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院学规简述

来源 :中华瑰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9294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规是书院的精神纲领,也是书院制度化的重要标志。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唐宋时期兴起的书院,作为古代社会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之一,也有着自己所要遵循的规章制度,即学规,又称条约、揭示、学约、规约、训规、讲规、会约、院规等。最早有资料可证的书院学规出现在北宋初年。到了南宋,理学与书院联系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书院开始制定学规,以指导院生的学习和学术活动的开展。理学大师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既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又在书院间广为流传,这种劝谕式学规成了极具代表意义的传统学规之一,书院制定学规成为潮流。
  学规的内容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因其处于不同时间、空间及代表不同的性质而各有偏重,但大致都包含了三个层面:一是阐明办学宗旨,为诸生立志;二是讲学传道,阐明义理,规范德性伦常;三是指示读书、治学的门径和方法。
  以“规”促“学”:学规的教育作用
  北宋中叶,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曾说:“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明天启年间,《瀛山书院学规》称:“天下事未有无志而能成得,盖一时之趋向,终身之事业系焉。”所以,读书须先立志。不少书院的学规也都提到了这一点,入院学习的学子应树立远大的志向和目标,只有坚定了希贤成圣之志,才能更好地进德修业。
  与注重禁令惩戒、规条详细且具有权威性的官学学规不同,书院学规中很少出现严禁或惩罚的字眼,而是采取温和劝导的语言,主要从道德层面进行规范,从读书方面进行指导。与现代教育不同,书院学规体现了书院自由讲学的传统,更多地采取启发式教育,使得书院虽然有山长及请来的名师,但更多的是从学习态度和方法上对院生进行指导,而不是教授具体繁杂的内容。因此,院生除了参加讲会之外,其余时间多为自己读书学习。
  但书院在鼓励学子自学的同时,也会对其学习效果进行一定的监督,如通过考课来考核院生。清乾隆年间,朱一深制定的《凝秀书院条约》对课程有严格的规定:“今酌定课期,每旬日一次,试以书艺,一经艺,一五言排律六韵,限酉刻交卷。每月正课外,必亲试一次。”清光绪年间,张之洞在《广雅书院学规》中要求院生写日记:“各生各立课程日记,按日注明所业于簿,诵习抄录记其起止,解说议论有得即记,以便院长按业考勤。”这些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习的效果,起到了监督和促进的作用。
  学规中还规定了为学的内容和方法。书院是儒学的大本营,是传播理学的重要场所,故尊经重史尤甚。清代《海东书院学规》崇经史,规定学子读书应以“六经”为学问根源。清乾隆年间,《文石书院学约》称:“经,经也;史,纬也。学者必读经,然后可以考圣贤之成法,则亦未有不读史而后可以知人论世者也。……是经之与史,有不容以偏废者也。”此外,还重视古文诗赋的教导。清乾隆二年(1737年),《钟山书院规约》中就提到了“论古人源流”和“论诗赋派别”这两点。
  自宋以来,书院是除官学外培养学子的主要阵地之一,而其教育功能显现的另外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与科举考试的结合。为满足科举考试的需求,一些书院学规也注重制艺书法的学习。光绪年间,《文石书院续拟学约八条》提出:“经义不可不明也,史学不可不通也,《文选》不可不读也,性理不可不讲也,制艺不可无本也,试帖不可无法也,书法不可不习也,礼法不可不守也。”这八个方面是对书院为学内容的较为全面的概括,既提到了学习内容,也涉及个人修养层面。
  关于为学的门径与方法,《白鹿洞书院揭示》提到的“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可以视作朱熹读书学习的要义所在,揭示了学习方法的关键,为后人所广泛接纳。清乾隆年间,桑调元就将“博习、静、恒、整”这几个要点写入《大梁书院学规》。此外,元人程端礼制定的《读书分年日程》详细规定了院生每天的学习任务。按学生年龄,以八岁之前、八岁到十五岁、十五岁之后划分三个时间段,对每个阶段所要修读的书籍的内容、次序、方法、进度、意义等都做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日程》影响深远,后世不少书院在撰写学规时或直接采用,或间接借鉴。这些由前人治学经验总结出来的门径方法,可以有效地指导院生的读书学习。
  以“规”释“理”:学规的学术价值
