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非洲草原上,每天早上醒来,羚羊都知道自己要拼命奔跑,确保不被狮子吃掉;狮子也要拼命奔跑,确保追上跑得最慢的羚羊。所以,不管你是羚羊还是狮子,醒来就开始奔跑吧—这是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上的一个广为人知的小故事。现在,它又有了一个中国版。
尽管,娃哈哈是一只速度非常快的羚羊,然而已经被达能这头狮子给盯上了。满城风雨的达能和娃哈哈的口水仗已经越来越升级了,一些企业、员工、代理商都纷纷加入到这场纷争中来,连一些地方政府都站出来表示对宗庆后的支持。狮子与羚羊们的故事在中国这块非常敏感的土地上,自然更引人注目。然而有没有能够“与狮共舞”的羚羊呢?宗庆后想要这么做,而且算是做得不错的。
原本外资并购并不是一件让人“闻之色变”的事情,曾经也有过“靓女先嫁”洋品牌的故事,中国民族品牌也期望着能够从并购中获取资金、技术和经验等,然而却往往发现只是一厢情愿。熊猫、浪奇、活力28、美加净、乐百氏等合资后不仅年销售额以及市场份额都大幅缩小,更甚者都已经死亡了。这成为大家一直以来对外资并购心有余悸的重要原因。不仅仅是娃哈哈,现在蒙牛、汇源、光明等中国著名品牌的身后都有达能的身影。至少从表面上看,连娃哈哈这样一个强势的品牌都不可幸免,连宗庆后这样一个精明的权威式人物都觉得要利用舆论压力来争取权益了,正所谓唇亡齿寒,中国其他民族品牌,在狮子牢牢盯住我们羊的大背景下,超越“民族情结”,应该对未来发展有更为清醒的认识。我们希望探讨的是:如何通过有关的市场化手段与政策设计手段,使中国的民族品牌“与狮共舞”,变被动为主动?
网友发言
娃哈哈事件与民族情结关系不大
只要娃哈哈的品牌足够强大,能为其拥有者带来超额利润,达能也不至于将其打入冷宫;只要娃哈哈品牌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从背后支撑品牌的是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就算其控制者是外资企业,其品牌同样是我们的中国品牌。所以,娃哈哈是不是被达能控制,并不是个大问题,但是对宗庆后来说就是大问题了,所以宗庆后会调动一切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品牌。宗庆后一直是个会打民族牌的人,但实际上这个问题和民族情结关系并不是那么大。
chengzhiyu2006!
羊与狮子无法共舞
并购行为,对某一个企业来讲,期望着能够从并购中获取资金、技术和经验,的确是一厢情愿,因为市场本身就是利益至上的,而并购不过是企业扩大规模、消灭竞争对手的办法之一,是市场淘汰弱者的一种办法。况且,影响并购效果的因素,最重要的是企业文化的融合。
并购,对于企业和品牌来讲,也许更多的是一场灾难。号称市场化的美国,很多行为也不是那么光彩,不时举起一些所谓的“大棒”,保护其企业利益不受外国企业侵犯,所以,对于好的企业,比如我们的娃哈哈,还有亲自跑市场的宗大叔,我们也应该给以保护。
秋水长空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面对国际化企业恶意并购我们本土优秀企业的时候,我们的政府难道只是做壁上观吗?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对华企业的斩首行动,政府应该做些什么吧?当吉列并购南孚的时候,政府在干什么呢?当面对这样的恶意或者说是蓄谋已久的并购时,我们应该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企业需要加油。
Pintianxia
做好准备与狮共舞
决策者的思想够不够高远,这是能否与狮共舞的关键因素。如果思想不够高远,那么共舞的结果只能是被狮子吃掉。如果具备了高远的思想,且能够把高远的思想转变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狮共舞”不但能够成为可能,更有可能上演“蛇吞象”的精彩故事也说不定呢。此外,只有聚合了人的力量,尤其是聚合了有思想的人的力量,同时将人的思想发挥到极致,才能真正实现与狮共舞。中国的企业应该做好准备。
“靓女先嫁”也好,宗庆后借助媒體的力量也好,总之市场的大门已经打开,拉弓没有回头箭,国外的狮子们,你们都来吧,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一切。
