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的一种原则。高等教育本身是因材施教的宏观体现,但在高等院校教学实践中针对每名学生实施因材施教还存在一定困难。不过,每类院校根据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实施因材施教,使教育成果最大化。
[关键词]高等院校 因材施教 人才培养
所谓因材施教,实际就是针对学习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或者说是教育者根据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和教学的一种原则。为使所有学生都能成才,针对学生间的差异实施因材施教是教育界一直倡导的教学理念,也是新时代新型教育的追求。然而,由于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巨大,加之教育资源有限,使得因材施教这一理念在理论层面上备受推崇,而在实践层面上推行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尤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阶段,高等院校如何实施因材施教,更值得我们深思。
一、高等教育本身就是因材施教的宏观体现
当前,我国高校实行统一的高考录取办法,即学生通过参加统一的招生考试,根据所考分数及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要报考的学校、专业。这一做法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理念。不同分数的学生会进入不同的院校,不同的院校又会有不同的教育教学理念、开办不同的专业,即使是相同的专业,各院校的专业方向也会有所不同,所开设课程也有差别,这就为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及爱好选择不同院校的不同专业提供了选择的空间。
目前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初稿已形成。《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成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在解读《规划纲要》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时指出:“《规划纲要》的文本明确要求到2020年我们的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这里面有两点是需要注意的,一是国家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不仅要继续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创新,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这不光包括本科的大学和学院,也包括高职高专的学院,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而且要引导其他各类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流,包括支持地方或行业背景高校建设优势重点学科,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二是优化学科专业等结构,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重点扩大高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由此可见,国家在宏观层面是努力实施因材施教的,这有利于各层次人才的培养。但是,大学生是一个群体,如何针对每个个体实施因材施教还需教育者在微观层面上科学实践。
二、在高校内实施因材施教所面临的问题
对高校而言,学生年龄相仿,一般在18~23周岁,其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与中小学生有着明显的差别,且都是经过严格的层层考试,经过高考而进入大学。进入什么样的大学,学习什么专业,都是他们自己填报的志愿,只有少数同学通过调剂录取,未能进入自己喜欢的院校或专业。一般而言,同一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不会有太大差距。但即使如此,同一班级的学生,在个人爱好、思维方式、智力水平、生活习惯、家庭背景、地域特点等方面还是各不相同的,相互之间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笔者感觉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实施因材施教,有以下问题。
(一)教授时间短,难以全面了解学生并实施因材施教
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需学习几十门课程,基本上是一位老师教授一门课程,而一门课程的授课时间大多为一学期,少量的课程可持续两个学期,授课频率一般为每周上课2次,最多也不会多于3次。如此的师生接触方式,要使老师熟悉几十名学生,并结合课程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即使是对于小班型而言,教学难度也是极大的,而如果采用大班授课,恐怕课程结束了,有些学生的名字老师都叫不出,实施因材施教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受制度及资源限制,实施因材施教存在难度
目前我国高校实施的基本是按班级教学,有的院校在大学一年级不分专业,但不管哪种方式,基础课大多采用上大班课的方式进行教学。由于学生数量多,加之教师的授课进度、授课内容需遵循教学日历、教学大纲等进行,因此,授课教师很难对每一名学生实施因材施教。
三、不同高校实施因材施教的启示
尽管高校对每一名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存在一定难度,但根据院校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对部分学生实施因材施教,使教育成果最大化还是可能的。对不同院校实施因材施教的做法加以比较,或许能给高校教育者们一些启示。虽然由于受资源限制,实施因材施教不可能做到对每一位学生都绝对公平,但其社会效果良好。
(一)重点院校一对一培养拔尖类创新人才
国家重点院校承担着培养拔尖类创新人才的重任,这类院校可采用与清华大学类似的做法,利用有限的资源,为国家培养拔尖类人才。
清华大学作为我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孕育杰出学术大师的重点高等学府,在因材施教方面的做法是:由学生个人申请,通过层层选拔,选拔出学有余力的部分学生,严格控制导师与学生一对一的关系,在保证双方良好沟通的基础上开展具体培养工作。工作中侧重个体发展,在导师“答疑解惑”式的辅导和帮助下,在人生规划、个人修养及创新型思维等方面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培养。清华大学的这种因材施教的做法,无疑是一种培养拔尖人才的良方。其他重点院校不妨也采用此种方法。
(二)独立院校进行分层次教学
