富足不是经济的最终目的。富足不等于幸福。幸福,必须建立“爱的关系”,丰富“心灵价值”,创造“社会公共利益”,这才是社会及个人幸福的荣景。我把这样的境界称为“善”,而环绕着这种价值的经济体系是为“善经济”。
强大的经济体系背后,必有坚实的哲学与价值体系。同样地,合理有序的经济社会,必须从建立哲学与价值体系着眼。
对于犹太文明,猶太人的信仰使他们深信,上帝给予他们的荣耀都在现世,不在来生,也不在天堂。每一个犹太人的先知都是富有的人,亚伯拉罕牛羊数万、寿命极长;大卫王是一代明君;雅各是大贵族;约瑟夫贵为埃及宰相;摩西是王子。犹太先知们非富即贵。
犹太人经历十多个世纪的物质繁荣与巨大财富,来自于他们遵循上帝给他们的允诺一享受现世间的昌盛与富足。但他们同时必须谨守上帝的律法,节俭、勤奋、规律地工作。包括谨守安息日,这天上帝都休息,何况人类?安息日也告诉犹太人必须在有限制的资源底下,创造最大的财富。
希腊理性主义是近代科学文明的源头。从苏格拉底强调人的理性,到柏拉图提出理性的永恒,重视理念而忽视物质,一直到亚里士多德修正他的老师柏拉图的哲学,主张“理与事兼备”“心与物结合”的思想。他说苹果的理念只有在苹果中实现。亚里士多德重视理念,也重视现实的哲学思想,造就了希腊最伟大、最繁荣的时代。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繁荣昌盛的大帝国,将希腊文明带到欧洲、亚洲和非洲。
基督文明的“新教伦理”,相信个人在现世间的功业,就是彰显上帝给予个人的荣耀。基督新教徒认为:个人是否为上帝的选民,不是由天主教的教会来决定,而是由个人的事功与谨守律法来决定的。新教徒认为:只要建立现实的事功,并遵守纪律与勤俭的美德,则足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这种思想造就近代西方无数伟大的资本家。如:约翰·洛克斐勒、亨利·福特、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等,他们创立了跨国际的企业成就,以事功彰显上帝的荣耀,同时坚守简朴生活,遵循极有纪律的工作伦理。
在人类经济史上,没有一个世代如近代资本主义一样,无止尽地追逐事业版图之扩张。这种内在的动力,促使受新教精神影响的资本家,不断地在世界的格局下扩张资本的版图,造就富可敌国的企业,也造成国与国、人与人之间极大的贫富差距。显然,以事功成就来彰显上帝的荣耀是不足的。
儒家文明的商者,在重农抑商、重坏重术的文化底蕴影响下,传统中国的企业家离不开家族的荣耀,与对乡里的照护。家族的范畴是传统中国商者的范畴。
虽然许多儒商在中国各地经营事业,但其理念仍然回到对于家族的延续,与对于乡里的社会责任上。使得中国社会即便出现过在世界格局之下最繁荣昌盛的经济景象,但始终没有形成如近代西方的全球资本市场。因为荣耀家族、环绕着家族的概念,始终是中国传统商者最大的心愿。 佛教在原初佛陀的教导下,强调苦、集、灭、道,引导弟子在断欲清净的修持下,离世间苦,得究竟解脱。对于世间的种种追逐,自然并不热衷。
虽然佛陀的教法也主张行菩萨道,要入世间利他行。但是在漫长的佛教历史中,离世间苦仍是佛法所强调的根本思想。在印度、尼泊尔等佛教的原始发源地,大量人口的贫穷、困苦,仍是社会的一大问题。佛陀出生的地方位于如今尼泊尔的蓝毗尼,许多农民至今仍是住着与2600年前的居民一样的牛粪屋。
大乘佛教在移入汉地,于汉地兴起之后,对于世间关注的幅度大大地增加。但其关注仅仅止于佛法的给予与寺庙的慈善行为,佛教的经济思想在佛教历史发展中始终未被重视与强调。这使得佛教始终带着出世与现实苦空无常的印记。对于积极追逐现世间的财富与成功,不是佛教的基本思维。
在彼岸,非在此世;在西方彼国,非在人间,是传统佛教徒追逐的理想。
历史上,在佛教的国度一直没有产生强大、持续的经济体,与其根本思想有关。
从慈善工作到善经济的心路与思想发展线索
我在以善经济的视野,分析人类文明史中不同经济体系背后的哲学思想与价值体系。归结出强大的经济体系背后,必有坚实的哲学与价值体系。同样地,合理有序的经济社会,必须从建立哲学与价值体系着眼。
在当今中国与世界各国都追求物质繁荣、经济秩序的公平合理,以及社会均富的理想下,经济背后的哲学与价值之探讨,益发变得刻不容缓。
本人试着提出经济活动背后的利他思想与善的价值体系,在如何影响一个经济体的繁荣、公平与合理。并以利他思想出发,探索如何以善经济为核心,建立一个富庶、公平与合理的理想世界。