儒商。英明
专家点评
像田忌赛马那样“与狮共舞”
文/王茁 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很多民族品牌由于与外国企业合资或被外国企业收购而衰微或消失了,确实令人痛心,但是因此而给这一件事赋予过多的政治意义和民族情绪也是无济于事的。民族品牌和洋品牌之间就算是合作,也是一种竞合(“Co-Opetition”),不可能是“充满了爱”的。
市场竞争遵循的是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的规律,综合力量或总力量大的一方一定会战胜力量小的一方。一个品牌,其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其产品力、分销力和传播力三者之间合理而有效的配置。这种配置所要求和体现的是一个企业所有的创新和营销能力。因此,中国的民族品牌在与洋品牌的竞争中,要区别以下四种情形,有针对性地配置品牌力:
第一种情形:洋品牌不占任何优势。
在这种情形下,民族品牌应该在产品、分销和传播的某些方面或所有方面进一步拉开与洋品牌的差距,同时要保持高度警惕,注视有没有洋品牌在某一或某些方面正在超越自己。
第二种情形:洋品牌在某一方面占优势。
这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即洋品牌分别在产品、分销和传播方面占据优势。此时,民族品牌应该避其锋芒,将精力投入到洋品牌不占据优势的其他两个方面,形成比较优势,最终建立全面优势。
当洋品牌只在产品方面占优势时,民族品牌要努力争取那些不是太在意产品差异性的顾客。该民族品牌很可能先于洋品牌把生意做大,从而有实力、有资本回过头来加大对产品创新的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从而全面领先。纳爱斯、隆力奇、娃哈哈、联想、格兰仕都是这一方面的典范。
当洋品牌只在分销方面占优势时,民族品牌要争取注重产品差异性顾客或分销商。这样该民族品牌扩大分销的代价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在分销方面与洋品牌形成竞争均势甚至是竞争优势。
当洋品牌只在传播方面占优势时,民族品牌要争取注重产品差异性的顾客,日后一旦该品牌适当增加传播力就能吸引到那些因为不了解而不选择该品牌的顾客的青睐。
第三种情形:洋品牌在两方面占优势。
事实上,这与第二种情形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民族品牌都应该在洋品牌的短板上扩大自身优势,并迅速弥补自身的短板,从而获得竞争优势。蒙牛和统一润滑油就是在洋品牌同时在产品和分销两个方面占据优势时,加大传播,从而在顾客心目中形成认知优势,利用这一优势尽快扩大分销,提高销售,然后加强对产品力的投入,各自最终都获得了全面的竞争优势。
第四种情形:洋品牌在三方面都占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民族品牌没有一定的现金和资本基础,最好还是退出这个市场。当然,如果该民族品牌有一定的资源储备,还是愿意做卧薪尝胆的艰苦努力。
一个民族品牌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洋品牌竞争,必须准确地判断自己所面对的是哪一种情况,然后制定并执行相应的策略。优势的获得,需要田忌赛马般的博弈智慧,否则,一个民族品牌的羚羊是无法与洋品牌的狮子潇洒共舞的。
民族品牌当自强
文/韦华伟 北京远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
对于宗庆后与达能的口水战,有些人批评宗庆后没有契约精神。这种观点很可笑,要么根本不懂商业,要么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纯粹的契约精神,美国和欧盟不是一次又一次无理地拒绝中国的商品吗?俄罗斯不照样大肆驱赶中国商人?在国家利益下,根本就不存在纯粹的契约精神,本土品牌如果缺少国家和民族的爱护和支持,无异于羊入虎口,根本不可能走向世界,与那些跨国公司竞争。当一个民族甘为别人打工,甚至帮助外人来压迫我们自己人时,那才真正地令人绝望。