笔者所在院校是三批本科独立院校,可以说,我们的学生与一、二批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在学习能力方面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不难想象,如果在独立院校内施行像清华大学那样的因材施教的方法是收不到理想效果的。为提高办学质量,把学校办成一所让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学校,本校领导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各种可能的因材施教的方式。目前,本院在因材施教方面有如下几种做法可供兄弟院校借鉴。一是针对学生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学习基础差距较大的实际情况实施分级教学,各级别的学时及教学内容有所不同。学生根据专业要求、自身原有基础及学习兴趣,通过报名及统一考试,确定参加某一级别的学习。通过实行这一院级层面的因材施教,提高了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二是在满足专业必需的知识、能力的前提下,尽量增加选修课的比例,为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创造条件。采取上述二项措施后,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学习效果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四、进一步落实因材施教理念的思考
为了进一步落实因材施教的理念,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还应探索学生与老师互选的教学机制,如对于全院均开设英语及高等数学的工科院校,可考虑在同一时间有多名教师同时讲授同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学习方式的教师。采取此种方式的另一好处是可促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当某一教师的受众很少时,他必然会思考如何能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听自己的课,从而改善个人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除此之外,与清华大学培养拔尖人才相对应,笔者认为独立院校应重视对无学习主动性的学生的特殊教育。目前独立院校中有些学生虽有学习潜力,但由于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失去了学习的愿望,没有了学习的主动性,笔者认为在实施因材施教时应特别注意这一学生群体。同时也是因为这些学生对班级群体的影响较一般学生更为显著。但是,如前所述,如果由任课教师担当因材施教的角色,一是勉为其难,二是实施也较为困难。较好的办法是由德高望重的、具有一定亲和力、有敬业及奉献精神的专业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但此导师的职责与清华大学的导师主要引领学生学习前沿科学知识不同,他应做的是指导学生“精神上成人”,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社会,清楚自己能承受什么,从而做出正确抉择。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与学生的接触,认为此办法可行,并已使多名学生改变了原有的不正确的想法,步入了正常的大学生活轨道。
由于受资源所限,培养拔尖人才也好,为使学生“精神上成人”也罢,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必然造成学校对每位学生所投入教学资源的不平等性。对此,我们应当可以理解,毕竟对任何事情,公平是相对的。因材施教的投入与产出之比虽然无法量化考量,但其结果会是对社会有益的。因此,我们应当也必须坚持下去,只有不断探索,才不辱使命。
[关键词]高等院校 因材施教 人才培养
所谓因材施教,实际就是针对学习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或者说是教育者根据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和教学的一种原则。为使所有学生都能成才,针对学生间的差异实施因材施教是教育界一直倡导的教学理念,也是新时代新型教育的追求。然而,由于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巨大,加之教育资源有限,使得因材施教这一理念在理论层面上备受推崇,而在实践层面上推行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尤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阶段,高等院校如何实施因材施教,更值得我们深思。
一、高等教育本身就是因材施教的宏观体现
当前,我国高校实行统一的高考录取办法,即学生通过参加统一的招生考试,根据所考分数及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要报考的学校、专业。这一做法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理念。不同分数的学生会进入不同的院校,不同的院校又会有不同的教育教学理念、开办不同的专业,即使是相同的专业,各院校的专业方向也会有所不同,所开设课程也有差别,这就为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及爱好选择不同院校的不同专业提供了选择的空间。
目前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初稿已形成。《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成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在解读《规划纲要》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时指出:“《规划纲要》的文本明确要求到2020年我们的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这里面有两点是需要注意的,一是国家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不仅要继续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创新,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这不光包括本科的大学和学院,也包括高职高专的学院,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而且要引导其他各类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流,包括支持地方或行业背景高校建设优势重点学科,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二是优化学科专业等结构,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重点扩大高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由此可见,国家在宏观层面是努力实施因材施教的,这有利于各层次人才的培养。但是,大学生是一个群体,如何针对每个个体实施因材施教还需教育者在微观层面上科学实践。