  古代书院与学术发展二者之间联系密切,休戚相关,处于相辅相成的动态关系中。尤其是南宋时期,理学家掀起的书院运动,促进了书院与理学的一体化,即“书院是理学的基地,理学为书院的精神”。书院开展讲学,成为不同学术流派传播学术的主要阵地,而不同学派的学者在撰著学规时,其自身的学术见解和主张就在学规中得以体现,因此学规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从学规中可以看出学者的学术思想与追求。如明正德年间,湛若水在广东创建了大科书院,并制定了《大科训规》,称“诸生用功须随处体认天理,即《大学》所谓格物,程子所谓至其理,将意、心、身、家、国、天下通作一段工夫,无有远近彼此,终日终身只是体认这天理二字”。这段话不仅揭示了大科书院的办学宗旨,也是湛若水一生学术追求的总括。而陕西关中书院是“关学中兴”的主要基地,李颙在清康熙年间制定的《关中书院学程》中写道:“饭后读《大学衍义》及《衍义补》,此穷理致知之要也。”“每晚初更,灯下阅《资治通鉴纲目》或濂洛关闽及河会姚泾语录。”李颙认为这些是“适用”之书,体现了张载首开其端的关学一直所秉持的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又如嘉庆年间,纪大奎制定的《示方亭书院学者读书入门三法》第三法为“莫妙于良知之学”,推崇王阳明的“致良知”之学。
  清代书院学规与学术发展互动频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时代性,從学规中可以窥探学术风气的变迁。清初,程朱理学再次成为主流,反映在学规中就是把“穷理”作为学生为学的根本要求。如耿介在《嵩阳书院为学六则》中提出“须用学问思辨功夫穷尽天下至善之理”。到了乾嘉时期,朴学兴起,不少书院的学规中也注重对院生考证思维的培养,以及系统地介绍各个阶段的汉学家及其代表作。到了清晚期,随着西学的传入以及“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潮的兴起,为寻求救亡图存,书院学规的内容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光绪年间,刘光蕡在《味经书院时务斋学规》中提出励耻、习勤、求实、观时、广识、乐群的要求,又在《崇实书院学规》中明确指出:“西人之艺,则极神奇,此殆天为之开,俾西人数十年研求以贶我中国者,彼为其劳,我为其逸,我辈宜各占一门,日夜殚心,若有其器,如法试验,不过三年,即能贯通。西人汽机、轮船等事,其分功课,亦不过三年也,但算学、重学,无论自占何门,须先通。”   总之,学规中或显或隐地蕴含了这些学者的学术主张及衍变。通过研究学规,既能从中考察学者的学术思想,也能窥见不同时期的学术风貌及变迁。
  以“规”化“行”:学规的教化功能
  书院学规一直有着规范院生行为的作用,如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由著名理学家吕祖谦制定的《丽泽书院学规》就规定:“凡预此集者,以孝弟忠信为本。其不顺于父母,不友于兄弟,不睦于宗族,不诚于朋友,言行相反,文过饰非者,不在此位。”又如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岳麓书院山长王文清制定的《岳麓书院学规》的前九条规约为:“时常省问父母;朔望恭谒圣贤;气习各矫偏处;举止整齐严肃;服食宜从俭素;外事毫不可干;行坐必依齿序;痛戒讦短毁长;损友必须拒绝。”内容精练,言简意赅,涵盖了为人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及传统美德,为院内诸生修身养性指明方向。除此之外,有些书院学规将学生的个人品性也纳入考核内容。清光绪年间,陈宝箴在为河南致用精舍所作的《致用精舍学规》中规定山长在考察课程之外,还要“咨访诸生平日所以事亲事长之道”,如果发现院生品行不端,有不尊父母、不敬师长的行为存在,就不得以士礼相待。
  明清时期,书院文化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书院不仅面向官绅士民,也成了下层民众政治、文化、教育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以王阳明、湛若水等为代表的学术团体推动了书院与儒学诠释的平民化。这点在书院学规中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放宽了讲学与会之人的范围。明万历年间,《仁文书院讲规》称:“会讲之日,如或山林布衣,力行好修,但愿听讲,不妨与进。”虞山书院更为开放,“虞山会讲,来者不拒。人皆可以为尧舜,何论其类哉!凡我百姓,年齿高者,与年少而知义理者,无分乡约、公正、粮里、市井、农夫,无分僧、道、游人,无分本境他方,但愿听讲,许先一日或本日早报名会簿,俟堂上宾主齐,该吏书领入,照规矩行礼”。
  二是此时学规的内容也体现了书院承担教化民众之责的趋势,在处于乡村的家族、村社书院中,这种转变尤为明显。如明万历年间,安徽泾县赤麓书院的《赤山会约》秉持“以此意劝勉各家”,以“维风范俗”的目的,制定了“遵谕、四礼、营葬、睦族、节俭、正分、广仁、积德、慎言、忍气、崇宽、劝业、止讼、禁赌、备赈、防盗、举行、黜邪、戒党、置产、恤下、闲家、端本”二十三条规约。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书院中学习的学子的身份不仅局限于家族子弟,族人乡党也可进入其中。所以,除了读书识字、科举应试之外,习礼成俗、讲学化民也是院中的主要事业,而具体的思想指导或做法就以學规的形式呈现了出来。
  书院学规的建设促进了书院的制度化管理,师资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都能在学规中找到依据。通过探究书院学规的具体条目及思想内涵,对于目前思考如何进行高校建设,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即如何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引入传统书院模式,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韦丽,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秘色瓷是什么瓷器?它为何取名如此?它又是否真如其名那样神秘?  千百年来,秘色瓷一直是个神秘的存在。之所以说它神秘,是因为一直以来,人们只在史料中读过相关记载,在传世文物中却未曾得见真物。  唐代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瓷》中说“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是“秘色”一词的最早出处,“千峰翠色”也成为秘色瓷的经典修饰词。但秘色瓷到底是个什么样,无人得知。  宋人周辉《清波杂志》云:“越上秘色器
