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信息化关系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局。近年来,我们始终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突破口,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作为区域竞争的技术制高点,“争先发展、讲求实效”,采取了一系列符合运城特点的工作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区域推进,抹平城乡教育的数字鸿沟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山西省运城市一直把“区域推进”作为总体工作方针。走出了一条具有运城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
“区域推进”的提出主要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基于信息技术化的基本特征,二是基于我们的市情,三是基于工作的方法和策略。具体说来,就是要在县、乡两个区域层面上,力求做到技术环境建设统筹安排,技术服务和资源建设协同共享,目标任务落实整体推进,使广大偏远农村学校在“区域推进”中分享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在“区域推进”方面,我们大力推进“互联网校校通”,积极实施“多媒体班班通”,全面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稳步推进教育资源本土化建设,为促使城市与农村学生“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的主要抓手是实行“教师实名课表制”,其主要内容是:各级各类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学期初制定每位教师课堂应用目标任务,经统筹安排后以课表形式确定下来,并张贴到专用教室。在实践中我们加强指导,强化考核,不断完善,狠抓落实,使我市信息技术应用的学校和班级普及率达到100%,教师应用普及率达到90%以上,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初步进入制度化、常态化。2009年12月,我们举办了运城市农远工程教学应用成果局长汇报会。13县(市、区)教育局长分别采用多媒体汇报方式,介绍了本县(市、区)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和决策过程,交流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上的思路、措施和做法,展示了硬件建设、教学应用、技术保障等方面的成果和经验。我们通过考核评估先后评选出5个教育信息化推进示范县,50个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示范乡,100所信息技术应用示范校。
经过努力,全市乡与乡之间,县与县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方面逐步缩小了差距,横亘在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日渐平复,大大加快了我市教育信息化进程。
二、全员培训,跨越现代教师的技术门槛
我市中小学教师约有5万余名,80%分布在农村学校,大量信息技术教育设备装备以后,能否发挥应有作用,关键在教师。
2008年8月,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运城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的实施意见》,提出用2~3年时间,对全市中小学教师进行新一轮信息技术培训;制定出台了《运城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基础标准》,组织力量编写了《运城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教材》,并免费发放到每一位参加培训的教师手中;建立了全市统一考试题库,实行统一考核认证制度。要求全市中小学1962年以后出生的教师,必须参加培训和考核,全市统一规定,考试成绩80分为合格,由市教育局统一考核发证;从2009年春开始,所有校长任用、教师晋升职称都必须与考核结果挂钩。
这一政策出台后,极大地调动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展培训的积极性和广大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全市掀起了信息技术培训的新高潮。绛县由县电教馆负责组织技术骨干下到乡镇,巡回培训。新绛县为每所学校培训一名技术骨干,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永济市利用节假日对基础较差的老教师进行分期集中培训。全市形成了主动学习,互帮互学的新风气。截止到2010年底,通过5次统一考核,全市有超36000名教师获得了合格证书。
三、城乡互动,构建教师共同的精神家园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教育信息化在实现这一目标中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早在2006年《运城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开展以“城市带动农村”、“强校带动弱校”的帮扶活动。市级以上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和城市学校选择2-3所农村学校进行帮扶,在环境建设、技术培训、教学应用等方面予以指导,并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市直7所学校与9个县20余所农村学校结成对子,重点帮扶,为它们赠送设备。培训教师,上示范课,指导教师教学教研,帮扶活动已初步形成制度化。芮城县的芮城二中和地处农村的南曹中学进行捆绑发展,他们资源共建、技术共享,通过网络保持教研同步,坚持数年,成效明显,为全市城乡帮扶捆绑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就这样,制度安排和网络平台加强了城乡互动,促进了共同发展。
