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在小儿肺炎咳喘治疗中的应用中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198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肺炎咳喘治疗患儿中实施中医护理对疾病的改善意义。方法:抽取本院肺炎咳喘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抽取患儿80例,选择时段为2019年4月-2020年7月,采用数字分配法将入组患儿分配成2小组,每小组患儿例数为40例,中医组患儿通过中医护理、一般组为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对比研究指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中医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一般组,差异性较强(P<0.05),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显示,中医组具备显著性优势(P<0.05)。结论:中医护理可有效促进患儿症状改善,使临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关键词】肺炎;中医护理;咳喘;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24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3.125
  小儿肺炎咳喘具备难以治愈病情顽固的特点,对于患儿的日常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结合临床护理,使患儿提高配合度,使治疗安全性得到保障[1]。本次对于小儿肺炎科创患儿实施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入组人员为本医院肺炎咳喘治疗患儿共80例,选择时段为2019年4月-2020年7月,采取研究分组方式为数字模式,每小组人员均分40例,一般组入组男患总计15例、女患总计25例,控制年龄段为1-7岁,年龄均值为3.84±1.06岁;中医组入组男患总计16例、女患总计24例,控制年龄段为1-8岁,年龄均值为3.82±1.10岁。分析入组病患的常规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比,软件数据结果为P>0.05,分组研究成功,两组成员具备比对价值。
  1.2方法
  一般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中医组实施中医护理:(1)组建中医护理小组。针对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康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有效了解患儿及家长的护理需求,在临床护理中融入中医护理理念,对于护理人员实施中医护理培训,保证护理过程中各项工作有效落实。(2)患儿入院时。护理人员初见面时需要利用表情、动作等对患儿实施有效安抚,并对患儿表达积极关心,利用患儿可接受的语言与其沟通,帮助患儿减少陌生感及恐惧感,同时病房内需要实施有效布置,墙上可张贴卡通画,并为患儿准备玩具、故事书等帮助患儿分散注意力,使其积极配合检查工作。(3)进入病房后。护理人员需要为家长及患儿实施自我介绍,并对其进行相关医院制度说明,定期为患儿实施体温监测,如患儿存在高热,应为患儿利用中医穴位敷贴帮助患儿降温,利用百部、桔梗、杏仁、半夏、白芥子、细辛等药材按照专业比例配置,对患儿的定喘穴、肺俞穴、膻中穴进行消毒,将贴片放在穴位处进行敷贴。(4)住院三天。遵医嘱患儿实施合理用药,并为家长进行用药指导,对患儿实施饮食护理,利用疾病辩证分型方法进行干预,如患儿为痰热型需要为其准备冬瓜汤、萝卜汤,患儿存在风热,可利用祛火食疗法,引导家长为患儿制作藕汁、芦根水等,如患儿属于毒热症需要叮嘱家长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食物,同时需要对患儿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并实现呼吸道加强护理。适当抬高患儿头部,使患儿治疗过程中舒适度提升。
  1.3观察指标
  观察研究护理指标。护理满意度:通过院内满意度评价表为护理人员的服务及护理打分。不满意:分数在60分以下;满意:分数在61-80分之间;很满意:分数在81-100分之间。总满意度=(患儿总数-不满意总数)/组间总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中医护理分析系统选择SPSS23.0,针对此研究数据指标进行分析,n%表示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实施卡方计算检验方法,统计学软件得出P<0.05,表示研究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不存在。
  2  结果
  2.1 中医组、一般组满意度结果分析
  评价对比中医组、一般组护理满意度,统计学结果得出中医组存在对比优势(P<0.05),见表1.
  2.2中医组、一般组并发症情况分析
  中医组并发症发生比率为2.5%,一般组并发症发生比率为32.5%,由此可见,一般组出现并发症比例更高,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小儿肺炎為临床常见儿科疾病,具备较高的发病率,小儿肺炎咳喘受多类因素影响,主要症状为喘息、发热、咳嗽等,带给患儿较大痛苦,同时小儿肺炎哮喘后由于疾病消耗存在较高的风险,容易受到再度感染[2-3]。因此,需要对其足够重视,在常规小儿肺炎咳喘治疗过程中需要及时及结合有效护理,使患儿治疗效果得到保证,应用中医针对性护理能够帮助患儿减轻痛苦、缓解病情,充分发挥祖国医学优势,为患儿实施针对性穴位敷贴及中医食疗,同时在出院前为患儿家属进行中医保健知识讲解,提升患儿及家属的临床护理满意度[4-5]。
  综述,中医护理可有效促进患儿疾病康复,临床护理有效性较高。
  参考文献:
  [1]柏艳萍,校晓丽.小儿肺炎利用穴位贴敷配合中医护理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20):2861-2864.
  [2]戚玉凤.观察小儿肺炎喘嗽患儿实施临床中医护理路径的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6):52.
  [3]汪伟.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医护理在儿科临床应用现状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0,12(03):274-276.
  [4]王晓玉.中医护理理念对促进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康复的作用[J].光明中医,2020,35(11):1742-1744.
  [5]郝淑敏.中医护理在小儿肺炎咳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9):29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9年5-12月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随机选取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实验组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与护理之前相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显著提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行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康复和心理复原力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86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开展研究,标本纳入时间为2018年9月-2019年9月,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分别实行常规护理和快速康复护理,对比护理成效。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康复有效性指标均优于参照组,且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心理复原力相对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所进
期刊
【摘要】为了提升耳鼻喉科护理工作的风险控制效果及安全意识,护理技术优化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分析了耳鼻喉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措施,而后就其风险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耳鼻喉科护理;常见危急安全隐患;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3.132  1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  1.1呼吸道阻塞 
期刊
【摘要】目的:该文章主要针对脑血管介入治疗进行了分析,并且探讨了介入护理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和效果。方法:为了保证实验研究的科学合理性,选择了60名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为了很好地探讨介入护理所起到的作用,对这些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把常规的护理与介入护理相比较,通过护理满意度的调查来探讨护理方案的具体效果。结果:在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时,介入护理的一组脑血管患者,在满意度方面占有优势。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晚期肺癌疼痛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肿瘤科收治的62例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为例,使用计算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安宁疗护。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情况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肝硬化患者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就我院2018年2月-2019年4月的10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每组50人的分组方式分为2组,参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实行普通护理和优质护理,通过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生活质量的评分高低来优质护理的可行性。结果: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总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硬化患者实行
期刊
【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及炎性因子分析进行探究。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择期收集60例行骨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不限性别,年龄18~75周岁。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比较患者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中实施护理目标管理在并发症预防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19例病例均为我院接收的ECMO治疗患者(接收时间:2017年1月-2020年12月),将纳入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形式纳入A/B两组,A组9例,B组10例;前者行常规管理,后者基于护理目标展开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低于A组20.00%<6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内分泌护理中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20年内收治糖尿病患者开展临床观察研究,随机筛选出其中的46名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普通组和干预组,对前者在进行诊断后对患者开展传统的护理模式并定期随访,对后者在诊断后进行专项内分泌护理,并开展宣教工作。结果:与普通组患者相比,干预组中的患者整体的血糖控制效果更好,病情的恢复情况良好,对自身病情以及治疗方案也更加知晓(P<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