并购并非洪水猛兽,它只是一种商业手段而已,包括奔驰、西门子手机这样的品牌,一样会被并购,市场不相信眼泪,但中国目前处于这样的一个阶段,我们必须有自强精神,缺乏这种精神,就不可能树立自己的品牌,就不可能真正强大。
尽管,娃哈哈是一只速度非常快的羚羊,然而已经被达能这头狮子给盯上了。满城风雨的达能和娃哈哈的口水仗已经越来越升级了,一些企业、员工、代理商都纷纷加入到这场纷争中来,连一些地方政府都站出来表示对宗庆后的支持。狮子与羚羊们的故事在中国这块非常敏感的土地上,自然更引人注目。然而有没有能够“与狮共舞”的羚羊呢?宗庆后想要这么做,而且算是做得不错的。
原本外资并购并不是一件让人“闻之色变”的事情,曾经也有过“靓女先嫁”洋品牌的故事,中国民族品牌也期望着能够从并购中获取资金、技术和经验等,然而却往往发现只是一厢情愿。熊猫、浪奇、活力28、美加净、乐百氏等合资后不仅年销售额以及市场份额都大幅缩小,更甚者都已经死亡了。这成为大家一直以来对外资并购心有余悸的重要原因。不仅仅是娃哈哈,现在蒙牛、汇源、光明等中国著名品牌的身后都有达能的身影。至少从表面上看,连娃哈哈这样一个强势的品牌都不可幸免,连宗庆后这样一个精明的权威式人物都觉得要利用舆论压力来争取权益了,正所谓唇亡齿寒,中国其他民族品牌,在狮子牢牢盯住我们羊的大背景下,超越“民族情结”,应该对未来发展有更为清醒的认识。我们希望探讨的是:如何通过有关的市场化手段与政策设计手段,使中国的民族品牌“与狮共舞”,变被动为主动?
网友发言
娃哈哈事件与民族情结关系不大
只要娃哈哈的品牌足够强大,能为其拥有者带来超额利润,达能也不至于将其打入冷宫;只要娃哈哈品牌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从背后支撑品牌的是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就算其控制者是外资企业,其品牌同样是我们的中国品牌。所以,娃哈哈是不是被达能控制,并不是个大问题,但是对宗庆后来说就是大问题了,所以宗庆后会调动一切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品牌。宗庆后一直是个会打民族牌的人,但实际上这个问题和民族情结关系并不是那么大。
chengzhiyu2006!
羊与狮子无法共舞
并购行为,对某一个企业来讲,期望着能够从并购中获取资金、技术和经验,的确是一厢情愿,因为市场本身就是利益至上的,而并购不过是企业扩大规模、消灭竞争对手的办法之一,是市场淘汰弱者的一种办法。况且,影响并购效果的因素,最重要的是企业文化的融合。
并购,对于企业和品牌来讲,也许更多的是一场灾难。号称市场化的美国,很多行为也不是那么光彩,不时举起一些所谓的“大棒”,保护其企业利益不受外国企业侵犯,所以,对于好的企业,比如我们的娃哈哈,还有亲自跑市场的宗大叔,我们也应该给以保护。
秋水长空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面对国际化企业恶意并购我们本土优秀企业的时候,我们的政府难道只是做壁上观吗?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对华企业的斩首行动,政府应该做些什么吧?当吉列并购南孚的时候,政府在干什么呢?当面对这样的恶意或者说是蓄谋已久的并购时,我们应该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企业需要加油。
Pintianxia
做好准备与狮共舞
决策者的思想够不够高远,这是能否与狮共舞的关键因素。如果思想不够高远,那么共舞的结果只能是被狮子吃掉。如果具备了高远的思想,且能够把高远的思想转变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狮共舞”不但能够成为可能,更有可能上演“蛇吞象”的精彩故事也说不定呢。此外,只有聚合了人的力量,尤其是聚合了有思想的人的力量,同时将人的思想发挥到极致,才能真正实现与狮共舞。中国的企业应该做好准备。
“靓女先嫁”也好,宗庆后借助媒體的力量也好,总之市场的大门已经打开,拉弓没有回头箭,国外的狮子们,你们都来吧,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一切。
儒商。英明
专家点评
像田忌赛马那样“与狮共舞”