四、协同保障,谱写和谐发展的壮丽乐章
我们在农远工程实施的同时就着眼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发展,着手构建全市教育信息化服务保障体系。主要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在队伍建设上狠下功夫,为每所高中、每所初中和每个乡镇中心校培训一名技术骨干。为提高技术队伍专业水平,我们通过公开招聘,招收了一批具有本科学历的计算机专业教师。二是在资金筹措上我们坚持“内部市场化,微利运行,取之于校,用之于校”的原则,解决好效益与成本的关系问题,把教育信息化的运行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把服务保障的效益提高到较高水平。三是运行机制上力求创新,我们提出的目标是“小故障不出校当天解决,中故障不出乡两天解决,大故障不出县一周内解决”,各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确定运行方式。
芮城县于2008年成立了技术服务中心,组建了县、乡、校三级技术维护网点,开通了技术服务热线,为了完善服务功能,他们建立了技术服务专业网站,开办了常见故障,常用软件,技术论坛等栏目。绛县电教馆承担着全县设备故障维护任务,每学期初要普遍对全县设备进行了一次维护,哪里有故障,他们就出现在哪里,他们服务进校园,维护进课堂,有力地保障了绛县一方信息技术设备的正常运行。临猗县组建了全县技术人员QQ群,一方遇到技术难题立刻呼救,大家共同出主意想办法,大大提高了维护效率。盐湖区、夏县、万荣县等县(市、区)都建立有固定门面场所维护中心,配备了专用车辆与维护工具,目前我市信息技术服务保障体系已初步形成,并且运行机制各具特色,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五、初见成效,城乡教育面貌发生重大转变
教育信息化实施以来。运城地区城乡教育的面貌发生了两方面的变化。一是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近年来,我市用于教育信息化总投资达到12亿元,极大提高了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装备水平,有896所学校建起了校园网,587所学校实现了班班通,计算机拥有量达到34307台,多媒体教学设备达到2751套,计算机教室858座,电子备课室268个,卫星接收系统3345套,光盘播放系统3595套。广大教师在技术培训和教学实战中改变了观念,学到了方法,提高了授课水平,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优质资源改变了农村学校课程开不齐、开不全的尴尬局面,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是教学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由传统教研方式向网络教研方式转变,由传统备课方式向电子备课方式转变,由传统授课方式向多媒体和光盘播放方式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转变。
目前,新绛中学、绛县横水初中、永济银杏小学等一大批学校正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协作学习的有益探讨,这些转变代表了我们今后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一、区域推进,抹平城乡教育的数字鸿沟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山西省运城市一直把“区域推进”作为总体工作方针。走出了一条具有运城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
“区域推进”的提出主要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基于信息技术化的基本特征,二是基于我们的市情,三是基于工作的方法和策略。具体说来,就是要在县、乡两个区域层面上,力求做到技术环境建设统筹安排,技术服务和资源建设协同共享,目标任务落实整体推进,使广大偏远农村学校在“区域推进”中分享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在“区域推进”方面,我们大力推进“互联网校校通”,积极实施“多媒体班班通”,全面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稳步推进教育资源本土化建设,为促使城市与农村学生“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的主要抓手是实行“教师实名课表制”,其主要内容是:各级各类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学期初制定每位教师课堂应用目标任务,经统筹安排后以课表形式确定下来,并张贴到专用教室。在实践中我们加强指导,强化考核,不断完善,狠抓落实,使我市信息技术应用的学校和班级普及率达到100%,教师应用普及率达到90%以上,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初步进入制度化、常态化。2009年12月,我们举办了运城市农远工程教学应用成果局长汇报会。13县(市、区)教育局长分别采用多媒体汇报方式,介绍了本县(市、区)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和决策过程,交流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上的思路、措施和做法,展示了硬件建设、教学应用、技术保障等方面的成果和经验。我们通过考核评估先后评选出5个教育信息化推进示范县,50个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示范乡,100所信息技术应用示范校。
经过努力,全市乡与乡之间,县与县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方面逐步缩小了差距,横亘在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日渐平复,大大加快了我市教育信息化进程。
二、全员培训,跨越现代教师的技术门槛
我市中小学教师约有5万余名,80%分布在农村学校,大量信息技术教育设备装备以后,能否发挥应有作用,关键在教师。