善经济的目标,是以利他达到全体人类物质的均富与繁荣,以利他达到自我与群体社会的和谐与生命的圆满。使人类社会达到人人“身体健康、物质丰饶、心灵洁净、祥和圆满”的理想世界。
多年来,有福报跟随在慈济基金会创办人证严上人左右,见证了许多企业家在投入慈善工作之后,生命产生很大的蜕变。这些在慈济的慈善工作经验,启迪并深化了我对“善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我看到企业家们在投入慈善之后,从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到以关怀他人为中心。从自利到利他;从追逐事业的不断扩张,到领悟对人群付出的重要性。
慈济基金会里,企业家们投人慈善工作,不是为了虚名,而是他们真正感受到了付出的喜悦,从无所求的付出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喜悦。这是驱使他们不断、长期地投人慈善的关键。
我也注意到:企业家们的改变不只在投入慈善工作,更在经营事业的方针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他们开始将慈济的人文价值运用到经营事业里。特别是感恩的文化,他们对员工感恩,对家人感恩,对朋友伙伴感恩。
感恩心,是证严上,人所强调的核心理念,企业家们运用到事业中,成为人际和睦的关键。
老板与员工,员工与员工,有如家人之间的感恩心,让彼此成为一个有爱的大家庭。这是慈济所强调的:以爱为管理。
所以,企业家不只是做慈善是善,從事企业经营也可以是善,企业创造员工与社会的福祉,创造与环境的永续关系,这就是善。
企业力行利他精神是善。同时,不管从事哪一个领域的事业,能利益万物、利益万民亦是善,这是我从慈善工作到善经济的心路历程与思想发展的线索。
当代企业所面对的,是与慈济赈灾一样的情境
2016年,慈济举办“第四届慈济论坛”,我邀请哈佛大学李奥纳教授来中国台湾发表专题演说,题目就是《以信念为导,慈济作为企业管理的典范》。
李奥纳教授在演讲中说:慈济之所以在慈善赈灾工作中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以信念为核心。慈济在全球赈灾时,面对诸多的不确定性——灾难的地点、模式、规模、损害,灾难之后灾区的救灾体系之效能如何,凡此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无法估计,无法预先计划。慈济人所秉持的就是“信念”——慈济人允诺在任何灾难发生之际,他们都愿意前往救援。这是为什么慈济在全球能获致巨大成功的原因。
李奥纳教授指出:当今企业所面对的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环境,其实和慈济赈灾所面对的是一样的情境。
全球性各种冲突无可预期,科技的发展无法预期,环境的变迁及其带来的灾害无法预先知道,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企业再详尽地预先计划、策划,一旦面对极具变动性的环境,都会失能。唯一能凭恃的是信念与企业体现的核心价值。因此,企业必须确立核心价值,并且接受变化,才能创造永续发展的荣景。
这就是哈佛大学李奥纳教授所提出的“以价值信念为核心”的企业,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
善企业,就是以信念为核心,以价值为领导。善经济,就是以利他为核心,以善的动机,善的方法,达到善的果实——利益万民、利益万物。
善经济的目标,是以利他达到全体人类物质的均富与繁荣,以利他达到自我与群体社会的和谐与生命的圆满。使人类社会达到人人“身体健康、物质丰饶、心灵洁净、祥和圆满”的理想世界。
善的动机、善的方法,达到善的结果,是善经济的核心思想。
(本文作者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慈济基金会主任)
责任编辑:李靖
何日升:
当代社会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企业再详尽地预先计划、策划一旦面对极具变动性的环境也会失能而唯一能凭恃的是信念与企业体现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