二、在高校内实施因材施教所面临的问题
对高校而言,学生年龄相仿,一般在18~23周岁,其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与中小学生有着明显的差别,且都是经过严格的层层考试,经过高考而进入大学。进入什么样的大学,学习什么专业,都是他们自己填报的志愿,只有少数同学通过调剂录取,未能进入自己喜欢的院校或专业。一般而言,同一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不会有太大差距。但即使如此,同一班级的学生,在个人爱好、思维方式、智力水平、生活习惯、家庭背景、地域特点等方面还是各不相同的,相互之间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笔者感觉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实施因材施教,有以下问题。
(一)教授时间短,难以全面了解学生并实施因材施教
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需学习几十门课程,基本上是一位老师教授一门课程,而一门课程的授课时间大多为一学期,少量的课程可持续两个学期,授课频率一般为每周上课2次,最多也不会多于3次。如此的师生接触方式,要使老师熟悉几十名学生,并结合课程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即使是对于小班型而言,教学难度也是极大的,而如果采用大班授课,恐怕课程结束了,有些学生的名字老师都叫不出,实施因材施教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受制度及资源限制,实施因材施教存在难度
目前我国高校实施的基本是按班级教学,有的院校在大学一年级不分专业,但不管哪种方式,基础课大多采用上大班课的方式进行教学。由于学生数量多,加之教师的授课进度、授课内容需遵循教学日历、教学大纲等进行,因此,授课教师很难对每一名学生实施因材施教。
三、不同高校实施因材施教的启示
尽管高校对每一名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存在一定难度,但根据院校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对部分学生实施因材施教,使教育成果最大化还是可能的。对不同院校实施因材施教的做法加以比较,或许能给高校教育者们一些启示。虽然由于受资源限制,实施因材施教不可能做到对每一位学生都绝对公平,但其社会效果良好。
(一)重点院校一对一培养拔尖类创新人才
国家重点院校承担着培养拔尖类创新人才的重任,这类院校可采用与清华大学类似的做法,利用有限的资源,为国家培养拔尖类人才。
清华大学作为我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孕育杰出学术大师的重点高等学府,在因材施教方面的做法是:由学生个人申请,通过层层选拔,选拔出学有余力的部分学生,严格控制导师与学生一对一的关系,在保证双方良好沟通的基础上开展具体培养工作。工作中侧重个体发展,在导师“答疑解惑”式的辅导和帮助下,在人生规划、个人修养及创新型思维等方面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培养。清华大学的这种因材施教的做法,无疑是一种培养拔尖人才的良方。其他重点院校不妨也采用此种方法。
(二)独立院校进行分层次教学
笔者所在院校是三批本科独立院校,可以说,我们的学生与一、二批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在学习能力方面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不难想象,如果在独立院校内施行像清华大学那样的因材施教的方法是收不到理想效果的。为提高办学质量,把学校办成一所让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学校,本校领导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各种可能的因材施教的方式。目前,本院在因材施教方面有如下几种做法可供兄弟院校借鉴。一是针对学生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学习基础差距较大的实际情况实施分级教学,各级别的学时及教学内容有所不同。学生根据专业要求、自身原有基础及学习兴趣,通过报名及统一考试,确定参加某一级别的学习。通过实行这一院级层面的因材施教,提高了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二是在满足专业必需的知识、能力的前提下,尽量增加选修课的比例,为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创造条件。采取上述二项措施后,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学习效果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四、进一步落实因材施教理念的思考
为了进一步落实因材施教的理念,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还应探索学生与老师互选的教学机制,如对于全院均开设英语及高等数学的工科院校,可考虑在同一时间有多名教师同时讲授同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学习方式的教师。采取此种方式的另一好处是可促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当某一教师的受众很少时,他必然会思考如何能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听自己的课,从而改善个人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除此之外,与清华大学培养拔尖人才相对应,笔者认为独立院校应重视对无学习主动性的学生的特殊教育。目前独立院校中有些学生虽有学习潜力,但由于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失去了学习的愿望,没有了学习的主动性,笔者认为在实施因材施教时应特别注意这一学生群体。同时也是因为这些学生对班级群体的影响较一般学生更为显著。但是,如前所述,如果由任课教师担当因材施教的角色,一是勉为其难,二是实施也较为困难。较好的办法是由德高望重的、具有一定亲和力、有敬业及奉献精神的专业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但此导师的职责与清华大学的导师主要引领学生学习前沿科学知识不同,他应做的是指导学生“精神上成人”,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社会,清楚自己能承受什么,从而做出正确抉择。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与学生的接触,认为此办法可行,并已使多名学生改变了原有的不正确的想法,步入了正常的大学生活轨道。
由于受资源所限,培养拔尖人才也好,为使学生“精神上成人”也罢,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必然造成学校对每位学生所投入教学资源的不平等性。对此,我们应当可以理解,毕竟对任何事情,公平是相对的。因材施教的投入与产出之比虽然无法量化考量,但其结果会是对社会有益的。因此,我们应当也必须坚持下去,只有不断探索,才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