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现状及其未来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soul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马克思主义是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绿色运动中分裂出来的左翼势力,进入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瑞尼尔??格仑德曼、大卫??佩珀、乔治??拉比卡等理论家,从他们的思想中,可以看出发生的一些新变化。这一阶段,生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更为深刻,政治理论更为务实,经济理论更为现实,在价值取向上重返“人类中心主义”。但是生态马克思主义,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弱点,在变革资本主义所依赖的力量和途径上决定了它不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所以,生态马克思主义相时而动,虽然会在未来的一定时期还能发挥它的影响力,但是它绝对不是人类的最终归宿。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 变化 前景
  中图分类号:X5文献标识码:A
  
  自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同时生态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严重的“生态危机”:大气污染、水污染、核污染、臭氧层空洞、土地资源枯竭、生物多样化减少等等。这些“生态危机”缩小了适宜人类生存的空间,恶化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有识之士认识到这种危机后果的严重性,兴起了一场绿色运动,反对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在绿色运动内部,生态社会主义最为激进,“它要求建立一个以维护生态平衡为基础,又能充分保证社会公正和人民民主权利的社会经济制度,主张将保护生态环境与争取实现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属于绿色运动中的左翼”。①经过六、七十年代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生态马克思主义已经形成自己的政治理想、奋斗目标以及经济、政治和社会纲领,在理论上趋于成熟。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马克思主义相时而动,发生了新的变化。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理论
  冷战结束为绿色生态运动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形成更广泛的社会基础;绿色运动经过七、八十年代的发展,许多左翼力量和绿党结盟,影响不断扩大,这为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所以,生态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是瑞尼尔??格仑德曼、大卫??佩珀、乔治??拉比卡、奥康纳。瑞尼尔??格仑德曼主张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问题,为马克思的“人类中心主义”正名。他认为生态问题不仅仅包括资源耗竭和人口增长,还应该包括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等危及人类未来发展的各种问题。
  大卫??佩珀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发展前景,生态社会主义应重返人类中心立场,认为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反对生态危机的同时,要坚持人类尺度。
  乔治??拉比卡着重研究全球生态危机与生态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认为生态社会主义是摆脱全球生态危机的唯一道路。
  奥康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分析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原因,提出了资本主义存在的双重矛盾和双重危机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了以前各个时期的观点,在理论上更为系统和完善,呈现出新变化。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新变化
  第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更为深刻。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很长的时间里把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归于人的传统观念、异化消费等。如莱斯认为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历史形成的“控制自然”的观念,阿格尔认为异化消费是生态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9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上升到制度层面。如佩珀从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去寻找生态危机的原因,奥康纳提出资本主义双重矛盾和双重危机理论。
  第二,政治理论更为务实。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对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模式的构想,提出了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要求。他们对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的力量、途径等做出了理论畅想: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作为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力量,将“非暴力”当作斗争的首要基本原则。90年代以来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坚持原有的变革力量的同时也开始重视工人运动和工会组织的作用,认为工人阶级是参与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变革的途径在将“非暴力”当作一种斗争的策略同时,不放弃在反革命力量使用暴力时进行暴力反抗,同时也重视阶级斗争。
  第三,经济理论更为现实。早期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主张通过消灭异化消费、限制经济的增长等来解决生态危机,建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如阿格尔主张通过消灭异化消费解决生态危机。莱斯认为应建立“稳态经济”的社会主义,实现经济的零增长。90年代以来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不再坚持“稳态经济”,如佩珀,他认为人要按照理性的方式合理、有计划的利用自然资源,满足人物质需要。此时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应该与生态环境相容,保持经济理性的适度增长。
  第四,在价值取向上重返“人类中心主义”。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基本追随生态中心主义的观点,强调“自然优先性”。90年代以来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与自然就有共同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在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人类应处于中心位置,自然是人类的可爱家园,人与自然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
  综上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生态马克思主义克服了以前时期理论上的许多缺点,完全从生态运动中脱离出来,政治纲领和社会理想的理论体系更为完整和成熟。
  3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未来
  20世纪90年代的生态马克思主义与以前的各个阶段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缺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将生态问题视为核心,用人与自然的矛盾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淡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忽视工人阶级的作用。以此出发,在变革资本主义的力量和途径所坚持的理论方面,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作为主要领导的力量,用宪法允许的游行、示威、谈判等手段,通过议会活动,谋求执政,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人阶级是社会变革的主力,暴力革命和和平过渡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途径。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态危机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无法解决,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生态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开辟道路。这是符合逻辑和历史发展规律的,而生态马克思主义抛弃了工人阶级这一主力,用改良的方式来实现社会的彻底变革,如此一来它的理想注定将只是理想,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注定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受历史条件和现实原因的制约,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着缺点,但应看到它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生态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作用方面都超过了以前的任何一个阶段,发生了理论变化,具有时代意义。
  生态马克思主义将生态问题作为核心,对生态危机的见解独到,由最初的表面解析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制度性批判,让人们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它引导人类关注生态,唤醒了人类的生态意识,构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模式。它将生态危机的解决求助于制度的变革,指明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下一站,将生态问题纳入到社会主义制度内,丰富了社会主义的内容。
  综上可知,生态马克思的理论关注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对社会主义的见解独到,而生态问题和社会主义思潮应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所以它是备受人们的关注和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社会思潮。但同时也要看到,生态马克思主义倡导的生态社会主义不同于科学社会主义,它不是人类的最终归宿,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梦想只有在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
  
  注释
  ①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8:204.
  
  参考文献
  [1]蒲国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赵海月.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3]段中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宋晓芹.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潮评析[M].山东社会科学,2002(2).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大开放教育越来越普及,使不同层次的人都有了学习的机会。《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开放教育中定期进行面授
发展党员工作是执政党建设的永恒课题,是极大地提高党的战斗力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以A市农村为例,在剖析农村发展党员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基于中心城市粮食安全保障工作的特殊性,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以粮食储备体系、粮食加工体系、粮食流通体系为基础,以产业化经营为依托的中心城市粮食安全保障模式。并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