文/王茁 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很多民族品牌由于与外国企业合资或被外国企业收购而衰微或消失了,确实令人痛心,但是因此而给这一件事赋予过多的政治意义和民族情绪也是无济于事的。民族品牌和洋品牌之间就算是合作,也是一种竞合(“Co-Opetition”),不可能是“充满了爱”的。
市场竞争遵循的是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的规律,综合力量或总力量大的一方一定会战胜力量小的一方。一个品牌,其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其产品力、分销力和传播力三者之间合理而有效的配置。这种配置所要求和体现的是一个企业所有的创新和营销能力。因此,中国的民族品牌在与洋品牌的竞争中,要区别以下四种情形,有针对性地配置品牌力:
第一种情形:洋品牌不占任何优势。
在这种情形下,民族品牌应该在产品、分销和传播的某些方面或所有方面进一步拉开与洋品牌的差距,同时要保持高度警惕,注视有没有洋品牌在某一或某些方面正在超越自己。
第二种情形:洋品牌在某一方面占优势。
这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即洋品牌分别在产品、分销和传播方面占据优势。此时,民族品牌应该避其锋芒,将精力投入到洋品牌不占据优势的其他两个方面,形成比较优势,最终建立全面优势。
当洋品牌只在产品方面占优势时,民族品牌要努力争取那些不是太在意产品差异性的顾客。该民族品牌很可能先于洋品牌把生意做大,从而有实力、有资本回过头来加大对产品创新的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从而全面领先。纳爱斯、隆力奇、娃哈哈、联想、格兰仕都是这一方面的典范。
当洋品牌只在分销方面占优势时,民族品牌要争取注重产品差异性顾客或分销商。这样该民族品牌扩大分销的代价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在分销方面与洋品牌形成竞争均势甚至是竞争优势。
当洋品牌只在传播方面占优势时,民族品牌要争取注重产品差异性的顾客,日后一旦该品牌适当增加传播力就能吸引到那些因为不了解而不选择该品牌的顾客的青睐。
第三种情形:洋品牌在两方面占优势。
事实上,这与第二种情形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民族品牌都应该在洋品牌的短板上扩大自身优势,并迅速弥补自身的短板,从而获得竞争优势。蒙牛和统一润滑油就是在洋品牌同时在产品和分销两个方面占据优势时,加大传播,从而在顾客心目中形成认知优势,利用这一优势尽快扩大分销,提高销售,然后加强对产品力的投入,各自最终都获得了全面的竞争优势。
第四种情形:洋品牌在三方面都占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民族品牌没有一定的现金和资本基础,最好还是退出这个市场。当然,如果该民族品牌有一定的资源储备,还是愿意做卧薪尝胆的艰苦努力。
一个民族品牌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洋品牌竞争,必须准确地判断自己所面对的是哪一种情况,然后制定并执行相应的策略。优势的获得,需要田忌赛马般的博弈智慧,否则,一个民族品牌的羚羊是无法与洋品牌的狮子潇洒共舞的。
民族品牌当自强
文/韦华伟 北京远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
对于宗庆后与达能的口水战,有些人批评宗庆后没有契约精神。这种观点很可笑,要么根本不懂商业,要么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纯粹的契约精神,美国和欧盟不是一次又一次无理地拒绝中国的商品吗?俄罗斯不照样大肆驱赶中国商人?在国家利益下,根本就不存在纯粹的契约精神,本土品牌如果缺少国家和民族的爱护和支持,无异于羊入虎口,根本不可能走向世界,与那些跨国公司竞争。当一个民族甘为别人打工,甚至帮助外人来压迫我们自己人时,那才真正地令人绝望。
并购并非洪水猛兽,它只是一种商业手段而已,包括奔驰、西门子手机这样的品牌,一样会被并购,市场不相信眼泪,但中国目前处于这样的一个阶段,我们必须有自强精神,缺乏这种精神,就不可能树立自己的品牌,就不可能真正强大。