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虽然鱼与渔只有一字之差,但含义却有着很大差别。从我们学习来讲,“授人以鱼”是指老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只可满足一时的需要;而“授人以渔”则意味着老师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本领,这样,学生可以自主的获得无穷的新知识,终身受用。而这就要求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在任务驱动型课改中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实效。
一、思想品德学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思想品德学科是一门相对枯燥乏味的学科,很多学生一上课就犯困,把它当作不重要的课程,不愿听爱做小动作。很多同学把自己当作课堂的“看客”,总以为这么多的人反正也叫不到我回答问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惰性,很难再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更不要再说学习的效率了。对教师而言,上這样的课也是一种“痛苦”。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笔者进行了教学改革,提倡教师引导,任务驱动,有效合作,边学边悟。
课堂学习小组的建设。合作学习小组建设也是这一教学模式的重要配套工程。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激发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社会适应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有利于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使课堂面对全体学生。对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改革目标意义重大。小组的建设不仅是简单的将传统座位形式的改变。因此分组时尽可能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以便小组与小组之间真正能够做到良性竞争。同时还应该根据小组内部不同成员的特点给予明确的分工。建立健全合学习小组管理评价机制,各组设立小组长和学科长,人人都是主人。开展小组文化建设,取励志名称,制定小组励志宣言,提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奋斗目标,增强小组的学习动力和凝聚力。
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我们欣喜地发现,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上,我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我只是作为他们的指引者,适时地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学习中去,我讲的少了,学生们说的多了,我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们成为了课堂的主人。针对老师所提出的任务,学生们通过小组的讨论,自己去探索发现,以一种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去面对课堂教学。
二、对任务驱动型思品课堂的反思与困惑
笔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存在以下困惑:
1.这种任务驱动型课改模式更适合积极性高、自学能力强的学生。部分学生对待导学案上的问题以应付态度对待,不积极动脑思考。这样在课堂上也不能参与到讨论中去。如何让学生深层次的学习,还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最后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2.这种任务驱动型课改模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能力要求。任务驱动型课改模式下的课堂是活跃的,生生间、师生间的思维是碰撞的,这就对教师的课堂组织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学会倾听学生的主张和见解。学生讨论过程中的知识点是零散的,如何使零散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实现认识质的飞跃,做到画龙点睛,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总结归纳技能。
3.任务驱动型课改模式并不是适用所有课型。由于各学科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学习内容的不同,有时也需要先教后学。要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发挥教师的智慧,不断探索优质高效的具体形式,实现学科特点与逻辑框架的有机结合即形与神的统一。
三、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归因
首先,个别学生不参与。可能的原因是自己能基本学会,能理解掌握,但内心深处就是不想和其他同学交流,头脑中没有合作交流意识,我行我素,认为交流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我们对于这样的学生,引导小组长要开导他,教师与其聊天慢慢影响他,让他逐渐融入其中。如果引导之后仍无改观,那就需要老师耐心做其思想工作了。
第二,实际上,在多数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实质性参与,合作学习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第三,必须就交流问题提问展示。小组交流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分享学习成果,知道学会了什么,需要再学什么。小组交流是自主学习和提问展示之间的桥梁。
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使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实践证明,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没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面的广度与探究问题的深度,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教师所说的:“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北中学)
一、思想品德学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思想品德学科是一门相对枯燥乏味的学科,很多学生一上课就犯困,把它当作不重要的课程,不愿听爱做小动作。很多同学把自己当作课堂的“看客”,总以为这么多的人反正也叫不到我回答问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惰性,很难再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更不要再说学习的效率了。对教师而言,上這样的课也是一种“痛苦”。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笔者进行了教学改革,提倡教师引导,任务驱动,有效合作,边学边悟。
课堂学习小组的建设。合作学习小组建设也是这一教学模式的重要配套工程。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激发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社会适应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有利于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使课堂面对全体学生。对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改革目标意义重大。小组的建设不仅是简单的将传统座位形式的改变。因此分组时尽可能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以便小组与小组之间真正能够做到良性竞争。同时还应该根据小组内部不同成员的特点给予明确的分工。建立健全合学习小组管理评价机制,各组设立小组长和学科长,人人都是主人。开展小组文化建设,取励志名称,制定小组励志宣言,提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奋斗目标,增强小组的学习动力和凝聚力。
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我们欣喜地发现,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上,我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我只是作为他们的指引者,适时地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学习中去,我讲的少了,学生们说的多了,我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们成为了课堂的主人。针对老师所提出的任务,学生们通过小组的讨论,自己去探索发现,以一种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去面对课堂教学。
二、对任务驱动型思品课堂的反思与困惑
笔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存在以下困惑:
1.这种任务驱动型课改模式更适合积极性高、自学能力强的学生。部分学生对待导学案上的问题以应付态度对待,不积极动脑思考。这样在课堂上也不能参与到讨论中去。如何让学生深层次的学习,还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最后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2.这种任务驱动型课改模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能力要求。任务驱动型课改模式下的课堂是活跃的,生生间、师生间的思维是碰撞的,这就对教师的课堂组织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学会倾听学生的主张和见解。学生讨论过程中的知识点是零散的,如何使零散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实现认识质的飞跃,做到画龙点睛,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总结归纳技能。
3.任务驱动型课改模式并不是适用所有课型。由于各学科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学习内容的不同,有时也需要先教后学。要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发挥教师的智慧,不断探索优质高效的具体形式,实现学科特点与逻辑框架的有机结合即形与神的统一。
三、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归因
首先,个别学生不参与。可能的原因是自己能基本学会,能理解掌握,但内心深处就是不想和其他同学交流,头脑中没有合作交流意识,我行我素,认为交流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我们对于这样的学生,引导小组长要开导他,教师与其聊天慢慢影响他,让他逐渐融入其中。如果引导之后仍无改观,那就需要老师耐心做其思想工作了。
第二,实际上,在多数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实质性参与,合作学习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第三,必须就交流问题提问展示。小组交流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分享学习成果,知道学会了什么,需要再学什么。小组交流是自主学习和提问展示之间的桥梁。
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使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实践证明,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没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面的广度与探究问题的深度,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教师所说的:“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