2008年8月,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运城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的实施意见》,提出用2~3年时间,对全市中小学教师进行新一轮信息技术培训;制定出台了《运城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基础标准》,组织力量编写了《运城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教材》,并免费发放到每一位参加培训的教师手中;建立了全市统一考试题库,实行统一考核认证制度。要求全市中小学1962年以后出生的教师,必须参加培训和考核,全市统一规定,考试成绩80分为合格,由市教育局统一考核发证;从2009年春开始,所有校长任用、教师晋升职称都必须与考核结果挂钩。
这一政策出台后,极大地调动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展培训的积极性和广大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全市掀起了信息技术培训的新高潮。绛县由县电教馆负责组织技术骨干下到乡镇,巡回培训。新绛县为每所学校培训一名技术骨干,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永济市利用节假日对基础较差的老教师进行分期集中培训。全市形成了主动学习,互帮互学的新风气。截止到2010年底,通过5次统一考核,全市有超36000名教师获得了合格证书。
三、城乡互动,构建教师共同的精神家园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教育信息化在实现这一目标中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早在2006年《运城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开展以“城市带动农村”、“强校带动弱校”的帮扶活动。市级以上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和城市学校选择2-3所农村学校进行帮扶,在环境建设、技术培训、教学应用等方面予以指导,并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市直7所学校与9个县20余所农村学校结成对子,重点帮扶,为它们赠送设备。培训教师,上示范课,指导教师教学教研,帮扶活动已初步形成制度化。芮城县的芮城二中和地处农村的南曹中学进行捆绑发展,他们资源共建、技术共享,通过网络保持教研同步,坚持数年,成效明显,为全市城乡帮扶捆绑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就这样,制度安排和网络平台加强了城乡互动,促进了共同发展。
四、协同保障,谱写和谐发展的壮丽乐章
我们在农远工程实施的同时就着眼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发展,着手构建全市教育信息化服务保障体系。主要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在队伍建设上狠下功夫,为每所高中、每所初中和每个乡镇中心校培训一名技术骨干。为提高技术队伍专业水平,我们通过公开招聘,招收了一批具有本科学历的计算机专业教师。二是在资金筹措上我们坚持“内部市场化,微利运行,取之于校,用之于校”的原则,解决好效益与成本的关系问题,把教育信息化的运行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把服务保障的效益提高到较高水平。三是运行机制上力求创新,我们提出的目标是“小故障不出校当天解决,中故障不出乡两天解决,大故障不出县一周内解决”,各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确定运行方式。
芮城县于2008年成立了技术服务中心,组建了县、乡、校三级技术维护网点,开通了技术服务热线,为了完善服务功能,他们建立了技术服务专业网站,开办了常见故障,常用软件,技术论坛等栏目。绛县电教馆承担着全县设备故障维护任务,每学期初要普遍对全县设备进行了一次维护,哪里有故障,他们就出现在哪里,他们服务进校园,维护进课堂,有力地保障了绛县一方信息技术设备的正常运行。临猗县组建了全县技术人员QQ群,一方遇到技术难题立刻呼救,大家共同出主意想办法,大大提高了维护效率。盐湖区、夏县、万荣县等县(市、区)都建立有固定门面场所维护中心,配备了专用车辆与维护工具,目前我市信息技术服务保障体系已初步形成,并且运行机制各具特色,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五、初见成效,城乡教育面貌发生重大转变
教育信息化实施以来。运城地区城乡教育的面貌发生了两方面的变化。一是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近年来,我市用于教育信息化总投资达到12亿元,极大提高了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装备水平,有896所学校建起了校园网,587所学校实现了班班通,计算机拥有量达到34307台,多媒体教学设备达到2751套,计算机教室858座,电子备课室268个,卫星接收系统3345套,光盘播放系统3595套。广大教师在技术培训和教学实战中改变了观念,学到了方法,提高了授课水平,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优质资源改变了农村学校课程开不齐、开不全的尴尬局面,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是教学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由传统教研方式向网络教研方式转变,由传统备课方式向电子备课方式转变,由传统授课方式向多媒体和光盘播放方式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转变。
目前,新绛中学、绛县横水初中、永济银杏小学等一大批学校正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协作学习的有益探讨,这些转变代表了我们今后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