期刊
《礼记》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在中国古代,教育始终是统治阶层与士人关注的重点。在此背景下,中国形成了成熟、规范的官学与私学教育体系。自唐以降,书院作为新兴的文化教育组织而出现,它介于官学和私学之间,受到上至皇帝、官员,下及家族、士人、商贾等多种社会力量的共同作用。在教学模式上,它继承和发扬了先秦私学争鸣、汉儒精舍研经、魏晋竹林玄谈、隋唐寺院禅修等形式,围绕儒家文化展开文化积累、创造、更新、传
期刊
平均海拔约一千二百米的太行山是我国地势第三阶梯向第二阶梯的天然一跃。从古代『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的太行八陉到手脚攀援的『蚂蚁梯』,从新中国成立之初钢钎铁锤开凿的挂壁公路到如今的高速公路和动辄十几公里的隧道,今天的太行山路恰如我们这个时代,险路已经没落,坦途正在崛起。  我们驾车从河南中部跨黄河北上,眼前很快就出现一座笔直的大山,敞着平整而光滑的胸膛,坦荡荡地凝矗在前方。在开阔的华北平原上,这座
期刊
对于江西铜鼓县的客家人来说,没有什么能比一碗菊花萝卜豆子茶更能代表他们当地的饮食文化了。  江西铜鼓县是位于赣西北的一个只有14万多人口的小县,这里自古是客家人的聚集地,当地流传的风俗自然也是客家民俗。   铜鼓县的客家民俗,包含了吃、穿、住、用、娱乐、节庆、耕读、祭祀、婚丧嫁娶和待人接物等各个方面,内容广泛而丰富,是地域民间传统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单“吃”这一项就有不少,如撑酒、包圆、菊花萝卜豆
期刊
“孤臣腔血满,死不愧庐陵。”那个动乱时代已经远去,文天祥也活成了誓言的模样和时代的精神脊梁。文天祥的乡土诗歌,展现出一个一生挚爱故土家园而不断奋力前行的伟大形象,那是凝聚中国人千百年来家国情怀的不灭魂灵。  南宋末年,积贫积弱的赵宋大厦将倾之际,丞相文天祥被时代的大潮裹挟,走向了挽救南宋于危亡的前台,最终以身赴死。是什么因素成就了节义昭昭、风骨凛然的文天祥?笔者以为,对故土江山的深沉爱恋是其中一大
期刊
书院萌芽于唐代,鼎盛于宋元,普及于明清,改制于清末。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书院以其独具特色的讲学、祭祀、藏书、刻书活动,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自唐代开设丽正书院至北宋前期,书院一直深受官学影响,并没有形成特色。南宋时期,随着理学的兴起,在理学家的集体努力下,书院逐渐建立了讲学、祭祀、藏书、刻书、研究和学田六大事业,涉及文化的积累、研究、创造、传播等各个方面,对中国古代社会产
期刊
对于大部分国土处温带且以农耕为业的古中国而言,时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晚周至战国时期,随着阴阳五行学说的兴起,时令思想发展成为比较精细的《月令》,它上包天文,下统地理,最终落实于人事,对以天子为主的君臣政治活动都做了逐月的安排。在统一的郡县制帝国形成的早期,它以兼具实用性与理想性的姿态促进了社会融合,并成为一笔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传诸后世。  战国时期《月令》文献集成  人生天地间有二者不可逃:一曰空
期刊
他的画精致典雅,笔法隽秀,意境幽远,在画院中有『绝品』之名;他以『有我』之笔,达『无我』之境,创造出虚实相通的丹青境界。作为『南宋四家』之一,刘松年不仅奠定了南宋绘画的新格局,也对元代绘画风格的走向有所启示,进而对明清画坛产生影响。  南宋时期,中国画风格相较于北宋有很大转变,绘画的写实性更为突出。随着宫廷画院的恢复与繁荣,在山水、界画、花鸟、人物等方面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院体画家。刘松年便是这些画
期刊
在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篆刻与印章之名、之用,今人多有熟悉。其是在牙、角、玉、石、木、金等材料上,用刀镌刻出文字或图形,然后以钤压痕,起到昭信的作用。  自商代而起,印章的历史延续三千年之久。其最初作为信用凭证而出现。秦汉以来,随着集权制度的发展,官印作为统治阶级的权力象征,被帝王诸侯、庙堂官府广泛使用,并对印章的名称、形式、文字和使用场合作出严格的规定。  唐宋以后,文人開始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之中,
期刊
明式家具不仅是一种风格,更代表一种典雅的生活方式。明式家具制作技艺传承人许建平,用设计巧思赋予作品气质与内涵,为人们展现了本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明式浪漫与历史想象。  许建平,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明式家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原苏州红木雕刻厂总设计师。1970年进入苏州红木雕刻厂工作,从事中国古典家具设计50年,在明式家具设计方面颇有建树。曾参与中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